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楼戏的滥觞——论仲振奎《葬花》的开创性
1
作者 张颖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期260-260,共1页
本文从仲振奎的红楼戏《葬花》的文本关注点出发,结合小说《红楼梦》来探讨仲振奎《葬花》的开创性。全文分为三大部分:从戏曲主体来探讨其特有价值;从情节整一观点来讨论《葬花》的特殊意义;从李渔的"戏曲结构"理论来研究《... 本文从仲振奎的红楼戏《葬花》的文本关注点出发,结合小说《红楼梦》来探讨仲振奎《葬花》的开创性。全文分为三大部分:从戏曲主体来探讨其特有价值;从情节整一观点来讨论《葬花》的特殊意义;从李渔的"戏曲结构"理论来研究《葬花》的戏曲内涵。当然,作为红楼戏的开创曲目,《葬花》自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它在为我们树立标杆的同时呈现出了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应取长补短,将其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花》 主体戏曲性 情节整一性 戏曲结构性
下载PDF
经验意义系统下《葬花吟》及其英译本的生态话语分析
2
作者 佟秋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葬花吟》作为林黛玉诗词的代表作,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这首诗并非因伤春而无病呻吟,也并非因爱情而烦心苦闷,而是作为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林黛玉与贾府封建正统势力斗争冲突的结果。文章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生态... 《葬花吟》作为林黛玉诗词的代表作,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这首诗并非因伤春而无病呻吟,也并非因爱情而烦心苦闷,而是作为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林黛玉与贾府封建正统势力斗争冲突的结果。文章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生态场所观为理论指导,对《葬花吟》原诗及杨-霍英译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诗中运用了生态场所观中的多个施事,表明人对于场所之间的紧密依附关系;通过及物性过程分析,尤其是心理过程方面,表明诗中主人公及原诗作者对美好生活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渴望与向往。原诗及其英译本在生态话语的深层涵义上具有积极的生态立场,属于生态保护型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诗词英译 生态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
下载PDF
艺术歌曲《葬花吟》的艺术赏析
3
作者 莫净雨 覃勤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0期79-81,共3页
乐曲《葬花吟》源于中国古典文学,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成为艺术歌曲中的瑰宝。本文将艺术歌曲《葬花吟》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层面探讨其特色。首先,对艺术歌曲《葬花吟》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论述。其次,从五个方面指出了歌曲《葬... 乐曲《葬花吟》源于中国古典文学,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成为艺术歌曲中的瑰宝。本文将艺术歌曲《葬花吟》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层面探讨其特色。首先,对艺术歌曲《葬花吟》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论述。其次,从五个方面指出了歌曲《葬花吟》的艺术特点。一是歌词古典凝练,形美意美音美兼具;二是三段式曲结构,细腻刻画情景情感;三是旋律婉转凄凉,奠定乐曲悲凉基调;四是中西乐器配合,增强乐曲情感底蕴;五是演唱形式多样,深化葬花精神趋向。最后,从演唱方面入手,提出了艺术歌曲《葬花吟》的四点演唱建议:一是注重对音色的处理,二是注意逻辑重音,三是准确把握节奏,四是注重融入丰富的情感。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歌曲《葬花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葬吟》 演唱 古典
下载PDF
古诗词艺术歌曲《葬花吟》音乐创作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暮凡 陈晓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73-175,188,共4页
歌曲《葬花吟》从最早的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经过钢琴伴奏的编配,已经成为中国经典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代表。《葬花吟》歌词文学内涵,反映了该音乐作品中作曲者和钢琴伴奏编配者的音乐创作构思。通过文学分析、曲式分析和旋律分析等方法... 歌曲《葬花吟》从最早的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经过钢琴伴奏的编配,已经成为中国经典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代表。《葬花吟》歌词文学内涵,反映了该音乐作品中作曲者和钢琴伴奏编配者的音乐创作构思。通过文学分析、曲式分析和旋律分析等方法,可以探究出该音乐作品的古法音乐调式,音乐材料与乐段的协调,及古调式复杂化的构思创作。《葬花吟》的真实性创作与表演有机结合,实现历史文学与现代表演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诗词艺术歌曲 文学内涵 真实性
下载PDF
从《葬花吟》翻译透析林语堂的翻译风格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宁夏 杨萍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林语堂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所翻译的《红楼梦》著名诗篇《葬花吟》,切合主题、语言流畅、风格传神,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观,展示了林语堂高超的双语功底和优美的翻译风格。本文从语言、结构、音韵等方面对林译... 林语堂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所翻译的《红楼梦》著名诗篇《葬花吟》,切合主题、语言流畅、风格传神,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观,展示了林语堂高超的双语功底和优美的翻译风格。本文从语言、结构、音韵等方面对林译《葬花吟》进行评析,高度评价了林语堂优美的翻译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葬吟》 林语堂 翻译风格
下载PDF
《红楼梦》中《葬花吟》两英译文比读与赏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肖杉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4,共4页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代表作。该诗出现在小说的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虽然黛玉写过别的诗词,但它们都无法与《葬花吟》相媲美。这不仅因为它是黛玉最长的一首诗,还因为它为其他诗定...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代表作。该诗出现在小说的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虽然黛玉写过别的诗词,但它们都无法与《葬花吟》相媲美。这不仅因为它是黛玉最长的一首诗,还因为它为其他诗定下了基调。它浸透着一种黛玉式的特有的凄婉哀伤。《葬花吟》因其精湛且高超的艺术价值值得挖掘和探讨。本文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理论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葬花吟》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读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葬吟》 诗歌翻译 “三美”理论
下载PDF
中诗英译中的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以《葬花吟》两种英译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魏瑾 汪小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7期40-42,共3页
本文通过对《葬花吟》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在翻译中意境美的传达和音律美的再现,揭示中诗英译中意境传达和音律再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 《葬吟》 中诗英译 意境美 音律美
下载PDF
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与《葬花词》英译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分析杨宪益、戴乃迭、霍克斯和许渊冲等译者在英译《葬花词》中的不同风格和取向以及对《葬花词》三个译本的音、词、句、篇章各层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可以发现,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强弱程度直接对译者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分析杨宪益、戴乃迭、霍克斯和许渊冲等译者在英译《葬花词》中的不同风格和取向以及对《葬花词》三个译本的音、词、句、篇章各层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可以发现,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强弱程度直接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产生影响,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充分体现类似作品的创作用意。男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同样值得研究,应引起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女性主义意识 《葬词》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霍译《葬花吟》言内意义的再现——以修辞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菁 王烟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采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以双关、典故和重复三种修辞的翻译为例,探讨了《葬花吟》霍译本中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的再现。分析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符号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在翻译过... 采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以双关、典故和重复三种修辞的翻译为例,探讨了《葬花吟》霍译本中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的再现。分析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符号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言内意义的转换,尤其是修辞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相符 功能相似” 《葬吟》 修辞 言内意义 社会符号学
下载PDF
浅谈杨译《葬花吟》中的文化移植现象与翻译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凤霞 王雪玲 +2 位作者 杨阳 王静 丁杰 《高教学刊》 2016年第4期245-246,共2页
文化移植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想象,如何把源语言信息所体现的文化尽可能地表达出来是每个译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葬花吟》为例子,分析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移植并探讨了其直译为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文化移植 翻译策略 《葬吟》
下载PDF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孔祥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红楼梦》的英译本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其中诗词的翻译则探讨不足,究其原因,是无法确定一个好的翻译标准,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及其《葬花吟》英译的剖析与评论,认为该理论可以承担此要务。
关键词 “三美”论 《葬吟》 翻译标准
下载PDF
葬花一吟葬香魂,译诗三种异情韵——《葬花吟》三种英译文比较赏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智中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的诗作名篇,文辞优美,手法娴熟。此诗在翻译过程中,涉及了典故、诗词用语、人称、口气等诸多微妙而不易传达的方面。文章对《葬花吟》三种英译文进行了比较,除着眼于以上难点外,还讨论了形美、音美的传译,以及...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的诗作名篇,文辞优美,手法娴熟。此诗在翻译过程中,涉及了典故、诗词用语、人称、口气等诸多微妙而不易传达的方面。文章对《葬花吟》三种英译文进行了比较,除着眼于以上难点外,还讨论了形美、音美的传译,以及三位译家各自的翻译动机、翻译追求和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形美 典故 口气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翻译中语篇视角的转换——从《葬花吟》英译谈起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军平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7-71,共5页
视角是20世纪小说批评中的核心概念。本文将这一概念应用于《葬花吟》译本评析,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视角进行转换时的不同处理手法,其对读者的影响,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潜在因素。
关键词 《葬吟》 视角 转换
下载PDF
花间血泪 象外诗魂——从《葬花吟》的物我同一透视曹雪芹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云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16,共7页
《葬花吟》是一首真淳自然而又深于兴寄的悲歌绝唱,妙兼沉郁幽婉与悲愤激烈,其悲剧情韵的深沉凝重尤甚于“红楼”诸诗。正如屈原《离骚》之以香草美人自喻情怀,曹雪芹也是借感春怜花的淑女倾诉满腹辛酸与一腔孤愤。其中虽然吸收了传统... 《葬花吟》是一首真淳自然而又深于兴寄的悲歌绝唱,妙兼沉郁幽婉与悲愤激烈,其悲剧情韵的深沉凝重尤甚于“红楼”诸诗。正如屈原《离骚》之以香草美人自喻情怀,曹雪芹也是借感春怜花的淑女倾诉满腹辛酸与一腔孤愤。其中虽然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诗歌的人文精神及艺术内涵,但归根结蒂是自己出入宇宙人生的曲折心路的艺术概括与高度诗化,抑塞磊落之气与感愤悲摧之情尽从肺腑中流出,正所谓“风格即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真淳 兴寄 主体意识
下载PDF
从“三美论”看《葬花吟》的七种英译本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晶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七位英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注意咬文嚼字,译出了原... 《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七位英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注意咬文嚼字,译出了原诗的意境;注意译诗中韵的运用,再现了原诗的音美;注意使用跨行手法,转存了原诗的形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英译本 “三美”
下载PDF
荷锄葬花的女神——析《红楼梦》“黛玉葬花”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光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76-77,共2页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一个情节。这里借葬花之举渲染的伤感气氛,不仅别出心裁,而且与多愁善感的黛玉性格十分贴切。特别是黛玉的《葬花吟》借花喻人,情寄于物,抒发了黛玉隐藏内心的孤独与伤感,以内心独白...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一个情节。这里借葬花之举渲染的伤感气氛,不仅别出心裁,而且与多愁善感的黛玉性格十分贴切。特别是黛玉的《葬花吟》借花喻人,情寄于物,抒发了黛玉隐藏内心的孤独与伤感,以内心独白的形式,揭示了一个女子的心路历程。因此,使之成为影视剧作中动人情感的片段之一,不断引发人们对这位荷锄葬花女神的痛惜、崇敬和爱怜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黛玉 《葬吟》
下载PDF
试论林黛玉文学形象的西化——《葬花吟》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春花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7期54-57,共4页
《葬花吟》是曹雪芹塑造林黛玉文学形象的重要篇章之一。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对《葬花吟》中的文化负载词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呈现给译文读者的是两个不同的林黛玉。杨译版的林黛玉更贴近原文;而受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霍译版的林... 《葬花吟》是曹雪芹塑造林黛玉文学形象的重要篇章之一。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对《葬花吟》中的文化负载词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呈现给译文读者的是两个不同的林黛玉。杨译版的林黛玉更贴近原文;而受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霍译版的林黛玉在一定程度上被西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文化负载词 翻译 文学形象 西化
下载PDF
《葬花吟》七种英译本“炼字”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晶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6,共5页
汉语诗学有"炼字"法,汉诗英译也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意境美。《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七位英文译者在翻... 汉语诗学有"炼字"法,汉诗英译也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意境美。《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七位英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种炼字手法,传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运用英语构词法使译诗生动形象,文辞简约;选用诗歌用语使译诗"文白"相应,典雅优美;运用下义词使译诗辞藻丰富,描写精妙;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使译文通顺流畅;不仅注意了词语的字面意义,还考虑其情感色彩,成功地再现了原诗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英译本 炼字
下载PDF
运动事件框架下《葬花吟》三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15-117,共3页
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尝试运用该理论比较分析《葬花吟》的三个英译文中的运动事件框架表达,旨在从中窥见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尝试将运动事件框架理论运用于翻译批评。
关键词 运动事件 《葬吟》英译 移动动词
下载PDF
《葬花吟》七种英译本修辞转存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晶萍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葬花吟》使用了比拟、暗引、对偶等修辞手段,成为《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重要因素。乔利、甘淋、王际真、邦索尔、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许渊冲的七种英译,在不同程度上转存了这些修辞手段,再现了原作的神韵。对修辞手... 《葬花吟》使用了比拟、暗引、对偶等修辞手段,成为《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重要因素。乔利、甘淋、王际真、邦索尔、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许渊冲的七种英译,在不同程度上转存了这些修辞手段,再现了原作的神韵。对修辞手段转存的程度,体现了不同译者的翻译水平与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吟》 英译本 修辞转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