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蒂凡尼的早餐》的消费主义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杜芳 唐莉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杜鲁门·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蕴含了丰富的消费主义思想。本文分析了该小说以蒂凡尼珠宝这一国际知名品牌为所指对象,指出女主人公郝莉想要从炫耀性消费中获取幸福感,由此体现自我的身份与价值,从而获得社会认同,这一思想暗合... 杜鲁门·卡波特的《蒂凡尼的早餐》蕴含了丰富的消费主义思想。本文分析了该小说以蒂凡尼珠宝这一国际知名品牌为所指对象,指出女主人公郝莉想要从炫耀性消费中获取幸福感,由此体现自我的身份与价值,从而获得社会认同,这一思想暗合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小说批判了郝莉一味追求高消费而忽略自身消费能力的行为,提倡一种合理消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消费主义 幸福 合理消费观
下载PDF
畸变的城市,叠加的灵魂——城市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的精神走向
2
作者 李睿 蔡庆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城市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冲破斯文小说的传统,带给读者另一种欲望审美体验和近乎超现实的精神启迪。本文针对小说书写的城市和城市边缘人的精神走向进行探讨,以呈现卡波特建构的给心灵以家园的欲望审美...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城市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冲破斯文小说的传统,带给读者另一种欲望审美体验和近乎超现实的精神启迪。本文针对小说书写的城市和城市边缘人的精神走向进行探讨,以呈现卡波特建构的给心灵以家园的欲望审美叙事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精神走向 心灵家园 欲望审美叙事
下载PDF
从《蒂凡尼的早餐》谈现实主义的温情关怀
3
作者 李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106,共2页
杜鲁门.卡波特在小说《蒂凡尼的早餐》中创作了霍莉这样一个光彩迷人又有着轻佻与势力的矛盾综合体。电影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她一步步地走向幻灭,从而又获得了人性的回归和温暖的力量,从而实现了小说中所没有的人文主义关怀。电影中... 杜鲁门.卡波特在小说《蒂凡尼的早餐》中创作了霍莉这样一个光彩迷人又有着轻佻与势力的矛盾综合体。电影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她一步步地走向幻灭,从而又获得了人性的回归和温暖的力量,从而实现了小说中所没有的人文主义关怀。电影中的霍莉有着小说中那些慵懒邋遢又迷人的特点,同时她的痛苦和绝望又一览无余。电影从心灵成长、个体经验等方面展现了真实的人生状态,然后又用人性的光辉来抚慰苦难的灵魂,从而使得主题意义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个体经验 现实主义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夏日十字路口》的女主人公解读——兼与《蒂凡尼的早餐》女主人公比较
4
作者 叶惠英 蔡乾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78-80,共3页
在美国现代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出色的女性形象,《蒂凡尼的早餐》里的郝莉和《夏日十字路口》里的格蕾迪,社会阶级、家庭背景以及各自所持的人生观的不同使得这两位少女为着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进行着不同的挣扎。然而,... 在美国现代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出色的女性形象,《蒂凡尼的早餐》里的郝莉和《夏日十字路口》里的格蕾迪,社会阶级、家庭背景以及各自所持的人生观的不同使得这两位少女为着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进行着不同的挣扎。然而,结局却是一样的萧条、肃杀。作为卡波特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夏日十字路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卡波特早期作品中业已形成的特定风格及对其成熟作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郝莉 《夏日十字路口》 格蕾迪
下载PDF
从寻梦到被物化:消费主义视角下的《蒂凡尼的早餐》
5
作者 杨旭云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0期227-228,共2页
作为美国本土珠宝奢侈品牌的代表,蒂凡尼以"梦想与浪漫"为主题向世界传播着美国梦的诱人内涵。在小说《蒂凡尼的早餐》中,主人公郝莉对蒂凡尼的执着念想原是她对梦想和幸福的追求。然而在她失衡于欲望与消费后,她的这一追求... 作为美国本土珠宝奢侈品牌的代表,蒂凡尼以"梦想与浪漫"为主题向世界传播着美国梦的诱人内涵。在小说《蒂凡尼的早餐》中,主人公郝莉对蒂凡尼的执着念想原是她对梦想和幸福的追求。然而在她失衡于欲望与消费后,她的这一追求最终化为泡沫。文章从小说标题所蕴含的意义入手,以消费主义视角解读小说女主人公,透过她可以看到女性与消费社会的互动式关系如何在消费的浪潮中走向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女性 消费主义 互动式关系
下载PDF
人类的生存需要和价值 ——《蒂凡尼的早餐》电影解读
6
作者 王映琳 《艺术大观》 2019年第22期0142-0142,共1页
《蒂凡尼的早餐》电影中蕴含了许多电影剧情外的思想意义。本文分析了以蒂凡尼珠宝这一国际知名珠宝品牌为所指对象,指出主人公郝莉想要从炫耀性消费中获取幸福感,由此体现自我的身份和价值,从而获得社会认同。电影批判了郝莉一味地追... 《蒂凡尼的早餐》电影中蕴含了许多电影剧情外的思想意义。本文分析了以蒂凡尼珠宝这一国际知名珠宝品牌为所指对象,指出主人公郝莉想要从炫耀性消费中获取幸福感,由此体现自我的身份和价值,从而获得社会认同。电影批判了郝莉一味地追求高消费而忽略自身消费能力的行为,讽刺了物质之爱的幸福来源,提倡树立精神之爱以及合适的人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社会性需要 精神性需要 幸福
下载PDF
杜鲁门•卡波特:《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7
作者 Anne 《新世纪智能》 2020年第35期41-45,共5页
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1924-1984),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编剧、剧作家及演员,很多作品后来都成了经典之作,如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1958)和纪实罪案小说《冷血》(In Cold Blood,1966)。
关键词 美国文学史 《蒂凡尼的早餐》 杜鲁门 《冷血》 卡波特 圣诞节
下载PDF
重温经典
8
《中国企业家》 2008年第22期131-131,共1页
《资本论》;《源氏物语》;《蒂凡尼的早餐》
关键词 《源氏物语》 《资本论》 《蒂凡尼的早餐》 书评
原文传递
纯洁而放荡,是他的羽翼——天才少年杜鲁门·卡波特
9
作者 兰川 《作品》 2019年第3期141-146,共6页
一、人世间的少年游1924年9月30日,杜鲁门·卡波特落地在新奥尔良。生下他的那位女子才18岁。四年后,这位年轻妈妈与丈夫离婚,4岁的卡波特由亲戚抚养。到他9岁时,母亲改嫁,他有了另一个爸爸。本以为还能——有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却... 一、人世间的少年游1924年9月30日,杜鲁门·卡波特落地在新奥尔良。生下他的那位女子才18岁。四年后,这位年轻妈妈与丈夫离婚,4岁的卡波特由亲戚抚养。到他9岁时,母亲改嫁,他有了另一个爸爸。本以为还能——有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却不料母亲改嫁过去不久便选择了自杀。草率出生,匆匆涉世,他把经历都记在心里,并为它们找了一个出口——写作。他11岁开始写作,每天一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特 《蒂凡尼的早餐》 杜鲁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