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蒙学读本》的写作内容及理念
1
作者 李重 胡根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61,共4页
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1898年8月),俞复与裘廷梁、丁宝书、吴稚晖创办无锡三等公学堂,“仿泰东设学之级”,
关键词 《蒙学读本》 写作内容 清末 吴稚晖 学堂
下载PDF
最具现代意义的学校自编语文教科书——无锡三等公学堂的《蒙学读本全书》(1901年) 被引量:3
2
作者 石鸥 吴小鸥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早期的无锡民族工商业家多有晚清官绅背景,既深受传统中国文化的浸淫,又是洋务派实业救国的倡导者,他们“重名犹过于重利”,热心于教育事业。国学大师、史学家无锡人钱穆曾这样描述:“凡属无锡人,在上海设厂,经营获利,必在其本... 早期的无锡民族工商业家多有晚清官绅背景,既深受传统中国文化的浸淫,又是洋务派实业救国的倡导者,他们“重名犹过于重利”,热心于教育事业。国学大师、史学家无锡人钱穆曾这样描述:“凡属无锡人,在上海设厂,经营获利,必在其本乡设立一私立学校,以助地方教育之发展。”‘晰式教育在无锡发轫甚早,与全国其它地方相比,无锡的新式教育在科举废止前已相当的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学读本全书》 私立学校 语文教科书 无锡 学堂 教育事业 民族工商业 中国文化
下载PDF
借他山之石,开小学国文教科书编撰之先河——《蒙学读本全书》之特色
3
作者 丁炜 《小学语文》 2014年第7期9-13,共5页
教科书的发展是清末教育史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1898年开始编撰,1902至1908年间出版发行,经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鉴定的《蒙学读本全书》,作为初等小学堂读书科专用教科书,是清末使用范围最广的小学国文教科书之一,虽然它不是最... 教科书的发展是清末教育史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1898年开始编撰,1902至1908年间出版发行,经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鉴定的《蒙学读本全书》,作为初等小学堂读书科专用教科书,是清末使用范围最广的小学国文教科书之一,虽然它不是最早供新式学堂使用的教科书,却自成一体,极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学读本全书》 教科书 编撰 国文 小学 京师大学堂 出版发行 新式学堂
下载PDF
清末自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冬琳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清末 小学 语文 教科书 学制 识字教育 《蒙学读本》 《最新国文教科书》 教育史
下载PDF
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现代伦理精神启蒙
5
作者 石鸥 吴小鸥 《教育科学文摘》 2011年第1期62-63,共2页
清末学堂教科书初显现代伦理精神的内容 清末新学堂的教科书中,已见零星的现代伦理精神的内容。如《字课图说》、《蒙学读本全书》等,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以三纲五常为经、以修齐治平为纬的伦理观念,弱化“三纲五常”,不讲“二十四孝... 清末学堂教科书初显现代伦理精神的内容 清末新学堂的教科书中,已见零星的现代伦理精神的内容。如《字课图说》、《蒙学读本全书》等,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以三纲五常为经、以修齐治平为纬的伦理观念,弱化“三纲五常”,不讲“二十四孝”“节妇”一类的陈腐内容,而是从自由、平等、博爱的基点出发,强调个体的独立自主及社会的公共道德,力求体现新伦理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伦理 清末民初 教科书 精神启蒙 《蒙学读本全书》 伦理精神 三纲五常 伦理观念
下载PDF
《蒙学读本全书》卷端 被引量:2
6
作者 子冶 《出版史料》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我国普通教育教材改革的尝试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第一套的由南洋公学师范生陈懋治等编的《蒙学课本》,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它虽称“蒙学”,并不是给没有读过书的儿童用的,很少听到被其他人采用;而且三册书现在仅能见... 我国普通教育教材改革的尝试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第一套的由南洋公学师范生陈懋治等编的《蒙学课本》,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它虽称“蒙学”,并不是给没有读过书的儿童用的,很少听到被其他人采用;而且三册书现在仅能见到两课被转录的课文。次年,无锡三等公学堂俞复、丁宝书等编辑的《蒙学读本全书》,因文明书局出版后,适逢开始兴学,流传有相当年份,在教科书出版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但究竟年代久远,人们不容易见到,只能从张静庐辑注的《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蒋维乔文章的五十多个宇中了解大概,难以研究。现在请子冶先生将《蒙学读本全书》卷端的序和编撰旨趣整理发表,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学读本全书》 基础教育 教材 儿童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