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邓彤教授执教《藤野先生》看语文课堂上的点睛提问
1
作者 刘红燕 《亚太教育》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点睛提问,指在文章的关键之处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体味文本的言语表达,发现文章线索,进而明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基于邓彤教授执教的《藤野先生》经典课例,提炼出点睛提问的策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 点睛提问,指在文章的关键之处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体味文本的言语表达,发现文章线索,进而明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基于邓彤教授执教的《藤野先生》经典课例,提炼出点睛提问的策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追根溯源”式提问;第二,“直接诱导”式提问;第三“曲径通幽”式提问。同时主张将点睛提问的策略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去,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步,辨识文体特征,确定中心主旨;第二步,细读文本,拎出“奇怪”之处;第三步,抓关键处,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语文课堂 点睛提问
下载PDF
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的“二我差”解读
2
作者 许静洁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作为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存在“二我差”。借助“二我差”,从叙述视角、言语色调以及情感变化三角度细读文本,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文字间传达的独特人生体验,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由感激到敬仰的情感升华,以及体认鲁迅先生不懈探索救国... 作为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存在“二我差”。借助“二我差”,从叙述视角、言语色调以及情感变化三角度细读文本,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文字间传达的独特人生体验,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由感激到敬仰的情感升华,以及体认鲁迅先生不懈探索救国道路伟大形象的文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忆性散文 二我差 文本细读 《藤野先生》
下载PDF
“以言行事”:鲁迅文学活动的原点——以解读《长明灯》《藤野先生》为例
3
作者 赵献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9-94,共6页
鲁迅整个的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以言行事”,一篇作品就是一个“施行句”。《长明灯》就是鲁迅新爱情、旧婚姻选择上的一次“以言行事”。小说《长明灯》与《野草》存在很大程度的互文性,是鲁迅自我爱情的折射:“熄掉长明灯”“放火”... 鲁迅整个的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以言行事”,一篇作品就是一个“施行句”。《长明灯》就是鲁迅新爱情、旧婚姻选择上的一次“以言行事”。小说《长明灯》与《野草》存在很大程度的互文性,是鲁迅自我爱情的折射:“熄掉长明灯”“放火”就是鲁迅要力抗世俗、公开恋爱的一种声明。同样,《藤野先生》属于“以言行事”,是向正人君子之流斗争的一部分。鲁迅研究要增加一种“施为维度”,即要从鲁迅的文学“在说什么”转向鲁迅运用文学“在做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长明灯》 《藤野先生》 “以言行事” “施行句”
下载PDF
《藤野先生》三层叙事角度的双重性
4
作者 白祖铭 张颖 钟虹燕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7期4-6,共3页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编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内容看似平实,语言读来自然,但自然朴实的风格背后,却有着作者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而这独具匠心的创作安排正是这篇回忆性散文需细细品...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编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文内容看似平实,语言读来自然,但自然朴实的风格背后,却有着作者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而这独具匠心的创作安排正是这篇回忆性散文需细细品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藤野先生》 叙事角度
下载PDF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的实践探索——以《藤野先生》教学为例
5
作者 王惠子 《品位·经典》 2023年第4期160-162,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文本阅读评价的标准从模式套路走向真实阅读。面对文本类型多样化,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方法和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文本阅读评价的标准从模式套路走向真实阅读。面对文本类型多样化,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方法和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借助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开拓思维,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生成更有深度与广度的阅读体验。本文以《藤野先生》实际课堂为例,从创设情境任务的出发点、助力点和实践价值三个方面浅谈新课标下情境任务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情境任务 《藤野先生》 初中语文教学
下载PDF
冷热交织中的冲突与错位——规避《藤野先生》阅读盲点的两个路标
6
作者 高鑫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9期18-21,共4页
《藤野先生》中呈现了两种文本情境:一种是“外冷内热”,即鲁迅以炽热的怒火与他者的冷言冷语对抗,另一种则是“内冷外热”,指鲁迅以冷峻的视角审视那些热情的他者。辩证把握两种情境中的“冲突性”与“错位感”,对人物关系进行整合式分... 《藤野先生》中呈现了两种文本情境:一种是“外冷内热”,即鲁迅以炽热的怒火与他者的冷言冷语对抗,另一种则是“内冷外热”,指鲁迅以冷峻的视角审视那些热情的他者。辩证把握两种情境中的“冲突性”与“错位感”,对人物关系进行整合式分析,能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悟鲁迅所感,更全面地品藤野其人,从而规避单打造成的阅读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冲突 错位
下载PDF
《藤野先生》的抒情方式与情感内涵
7
作者 谢玉红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6期79-80,共2页
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借助多样化的抒情方式,融情于客观叙事、生动描写、简洁议论中,借助寻常副词、反语、大词小用抒情,使文章抒情具有隐秘性、形象性、深刻性、含蓄性、批判性特点,抒写了丰富深刻的情感内涵,值得深入探究解读。
关键词 《藤野先生》 抒情方式 情感内涵
下载PDF
现实主义视角下初中文本解读的意义--以《藤野先生》为例
8
作者 武英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期56-57,共2页
文本解读并不能只是关注语文要素的拆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文本和现实之间联系进行研判,这不仅是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是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回归。本文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进行例证式解读,意在提高学... 文本解读并不能只是关注语文要素的拆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文本和现实之间联系进行研判,这不仅是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是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回归。本文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为例,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进行例证式解读,意在提高学生现实主义文学的解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运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文本解读 《藤野先生》
下载PDF
事实·虚构·叙述——《藤野先生》阅读与日本的文化观念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世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8,155,共6页
鲁迅曾在《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中两次披露自己如何"弃医从文",围绕鲁迅自身的叙述,中日两国学界的"阅读"和"阐释"呈现不同形态。日本学界提出"弃医从文"叙述中存在"传说化"倾... 鲁迅曾在《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中两次披露自己如何"弃医从文",围绕鲁迅自身的叙述,中日两国学界的"阅读"和"阐释"呈现不同形态。日本学界提出"弃医从文"叙述中存在"传说化"倾向,具有某些"虚构"要素;这一思考路向延伸到其国语教科书,是将收录的《藤野先生》定位为"小说"。其间既有学术研究的"证真""证伪"问题,更有文化传统、文学意识和思考路向的制约。由此可以考察中日阅读阐释的结构形态、差异由来及其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藤野先生》 事实 虚构 叙述
下载PDF
从知遇之恩到精神资源——重新解读《藤野先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宗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藤野先生》 精神资源 解读 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语文教材 散文 高品质 写作者 鲁迅 歌颂 真挚 情感 主旨 传统
下载PDF
《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钱理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8,共5页
《藤野先生》是一篇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我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就读过。因此,再要讲出新意,恐怕并不容易。
关键词 《藤野先生》 老师 鲁迅 中学语文 50年代 课文
下载PDF
人生转折关口的事件与人物纪念——重读《藤野先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占杰 高剑芳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2,共2页
在中学课本中,《藤野先生》是经典中的经典。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将试图还原鲁迅文章写作的历史情境,将其作为《朝花夕拾》的一篇文章去读,从中探讨《藤野先生》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我们还想看看几十年来我们又是在怎样的历史情境... 在中学课本中,《藤野先生》是经典中的经典。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将试图还原鲁迅文章写作的历史情境,将其作为《朝花夕拾》的一篇文章去读,从中探讨《藤野先生》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我们还想看看几十年来我们又是在怎样的历史情境中解读《藤野先生》的,从中知道这种历史情境对于解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重读 纪念 人物 事件 人生 历史情境 《朝花夕拾》
下载PDF
从《藤野先生》的研究看日本人的国民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久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34,共10页
在日本,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有定评的小说”的观念深入人心。①在将鲁迅的这篇回忆性散文变成“小说”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正如日本东北大学(鲁迅就读时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为其前身之一)研究生院国际文... 在日本,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有定评的小说”的观念深入人心。①在将鲁迅的这篇回忆性散文变成“小说”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正如日本东北大学(鲁迅就读时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为其前身之一)研究生院国际文化研究科教授岛途健一所说:“我们常常对外部世界进行解释并做出判断,而判断的尺度是在我们的心里”幽,我们因此可能根据日本学者对《藤野先生》的研究考察日本人的国民性。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日本人 国民性 日本学者 回忆性散文 外部世界 文化研究 研究生院
下载PDF
“立人”的立体践行:《藤野先生》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崇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4,共9页
1926年10月12日鲁迅在厦门完成了《藤野先生》,日后这一篇章就成了中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客,直到今天。对于这一经典名篇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汗牛充栋。简而言之,焦点一是其主题指向,到底是聚焦藤野先生还是"我"?焦点二则... 1926年10月12日鲁迅在厦门完成了《藤野先生》,日后这一篇章就成了中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客,直到今天。对于这一经典名篇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汗牛充栋。简而言之,焦点一是其主题指向,到底是聚焦藤野先生还是"我"?焦点二则是集中于如何设计教学教案。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后,不同时代解读此文的主题指向从整体上俯瞰亦有发展性差别,"1949年,受政治形势和教育思潮变化的影响,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者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对《藤野先生》的主题作出不同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教育思潮 经典名篇 政治形势 教学教案 性差别
下载PDF
《藤野先生》传到日本以后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建新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藤野先生》 鲁迅 散文 日本 纪念碑 文化交流
下载PDF
爱国情怀还是师生情谊?——《藤野先生》教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X期25-27,共3页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的形式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异国老师的热爱之情呈现在读者面前。但从教学来说,每个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教学的重点也是有区别的。笔者根据自身理解还原对这...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的形式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异国老师的热爱之情呈现在读者面前。但从教学来说,每个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可能是一样的,所以教学的重点也是有区别的。笔者根据自身理解还原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并比较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教学分析 师生情谊 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 老师
下载PDF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益林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4年第9期52-53,共2页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再一次将语文课堂定位为从"知识的传授"转型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上。一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巧妙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质疑、析疑、释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提问是一...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再一次将语文课堂定位为从"知识的传授"转型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上。一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巧妙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质疑、析疑、释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提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但是作为提问的一种形式——追问.我觉得在语文课堂就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野先生》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追问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堂 学生思维 能力的培养
下载PDF
阅读提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人教版教材《藤野先生》的一习题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宾主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10期22-23,共2页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对提问的质量不易作出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问方式 人教版教材 阅读教学 课后习题 《藤野先生》 注意 课堂教学 课文设计
下载PDF
谈谈鲁迅《藤野先生》的手稿
19
作者 廖久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7-64,共8页
鲁迅手稿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从鲁迅的手稿,不仅可以读到鲁迅写作的艺术,也可以读到鲁迅写作的过程、状态、思维的流程与特点,对鲁迅手稿的校勘,是极其有意思的过程,通过校勘,无疑等于重新细读、精读了一遍鲁迅著作,收获非常... 鲁迅手稿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从鲁迅的手稿,不仅可以读到鲁迅写作的艺术,也可以读到鲁迅写作的过程、状态、思维的流程与特点,对鲁迅手稿的校勘,是极其有意思的过程,通过校勘,无疑等于重新细读、精读了一遍鲁迅著作,收获非常之丰。"^((1))对《藤野先生》手稿的研究而言,人们多集中在写作艺术的探讨上,对《藤野先生》写作过程、状态、思维流程与特点的研究则较少,本章拟对此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著作 思维流程 写作艺术 《藤野先生》 写作过程 鲁迅写作 鲁迅手稿 校勘
下载PDF
鲁迅留日背景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20
作者 张国生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鲁迅 留日背景 《藤野先生》 主题 中学语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