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析刘天华艺术风格及琵琶曲《虚籁》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欣洁 《北方音乐》 2017年第3期94-94,99,共2页
在我国的民族器乐领域有一位伟大的演奏家,他的名字便是刘天华。他在对西乐进行吸收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对国乐进行改革,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虚籁》的剖析,从而进一步体味刘天华的艺术创作、艺... 在我国的民族器乐领域有一位伟大的演奏家,他的名字便是刘天华。他在对西乐进行吸收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对国乐进行改革,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虚籁》的剖析,从而进一步体味刘天华的艺术创作、艺术风格和演奏特点。随即探索将我国传统音乐进程与外国音乐发展加以融合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艺术风格 《虚籁》 琵琶曲 二胡演奏家
下载PDF
刘天华琵琶作品《虚籁》赏析
2
作者 杨秀玉 《戏剧丛刊》 2008年第2期60-60,共1页
刘天华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和音乐修养,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民族器乐的创作规律,又大胆地吸取西洋音乐的技法,使他创作的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的音调,又有新颖独特的表现力,至今仍保持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 刘天华 作品 赏析 琵琶 创作规律 艺术生命力 音乐修养 音乐天赋 《虚籁》
下载PDF
漫谈刘天华艺术风格及琵琶曲《虚籁》
3
作者 王洁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0期96-96,共1页
刘天华是位杰出的民族器乐创新者。本文通过阐述刘天华的一首琵琶独奏曲《虚籁》进行分析,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及创作和演奏中如何将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加以融合。
关键词 刘天华 艺术风格 《虚籁》
下载PDF
解析刘天华琵琶曲《虚籁》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娴 《艺术科技》 2016年第3期182-182,211,共2页
一首琵琶曲于20世纪20年代悄然盛行,曲中暗含着刘天华先生国乐改革的进步思想。《虚籁》是他生平三首琵琶曲中最为典型的一首,饱含刘天华先生振兴国乐的满腔热情。本文就《虚籁》的曲名,及《虚籁》所承载的刘天华先生的美学观和哲学思... 一首琵琶曲于20世纪20年代悄然盛行,曲中暗含着刘天华先生国乐改革的进步思想。《虚籁》是他生平三首琵琶曲中最为典型的一首,饱含刘天华先生振兴国乐的满腔热情。本文就《虚籁》的曲名,及《虚籁》所承载的刘天华先生的美学观和哲学思想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琵琶曲 《虚籁》 解析
下载PDF
中阮移植琵琶曲《虚籁》之我见 被引量:1
5
作者 向琪琪 杨靖 《乐器》 2019年第7期46-49,共4页
琵琶曲《虚籁》具有承传统、启现代的意义,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创作思想。通过对《虚籁》的作品分析,结合两种乐器的演奏实践,笔者根据琵琶曲《虚籁》移植改编了同名中阮曲。本文论述了在移植过程中调式定弦、演奏技法、音乐风格、审美内... 琵琶曲《虚籁》具有承传统、启现代的意义,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创作思想。通过对《虚籁》的作品分析,结合两种乐器的演奏实践,笔者根据琵琶曲《虚籁》移植改编了同名中阮曲。本文论述了在移植过程中调式定弦、演奏技法、音乐风格、审美内涵的诠释与再创造,并且总结概括这首中阮移植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籁》移植 琵琶 中阮
下载PDF
谈析琵琶曲《虚籁》左手揉弦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珍君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2期67-69,共3页
琵琶作为我国民族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虚籁》作为刘天华先生的器乐作品中琵琶最为经典的三部作品之一,饱含着刘天华先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本文就琵琶曲《虚籁》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左手揉弦技巧以及由琵琶曲... 琵琶作为我国民族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虚籁》作为刘天华先生的器乐作品中琵琶最为经典的三部作品之一,饱含着刘天华先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本文就琵琶曲《虚籁》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左手揉弦技巧以及由琵琶曲《虚籁》所产生的思考四个方面来分析整首作品,意在通过作品分析,能够在舞台演奏过程中对技巧性的把握、情感的拿捏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曲 《虚籁》 左手揉弦
下载PDF
琵琶曲《虚籁》的意境及演奏技巧
7
作者 史楠 《当代音乐》 202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此曲创作于1929年2月,是刘天华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虚是空虚、虚无.籁,原为古代的一种箫,声音从孔穴发出,后人泛指声音.虚籁,字面理解为无声或空虚的声音.在创作此曲时,刘天华正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授琵琶.他曾经建议,... 此曲创作于1929年2月,是刘天华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虚是空虚、虚无.籁,原为古代的一种箫,声音从孔穴发出,后人泛指声音.虚籁,字面理解为无声或空虚的声音.在创作此曲时,刘天华正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授琵琶.他曾经建议,合并位于北平的各高校当中的音乐系,并根据当时需要,组建体系更加完善的北平音乐学院,但是这个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各方势力的强烈阻挠,最终未能得到执行与实现;由于这一畅想未能达成,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他感触颇多,思绪繁杂,心情激动而又惆怅,久久未能平复.乐曲三个部分的速度和旋律的变化描绘出此曲的意境.曲中运用大量的打音、带音、绰注等演奏技巧,同时融入传统说唱、古琴艺术的元素,使之飘逸,挥洒自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虚籁》 意境 演奏技巧
下载PDF
浅析琵琶曲《虚籁》
8
作者 高庆 《艺术大观》 2019年第23期0052-0052,共1页
近现代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9年的独奏曲《虚籁》是近现代琵琶创作领域中的一大杰作,此曲一曲创新的形式,不仅呈现出中西作曲技法相结合的特点,而且也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旋律上借鉴了江南曲调,演奏上运用了古琴... 近现代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于1929年的独奏曲《虚籁》是近现代琵琶创作领域中的一大杰作,此曲一曲创新的形式,不仅呈现出中西作曲技法相结合的特点,而且也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民族音乐特色,旋律上借鉴了江南曲调,演奏上运用了古琴“绰”“注”等技法。本文通过此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演奏技法的运用及对音乐表现的作用、演奏要素四个方面来全面探究此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籁》 音乐分析 演奏技巧 创新
下载PDF
静夜思——浅析王范地演奏的《虚籁》之艺术特点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宏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由刘天华创作的琵琶独奏曲《虚籁》,是传统的琵琶文曲。乐曲风格清幽雅致,而且还借鉴了古琴、京韵大鼓等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别具一格。王范地的《虚籁》演奏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二度创作。他不但借鉴了诸如二胡、河北... 由刘天华创作的琵琶独奏曲《虚籁》,是传统的琵琶文曲。乐曲风格清幽雅致,而且还借鉴了古琴、京韵大鼓等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别具一格。王范地的《虚籁》演奏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二度创作。他不但借鉴了诸如二胡、河北梆子等更多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方式,而且还对演奏乐曲时的指法、肢体动作以及乐曲含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尤其对臂重的控制和四指轮连挑等有十分精细的要求,从而使乐曲呈现出更为细腻、更富神韵的听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虚籁》 王范地 琵琶 二胡 河北梆子 臂重 四指轮连挑 艺术特点
原文传递
暗吟天地间的华彩——《虚籁》探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逯凯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20世纪二十年代一首暗含着刘天华先生国乐改革思想的琵琶曲《虚籁》悄然而行。在这首代表着他三首琵琶曲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中,见证着刘天华先生的夙愿与中国哲学精神。本文从刘天华先生的生平入手,在先生为改进国乐所做的努力中寻找《虚... 20世纪二十年代一首暗含着刘天华先生国乐改革思想的琵琶曲《虚籁》悄然而行。在这首代表着他三首琵琶曲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中,见证着刘天华先生的夙愿与中国哲学精神。本文从刘天华先生的生平入手,在先生为改进国乐所做的努力中寻找《虚籁》的创作本源,以及对《虚籁》的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意韵拿捏等一系列音乐本体的分析研究,旨在寻找刘天华先生在《虚籁》中所给我们留下的音乐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虚籁》 国乐改革
原文传递
意之所向 心之所至——刘天华琵琶曲《虚籁》探析
11
作者 梁懿琦 《岭南音乐》 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
琵琶曲《虚籁》是刘天华先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一方面在乐器音色、技法上体现了探索与革新,另一方面则在音乐发展和审美意趣上显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本文从音乐发展、结构布局、演奏技法、音色表现等角度出发,探析曲中内在... 琵琶曲《虚籁》是刘天华先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一方面在乐器音色、技法上体现了探索与革新,另一方面则在音乐发展和审美意趣上显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本文从音乐发展、结构布局、演奏技法、音色表现等角度出发,探析曲中内在的统一与动静、虚实、明暗之对比映衬所带来的音乐张力。由此体会音乐之“境”,探寻其背后超乎世俗的意蕴及旨趣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虚籁》 展衍 实相生 音色意味
原文传递
刘天华琵琶作品的音乐结构及风格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欣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9期74-75,共2页
琵琶被誉为“弹拨乐之王”,蕴含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刘天华对其进行改良,吸取各种乐器先进的演奏方法运用到作品创作中,于20世纪20年代先后创作了《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三首琵琶曲,使琵琶艺术在保留琵琶古老韵味的同时又注... 琵琶被誉为“弹拨乐之王”,蕴含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刘天华对其进行改良,吸取各种乐器先进的演奏方法运用到作品创作中,于20世纪20年代先后创作了《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三首琵琶曲,使琵琶艺术在保留琵琶古老韵味的同时又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三首琵琶作品,无论从作品立意、乐曲结构还是演奏技法运用上皆有其突出特点,对琵琶艺术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琵琶音乐由传统过渡到现代,三首作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 《歌舞引》 《改进操》 《虚籁》 音乐结构 风格特点
下载PDF
两首传统琵琶曲的教学设计
13
作者 赵瑾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8期62-65,共4页
《虚籁》、《飞花点翠》是两首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琵琶传统乐曲。这两首乐曲也是学习琵琶者必学的乐曲,本文通过对这三首乐曲进行教学设计,着重将多种不同的技术语言如何运用于音乐表现方面进行教学研究。
关键词 《虚籁》 《飞花点翠》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晖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1-56,共6页
《歌舞引》《改进操》《虚籁》是刘天华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先后创作的三首琵琶作品,各曲无论从作品立意、乐曲结构还是演奏技法运用上皆有其突出的特点。在琵琶音乐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以后的琵琶音乐创作产... 《歌舞引》《改进操》《虚籁》是刘天华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先后创作的三首琵琶作品,各曲无论从作品立意、乐曲结构还是演奏技法运用上皆有其突出的特点。在琵琶音乐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以后的琵琶音乐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歌舞引》 《改进操》 《虚籁》
下载PDF
抱朴含真,植根民族与世界同步——浅析刘天华的三首琵琶作品
15
作者 毛雅萱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8期55-55,共1页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近代对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一生为改进国乐而奋斗不息。《歌舞引》、《改进操》和《虚籁》这三首琵琶作品是刘天华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熠熠闪光。本文通过这三首曲目的演奏技巧及音乐...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近代对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一生为改进国乐而奋斗不息。《歌舞引》、《改进操》和《虚籁》这三首琵琶作品是刘天华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熠熠闪光。本文通过这三首曲目的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分析、阐述笔者对于刘先生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 刘天华 《歌舞引》 《改进操》 《虚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