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叙述之演变——以《妻妾成群》、《蛇为什么会飞》、《碧奴》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军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蛇为什么会飞》 《妻妾成群》 苏童小说 女性形象 发展演变 小说创作 艺术因素 嬗变
下载PDF
寂寞:生命体验与哲理沉思的凝聚——冯至《蛇》赏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Z期32-35,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分册选入了冯至的《蛇》一诗,作为“爱的心语”一章的精读篇目,并与其他四篇略读诗歌[1]一起,探究“诗的意象”这一诗歌知识点。这一编排是颇为成功的:它暗示了冯至《蛇》的主旨意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分册选入了冯至的《蛇》一诗,作为“爱的心语”一章的精读篇目,并与其他四篇略读诗歌[1]一起,探究“诗的意象”这一诗歌知识点。这一编排是颇为成功的:它暗示了冯至《蛇》的主旨意向——爱的表达,又指出了该诗的主要艺术技法——意象营造,并凸现了《蛇》在同类诗歌中的价值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 冯至 生命体验 中国现代诗歌 凝聚 沉思 哲理 寂寞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对经典文化意象研究的新突破——安田喜宪《蛇与十字架》读评 被引量:1
3
作者 阳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4-147,共4页
从很大程度讲,文化人类学对于经典文化意象的破译,有待于更为扎实深入和独具创意的研究.安田喜宪教授的《蛇与十字架》不仅选题新颖、寓意深刻,而且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和多重证据法的使用,在对比东西文明、彰显历史深度的同时,... 从很大程度讲,文化人类学对于经典文化意象的破译,有待于更为扎实深入和独具创意的研究.安田喜宪教授的《蛇与十字架》不仅选题新颖、寓意深刻,而且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和多重证据法的使用,在对比东西文明、彰显历史深度的同时,造就了民族性和现实性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经典文化意象 《蛇与十字架》
下载PDF
冯至《蛇》细读历史的细读——新诗细读式批评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珂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41-53,共13页
对于冯至的诗歌名作《蛇》是否是"色情诗"的评价,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官方与民间、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差异较大。在解读中,需要还原这首诗的真实面目,肯定原作比改作优秀,特别要肯定它的"色情"价值和它在"诗... 对于冯至的诗歌名作《蛇》是否是"色情诗"的评价,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官方与民间、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差异较大。在解读中,需要还原这首诗的真实面目,肯定原作比改作优秀,特别要肯定它的"色情"价值和它在"诗的心理精神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考察《蛇》的细读史,不难发现新诗细读是一个文学生产场,是文学传播中塑造经典的重要方式,受到知识、权力、伦理等政治文化因素影响,解读"场域"决定着解读者的言说方式、言说内容甚至言说效果。为此,应该在美学阅读与历史阅读、本质主义与关系主义的和谐互动下确立有"中国特色"和"当下特色"的新诗细读式批评,重视解读生态和解读伦理,强调将科学意识和文学敏感、文本细读法和知人论世法结合,突出意象细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蛇 色情 解读生态 解读伦理 新诗细读式批评
下载PDF
细读玛丽·奥利弗的《蛇》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续冬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70,共4页
蛇是东西方所共有的一个神话和文学原型,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它具有不同的象征意味和情感色彩。在非基督教的文化传统里,蛇并不见得总是邪恶、阴谋、淫欲和死亡的化身,有时候它甚至还相当地正面。
关键词 《蛇 玛丽 细读 文化传统 文学原型 情感色彩 象征意味 东西方
下载PDF
论《蛇郎》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东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5-57,共3页
《蛇郎》故事是广泛流传于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类型,主要讲述俩姐妹围绕蛇郎产生的矛盾冲突,表现她们在思想性格及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作为一篇民间文学作品,《蛇郎》故事不仅具有文艺的审美价值,也对广大女性有着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作... 《蛇郎》故事是广泛流传于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类型,主要讲述俩姐妹围绕蛇郎产生的矛盾冲突,表现她们在思想性格及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作为一篇民间文学作品,《蛇郎》故事不仅具有文艺的审美价值,也对广大女性有着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作用,以现代文化观念来看,该故事无疑包含着浓重的封建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所显示出的我国女性勤劳、善良、勇敢、包容等传统美德是现代女性仍然应该学习和继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郎》故事 正反对比 道德教育
下载PDF
传统的反叛 生态的歌者——论劳伦斯诗歌《蛇》对西方文学传统中“蛇”形象的颠覆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旺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48-51,共4页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蛇是魔鬼的代名词,在多数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蛇等同于撒旦。然而劳伦斯的诗歌《蛇》却彻底颠覆了蛇的消极形象。从精神分析和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劳伦斯创造的"蛇"积极、高贵、无害,与诗人内心中的"本...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蛇是魔鬼的代名词,在多数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蛇等同于撒旦。然而劳伦斯的诗歌《蛇》却彻底颠覆了蛇的消极形象。从精神分析和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劳伦斯创造的"蛇"积极、高贵、无害,与诗人内心中的"本我"相呼应,而"超我"对于蛇的厌恶,则揭示出了"人类教育"对人性的压抑。诗人的忏悔表明蛇赢得了诗人的尊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完全否定了西方文学传统中"蛇"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诗歌 《蛇 “本我” “超我” 西方文学传统 颠覆
下载PDF
论劳伦斯诗歌《蛇》中两种意识的冲突 被引量:1
8
作者 资云南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9-42,共4页
在《蛇》这首诗歌里,劳伦斯讲述了人与蛇遭遇的故事。诗中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人在与蛇遭遇时的心路历程。这一短短的过程中,诗人的意识里充满着激烈的矛盾与斗争。本文从蛇的象征意义出发,分析蛇与性意识之间的联系及宗教与性的关系,并结... 在《蛇》这首诗歌里,劳伦斯讲述了人与蛇遭遇的故事。诗中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人在与蛇遭遇时的心路历程。这一短短的过程中,诗人的意识里充满着激烈的矛盾与斗争。本文从蛇的象征意义出发,分析蛇与性意识之间的联系及宗教与性的关系,并结合对诗歌的细读,论证这种矛盾与斗争主要是性意识与宗教意识的冲突与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 宗教意识 性意识
下载PDF
情调由冷变热 色调由暗到明——谈冯至的诗《蛇》的变调
9
作者 袁婷 周永平 《学语文》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冯至的《蛇》在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是由冷到热的逐渐过渡,由开始的冰冷、不可捉摸到后来的热烈、浓郁。让人心理感觉出明显的情感变调。诗是主情的艺术,色彩词语作为诗歌表达的重要元素,自然与情感有着不解之缘。在色调的运用上.《... 冯至的《蛇》在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是由冷到热的逐渐过渡,由开始的冰冷、不可捉摸到后来的热烈、浓郁。让人心理感觉出明显的情感变调。诗是主情的艺术,色彩词语作为诗歌表达的重要元素,自然与情感有着不解之缘。在色调的运用上.《蛇》也是把握的相当好的。诗人选取与自己情感契合的色彩词语入诗.以达到色中传情的境界。随着感情基调的由冷变热,全诗的色调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形成了由灰到绿到黄,最后是红色的明显的颜色变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 诗歌 变调 色调 冯至 情调 感情基调 色彩词语 心理感觉 情感
下载PDF
身体的改造与自我的重建——以金原瞳小说《蛇舌》为例
10
作者 赵海涛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金原瞳的小说《蛇舌》因大篇幅呈现雕刻刺青、制作蛇舌等身体改造的过程最为广大读者和学界所热议。该小说以对身体改造的欲望开始,又以身体改造的完成为结尾,在呈示出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对身体与认识关系的一种认真思考的同时,亦是对日... 金原瞳的小说《蛇舌》因大篇幅呈现雕刻刺青、制作蛇舌等身体改造的过程最为广大读者和学界所热议。该小说以对身体改造的欲望开始,又以身体改造的完成为结尾,在呈示出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对身体与认识关系的一种认真思考的同时,亦是对日本青年一代生存模式中"我疼故我在"的精神危机和自我精神重建课题的热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舌》 金原瞳 身体改造 自我重建
下载PDF
神话与神秘——解读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蛇》的神秘性
11
作者 梁亚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225-233,共9页
收录在斯坦贝克短篇小说集《长谷》中的故事《蛇》一直受到评论界的误解,其原因在于该篇故事的神秘性。作者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借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神话原型理论,为他在长篇小说中进一步发挥使用这些理论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为了... 收录在斯坦贝克短篇小说集《长谷》中的故事《蛇》一直受到评论界的误解,其原因在于该篇故事的神秘性。作者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借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神话原型理论,为他在长篇小说中进一步发挥使用这些理论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分析这篇故事的神秘原因,作者将故事置于海边的动物科学实验室,通过一位神秘女子的进入来构建一个神秘的王国。同时,故事还融入了神话的元素。文章指出正是其神话元素导致了小说的神秘性,而神话元素则是斯坦贝克这篇短篇小说的精妙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蛇 神话元素 神秘性
下载PDF
从“乡思”的“乡”说开去——冯至《蛇》的一种读法
12
作者 郭大章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59-61,共3页
冯至在《蛇》一诗中,用悲壮豪迈的"故乡"和黑暗残酷的现实,形成了一组强烈的对比,使诗中"乡思"的"乡"具有了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意,它不仅是地理符号学上的故乡,更是精神世界的"故乡",从而表达了... 冯至在《蛇》一诗中,用悲壮豪迈的"故乡"和黑暗残酷的现实,形成了一组强烈的对比,使诗中"乡思"的"乡"具有了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意,它不仅是地理符号学上的故乡,更是精神世界的"故乡",从而表达了诗歌所隐含的深层次内涵:因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发出的强烈爱国呼声及其浓浓的民族国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蛇 乡思 爱国精神
下载PDF
体验:让思维“抵达”——《蛇与庄稼》教学片段赏析
13
作者 贾宪章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5年第5期65-67,共3页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贺成金执教的《蛇与庄稼》一课,被课堂浓厚的体验气息所感染。贺老师始终把文本作为首要的体验资源,将其视为承载和组织各种有效教学活动的体验“主线”,将各种拓展和生成资源视为相映成趣的体验“辅线”...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贺成金执教的《蛇与庄稼》一课,被课堂浓厚的体验气息所感染。贺老师始终把文本作为首要的体验资源,将其视为承载和组织各种有效教学活动的体验“主线”,将各种拓展和生成资源视为相映成趣的体验“辅线”,并注意协调两者的关联,相机创设体验情境,精心点拨体验情节,巧妙助推体验高潮,有序推动了个性化阅读“剧情”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抵达语言的更高层及文本更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与庄稼》 教学片段 思维 赏析 生成资源 个性化阅读 特级教师 教学活动
下载PDF
诗歌《蛇》赏析
14
作者 孙秋英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17-118,共2页
曾以《昨夜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而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的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深沉、含蓄,于平淡中见奇巧,其诗歌的盛誉几乎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
关键词 诗歌 《蛇 《北游及其他》 赏析 中国现代 现代文学 诗人 冯至
下载PDF
不同的时代 永恒的爱情——《蛇》与《葡萄成熟了》的比较分析
15
作者 李晓静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4期22-24,共3页
《蛇》与《葡萄成熟了》分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享誉一时的经典爱情诗,都表现了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但30年时间的沧桑巨变也在这两首爱情诗上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本文拟从作品风格、意象选取、人物形象、叙述视角几个方... 《蛇》与《葡萄成熟了》分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享誉一时的经典爱情诗,都表现了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但30年时间的沧桑巨变也在这两首爱情诗上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本文拟从作品风格、意象选取、人物形象、叙述视角几个方面对这两首爱情诗展开对比分析,感受不同时代年轻人的爱情心理和恋爱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 《葡萄成熟了》 时代 爱情
下载PDF
刘以鬯《蛇》对"白蛇传"的现代演绎
16
作者 陈发明 《海外文摘》 2018年第20期11-12,共2页
“白蛇传”的改写层出不穷,刘以鬯的《蛇》以诗性的小说创作,以其形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色彩的继承,成为众多改本中的优秀之作。“白蛇传”还会继续,但刘以鬯的改写经验值得借鉴:“白蛇传”的改写,要以现代意识,让传统复活。
关键词 “白传” 《蛇 现代意识
下载PDF
从金原瞳的《蛇舌》看日本当代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方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荣华 林佩玲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7-79,共3页
获得昂文学奖和芥川奖的金原瞳的《蛇舌》,描写了热衷于身体改造的牛仔女路易尝试借由蛇舌来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依靠血缘关系和道德规范来寻求自我认同的方式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自我认同方式。这样的变... 获得昂文学奖和芥川奖的金原瞳的《蛇舌》,描写了热衷于身体改造的牛仔女路易尝试借由蛇舌来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依靠血缘关系和道德规范来寻求自我认同的方式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的自我认同方式。这样的变化跟经济环境和文化语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原瞳 《蛇舌》 自我认同 经济环境 文化语境
下载PDF
边缘人的文化格局——苏童《蛇为什么会飞》解读一种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异新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边缘人” 文化格局 苏童 《蛇为什么会飞》 中国 当代 文学评论 小说
下载PDF
病态社会的病相报告——评苏童的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遇春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9,共7页
关键词 苏童 长篇小说 《蛇为什么会飞》 病态社会 写实手法 现实主义 欲望 人生哲理 人物塑造
下载PDF
三次遇上“蛇”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捷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蛇与庄稼》 小学 语文教学 寓言故事 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 个性发展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