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游记》杂剧文本演变考
- 1
-
-
作者
窦开虎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南大戏剧论丛》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存明清杂剧文献版本考》(项目编号:20XTQ003)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团队、《中华再造善本》协同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日本内阁文库藏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杨东来批评西游记》,是现存最早的《西游记》杂剧版本。以之为参照,对《西游记》杂剧文本演变进行考察可发现:《西游记》杂剧作者经历了由杨讷到吴昌龄又复归杨讷之演变,随之导致文献著录中与《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分野、混一、分野之现象;明清戏曲选本及曲谱选录时,因艺人和文人改编,文本面貌有所变化,主要以选出形式流传;同题材剧作移植《西游记》杂剧曲文时,文人审美情趣渗透其中,体现出鲜明的伦理色彩。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文本
演变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猪八戒的妖魔特性看《西游记》杂剧的“历难”主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蕊芹
-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35-439,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西游故事生成范式与传播渠道研究"(10YJC751045)部分研究成果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播视野下的西游戏曲与说唱"(11WX46)部分研究成果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明传奇与小说关系研究"(JD115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学界对《西游记》杂剧的研究集中于作者和成书年代考证、对小说成书的意义判断、杂剧文本的具体分析,后二者往往涉及剧中的人物分析。因此,文章从占据"一本四折"之多的猪八戒故事入手,通过考述杂剧中猪八戒的创作来源、自我表现和身份类同,确定杂剧中猪八戒形象塑造依然还处于妖魔阶段,以期有助于客观评价杂剧于小说成书史上的意义,并进一步归纳出杂剧的"历难"主题,以就教于方家。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猪八戒
妖魔
历难
-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 Drama
the character Pig
the demon
experience difficulty
-
分类号
I207.41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游记》杂剧对《西游记》小说影响的再认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竺洪波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
文摘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者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西游记》小说
移植
-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zaju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fiction
transplant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游记》杂剧作者献疑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杜治伟
王进驹
-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19年第2期60-65,共6页
-
文摘
孙楷第先生将《西游记》杂剧的作者归为杨景贤,因证据链上的缺陷,并没有成为定谳。《西游记》杂剧中存在的出发前求雨活动,显示出较早的时代特征;沙和尚早于猪八戒加入取经队伍的描写,也为元代及其以前的取经故事所特有。此外,就文本内容而言,《西游记》杂剧可以拆成多个单元故事,且这些故事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元前来源。而通过对《西游记》杂剧命名及文献载录的考察,可以确定吴昌龄并非《西游记》杂剧的作者,杨景贤之说也值得怀疑。《西游记》杂剧可能是拼凑前人作品的产物,属于集体智慧,它的时代和作者问题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新审视。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故事来源
杨景贤
集体智慧
-
分类号
I23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游记》杂剧世情笔墨研究
- 5
-
-
作者
马小玉
高益荣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7-63,共7页
-
文摘
《西游记》杂剧前承《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后启《西游记》小说,是西游故事发展演进的重要环节。虽是神魔题材,却不以刻画神魔为标的。相反,字里行间,行文细部,都洋溢着凡俗世情:塑造了一批世俗化的神魔;穿插诸多世间生活场景;世俗观念也暗含其间。世情笔墨的诸多点染,使《西游记》杂剧呈现出神魔其外、世情其内的效果。《西游记》杂剧的精彩,也恰在于它痛快、酣畅地演绎出市民性这一时代内核。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世情笔墨
神魔题材
元代
市民性
-
Keywords
Poetic Drama of Journey to the West
secular writing
deity theme
Yuan Dynasty
civil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J804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西游记》杂剧中的女性群像与女性观念
- 6
-
-
作者
李泽园
-
机构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大舞台》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
文摘
与元明时期其他剧作相比,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因其神魔题材受到关注。在此基础上,作者在剧中塑造出了一批属性身份各异却都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所蕴含的女性观念既有时代特征又具超越性。以杂剧文本为观照对象,结合作者个人与元末明初时代背景,能够经由女性群像进一步探讨和评价杂剧《西游记》反映出的女性观念。在“凡人”与“神魔”之间,杨景贤热情地赞美了女性的才智,肯定她们追求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等行为,这种观念对其后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也有一定影响。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杨景贤
女性形象
女性观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游记》杂剧的发现、整理及研究
- 7
-
-
作者
李占鹏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50-54,共5页
-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发现戏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论著综录"(05BZW03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曲学史研究"(10XZW021)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元刊杂剧三十种集评汇校详注"(0918)
-
文摘
《西游记》杂剧是元代篇幅最长的戏曲作品,它是1927年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的。它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它的整理和研究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发现
整理研究
-
Keywords
A Journey to the West
discovery
sorting and study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论《“西游记”》杂剧故事结构的创新
- 8
-
-
作者
田华
-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7-99,共3页
-
文摘
《西游记》杂剧被公认为是"西游"题材作品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在继承了诗话的基本框架之后,又大胆地进行改进与创新:在故事结构方面,确立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增强了故事整体的逻辑性,并开始关注到戏曲的舞台效果,奠定了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这些创新,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增加了其在"西游"题材故事中的影响力,并成就了它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故事结构
故事逻辑性
戏曲的舞台效果
-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 drama
Story structure
Logical story
Opera's stage effects
Humorous
Humor
"Milestone" in the role of
-
分类号
I043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多种文学形态下的唐僧性格演变分析
- 9
-
-
作者
郑悦欢
车瑞
-
机构
宁波工程学院
-
出处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4-128,共5页
-
文摘
文章以唐僧的性格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小说以及《西游记》宝卷等文学形式中唐僧的性格特征及其演变。以坚守、落尘、成长三点为主线,分析与探究在不同时期与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唐僧性格的突出特征与转变方向,形成对唐僧人物的进一步认识。
-
关键词
唐僧性格
《西游记》杂剧
《西游记》小说
《西游记》宝卷
演变
-
Keywords
the character of Tang Monk
"Pilgrimage to the west" drama
"Pilgrimage to the west" novel
"Pilgrimage to the west" Baojuan
evolu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铁扇公主形象考论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车瑞
-
机构
宁波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4年第1期222-229,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书坊对戏曲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CB088)
-
文摘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是一个集母性、女性、妖性为一体的人物形象,她是作者在结合明前的文化原型基础上经过宗教互文、神话互文、文本互文再加工创造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发展中,先后经历了鬼子母、欢喜母到铁扇公主的过程,故事情节经历了失子——寻子——子母团聚的过程。铁扇公主是印度血统中国化、中国形象本土化、本土人物神话化的成功典型。
-
关键词
《西游记》杂剧
铁扇公主
鬼子母
欢喜母
《大唐西域记》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