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奇葩——评《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
1
作者 洪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1-43,共3页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是通过数十万个测量统计的第一手数据,分析撰写的首部高原森林生态研究专著,对西藏高原林区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进行了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二十余篇论文既自成体系,又综合揭示了西藏高原林区生态类型与森...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是通过数十万个测量统计的第一手数据,分析撰写的首部高原森林生态研究专著,对西藏高原林区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进行了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二十余篇论文既自成体系,又综合揭示了西藏高原林区生态类型与森林类型的分布,组成结构、生长生物量等的规律性联系,并通过细致的成分质量分析,为高原林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数据。所以该书是一册既有理论水平,又有指导生产实践意义的科学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 书评 生态研究 学术论文
下载PDF
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晓燕 平措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实地考察、咨询专家学者和有关管理部门,对西藏高原草地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了4个时段;同时评析了不同调查结果的西藏草地面积,认为第二次西藏草原普查的8820.15×104 hm2比较符合现状;对西藏高原... 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实地考察、咨询专家学者和有关管理部门,对西藏高原草地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了4个时段;同时评析了不同调查结果的西藏草地面积,认为第二次西藏草原普查的8820.15×104 hm2比较符合现状;对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草地退化进行了探究,截至2012年,西藏天然草地退化面积达2355.54×104 hm2,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0.53%,其中草地退化以轻度退化为主;同时为更好地保护高寒特殊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从现代生态修复学原理,提出几点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的建议,为有关决策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草原面积 研究历史 草地退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西藏高原路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永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8期32-33,共2页
根据青藏高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结合我国当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据生态环境敏感的特点,分析了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对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项目的落实以及环境保护工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根据青藏高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结合我国当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据生态环境敏感的特点,分析了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对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项目的落实以及环境保护工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意在能够在推动基础设施高效建设的同时,确保脆弱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路域生态系统 保护修复 技术研究
下载PDF
西藏高原小麦温室加代技术研究
4
作者 白宝良 张道球 +5 位作者 冯荭 贡布扎西 刘依兰 旺姆 蔡海英 何蓓如 《西藏农业科技》 1989年第3期4-11,共8页
西藏高原是我国小麦产区中生态条件极为特殊的一个地区,小麦生态类型独特,同交转育适应西藏生态条件的 K 型不育系,是加速西藏 K 型小麦不育体系应用的迫切任务。如能采用除田间种植外在温室增加世代的技术,一年完成2~3个生长周期的回... 西藏高原是我国小麦产区中生态条件极为特殊的一个地区,小麦生态类型独特,同交转育适应西藏生态条件的 K 型不育系,是加速西藏 K 型小麦不育体系应用的迫切任务。如能采用除田间种植外在温室增加世代的技术,一年完成2~3个生长周期的回交工作,将会加速研究进度。西藏高原的光温日变化、年变化均异于内地,目前区内尚无成熟的加代技术可借鉴。为此我们开展了西藏小麦温室加技术的试验研究。本试验在林芝八一镇的西藏农牧学院农场中分两次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代 西藏高原 冬性品种 田间种植 春化处理 生态类型 春性 生态条件 研究进度 春化阶段
下载PDF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研究
5
作者 李爱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生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森林培育是生态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培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 生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森林培育是生态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培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保护森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和社会发展 保护森林资源 重要性研究
下载PDF
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黄寿百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3期148-150,共3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载体的林业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提高。森林培育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方面,既可提供生态效益,也可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森林培育中经常会发生病虫...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载体的林业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提高。森林培育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方面,既可提供生态效益,也可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森林培育中经常会发生病虫害问题,这些病虫害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林木的生长,还会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此,本文对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生态防控技术 森林培育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范慧珠 张雪 徐嘉璐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随着人类对能源和食物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速率急剧上升,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和化学肥料的大量消耗。我国已成为大气氮沉降的热点地区,氮沉降量持续积累,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综合实验和观测数据,对我国森林对... 随着人类对能源和食物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速率急剧上升,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和化学肥料的大量消耗。我国已成为大气氮沉降的热点地区,氮沉降量持续积累,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综合实验和观测数据,对我国森林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了土壤生态化学计量、酸化、土壤微生物、土壤呼吸、植物养分化学计量学、物种组成和森林生长等方面。鉴于我国氮沉降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我国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氮沉降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讨论了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呼吁建立更全面的全国性长期监测研究平台,进行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联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森林生态系统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我对西藏高原生态的学、教与展、播
8
作者 徐凤翔 《西藏教育》 2019年第10期9-14,共6页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又值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去年夏季,我本人又进行了“告别”西藏之行,亲历了西藏高原上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衷欣慰,至祝至祷。回顾我从事森林生态、高原生态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又值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去年夏季,我本人又进行了“告别”西藏之行,亲历了西藏高原上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衷欣慰,至祝至祷。回顾我从事森林生态、高原生态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5年至1977年,在南京林学院,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民主改革 生态 森林生态 教学科研工作 西藏教育 西藏高原 林学院 本人
下载PDF
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55
9
作者 何兴元 金莹杉 +2 位作者 朱文泉 徐文铎 陈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79-1683,共5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形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这一新学科 .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学和人类生态学 4种学科的相关理论相互融合构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城市森林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形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这一新学科 .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学和人类生态学 4种学科的相关理论相互融合构成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形成使人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审视城市的发展 ,并把生物环境即人类及所有植物和动物的群体视为这个系统的一个要素 ,引出了“城市森林”的概念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基本理论 研究方法 城市森林
下载PDF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研究综述 被引量:71
10
作者 蔡春菊 彭镇华 王成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文中从研究的尺度、内容、方法 3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国内外城市森林价值与效益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现状 ,对我国城市森林价值与效益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生态效益 价值 城市生态系统 研究尺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新年 张正雄 +2 位作者 巫志龙 邓盛梅 郑丽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综述国内外森林生态采运研究新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和作业技术,指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采运研究的对策及前景。
关键词 森林生态采运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对策 前景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何东进 何小娟 +4 位作者 洪伟 刘勇生 卞莉莉 覃德华 游惠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5-721,共7页
详细论述了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内涵及其分类系统,对国内外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指出CWD的生态功能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对CWD的贮量、分解量(率)、养分贮量(C、N等)、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特征、CWD... 详细论述了粗死木质残体(CWD)的内涵及其分类系统,对国内外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指出CWD的生态功能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对CWD的贮量、分解量(率)、养分贮量(C、N等)、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特征、CWD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抑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地)以及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幼苗保育功能等方面都作了较多的论述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粗死木质残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02
13
作者 刘世荣 孙鹏森 温远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站的观测资料 ,着重从降雨截留 (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和土壤蓄水 )、调节径流和蒸散等 3个方面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生态系统林冠年截留量在 134~ 6 2 6mm间变动 ,由大到... 基于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站的观测资料 ,着重从降雨截留 (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截持和土壤蓄水 )、调节径流和蒸散等 3个方面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各生态系统林冠年截留量在 134~ 6 2 6mm间变动 ,由大到小排列为 :热带山地雨林 ,亚热带西部山地常绿针叶林 ,热带半落叶季雨林 ,温带山地落叶与常绿针叶林 ,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亚热带竹林 ,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地常绿针叶林 ,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 ,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山区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热带西南山地常绿针叶林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持水量可以达到自身干重的 2~ 5倍 ,但也因林型而异。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动在 36~ 142mm之间 ,平均 89mm。常绿阔叶林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高于 10 0mm ,而寒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通常低于 10 0mm .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通常占生态系统中截持水量的 90 % ,其次是枯落物和林冠层。这说明 ,森林土壤在调节降雨截留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水文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结构和空隙度 ,而这些恰恰又受枯落物和森林植被特征的影响。森林皆伐后 ,一般地表径流会显著地增加 ,而适当抚育措施则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生态系统 水文功能 比较研究 降水截留 持水量 径流 蒸散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丁惠萍 张社奇 +1 位作者 钱克红 杨运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0,61,共4页
本文在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历史、现状、等做了较全面地评述,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为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稳定性 研究方法 趋势
下载PDF
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伟 张健 +3 位作者 黄玉梅 刘旭 王伟 薛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84-1985,1987,共3页
凋落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植被更新、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演替、生产力及凋落物的水文生态效益等的影响。该文着重对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文生态功能以及森林植被更新... 凋落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植被更新、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演替、生产力及凋落物的水文生态效益等的影响。该文着重对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文生态功能以及森林植被更新4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凋落物 生态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碳交易视角下森林碳汇生态补偿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曹先磊 张颖 +1 位作者 石小亮 王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碳交易是实现森林碳汇生态补偿的重要途径。在森林碳汇开发与交易面临技术、市场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市场实现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加强对其优化管理、发挥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战略作用既是急需解决又是当前国内外生... 碳交易是实现森林碳汇生态补偿的重要途径。在森林碳汇开发与交易面临技术、市场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市场实现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加强对其优化管理、发挥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战略作用既是急需解决又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问题。基于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市场化与优化管理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文献,理清生态补偿视角下国内外主要的森林碳汇市场机制、不确定性风险和碳交易视角下森林碳汇生态补偿优化管理的研究进展。根据已有研究和全国碳市场建设背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今后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实现与优化管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森林碳汇 生态补偿 优化管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7
作者 郑景明 罗菊春 曾德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健康...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了简要介绍 ,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内容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困难所在 ;②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 ,探讨了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老龄林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以及如何通过经营调整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 ;③关于森林经营的景观规划 ,描述了进行景观规划的途径、理论和模型 ,并对三种概念模型进行了介绍 ;④关于森林经营的替代技术体系 ,介绍了模拟自然干扰设计替代技术体系的原理 ,分析了替代经营技术体系产生的原因和有关最新技术研究进展 ;⑤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评价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该文指出 ,生态系统管理科学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表现出多学科、多尺度、适应性机制等超越传统学科的时代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进展 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多样性 景观规划
下载PDF
我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姜艳 尹光天 +3 位作者 孙冰 李荣生 杨锦昌 邹文涛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综述了我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影响因素、森林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及改造研究、森林边际效应及动态、森林景观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动态模型的构建;从加强景观生态建设、促进森林... 综述了我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影响因素、森林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及改造研究、森林边际效应及动态、森林景观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动态模型的构建;从加强景观生态建设、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主要动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生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9
作者 徐雨晴 肖风劲 於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710-4723,共14页
植被生产力是表征植被活力的关键变量,能够反映陆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基础,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因而对于深刻理解陆地碳循环和... 植被生产力是表征植被活力的关键变量,能够反映陆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基础,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因而对于深刻理解陆地碳循环和全球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有大量针对近几十年国家和区域尺度上植被NPP时空分布的研究,其中专门针对森林生态系统NPP的研究也有不少。研究尺度多为全国范围或者片段式区域,以行政区或流域尺度最为多见。然而,这些研究总体比较分散,其中部分研究的结果、结论并不一致甚至相悖,尚缺乏异同性分析与比较,也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这并不利于全面掌握我国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了解清晰明确的研究结论以及进行更深层次的规律及原因探究,也非常影响对森林NPP的精确评估及机理认识,因而,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和总结非常有必要。鉴于此,本文收集了近几十年我国植被NPP研究的相关文献,依据其研究结果,系统地综述了全国及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未来可能变化趋势,揭示出NPP与气候因子(以CO_2、温度、降水为主)的关系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并指出目前国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索引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NPP) 气候变化 响应 研究综述 中国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研究对策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扬 郭晋平 +1 位作者 田双宝 薛俊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8年第1期20-25,共6页
在系统地分析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探讨了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地理分布格局、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脆... 在系统地分析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探讨了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地理分布格局、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脆弱带和特殊生态系统等几方面的影响,讨论了各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结论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研究对策和重点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 研究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