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9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解放日报》建党纪念日社论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郭国昌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以《解放日报》为载体,通过建党纪念日社论的特殊方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追求不仅完成了从理论探索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而且也呈现出以“抗战”与“民生”为中心的历史性内涵。中...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以《解放日报》为载体,通过建党纪念日社论的特殊方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追求不仅完成了从理论探索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而且也呈现出以“抗战”与“民生”为中心的历史性内涵。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使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新政策的实施让边区人民的“民生幸福”得到了初步实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彻底解放中华民族”的对日作战中完成着“中华民族之复兴”的“最主要任务”,而中国共产党也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争得了自己的“政治领导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建党纪念日 社论 初心和使命
下载PDF
《解放日报》:深化理论武装、提高媒体“四力”
2
作者 陈晓春 夏斌 《传媒》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重学习”又要“重实践”,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解放日报》作为党报,当务之急是要把学习研究阐...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重学习”又要“重实践”,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解放日报》作为党报,当务之急是要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理论源头”与“时代潮头”的融会贯通中打造可信、可读、可传的理论阐释与舆论引领新生态,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舆论引导能力 舆论引领 融会贯通 党的创新理论 理论源头 党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
3
作者 徐方平 张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175,共12页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新中华报》四开三日刊的版面容量和出版周期,难以满足中国共产党抗战宣传需要;国民党当局接连发起两次反共高潮,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刺激了党内“左”倾思想的抬头,中国共产党亟需一份强有力的党报抵御敌对宣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新中华报》四开三日刊的版面容量和出版周期,难以满足中国共产党抗战宣传需要;国民党当局接连发起两次反共高潮,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刺激了党内“左”倾思想的抬头,中国共产党亟需一份强有力的党报抵御敌对宣传,统一党内思想,团结力量,以利抗战。内忧外患之际,《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有义务担当党报重任,通过公布中共中央重要指示,发表抗战纪念宣言;改进战地通讯、歌颂抗日英雄、表彰抗日战绩;刊发专文,揭露国民党妥协投降、消极抗战的错误行径,揭示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心与底气等,成功塑造出中国共产党坚决、英勇、自信的抗战形象,准确宣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与拥护,振奋了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党报的战斗力,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赢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 抗战形象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延安《解放日报》所刊有关工业化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
作者 任晓伟 李嘉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奋斗的重大历史课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以工业为基点推动现代化发展,将工业化视为推进民族解放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建设工业的过程中从改进领导体制、提...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奋斗的重大历史课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以工业为基点推动现代化发展,将工业化视为推进民族解放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建设工业的过程中从改进领导体制、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厂管理、提升工人品质等方面积累和总结了工业发展的经验,在党的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指明了战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信心来源和最终目标,以顽强毅力推进战后工业的发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探索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形成过程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现代化 工业化 延安《解放日报》
下载PDF
1942年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述论——以《解放日报》为考察中心
5
作者 曹坤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3-98,共6页
1942年,风旱、洪水、雹灾、山洪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成为陕甘宁边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威胁。面对灾害的突袭,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通过组建救灾委员会、动员社会春耕、增发农业贷款、倡导社会互助等方式,提高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1942年,风旱、洪水、雹灾、山洪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成为陕甘宁边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威胁。面对灾害的突袭,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通过组建救灾委员会、动员社会春耕、增发农业贷款、倡导社会互助等方式,提高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带动了边区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为今天我们加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救灾工作 《解放日报》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翻译选材及影响研究
6
作者 曹顺发 李翠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创办了一系列党报党刊,其中《解放日报》的研究成果丰富,内容涉及新闻学、历史学和哲学等领域,但现有关于其翻译的考察存在明显不足。从社会学“场域”“惯习”“资本”三个视角考察《解放日报》的翻译选材,发现当时...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创办了一系列党报党刊,其中《解放日报》的研究成果丰富,内容涉及新闻学、历史学和哲学等领域,但现有关于其翻译的考察存在明显不足。从社会学“场域”“惯习”“资本”三个视角考察《解放日报》的翻译选材,发现当时的权力场域、译者的惯习、来自名人名报的象征资本对译者的翻译选材有着重要影响,许多译作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翻译 场域 惯习 资本 党建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发行与传阅工作
7
作者 吴锋 杨晓萍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党报党刊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发行工作是党媒实现传播价值的主要环节,也是党媒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直接手段。党的机关报如何科学有效地发行是我党百年新闻实践中面临的深层难题之一。在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建设新民主主... 党报党刊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发行工作是党媒实现传播价值的主要环节,也是党媒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直接手段。党的机关报如何科学有效地发行是我党百年新闻实践中面临的深层难题之一。在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验”中,《解放日报》作为稀缺的政治资源,以中央集中领导、控量精准配给、多元融合发行和组织化传阅推广的发行策略,构建了“以内为主、由内及外逐层扩散”的发行体系,与当时高度政治化和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相互构建,使《解放日报》以仅约七千份的印刷量,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最有战斗力的思想武器。这种让每份报纸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发行理念,充分发挥技术和组织叠加优势,是全媒体时代突破党报发行现实困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发行工作 党报党刊 传播
下载PDF
“把群众组织起来”:《解放日报》副刊《卫生》与陕甘宁边区卫生工作的宣传动员
8
作者 张朋 胡梦雅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7-68,共12页
抗日战争中人力物力的动员和投入,离不开医疗卫生工作的有力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建设人民卫生事业过程中高度重视报刊传媒的宣传作用,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卫生》为其中杰出代表。该刊属于中央总卫生处主持的专门刊... 抗日战争中人力物力的动员和投入,离不开医疗卫生工作的有力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建设人民卫生事业过程中高度重视报刊传媒的宣传作用,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卫生》为其中杰出代表。该刊属于中央总卫生处主持的专门刊物,秉持“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卫生工作原则和方法开展办报实践。该刊一方面注意运用版面语言、社论和科学文本互文作用,积极设置媒介议题,呈现边区卫生政策的重点、焦点及趋向;另一方面应和群众卫生运动,树立卫生模范人物、单位、村庄等,构建卫生工作典型经验的交流学习平台。《卫生》副刊对边区卫生工作的宣传动员,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工作理念下,探索党报如何引领、指导、组织工作的媒介功能及微观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卫生》副刊 卫生运动 宣传动员 媒介功能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象建构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金玲 《理论建设》 2023年第4期78-87,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包含多个形象向度的系统构造,其中自我革命形象具有高度辨识度和认可度。《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宣传党的自我革命形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解放日报》通过刊发一系列中央领导同志及重要干部的署名... 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包含多个形象向度的系统构造,其中自我革命形象具有高度辨识度和认可度。《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宣传党的自我革命形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解放日报》通过刊发一系列中央领导同志及重要干部的署名文章、社论等,向全党全国勾勒出了一个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具体呈现为善于凝聚监督合力、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纠错纠偏、善于开展学习运动,从而构筑起一个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政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形象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下载PDF
论《解放日报》的改版
10
作者 李晓梅 王飞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49,共5页
《解放日报》在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结合起来。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突出党性,立足本地,密切联系群众,突出典型事迹及人物的报道,为中国新闻事业做... 《解放日报》在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结合起来。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突出党性,立足本地,密切联系群众,突出典型事迹及人物的报道,为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办报方针与特色
11
作者 张赟龙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0,92,共3页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作为重要党报,受特殊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全民化办报、网络化组织、经典化传播等个性化办报特点。正是这些独特的办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热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播树立标杆,并成为延安时...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作为重要党报,受特殊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全民化办报、网络化组织、经典化传播等个性化办报特点。正是这些独特的办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热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播树立标杆,并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解放日报》贴近群众、塑造精英、把握时机、受众本位的经验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办报方针 党性原则
下载PDF
延安《解放日报》舆论引导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仕勇 徐雪梅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延安《解放日报》在舆论引导方面有诸多成功实践:以科学论断引导苏德战争的反法西斯风向,以典型报道动员边区生产劳动建设,以宣传闪击瓦解国民党第三次反共行动,以批评报道纠正党内外不良风气的蔓延。秉承延安《解放日报》的经验,立足当... 延安《解放日报》在舆论引导方面有诸多成功实践:以科学论断引导苏德战争的反法西斯风向,以典型报道动员边区生产劳动建设,以宣传闪击瓦解国民党第三次反共行动,以批评报道纠正党内外不良风气的蔓延。秉承延安《解放日报》的经验,立足当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注重政治建设,葆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精神,并在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注重时度效,用好典型导引作用,创新舆论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解放日报》 舆论引导 典型报道 话语权
下载PDF
延安时期党管媒体的实践效果与历史经验——基于对《解放日报》改版的分析
13
作者 刘箫锋 刘杨钺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1,共4页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我党新闻舆论工作历史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确立了党管媒体的工作原则。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是由当时的舆论环境、革命形势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等多重因素促成的,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对于延安时...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我党新闻舆论工作历史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确立了党管媒体的工作原则。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是由当时的舆论环境、革命形势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等多重因素促成的,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对于延安时期包括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对国民党舆论反击在内的工作全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其经验对于网络时代党的宣传舆论工作具有很多启示,要求我们坚持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改版 党管媒体 宣传工作 舆论斗争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二七”纪念研究(1941—1947)——以《解放日报》为考察中心
14
作者 卢鹏 俞祖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2-36,52,共6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开展“二七”纪念活动,借助《解放日报》刊登“二七”纪念文章、报道“二七”纪念盛况、发布“二七”纪念办法,达到明确革命对象、动员边区生产和开展职工运动的社会功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二七”纪...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开展“二七”纪念活动,借助《解放日报》刊登“二七”纪念文章、报道“二七”纪念盛况、发布“二七”纪念办法,达到明确革命对象、动员边区生产和开展职工运动的社会功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二七”纪念活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展纪念活动要立足时代方位、贯彻群众路线、依托榜样力量、发挥媒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二七”纪念 《解放日报》
下载PDF
《解放日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研究——以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佳欣 郭玉华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6-102,共7页
《解放日报》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舆论媒体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功能视角出发,概述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解放日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梳理宣传内容... 《解放日报》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舆论媒体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功能视角出发,概述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解放日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梳理宣传内容,探讨宣传作用、特点,对当前加强媒体建设科学化,提升意识形态建设实效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延安整风运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的政治宣传策略
16
作者 张铭钟 杨璐帆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7-89,共3页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第一个大型日报,其采用政治新闻、政治评论和政治宣传画的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两个原则,旨在开展对党员干部和边区基层群众的政治宣传。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应从...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立的第一个大型日报,其采用政治新闻、政治评论和政治宣传画的形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两个原则,旨在开展对党员干部和边区基层群众的政治宣传。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应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党报的政治宣传工作,包括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舆论引导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抗战日期 政治宣传 党报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应对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的措施及影响——以《解放日报》相关宣传报道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王鑫宏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在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中,晋冀鲁豫边区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灾情。与此同时,晋冀鲁豫和陕甘宁边区是河南灾民逃荒的主要目的地。应对此次灾荒,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当务之急。在应对这次大旱荒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包括:及时报... 在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中,晋冀鲁豫边区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灾情。与此同时,晋冀鲁豫和陕甘宁边区是河南灾民逃荒的主要目的地。应对此次灾荒,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当务之急。在应对这次大旱荒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包括:及时报道灾情,呼吁紧急救灾;出台救济政策,发布应灾指示;妥善安置灾民,发放急赈物资;开展生产自救,实施以工代赈;评选劳动英雄,宣传典型人物等。通过应对此次大旱荒,中国共产党保障了灾民对生存权力的基本需求,加深了民众对边区“新世界”的认同,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 《解放日报》 救荒措施
下载PDF
图说在场与政治动员——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政策宣传图像传播研究
18
作者 赵昊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抗战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载了300余幅(组)政策宣传图像,反映了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舆论导向。《解放日报》根据政策宣传要求,主要运用以文选图的模式,时宜性地刊载了系列所指、能指同构的图像。所刊人物图像注重转移法... 抗战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刊载了300余幅(组)政策宣传图像,反映了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舆论导向。《解放日报》根据政策宣传要求,主要运用以文选图的模式,时宜性地刊载了系列所指、能指同构的图像。所刊人物图像注重转移法运用,突出领导、英雄人物形象的号召、榜样作用;叙事图像强调对应鼓动,以真实、典型形象体现动员的生活化、对应性。各期图像、图文之间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形成主题内容与反映、图像表现与生成、大众接受与理解等直接特点,多结构、多层面地表现在场,全面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充分取得了组织人民、共同实践的政治动员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图像传播 政治动员 在场
下载PDF
落地生根:党报对移民的形象构建及主体认同--以延安《解放日报》为例
19
作者 王志辉 《今传媒》 2023年第8期74-77,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涌入了大量移民,作为党报的《解放日报》持续关注移民群体。本文通过对《解放日报》关于移民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了《解放日报》为移民树立了哪些媒介形象,如何通过报道动员群众来到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涌入了大量移民,作为党报的《解放日报》持续关注移民群体。本文通过对《解放日报》关于移民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了《解放日报》为移民树立了哪些媒介形象,如何通过报道动员群众来到边区“落地”并在边区“生根”等问题,明晰了《解放日报》在移民群体中的宣传方式,旨在揭示该报在移民生产组织形成以及移民教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陕甘宁边区 《解放日报》 延安时期
下载PDF
延安《解放日报》三篇重要社论的历史贡献与深远意义研究
20
作者 许睿竹 范峻豪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6期66-68,共3页
20世纪40年代,延安《解放日报》报社曾发表《致读者》《党与党报》《本报创刊一千期》三篇重要社论。这三篇重要社论是指导《解放日报》成功改版的纲领性文件,开创并奠定了当代报纸版面的基本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和新闻党性原则... 20世纪40年代,延安《解放日报》报社曾发表《致读者》《党与党报》《本报创刊一千期》三篇重要社论。这三篇重要社论是指导《解放日报》成功改版的纲领性文件,开创并奠定了当代报纸版面的基本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和新闻党性原则得以形成、确立和阐发的经典文献。文章通过剖析《解放日报》三篇重要社论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征,发现这三篇重要社论虽主要由报社负责人执笔,但代表的不仅仅是报社的观点,其中还融入了毛泽东的不少见解与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党中央的意志。因此,应加强对这三篇重要社论的研究,肯定《解放日报》三篇重要社论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历史贡献,深刻领会其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 党报 社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党的喉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