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闲写青山卖”与“不使造业钱”:唐寅以画治生的意义言说及其后世接受——以《言志》诗为中心
1
作者 王丁 《晋阳学刊》 2023年第4期72-80,共9页
《言志》诗是唐寅影响甚广的作品,也是其关于以画治生意义的典型言说。此诗在后世文人的言说中反复出现,虽态度不一,但基本与以画治生的相关问题紧密相关,或以其诗句指代以画为生的治生路径,或借此对以画治生的意义予以申说。对于唐寅... 《言志》诗是唐寅影响甚广的作品,也是其关于以画治生意义的典型言说。此诗在后世文人的言说中反复出现,虽态度不一,但基本与以画治生的相关问题紧密相关,或以其诗句指代以画为生的治生路径,或借此对以画治生的意义予以申说。对于唐寅此诗的不断接受和回应,彰显了后世文士的心理需求,唐寅此诗作为一种历史言说资源,进入了后人对以画治生合理性的塑造之中;同时,此诗被广泛接受也反映了文士价值观念的转移,选取适当方式维持生计、自食其力逐渐成为合乎文士立身之道的生存常态。将此诗置于文士治生文化史的视域中,或有助于发现文本之下的深层意义,发掘出言说症候式辐射背后文士以画治生及生存状态的历史风气之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唐寅 以画治生 接受
下载PDF
《言志》点示阅读
2
作者 章青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2004年第10期5-5,共1页
关键词 《言志》 初中 语文 文言文 阅读训练 参考答案
下载PDF
《何氏语林》成书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翟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 何良俊编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氏语林》 成书原因 《语林》名称 《言志》 《博识》 小序 按语
下载PDF
佐藤一斋及其心学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申绪璐 Chi Zhen(译) 《孔学堂》 CSSCI 2021年第2期89-99,I0086-I0096,共22页
19世纪日本儒者佐藤一斋长期主持幕府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对于江户后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阳明学在江户社会的中兴。从佐藤一斋的生平、朱陆调和论以及心之思想,可见佐藤一斋的根本思想为阳明学。首先,佐藤一斋对于自... 19世纪日本儒者佐藤一斋长期主持幕府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对于江户后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阳明学在江户社会的中兴。从佐藤一斋的生平、朱陆调和论以及心之思想,可见佐藤一斋的根本思想为阳明学。首先,佐藤一斋对于自己晚王阳明300年出生的巧合有清楚的认识并特别撰文纪念;其次,佐藤一斋的《言志四录》中强调朱陆调和,在官方学问为朱子学的江户社会背景中,为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辩护,表明了其心学倾向;再次,佐藤一斋提出心即天、心之灵光、天心流注等说法,表明其思想与阳明学一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前期是日本市民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佐藤一斋的善恶论及其对躯体、利益和欲望的肯定即此时代思潮的反映,与阳明学盛行的晚明社会似曾相识。虽然佐藤一斋不是激进的阳明学者,但其基本观念和思想无不源于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一斋 《言志四录》 江户儒学 阳明学 朱陆调和
下载PDF
上博简《志书乃言》5号简残字新考
5
作者 张荣辉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4期22-27,125,共7页
《上博简(八)·志书乃言》5号简“又”后残漶字“■”,与同一书手写的同篇《王居》5号简“良”写法相似,可能为“良”字之残,简文“■善”释为“良善”。
关键词 上博简 志书乃言 拟补
下载PDF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被引量:40
6
作者 陈伯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91,159,共14页
本文就“诗言志”这一古老的诗学命题加以逐层分疏,不仅对“志”的确切内涵、“言”与“志”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诗言志”观念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有一具体的把握,更着眼于揭示中国诗学的这一原生细胞中所蕴含着的整个诗学传统的逻辑建构... 本文就“诗言志”这一古老的诗学命题加以逐层分疏,不仅对“志”的确切内涵、“言”与“志”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诗言志”观念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有一具体的把握,更着眼于揭示中国诗学的这一原生细胞中所蕴含着的整个诗学传统的逻辑建构,由此而重新阐发了其作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的深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逻辑建构 中国诗学 “开山的纲领”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