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
作者 朱建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02年第9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2
作者 李君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第1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下载PDF
情境中探索 活动中学习——《认识物体》教学案例与反思
3
作者 聂敏 《湖北教育》 2005年第4期29-30,共2页
《认识物体》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关键词 《认识物体》 课标 一年级上册 《数学》 中学 教学案例 实验教材 情境 活动 学习
下载PDF
自主求知创新思维——《认识物体》教学案例及反思
4
作者 吉静 《新课程》 2019年第16期108-108,共1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生活中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生活中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案例 创新思维 求知 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空间观念 现实生活
下载PDF
引导·探索·求知——《认识物体》的教学设计
5
作者 黄丽妮 陈雪平 《广西教育》 2001年第13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 设计意图 多媒体计算机 形状分类 教师引导 数学教学 日常生活 提出问题
下载PDF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6
作者 于立香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2010年第2期49-49,共1页
《认识物体》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概念。在日常生活里,学生一般已经接触过这... 《认识物体》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概念。在日常生活里,学生一般已经接触过这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空间概念 操作能力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与评析
7
作者 董惠平 孟卫 《山东教育》 2002年第19期98-98,102,共2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下载PDF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8
作者 饶晓华 《陕西教育科研》 2004年第2期57-58,共2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2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年级 上册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9
作者 韩晓华 王芳芳 《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2002年第9期22-23,25,共3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教学
原文传递
《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
10
作者 王学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03年第9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人教版 数学教学 小学 一年级 上册
下载PDF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建议
11
作者 徐国钊 李传玲 孙少英 《山东教育》 2002年第28期51-51,共1页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建议 小学 数学教学
下载PDF
《水是怎样的物体》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沿海版)
12
作者 伦树才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6年第5期13-13,共1页
教材简析:本课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到处有水》这两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水是怎样的物体》,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认识物体的方法,所以认识水的性质时,已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 教材简析:本课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到处有水》这两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水是怎样的物体》,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认识物体的方法,所以认识水的性质时,已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本课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研讨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版 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 实验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 味道 水的性质 有气味 鱼箱 感官认识
下载PDF
一堂科学课的反思
13
作者 毕艳萍 《黑河教育》 2014年第11期86-86,共1页
我在教学科学课《认识物体》一课时,以本校"三部九步"教学法为引领,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展示、达标检测,引导学生采用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探究新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首先... 我在教学科学课《认识物体》一课时,以本校"三部九步"教学法为引领,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展示、达标检测,引导学生采用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探究新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首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接着,运用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的房屋、桌椅、文具盒等,然后共同交流,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本课教学中,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 《认识物体》 引导学生 反思 学习积极性 教学法 学习目标 达标检测
下载PDF
当3D打印技术遇上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14
作者 贾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22期255-255,共1页
3D设计课程和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我在想,要是数学的图形和几何知识与3D设计课程融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京广路小学数学组本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开始了3D打印技术与数学“空间几何”教育的融... 3D设计课程和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我在想,要是数学的图形和几何知识与3D设计课程融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京广路小学数学组本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开始了3D打印技术与数学“空间几何”教育的融合探索,让学生把书本上静态图形搬到电脑上,并通过与3D打印机连接,打印实物。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设计创意图形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二维平面图形和三维立体图形的转换,实现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高效性。课程性质的持续性实现了学生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积累了丰富的几何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按照知识的形成规律,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一、重视生活经验,培养空间观念空间感的形成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学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把每册书都安排了空间域几何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从小认识各种图形,分散难度,由平面逐渐过渡到立体,慢慢地学会数形结合,在教学时,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模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除法,把实物和书本上的平面图形联系起来。例如,一年级第六单元《认识物体》,在学生以往认知的基础上,在生活中都见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相关的物品,比如饼干盒、足球、水杯、魔方等,但是对于这些相关的知识却没有系统的认识,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从生活中这些物体的认识,初步感知空间几何图形,通过直观感受和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生活中的物体与空间立体图形建立联系,初步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通过3D打印软件,让学生亲手绘制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电脑上感知立体空间的三个维度,通过长、宽、高、半径的具体设置,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知道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长方体长宽高不一定相等,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设计球体时,感知球体会随着半径的大小而增大变小。在设计圆柱体时,感知圆柱的粗细会随着半径的大小变化,高度随着高的设定而变化。在学生设计的3D打印立体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创新改进,组合产生新的物体,在教学中,学生以长方体为基础制作了一体打印成型的文具盒,以球体为基础,只做了嵌套球,以圆柱为基础制作了笔筒、花瓶。充分掌握了空间立体图形的特点,并融入创客精神,自我创造,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3D设计 打印技术 几何知识 静态图形 《认识物体》 引导学生 生活经验
下载PDF
学生真的在合作吗?
15
作者 邵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04年第9期16-16,共1页
案例:<认识物体> ①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积木,看看,你都认识哪些形状的积木?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生:(互相说.)
关键词 《认识物体》 教学案例 合作学习 小学 数学教学
下载PDF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6
作者 李斌 张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8期137-137,共1页
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 相对于语文、科学等科目来说,数学对小学生而言更加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更丰富有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像、动... 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 相对于语文、科学等科目来说,数学对小学生而言更加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更丰富有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来学习和体验数学,使教学情境丰富起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例如,在讲授《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了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铅笔、乒乓球、篮球笔筒、弹珠等物品,让学生进行分辨和学习。通过播放不同物体的图片,学生谚识到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并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 有效利用 《认识物体和图形》 小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
下载PDF
运用网络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7
作者 杜立英 《山东教育》 2003年第25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网络 人教版 教学资源 小学 数学教学 第一册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
下载PDF
由“也能用球画圆”想到的——《认识物体和图形》活动拓展
18
作者 卓芬波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4年第5期40-41,共2页
在人教版第一册教学了“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后,课本安排了相对应的巩固练习(练习五),其中的第5题是“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下边的图形?”(见下图)
关键词 《认识物体和图形》 人教版 第一册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与新课程同行——浅谈教育观念的转变
19
作者 覃赟 《贵州教育》 2003年第8期45-47,共2页
关键词 新课程 教育观念 学习数学 《认识物体》 数学学科 数学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 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新课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