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观 |
郑周林
黄勤
|
《外国语文研究》
|
2019 |
7
|
|
2
|
不同文学观视野下的两个文本:《创业史》与《大漠祭》比较分析 |
朱卫国
杨万寿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2 |
3
|
|
3
|
当代多元文化景观中的儒家“中和”观念 |
高迎刚
|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4
|
媒体镜像与现代性之困--当代影视文本中的神经质女性形象解读 |
周莉
|
《媒介批评》
|
2006 |
1
|
|
5
|
当代壁画的文本观 |
|
《美术》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及教学的思考 |
周聚群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7
|
论当代壁画的文本观 |
杨晓
|
《装饰》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8
|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 |
曹明海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8
|
|
9
|
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复兴 山西大同寺观壁画复建有感 |
梁怡
|
《新美术》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0
|
传统艺术资源的当代价值——山西大同寺观壁画复建个案 |
梁怡
|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后现代主义文本观与壁画理论研究 |
金永日
|
《艺术教育》
|
2010 |
0 |
|
12
|
当代书法文化诉求与多元创作观之时代文本启示意义 |
杨天才
|
《书法》
|
2016 |
0 |
|
13
|
《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 |
孙先科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14
|
《花城》:先锋的探索与品质的坚守——新世纪以来《花城》的小说意识和审美理想 |
李翠芳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08 |
2
|
|
15
|
略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革命” |
李斌
|
《重庆社会科学》
|
1998 |
0 |
|
16
|
当代中国画如何用好壁画和民间艺术的资源 |
罗简(整理)
|
《国画家》
|
2022 |
0 |
|
17
|
论残雪“反懂”的文学观及其写作 |
高玉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8
|
介入与融合——现代陶艺的公共艺术观 |
杨晓娟
远宏
|
《雕塑》
|
2004 |
4
|
|
19
|
J.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小说批评理论 |
程锡麟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20
|
走出教科书体系确立文学史哲学——文学史写作的人类性和个性化追求 |
张福贵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