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清照《论词》的理论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瑞霞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93-96,共4页
词学界对李清照的《论词》虽不乏研究,但少有人认识到它为宋词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价值。本文指出,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是“小歌词”的理论,作为中国词学的开山纲领,规范并引导了宋代词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李清照 《论词》 理论透视 音乐性 个性化 情感化 宋代 理论基础
下载PDF
李清照《论词》“别是一家”的意义与局限
2
作者 郑学识 《龙岩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李清照的《论词》专门为词正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这在词学史上意义重大。她将词与诗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加以区别,认为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区别于诗的自身特点,而不只是对诗的延承。李清照对词提出了五点要求即高... 李清照的《论词》专门为词正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这在词学史上意义重大。她将词与诗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加以区别,认为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区别于诗的自身特点,而不只是对诗的延承。李清照对词提出了五点要求即高雅、协律、铺叙、典重、故实,在保持词原有特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意义,并就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她的看法。"别是一家"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在词学上的重要意义不可磨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论词》 “别是一家”
下载PDF
也说词“别是一家”
3
作者 傅毓民 《唐都学刊》 2005年第5期142-145,共4页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篇词学专论。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却并未对其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与阐释,以致使人莫辨其旨。尽管后人依据文中对前辈词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将其总括为六条,而真正可以反映曲子词本质属性...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篇词学专论。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却并未对其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与阐释,以致使人莫辨其旨。尽管后人依据文中对前辈词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将其总括为六条,而真正可以反映曲子词本质属性的只有协律一项。既然协律是词的惟一要求,自当不会成为词境开拓、风格多样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词》 别是一家 协律
下载PDF
李清照的词学思想探微
4
作者 肖书美 万素花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7期40-41,共2页
李清照《论词》以音律为标准,强调词与诗的分野。在维护词体本色属性的同时,还追求词的“典重”“铺叙”“故实”等艺术表现的完美以及“文雅”“浑成”等整体气质风貌的完善,为宋词成为“一代之文学”贡献了力量。其《论词》可以说是... 李清照《论词》以音律为标准,强调词与诗的分野。在维护词体本色属性的同时,还追求词的“典重”“铺叙”“故实”等艺术表现的完美以及“文雅”“浑成”等整体气质风貌的完善,为宋词成为“一代之文学”贡献了力量。其《论词》可以说是一部简明的词学批评史,其中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可以说是词尊体雅化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论词》 “别是一家”
下载PDF
晚清杨恩寿的词学主张及在湖湘派中的定位
5
作者 刘于锋 《船山学刊》 2012年第4期56-60,共5页
晚清湖湘派词人杨恩寿以戏曲家、诗人名于世,在词学领域也有一定建树,其《论词绝句》三十首及《词余丛话》部分内容体现了推尊词体、推崇姜张和浙西词派词风、严审词律等词学主张。杨恩寿有《坦园词录》七卷,学习姜夔张炎词风,词境多为... 晚清湖湘派词人杨恩寿以戏曲家、诗人名于世,在词学领域也有一定建树,其《论词绝句》三十首及《词余丛话》部分内容体现了推尊词体、推崇姜张和浙西词派词风、严审词律等词学主张。杨恩寿有《坦园词录》七卷,学习姜夔张炎词风,词境多为清冷、寂苦、伤感,在用词、修辞上,多选用寂冷色调,词境伤感清苦。杨恩寿词虽为曲家之词、诗人之词,在晚清湖湘词派中,被称为"同光三家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杨恩寿 学主张 《论词绝句》 湖湘派
下载PDF
“肆意笔落,无所羞畏”:李清照诗词创作观再解读
6
作者 张亮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47-50,共4页
李清照一向被归为正宗的婉约派,但也有不少学者如繆钺、龙榆生则认为李清照的词作蕴有潇洒的气度,并非婉约可以全然概括,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诗作不仅没有流于俗套,并且十分善于采用诗歌创作的技巧作词。从李清照... 李清照一向被归为正宗的婉约派,但也有不少学者如繆钺、龙榆生则认为李清照的词作蕴有潇洒的气度,并非婉约可以全然概括,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诗作不仅没有流于俗套,并且十分善于采用诗歌创作的技巧作词。从李清照唯一的词学文论——《词论》切入,通过考察李清照的具体创作和传统诗教观念,可以进一步呈现出李清照诗词创作观念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诗歌 论》 婉约 儒教
下载PDF
顾贞观《栩园词弃稿序》未提朱彝尊之因补证
7
作者 余永腾 《商情》 2013年第47期341-342,共2页
清初名词人顾贞观《论词书》纵论词学而未提及当时甚有影响的朱彝尊。陈水云先生据朱氏《水村琴趣序》,猜测不提的原因是朱顾词学审美理想相并;严迪昌先生亦有类似观点。根据《词话丛编》、《瑶华集》、《朱彝尊年谱》及顾贞观年表等... 清初名词人顾贞观《论词书》纵论词学而未提及当时甚有影响的朱彝尊。陈水云先生据朱氏《水村琴趣序》,猜测不提的原因是朱顾词学审美理想相并;严迪昌先生亦有类似观点。根据《词话丛编》、《瑶华集》、《朱彝尊年谱》及顾贞观年表等可知,顾氏词学审美理想异于朱氏,确为主要原因。但不排除朱彝尊所倡导的浙西派未能在《论词书》写作之前得势这一时间上的因素,毕竞“要其得失,久而自定”也是顾氏看待词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贞观 朱彝尊 学观点 《论词书》 写作时间
下载PDF
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研究与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正考 王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通过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的研究可以了解多义词的词义系统、考察反义词的对立关系,还可以抉发新词新义,因而对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论衡》单音节反义词的研究,可以发现《汉语大词典》在义项、引例、释义方面存... 通过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的研究可以了解多义词的词义系统、考察反义词的对立关系,还可以抉发新词新义,因而对大型语文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论衡》单音节反义词的研究,可以发现《汉语大词典》在义项、引例、释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此展示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研究对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专书 反义 《论衡》 《汉语大典》
下载PDF
对李清照《论词》中“铺叙”的理解
9
作者 叶琦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10期3-4,共2页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针对豪放派词创作和观点而写的。在《论词》中,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并主张词创作要讲求音律,有铺叙、讲故事、重情致。本文从李清照批评晏几道的词"苦无铺叙"出发,指出晏词"无铺叙"的原因...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针对豪放派词创作和观点而写的。在《论词》中,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并主张词创作要讲求音律,有铺叙、讲故事、重情致。本文从李清照批评晏几道的词"苦无铺叙"出发,指出晏词"无铺叙"的原因,并针对李清照的词,阐述以叙述情节故事、描写动作表情为具体内容的"铺叙",以此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的词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叙” 《论词》 晏几道 李清照
原文传递
略谈李清照词的修辞手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劲秋 《当代修辞学》 1985年第1期52-54,共3页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眉士,济南人)是宋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历代文艺评论家对她大都推崇备至。清人李调元曾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号)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有《片玉词》)之班。盖不徒俯视巾...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眉士,济南人)是宋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历代文艺评论家对她大都推崇备至。清人李调元曾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号)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有《片玉词》)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宜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陈世焜也说:"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云韶集》)这些评论都是很中肯的。李清照的词确实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本文不打算全面论述这个问题,只想从修辞的角度来谈谈李清照词的表现手法,请方家指正。李清照词的修辞特点,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能把不同的表现手法兼采并用,合一炉而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李易安 《凤凰台上忆吹箫》 婉曲 诗人 《论词随笔》 修辞手法
下载PDF
从《论词绝句》看厉鹗论词“雅正”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道济 《黄冈师专学报》 1994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朱尊、汪森“醇雅”说的论词理论为参照系,论述了厉鹗词论的“雅正”说的特点:一是重寄兴托意,重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感发;一是维护词固有的审美特质,即“格高韵胜”、含蓄蕴藉的审美风格。并指出厉鹗“雅正”说是对朱、汪“... 以朱尊、汪森“醇雅”说的论词理论为参照系,论述了厉鹗词论的“雅正”说的特点:一是重寄兴托意,重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感发;一是维护词固有的审美特质,即“格高韵胜”、含蓄蕴藉的审美风格。并指出厉鹗“雅正”说是对朱、汪“醇雅”说的积极发挥和必要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词绝句》 厉鹗 “雅正”说 朱彝尊 汪森 审美风格 学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