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论说随笔文集》看培根对人性的追求
1
作者 桂永才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培根的代表作《论说随笔文集》围绕人和人性进行论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由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的实践”而达到自身... 培根的代表作《论说随笔文集》围绕人和人性进行论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由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的实践”而达到自身的完善。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培根渊博的学识和哲人的睿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西斯·培根 《论说随笔文集》人与 人性人性追求
下载PDF
对《培根论说文集》不同汉译本的词汇衔接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盼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0-104,共5页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取得语篇衔接的效果,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976年)提出的衔接理论中,词汇衔接可以分为复现关系和搭配关系。培根论说文受到全世界读者们的喜欢,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其中译本的词汇衔接手段及具...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取得语篇衔接的效果,根据韩礼德和哈桑(1976年)提出的衔接理论中,词汇衔接可以分为复现关系和搭配关系。培根论说文受到全世界读者们的喜欢,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其中译本的词汇衔接手段及具体译文比较,可使译者汲取精华,减少误译,创作出精准优美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衔接 译文比较 《培根论说文集》
下载PDF
搭建个性化写作平台——开展编写随笔文集活动的做法和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克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8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个性化写作 随笔文集 语文教学 中学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下载PDF
国内培根《论说文集》研究文献综述
4
作者 朱文凤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0-31,41,共3页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亦被奉为英国随笔的开山鼻祖,其作品《培根论说文集》是其主要的文学著作,为他赢得了文学上的不朽声誉。本文通过对比国内现今对于《培根论说文集》的研究,旨在对该作品...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亦被奉为英国随笔的开山鼻祖,其作品《培根论说文集》是其主要的文学著作,为他赢得了文学上的不朽声誉。本文通过对比国内现今对于《培根论说文集》的研究,旨在对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系统的综述,为英语学习者对该作品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论说文集》 培根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戛玉敲冰:英文散文节奏翻译的研究——以培根《论说文集》两种汉译版本为例
5
作者 王梦瑶 《章回小说(中下)》 2018年第2期0022-0023,共2页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其语言节奏是文章美感构成的重要因素,因而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节奏,使译文朗朗上口。本文从英汉散文节奏差异着手,通过对培根《论说文集》两种汉译版本(王佐良,1...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其语言节奏是文章美感构成的重要因素,因而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节奏,使译文朗朗上口。本文从英汉散文节奏差异着手,通过对培根《论说文集》两种汉译版本(王佐良,1980;曹明伦,2006)的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在处理节奏时的不同方法及其不同效果,为英文散文翻译在节奏方面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佐良 英文原文 《论说文集》
下载PDF
董得红散文集《江河源随笔》出版
6
作者 本刊讯 《中国土族》 2017年第1期19-19,共1页
生态文学作家董得红散文作品集《江河源随笔》,近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董得红,系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西宁市作协主席、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省湿地保护协会秘书长。董得红长期从事林业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 生态文学作家董得红散文作品集《江河源随笔》,近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董得红,系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西宁市作协主席、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省湿地保护协会秘书长。董得红长期从事林业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出版社 江河源 文集 随笔 野生动植物保护 林业生态建设 植物保护工作 文学作家
下载PDF
从文体棱镜透视培根散文之措辞和句式
7
作者 贺海萍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6期209-211,共3页
培根散文独具特色,分析角度众多,但大多围绕翻译、语言学、美学等角度展开,较少选择内容紧密联系的两篇文章同时进行文体分析。该文采用例证法对培根的两篇散文“Of Parents and Children”和“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中的词汇... 培根散文独具特色,分析角度众多,但大多围绕翻译、语言学、美学等角度展开,较少选择内容紧密联系的两篇文章同时进行文体分析。该文采用例证法对培根的两篇散文“Of Parents and Children”和“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中的词汇和句法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培根散文,并得出结论:这两篇文章词汇和句法完美地彰显了培根散文短小精悍、语言优美、思想深邃的文风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论说文集》 措辞 句式
下载PDF
文体视域下“论恋爱”之修辞手法探析
8
作者 贺海萍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9期184-186,共3页
培根的散文在英语散文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长久以来,业界对此众说纷纭。尽管观点不一,但多数研究多集中在语言学、翻译、伦理、美学等角度,而专门针对某一篇散文进行修辞分析,尚有待深入。因此,文章采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例证... 培根的散文在英语散文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长久以来,业界对此众说纷纭。尽管观点不一,但多数研究多集中在语言学、翻译、伦理、美学等角度,而专门针对某一篇散文进行修辞分析,尚有待深入。因此,文章采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例证法,对散文Of Love的修辞进行剖析,以更好地欣赏其散文之美,并得出结论:其修辞巧妙地呼应了“理性、客观对待爱情”的主题,同时展现了培根散文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富含哲理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论说文集》 “论恋爱” 修辞
下载PDF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评谈瀛洲的散文集《人间花事》
9
作者 张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7,共9页
在沪上的学院文人中,大家除了自己专攻的术业外,在文学创作上也各有专长,而研究莎士比亚和唯美主义的谈瀛洲虽然写话剧、写小说,却以散文著名。我想,这大概与他之前曾出版过《诗意的微醺》(1999)、《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2005)、《语... 在沪上的学院文人中,大家除了自己专攻的术业外,在文学创作上也各有专长,而研究莎士比亚和唯美主义的谈瀛洲虽然写话剧、写小说,却以散文著名。我想,这大概与他之前曾出版过《诗意的微醺》(1999)、《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2005)、《语言本源的守卫者》(2011)等随笔集有关。与其同在复旦任教的老友郜元宝曾以"不一样的上海文风"为题评价其《语言本源的守卫者》所收散文"文风"的卓尔不群,"谈氏之风,稳健,雅洁,清朗,放眼当代,实罕俦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笔 唯美主义 守卫者 文学创作 雅洁 谈瀛洲 莎士比亚 文集
下载PDF
“德里姆河”的隐喻和张抗抗的随笔
10
作者 夏元佐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9,共5页
评张抗抗的随笔,忽然想到了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出自她的一篇随笔,叫做《有意无艺》,收在她的散文集《大江逆行》中,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的。这是一篇颇有意味的随笔,虽然收在散文集里,谈的又是小说之艺。写张抗抗的研究文章,无论是... 评张抗抗的随笔,忽然想到了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出自她的一篇随笔,叫做《有意无艺》,收在她的散文集《大江逆行》中,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的。这是一篇颇有意味的随笔,虽然收在散文集里,谈的又是小说之艺。写张抗抗的研究文章,无论是小说论、散文论、随笔论,乃至作家论.看看这篇随笔可以找到好多个切入点,我认为。还是听听张抗抗自己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抗抗 随笔 隐喻 人民出版社 文集 作家论 小说 文论
下载PDF
论说文体的主位推进模式浅析
11
作者 阮亚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本文旨在通过将功能文体学从文体学角度,结合韩礼德提出的主述位及主位推进理论,对这一文体学研究涉及极少的文体——论说文体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证明系统功能理论为文体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分析理论与方法,也为我们理... 本文旨在通过将功能文体学从文体学角度,结合韩礼德提出的主述位及主位推进理论,对这一文体学研究涉及极少的文体——论说文体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证明系统功能理论为文体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分析理论与方法,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语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位 主位推进模式 培根 《论说文集》
下载PDF
《陈彬论文、随笔、创作谈》序
12
作者 陈世雄 《福建艺术》 2020年第5期4-5,共2页
陈彬先生的文集包括论文8篇、随笔12篇、创作谈6篇,虽算不上鸿篇巨制,但内容丰富多彩,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总结了他四十多年来的歌仔戏音乐创作经验,进而探讨了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积淀的歌仔戏作曲家,能在年逾古稀的... 陈彬先生的文集包括论文8篇、随笔12篇、创作谈6篇,虽算不上鸿篇巨制,但内容丰富多彩,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总结了他四十多年来的歌仔戏音乐创作经验,进而探讨了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积淀的歌仔戏作曲家,能在年逾古稀的时候为后人奉献一部这样的文集,是不可多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戏 音乐创作 创作谈 陈彬 随笔 论文 文集 作曲家
下载PDF
文体意识、个性特征与散文的当代转型——以南帆散文集《风行水上》为中心
13
作者 廖述务 《学术评论》 2017年第3期84-8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天涯》《读书》《书屋》《上海文学》等杂志,文坛逐渐形成了一个边界不甚清晰的思想随笔群落。这批随笔以其冷峻凌厉的思想品格截然不同于传统的侧重于静态抒情的散文。它们直击现实、勇于走理论钢丝绳,甚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天涯》《读书》《书屋》《上海文学》等杂志,文坛逐渐形成了一个边界不甚清晰的思想随笔群落。这批随笔以其冷峻凌厉的思想品格截然不同于传统的侧重于静态抒情的散文。它们直击现实、勇于走理论钢丝绳,甚至推动了当代的思想史进程。当散文与思想结盟,重新获得穿透现实的力量的时候,它的隐秘转型就已悄然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集 个性特征 文体 钢丝绳 思想史 随笔
下载PDF
走在没有尽头的“路上”——读赵武松的散文集《在路上》
14
作者 苗福生 《财政监督》 2012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三年前,我读过武松的《红尘绿洲》,那是一本溢满文学色彩和哲理思辨的随笔集。近日读其新书《在路上》,不仅对武松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他的才华与勤奋表示惊叹。写作之于常人,不仅是一项脑力活,也是一项体力活,偶尔动笔写写,还... 三年前,我读过武松的《红尘绿洲》,那是一本溢满文学色彩和哲理思辨的随笔集。近日读其新书《在路上》,不仅对武松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他的才华与勤奋表示惊叹。写作之于常人,不仅是一项脑力活,也是一项体力活,偶尔动笔写写,还行,长期坚持不懈地写作,则需要精力、体力、毅力、耐力,明代理学家朱熹曾用“坚苦”二字来形容,这是很准确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路上》 武松 文集 哲理思辨 文学色彩 随笔 理学家 写作
下载PDF
杂文,还是随笔?——谈蒋勋功散文的文体
15
作者 董正宇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61-163,共3页
蒋勋功,湖南衡山人,自1999年第一本散文集《公余杂谈》面世,到《花儿不只为春开》不久前发行,十二年间,已累积出版散文集6本计140余万字。作为对衡阳本土地域作家的关注和推介,2011年12月10日,南华大学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成... 蒋勋功,湖南衡山人,自1999年第一本散文集《公余杂谈》面世,到《花儿不只为春开》不久前发行,十二年间,已累积出版散文集6本计140余万字。作为对衡阳本土地域作家的关注和推介,2011年12月10日,南华大学洛夫与湘南作家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了蒋勋功散文创作专题研讨会。会议上,来自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以及衡阳本土的30余名文学博士、教授、专家对蒋勋功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为了推介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我们精选了研讨会的部分研究成果以“蒋勋功散文创作笔谈”专栏的形式集中刊栽,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集 创作 随笔 文体 南华大学 研究成果 专题研讨会 师范学院
下载PDF
中西会通视域下的文论研究与文学批评--《王先霈文集》印象
16
作者 魏天无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5期43-46,共4页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涵括作者196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述、文学评论、随笔、序跋等。《文集》前五卷为学术著作,经作者修订后全文收录了《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涵括作者196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述、文学评论、随笔、序跋等。《文集》前五卷为学术著作,经作者修订后全文收录了《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佛语哲思》《古代小说序跋漫话》《文学美》等,节选录入者如《文学评论教程》《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国学举要·文卷》《文艺心理学读本》《文艺理论学科地图》等;后三卷为文学评论、散文随笔、序跋与讲演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诗学 王先霈 文艺心理学 散文随笔 文论研究 文集》 文艺理论
下载PDF
平凡中的诗意创造——读高虹散文集《我这份美丽你没有》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金章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文集 探寻 至情 随笔 美学意蕴 独特 诗意 平凡 真谛 善恶
下载PDF
智性的思想散步——评吕家乡先生的散文集《温暖与悲凉》
18
作者 杨丽霞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吕家乡先生最初是以诗歌评论家的身份闻名学界的,<诗潮·诗人·诗艺>、<现代三家诗精品赏析>、<品与思>等深、细、真、朴著作的出版,使他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却侍弄起散文,接连推... 吕家乡先生最初是以诗歌评论家的身份闻名学界的,<诗潮·诗人·诗艺>、<现代三家诗精品赏析>、<品与思>等深、细、真、朴著作的出版,使他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却侍弄起散文,接连推出<一朵喇叭花>、<温暖与悲凉>两本集子,并且渐成"主业"的散文,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以为:从研讨中国新诗,到创作随笔与小品的角色转换,是吕先生生命进入成熟期后做出的明智选择.心底太多的人生沧桑、社会感受,达观冲淡、返朴归真的心境,和散文这种自由的文体有着天然的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凉 文集 家乡 三家诗 诗艺 中国新诗 随笔 年代 著作 诗人
下载PDF
中英随笔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约翰.坎农 金文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28-31,65,共5页
本文通过旅居海外的四位中国散文作家(林语堂、余光中、陈之藩、蔡濯堂)作品的研究分析,探讨了中国散文与英国随笔的关系。文章指出,这四位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英国随笔的影响,但都没有摆脱中国散文的传统。文章还论述了中英随笔或盛... 本文通过旅居海外的四位中国散文作家(林语堂、余光中、陈之藩、蔡濯堂)作品的研究分析,探讨了中国散文与英国随笔的关系。文章指出,这四位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英国随笔的影响,但都没有摆脱中国散文的传统。文章还论述了中英随笔或盛或衰的不同命运及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随笔 中国散文 文集 林语堂 作品 余光中 作家 散文创作 思维模式 西方
下载PDF
平淡无奇学术时代里的怀旧与反思——读《知向谁边—张卫平闲文集》
20
作者 丁国强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8期140-142,共3页
从20世纪90年代起。学者随笔因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沉重的思想含量而成为一种受到读者欢迎的文体。操刀学者随笔的既有季羡林、张中行这样的大师,也有陈平原、朱学勤、葛剑雄等实力派学者:既有余秋雨、孔庆东、易中天、余杰、祝勇等大... 从20世纪90年代起。学者随笔因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沉重的思想含量而成为一种受到读者欢迎的文体。操刀学者随笔的既有季羡林、张中行这样的大师,也有陈平原、朱学勤、葛剑雄等实力派学者:既有余秋雨、孔庆东、易中天、余杰、祝勇等大众化学者,也有王小波、张远山、周泽雄、余世存等边缘文人。学者随笔是一种中间性的文体,既稀释了学术论文的枯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张卫平 20世纪90年代 学者随笔 文集 怀旧 平淡 文化积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