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译文》中弗里尔的语言观
1
作者 王静 王腊宝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4-135,共2页
从语言出发,探讨弗里尔在本族语言盖尔语面临英语入侵这一危机前如何通过《译文》反对英帝国英译爱尔兰地名的企图、发掘盖尔语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唤醒爱尔兰民众对于本族语言的热爱。同时,弗里尔最后在剧中对英语的接受并非无奈的妥协... 从语言出发,探讨弗里尔在本族语言盖尔语面临英语入侵这一危机前如何通过《译文》反对英帝国英译爱尔兰地名的企图、发掘盖尔语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唤醒爱尔兰民众对于本族语言的热爱。同时,弗里尔最后在剧中对英语的接受并非无奈的妥协,而是意图利用英语为武器,作为对英帝国的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尔语 英语 弗里尔 《译文》
下载PDF
为时代而译:《译文》《世界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译介
2
作者 葛文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0-75,共6页
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译文》(1953—1958)与《世界文学》(1959—1964、1966)是唯一一份进行外国文学译介的官方期刊。在国内外政治局势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下,以1959年更名为界线,该刊前、后期外国文学译介的选取和译介... 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译文》(1953—1958)与《世界文学》(1959—1964、1966)是唯一一份进行外国文学译介的官方期刊。在国内外政治局势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下,以1959年更名为界线,该刊前、后期外国文学译介的选取和译介方法不尽相同:《译文》体现出中苏友好"一边倒"、团结一致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时代特点;《世界文学》则体现出亚非拉各民主国家众志成城、反抗"美帝苏修"的时代特征。《译文》与《世界文学》的译介活动坚持"政治标准"为第一要义,是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世界文学》 “十七年”时期 时代局势 文学译介
下载PDF
旅行的图像:《译文》中的插图与乡土公共性建构
3
作者 冯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5期85-93,共9页
《译文》中的插图是译介的延伸,它与文本构成互文关系。插图通过线条、色彩,直观形象、快捷地实现了美术与文学的跨文化对话。域外关涉乡土的插图的译介,不仅在传统乡土田园的理想化想象上期待得到本土受众的共鸣,而且瞩目于全球现代性... 《译文》中的插图是译介的延伸,它与文本构成互文关系。插图通过线条、色彩,直观形象、快捷地实现了美术与文学的跨文化对话。域外关涉乡土的插图的译介,不仅在传统乡土田园的理想化想象上期待得到本土受众的共鸣,而且瞩目于全球现代性视阈内的乡土焦虑,也意在丰富和建构乡土中国的现代意涵。这主要体现在对乡土苦难意识的认同与对现代城乡互动中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聚焦这两个方面。作为“副文本”的插图参与现代乡土公共性建构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视觉现代性的跨文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插图 乡土 译介 现代性
下载PDF
“最早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刊物”:《译文》考论(1934—1937)
4
作者 葛文峰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译文》(1934—1937)是中国第一份专事外国文学翻译的期刊。它由鲁迅等左翼进步文人创办,历经了创刊、停刊、复刊、终刊的艰难过程。《译文》的翻译选材来源广泛,文学体裁多样,积极构建了现代中国的早期"世界文学"图景。在... 《译文》(1934—1937)是中国第一份专事外国文学翻译的期刊。它由鲁迅等左翼进步文人创办,历经了创刊、停刊、复刊、终刊的艰难过程。《译文》的翻译选材来源广泛,文学体裁多样,积极构建了现代中国的早期"世界文学"图景。在国民党严苛的出版审查下,《译文》的译者群体采取灵活的方法,坚守了译作的反阶级压迫、反民族侵略的革命性办刊宗旨。在介绍优秀外国作品、传播进步思想、培育编译人才等方面,《译文》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1934—1937) 办刊始末 翻译选材 编译方法
下载PDF
上世纪三十年代《译文》的创办
5
作者 张磊 《档案与社会》 2010年第3期9-11,共3页
鲁迅、茅盾决意创办《译文》 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翻译作品曾被视为“洪水泛滥”。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不负责任的译者胡译、乱译、瞎译。读者不忍卒读,屡屡上当。翻译作品也因此受到冷遇,当时书店老板一看到译稿即连连摇头,... 鲁迅、茅盾决意创办《译文》 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翻译作品曾被视为“洪水泛滥”。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不负责任的译者胡译、乱译、瞎译。读者不忍卒读,屡屡上当。翻译作品也因此受到冷遇,当时书店老板一看到译稿即连连摇头,好多杂志社也挂起了“不收译稿”的牌子。翻译的“身价”也因之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创办 三十年 翻译作品 中国文坛 30年代 不负责任 杂志社
下载PDF
30年代《译文》的创办与特色
6
作者 乔艳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2期63-64,共2页
《译文》由鲁迅、茅盾等人发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的文学翻译类期刊。《译文》的创办既有“杂志年”的时代背景,也代表着读者对于翻译文学的热情。在编排中,《译文》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编辑形式,推出一系列翻译文学的特辑、专号,并... 《译文》由鲁迅、茅盾等人发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的文学翻译类期刊。《译文》的创办既有“杂志年”的时代背景,也代表着读者对于翻译文学的热情。在编排中,《译文》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编辑形式,推出一系列翻译文学的特辑、专号,并以编者后记形式介绍当期译文,表现出鲜明的编辑特色,不仅改善了当时的翻译面貌,也极大影响了此后翻译期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鲁迅 民国期刊 译文
下载PDF
“开辟一个新战场”:评郑意长著作《鲁迅〈译文〉时期翻译思想研究》
7
作者 江治刚 余建涛 《英语教师》 2023年第7期188-190,共3页
纵观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历程,他所主办的《译文》杂志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郑意长著《鲁迅〈译文〉时期翻译思想研究》一书,以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为视角,对鲁迅《译文》时期的翻译意图、译本文体及译者主体意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纵观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历程,他所主办的《译文》杂志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郑意长著《鲁迅〈译文〉时期翻译思想研究》一书,以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为视角,对鲁迅《译文》时期的翻译意图、译本文体及译者主体意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书是对鲁迅在特定阶段和特定历史时期翻译思想的一次重新审视与诠释,巩固了鲁迅在中国翻译思想领域应有的重要地位及与之相应的话语权,增强了中国翻译理论与世界翻译理论的对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鲁迅 马尔库塞美学 翻译
下载PDF
《译文》复刊的出版选择
8
作者 施晓燕 《上海鲁迅研究》 2023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1935年9月,鲁迅与生活书店关于《译文》月刊发生分歧,以《译文》“终刊号”的出版作为它在生活书店的结束。此后鲁迅另起炉灶,选择了上海杂志公司重新出版《译文》,这个历史事实看上去非常简单清晰,黄源、张静庐等当事人都有回忆录一一... 1935年9月,鲁迅与生活书店关于《译文》月刊发生分歧,以《译文》“终刊号”的出版作为它在生活书店的结束。此后鲁迅另起炉灶,选择了上海杂志公司重新出版《译文》,这个历史事实看上去非常简单清晰,黄源、张静庐等当事人都有回忆录一一说明,似乎无需再进行考察,但整合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个选择在行进中有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从中可以观察当时出版界的生态,而选定上海杂志公司之后产生的一系列出版行为,对文坛形势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过程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杂志公司 生活书店 出版行为 《译文》 简单清晰 鲁迅 回忆录 张静庐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与诗学的博弈--《译文》杂志英美、苏俄文学译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颖 吴景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文化多元理论学家佐哈尔曾经指出:翻译文学在三种情况下会跃居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第一种,当文学处于"幼稚期"或处于建立过程中;第二种,当文学处于"边缘"或"弱小"状态,或兼而有之;第三种,当文学正经历某种"危机"或转折点... 文化多元理论学家佐哈尔曾经指出:翻译文学在三种情况下会跃居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第一种,当文学处于"幼稚期"或处于建立过程中;第二种,当文学处于"边缘"或"弱小"状态,或兼而有之;第三种,当文学正经历某种"危机"或转折点,或出现文字真空的时期。(1)翻译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位置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首先,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自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文学 文学多元系统
原文传递
为《译文》溯源——从茅盾的《译文·发刊词》说起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8,共9页
1930年代鲁迅主编的《译文》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份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期刊,1950年代茅盾主编的《译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间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期刊。作为这两份杂志创立和编排的重要参与者... 1930年代鲁迅主编的《译文》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份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期刊,1950年代茅盾主编的《译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间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期刊。作为这两份杂志创立和编排的重要参与者,茅盾在为50年代《译文》写的《发刊词》中不仅介绍了30年代《译文》的创刊背景和方针,也指出新《译文》要“纪念鲁迅先生当年艰苦创办的‘译文’并继承其精神”,但显然又与鲁迅写于30年代的《译文·前记》所介绍的办刊方针背道而驰。茅盾为何要在《发刊词》中以三分之一篇章提及老《译文》?他是如何为新《译文》追溯起源的?要“继承”的究竟是老《译文》怎样的“精神”?如何解决两位主编在办刊方针上的“矛盾”之处?本文将通过具体史料,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并联系茅盾和鲁迅的翻译观念和实践,探寻茅盾为《译文》的溯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起源 茅盾 鲁迅 苏联文学
原文传递
几本专载译文的现代文艺期刊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恋东 《兰州学刊》 2005年第5期317-320,共4页
创作与翻译并重是现代文艺期刊的一大特点,对现代文艺期刊当中创作的梳理、研究、评价,早已是蔚为大观,而对其中的翻译状况的研究则可以说是存在欠缺。对现代文艺期刊当中专载译文的期刊介绍,有利于对整个现代文学期刊的研究。专载译文... 创作与翻译并重是现代文艺期刊的一大特点,对现代文艺期刊当中创作的梳理、研究、评价,早已是蔚为大观,而对其中的翻译状况的研究则可以说是存在欠缺。对现代文艺期刊当中专载译文的期刊介绍,有利于对整个现代文学期刊的研究。专载译文的现代文艺期刊和其他现代文艺期刊当中的翻译专号、外国文学专号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学的繁荣当然也包括翻译的繁荣,对现代文学的研究,对现代文艺期刊的研究,不应该缺少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艺期刊 专载译文的现代文艺期刊 《译文》 《世界文学》 《西洋文学》 《文学译报》 《时与潮文艺》
下载PDF
建国初政治文化语境下的《译文》(《世界文学》)创刊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7,共14页
《译文》(《世界文学》)是1950-1960年代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期刊,也是一份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外国文学刊物。建国之初,随着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翻译工作被组织化、计划化。本文将通过发掘出来的... 《译文》(《世界文学》)是1950-1960年代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期刊,也是一份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外国文学刊物。建国之初,随着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翻译工作被组织化、计划化。本文将通过发掘出来的新史料,以建国初政治文化语境为背景,考察《译文》(《世界文学》)的创刊原因、创办之初的基本情况、编辑部的运作方式及工作过程,以此深入观察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语境下,翻译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创刊 翻译活动 主流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是巴坦,还是巴丹——对《二十世纪大博览》中一处译文的质疑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振国 戚美彬 《保定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70-71,共2页
《二十世纪大博览》 6条有关巴丹和巴坦的记录均应为巴丹,错误原因在于译者太多、翻译不一所致所致。
关键词 克利夫顿·丹尼尔 《二十世纪大博览》 《译文》 巴坦 巴丹 菲律宾
下载PDF
从《译文》到《世界文学》——历史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期刊译介选材探析
14
作者 季淑凤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鲁迅创办的《译文》是中国最早专事外国文学译介的期刊,几番停刊、复刊,更名《世界文学》之后,坚持办刊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不同办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十七年"时期与"新时期",《译文》与《世界文学》的外国... 鲁迅创办的《译文》是中国最早专事外国文学译介的期刊,几番停刊、复刊,更名《世界文学》之后,坚持办刊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不同办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十七年"时期与"新时期",《译文》与《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译介选材均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不同历史语境规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期刊 历史语境 译介选材
原文传递
别样绽放的“恶之花”:“双百”时期《译文》的现代派文学译介
15
作者 崔峰 《东方翻译》 2015年第2期46-54,共9页
1953年,由中国“作协”主办、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担任首任主编(1953--1959)的《译文》创刊。1959年,《译文》更名为《世界文学》,由曹靖华担任主编,至1966年“文革”前夕停刊。14年间,《译文》(《世界文学》)共发行134期,... 1953年,由中国“作协”主办、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担任首任主编(1953--1959)的《译文》创刊。1959年,《译文》更名为《世界文学》,由曹靖华担任主编,至1966年“文革”前夕停刊。14年间,《译文》(《世界文学》)共发行134期,其中共计850位译者发表了多达131个国家和民族的1432位作家的作品;译作数量共计3177篇,其中诗歌(含史诗)1363篇、小说673篇、论文314篇、民歌218篇、书简(含信)126篇、散文(含人物素描、随笔、笔记、速写)72篇、谚语71篇、故事(含革命故事)45篇、日记52篇、特写34篇、剧本(含儿童广播剧、广播剧、悲剧、朗诵剧、独幕剧、电视剧、话剧)34篇、格言28篇、回忆录(含革命回忆录)27篇、发言(含开幕词)17篇、童话22篇、小品(含讽刺小品)16篇、寓言15篇、杂文(含杂感、杂记)9篇、散文诗8篇、传记(含自传)7篇、轶事7篇、通讯(含国外通讯)4篇、游记3篇、讲演(包括讲话)3篇、访问记3篇、报告文学2篇、祝词1篇、谈话录1篇、传说1篇、歌谣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文学译介 现代派 恶之花 儿童广播剧 革命回忆录 世界文学 革命故事
原文传递
《译文》编译策略研究
16
作者 张颖 《华夏文化论坛》 2020年第2期341-347,共7页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文学期刊,《译文》在期刊的编排上展现出独到的编辑策略与创新。本文从翻译作品的多样化、整体化以及创作与文论的"双管齐下"三个方面阐述《译文》在翻译编辑上的方法与策略,...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文学期刊,《译文》在期刊的编排上展现出独到的编辑策略与创新。本文从翻译作品的多样化、整体化以及创作与文论的"双管齐下"三个方面阐述《译文》在翻译编辑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在社会语境影响下《译文》编辑展现出的文学、历史价值以及对今天的翻译文学及翻译出版发展具有的引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翻译 编辑策略
原文传递
《译文》月刊在生活书店的出版和停刊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晓燕 《上海鲁迅研究》 2017年第4期29-46,共18页
1935年,生活书店发行的《译文》月刊出版了'终刊号',标志了它在生活书店出版的终止,这个结果导致了鲁迅与生活书店结束合作,造成了鲁迅与郑振铎等人的隔阂,甚至在'左联'解散,鲁迅与徐懋庸、周扬等人的反目,也隐隐约约... 1935年,生活书店发行的《译文》月刊出版了'终刊号',标志了它在生活书店出版的终止,这个结果导致了鲁迅与生活书店结束合作,造成了鲁迅与郑振铎等人的隔阂,甚至在'左联'解散,鲁迅与徐懋庸、周扬等人的反目,也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此事的影子。大风起于青之末,这影响了鲁迅最后一年人际交往和工作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译文》停刊事件,很多历经其事的人都写过回忆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生活书店 鲁迅日记 译文丛书
原文传递
《译文》停刊前后鲁迅与茅盾的交往关系考察
18
作者 吴旭 罗长青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就鲁迅与茅盾的关系而言,学术界主流还是认可二人的合作,包括单演义《鲁迅和茅盾的战斗友谊断片》①、黄源《鲁迅和茅盾在介绍被压迫民族文学上的两次合作》②、陈桂良《鲁迅与茅盾:左翼"两大台柱"的联手与贡献》③等在内的... 就鲁迅与茅盾的关系而言,学术界主流还是认可二人的合作,包括单演义《鲁迅和茅盾的战斗友谊断片》①、黄源《鲁迅和茅盾在介绍被压迫民族文学上的两次合作》②、陈桂良《鲁迅与茅盾:左翼"两大台柱"的联手与贡献》③等在内的大量论述都对二人的合作关系持肯定态度,但近年来也开始出现质疑二人合作关系的声音,如江苏作家黄恽在《鲁迅与茅盾的矛盾》④中提出,茅盾暗中陷害鲁迅,最终导致了《译文》的停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与茅盾 单演义 江苏作家 《译文》 交往关系 两大台柱 停刊 肯定态度
原文传递
黄源两篇佚文中的鲁迅与《译文》
19
作者 杨淑尧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2005年至2010年间,上海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九卷《黄源文集》。近日笔者在黄源主编的《译文》月刊上发现了黄源的两篇"编者附记",经查《黄源文集》《黄源回忆录》《百年黄源》《鲁迅的学生黄源》《在鲁迅身边》《黄源影集鲁... 2005年至2010年间,上海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九卷《黄源文集》。近日笔者在黄源主编的《译文》月刊上发现了黄源的两篇"编者附记",经查《黄源文集》《黄源回忆录》《百年黄源》《鲁迅的学生黄源》《在鲁迅身边》《黄源影集鲁迅的学生·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均未见收入,当为佚文。黄源(1906—2003),浙江海盐人,原名黄河清,于1920年代末步入文坛,熟悉日语和英语,在茅盾影响下加入左翼文学阵营,后又经茅盾推荐加入了《译文》的编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文》 浙江海盐 黄河清 佚文 新文化运动
原文传递
琐忆《译文》
20
作者 李文俊 《书摘》 2009年第2期96-98,共3页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译文》(《世界文学》前身)创刊已满五十周年了。从个人角度说,也就是自打年纪轻轻的我跨过草厂胡同《译文》筹备处办公室那道凹陷的木门槛,足足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宛如昨日呢。例如...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译文》(《世界文学》前身)创刊已满五十周年了。从个人角度说,也就是自打年纪轻轻的我跨过草厂胡同《译文》筹备处办公室那道凹陷的木门槛,足足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宛如昨日呢。例如,我一闭上眼睛,就仿佛见到胖胖的庄寿慈先生,穿了件汗背心,坐在窗前办公桌前,时不时拿起一只纱铁丝拍(那种有红布边框的),挥打窗玻璃前乱窜的苍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世界文学 办公室 办公桌 个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