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孔子“《诗》可以群”命题的本义还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陶水平
刘衍军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7-223,共7页
-
文摘
"《诗》可以群"诗学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巫舞遗风。上古巫舞是族群意识、情感的集体表达与寄托。西周礼乐将传统的礼俗、精神、信仰等凝结为文化价值,构建了文化秩序,并以之化成天下,维系政治秩序。春秋赋《诗》言志是"礼"的交往,展现了揖让文明的新变。"《诗》可以群"是孔子对礼乐文化传统的理论总结和创新,是孔子诗教的重要目的与文化理想。孔子以"仁"作为群体关系的价值原则,对《诗》作了"思无邪"的情感概括,在审美交往中提升道德,实现群体的融合,重建社会秩序。
-
关键词
《诗》可以群
文化价值
仁
诗教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子“《诗》可以群”的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左尚鸿
-
机构
文化报人物周刊部
-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46,共5页
-
文摘
对孔子“《诗》可以群”的解读阐释历代以来都显得零零碎碎,且附会成分甚多。文章将假以人类学的文艺研究方法,来对“《诗》可以群”所涵盖的天命鬼神之辨与人类意识的觉醒、夷狄华夏之辨与族群意识的反思、群己之辨与个体意识的启蒙等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
关键词
《诗》可以群
人类觉醒
族群反思
个体启蒙
人类学阐释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子仁学与“《诗》可以群”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衍军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3,共3页
-
文摘
"《诗》可以群"源于礼乐合群的历史实践。孔子以"仁"为本体,对以"礼"为核心的群体关系进行提升和超越,将外在的规范和秩序内化。又以"仁"为内核对《诗》进行意义的建构,将"思无邪"作为《诗》的本体。《诗》所承载的观念、价值形态转化为本然无邪的情感,在感性的审美交流中实现道德的提升,将人们纳入一定的社会和政治体系之中,具有社会整合和政治统御的功能,这就是孔子"《诗》可以群"的本质。同时,"《诗》可以群"将《诗》作为文化价值权威进行言说,是孔子理论建构的创造性方式,成为后世儒家学说发展的经典路径。
-
关键词
《诗》可以群
礼乐
仁
思无邪
-
Keywords
Shih Ching as an Art of Sociability
Rites and Music
Benevolence
Pure Thought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