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主变,不主正——《诗源辨体》在宋诗问题上的三点思考
1
作者 陈颖聪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1-36,共6页
许学夷的诗歌理论主要反映在《诗源辨体》中,他从复古诗论“崇唐抑宋”的理论出发,对唐、宋诗及历代诗歌发展的状态作了深入研究,在张扬复古诗说的同时,从诗歌对“情性”的表达,诗歌发展的“正”与“变”,及宋诗流传的客观现实等方面,... 许学夷的诗歌理论主要反映在《诗源辨体》中,他从复古诗论“崇唐抑宋”的理论出发,对唐、宋诗及历代诗歌发展的状态作了深入研究,在张扬复古诗说的同时,从诗歌对“情性”的表达,诗歌发展的“正”与“变”,及宋诗流传的客观现实等方面,修正并弥补复古诗论对宋诗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学夷 《诗源辨体》 正变
下载PDF
“自为一源”:许学夷《诗源辩体》中的陶诗论
2
作者 王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陶诗几乎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然确立了陶诗批评的艺术标准,但其后的前、后七子派及其后学却没有继承之,他们提出"诗弱于陶"的观点,并视陶诗为"偏格",斥陶诗于古...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陶诗几乎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然确立了陶诗批评的艺术标准,但其后的前、后七子派及其后学却没有继承之,他们提出"诗弱于陶"的观点,并视陶诗为"偏格",斥陶诗于古诗宗法对象之外。在明代复古诗学进程中,真正走出陶诗批评困境的是晚明的许学夷。面对七子派及胡应麟等人在"古体宗汉魏"的诗学宗尚影响下所形成的"诗弱于陶"以及陶诗属"偏门"的传统观念,许学夷推崇陶诗之自然风格,提出陶诗"自为一源"的论调,并进而指出陶诗之"流",实属难能可贵,这也反映出明代复古诗学演进过程中对陶诗批评的自我调节与逐渐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学夷 《诗源辨体》 批评 “自为一
下载PDF
從“聖門”到“詩家”——“風人”意念的轉向與明代詩論 被引量:3
3
作者 顧一心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95-117,共23页
"風人"一辭主要指《詩經》"國風"一脈的詩人,首先包括"國風"詩篇的作者,次被引申爲繼承"國風"抒情傳統的理想詩人的範型。作爲一種批評策略,"風人"的詩學原則與漢儒所奠定的經典解... "風人"一辭主要指《詩經》"國風"一脈的詩人,首先包括"國風"詩篇的作者,次被引申爲繼承"國風"抒情傳統的理想詩人的範型。作爲一種批評策略,"風人"的詩學原則與漢儒所奠定的經典解詩傳統呈現出同源而異趣的發展轍迹,其重心逐漸從"聖門"的經典語境過渡向"詩家"語境,被開啓章法、修辭、言意關係等語言情意結構層面的理解和研究維度。此一詩學轉向大致在明代以"辨體"爲理論要素的文章學語境中達到高峯,以許學夷《詩源辯體》爲集大成之標誌,完成對多種資源的綜合。"風人"的完整內涵至此包括諸如風刺、考正、比興、寄贈、微婉、溫厚、言近旨遠、不落言筌等一系列倫理價值或美感特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人 国风 圣门- 得失- 《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