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读书随笔
- 1
-
-
作者
周维强
-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2,共3页
-
文摘
将古典诗歌译成现代汉语,应当是可取的做法。因为绝大部分读者所接受的中文教育,只是到高中为止,仅有很少一些人能考入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再说,对古诗的注释也常常聚讼纷纭,所谓“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就是相当典型的一例。而非专业化读者的业余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我们有理由要求把一些难以读懂而又确实体现了中华艺术和人文精神的古典诗歌译成现代汉语。诚然,在这样的移译过程里可能会遗漏原作中的一些信息,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移译的理由,假如我们承认外语诗歌译成中文时会遗失信息而我们仍然必须翻译外语诗歌,那么,我们也应当承认,古诗今译是介绍中华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里的关键是,译者得有深厚的古文底子和古典文史的修养,敏锐的审美感受和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眼下图书市场上古籍今译成风,可虑的也正是不少译本鱼目混珠,这使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余冠英的《诗经选》。这个选译本,50年代初版,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两次重印,印数达10多万册。尽管《诗经》的今译本后来又出版了不少个,但这个影响过几代读者的选译本,至今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上乘之作。《诗经选》,先录原诗,后释字词,再附今译。译文流畅可解,读来琅琅上口,虽然没有郭沫若译古诗那样“另铸新辞”的大胆,却也严谨而不拘泥,相?
-
关键词
《诗经选》
书评
余冠英
文学翻译
-
分类号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初中语文教材《诗经》选篇的教学策略
- 2
-
-
作者
向雪
-
机构
铜仁学院
-
出处
《学园》
2020年第18期11-12,共2页
-
文摘
《关雎》与《蒹葭》作为《诗经》中较为经典的诗歌作品,被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两首诗歌的意境,无法深入领悟、品味它们的意蕴之美。基于此,以《关雎》《蒹葭》的教学为例,探讨诗歌的教学策略,比如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吟、诵、品"古典之美、"赏、绘、品"意蕴之深、"写、悟、体"诗歌之情等。
-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诗经》选篇
《关雎》
《蒹葭》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