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读书》杂志中的马克思形象 |
郗戈
|
《云梦学刊》
|
2007 |
0 |
|
2
|
《读书》杂志“三无”办刊,“兼收并蓄” |
|
《出版参考》
|
2012 |
0 |
|
3
|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2007年最佳图书20种 |
余中先
|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
2008 |
0 |
|
4
|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2004年度最佳图书20种(上) |
余中先
|
《外国文学动态》
|
2005 |
0 |
|
5
|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2004年度最佳图书20种(下) |
余中先
|
《外国文学动态》
|
2005 |
0 |
|
6
|
《读书杂志》据文例校勘述例 |
张其昀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2 |
0 |
|
7
|
《读书》中的丁聪漫画 |
甘险峰
徐进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读书》的办刊定位与编辑策略 |
庞海音
|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沈昌文的《读书》办刊思想 |
刘业伟
|
《传媒》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以《读书》为视角 知识分子对“考古”的认知 |
唐锦琼
|
《大众考古》
|
2014 |
0 |
|
11
|
当《读书》成为一种现象 |
张弘
|
《小康》
|
2007 |
0 |
|
12
|
往事与随想——《读书》史学类文章研究 |
薛刚
|
《云梦学刊》
|
2007 |
1
|
|
13
|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
|
《竞争力》
|
2004 |
0 |
|
14
|
他雕塑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教科书——纪峰老师印象 |
朱永新
|
《新教师》
|
2021 |
0 |
|
15
|
《读书》编辑的三个命题 |
金炳亮
|
《中国编辑》
|
2005 |
1
|
|
16
|
人文精神讨论 |
徐友渔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5 |
2
|
|
17
|
不失乾嘉以来之矩矱——从钱穆评徐复《后读书杂志》想到的 |
王继如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
2022 |
0 |
|
18
|
坚守出版的那份崇高与纯粹——扬之水编辑活动启示 |
李振荣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9
|
跟扬之水学做编辑——《〈读书〉十年》阅后有感 |
李振荣
|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20
|
成就研究型记者——以王军和《城记》为例 |
吴麟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