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赋篇》篇名非荀况自题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邓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32,共9页
把传世本《孙子》与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篇名相校,发现传世本《孙子》篇名多加一个"篇"字,绾合出土秦汉简帛篇名、标题的形式,则先秦书籍体例不以"篇"字名篇。因此,《赋篇》篇名之"篇"字不可能是荀...
把传世本《孙子》与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篇名相校,发现传世本《孙子》篇名多加一个"篇"字,绾合出土秦汉简帛篇名、标题的形式,则先秦书籍体例不以"篇"字名篇。因此,《赋篇》篇名之"篇"字不可能是荀况亲题。根据《荀子》一书编撰体例,结合赋体文学形成史,《赋篇》篇名当为刘向写定《荀卿新书》时所代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篇》
篇
名
荀况
亲题
代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子《赋篇》的创作特色及其对汉赋的影响
2
作者
刘寅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3期112-113,共2页
荀子《赋篇》采用民间隐语形式,吸取了《诗经》四言句式和先秦散文的杂句形式,运用了铺排的表现手法,构成了主客问答的体式,咏物言志,创造了与诗文相异的新文体。《赋篇》的内容、形式对汉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荀子
《赋篇》
隐语
问答
铺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卿赋十篇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庆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荀卿赋十篇与《赋篇》及《成相篇》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不少,本文从著录体例、内容真伪、体裁等三个方面证明《赋篇》、《成相篇》是为荀卿赋十篇;对于《赋篇》、《成相篇》分篇,在梳理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荀子
赋
十
篇
《赋篇》
《成相
篇》
著录体例
赋
体
分
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况《赋篇》刍论
被引量:
4
4
作者
毕庶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赋篇》
荀况
文学风尚
抛砖引玉
先行者
滥觞
屈原
巧合
原文传递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被引量:
7
5
作者
马世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31,共9页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所作,所以,作为荀卿谏说齐宣王时所上的五隐,其设问部分为荀卿所自作,而其对答部分则是射覆者之作。由此可以明了《赋篇》的赋学史意义。第一,就"述客主以首引"而言,从荀子的《赋篇》到汉大赋,客主问答的形式经历了由实录到假托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赋体文学的演进轨迹。第二,从《赋篇》到汉大赋,"极声貌以穷文"的赋体语言特征也经历了由实用性向文学性发展的过程,因而也显示了文学文体的形成与流变。第三,汉大赋讽谏的精神与《赋篇》劝谏的性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卿
《赋篇》
隐
赋
学史
原文传递
荀子对古代文学文体的贡献
6
作者
张群
龚元秀
冯光宇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5-57,共3页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佹诗》。《荀子》中还有以赋命名的《赋篇》,这是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它和楚辞诗体一道促成汉赋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成相
篇》
《赋篇》
古代文学文体
贡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意深远 格调高雅 大气磅礴——《中国·世界遗产赋》序
7
作者
秦华生
《中国京剧》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赋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荀子的《赋篇》为鼻祖的赋文,共铸辞赋文学之发端。西汉枚乘的《七发》、贾谊的《吊屈原赋》,以司马相如之《上林赋》、扬雄之《甘泉赋》、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两京赋...
赋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荀子的《赋篇》为鼻祖的赋文,共铸辞赋文学之发端。西汉枚乘的《七发》、贾谊的《吊屈原赋》,以司马相如之《上林赋》、扬雄之《甘泉赋》、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两京赋》为代表的汉赋四大家作品,已达辞赋文学之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
赋
》
《两都
赋
》
《吊屈原
赋
》
司马相如
《赋篇》
《甘泉
赋
》
汉
赋
《七发》
原文传递
论“楚辞”对《荀子》文学色彩的影响
8
作者
刘强
张建富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荀子》富于文采,尤其在于它有两篇纯文学作品《成相》和《赋篇》。影响《荀子》文学色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外在形式和情感内容上,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关键词
“楚辞”
《荀子》
《成相》
《赋篇》
文学色彩
原文传递
《苟子》的议论散文
9
作者
谭家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7期47-62,共16页
今本《荀子》凡三十二篇。大部分出自荀卿本人之手。其中《成相》和《赋篇》属于韵文,
关键词
议论散文
《苟子》
《荀子》
《赋篇》
《成相》
荀卿
韵文
原文传递
题名
《赋篇》篇名非荀况自题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邓稳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32,共9页
文摘
把传世本《孙子》与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篇名相校,发现传世本《孙子》篇名多加一个"篇"字,绾合出土秦汉简帛篇名、标题的形式,则先秦书籍体例不以"篇"字名篇。因此,《赋篇》篇名之"篇"字不可能是荀况亲题。根据《荀子》一书编撰体例,结合赋体文学形成史,《赋篇》篇名当为刘向写定《荀卿新书》时所代题。
关键词
《赋篇》
篇
名
荀况
亲题
代题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子《赋篇》的创作特色及其对汉赋的影响
2
作者
刘寅子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3期112-113,共2页
文摘
荀子《赋篇》采用民间隐语形式,吸取了《诗经》四言句式和先秦散文的杂句形式,运用了铺排的表现手法,构成了主客问答的体式,咏物言志,创造了与诗文相异的新文体。《赋篇》的内容、形式对汉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荀子
《赋篇》
隐语
问答
铺排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卿赋十篇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晓庆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文摘
荀卿赋十篇与《赋篇》及《成相篇》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不少,本文从著录体例、内容真伪、体裁等三个方面证明《赋篇》、《成相篇》是为荀卿赋十篇;对于《赋篇》、《成相篇》分篇,在梳理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荀子
赋
十
篇
《赋篇》
《成相
篇》
著录体例
赋
体
分
篇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况《赋篇》刍论
被引量:
4
4
作者
毕庶春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赋篇》
荀况
文学风尚
抛砖引玉
先行者
滥觞
屈原
巧合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被引量:
7
5
作者
马世年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31,共9页
文摘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所作,所以,作为荀卿谏说齐宣王时所上的五隐,其设问部分为荀卿所自作,而其对答部分则是射覆者之作。由此可以明了《赋篇》的赋学史意义。第一,就"述客主以首引"而言,从荀子的《赋篇》到汉大赋,客主问答的形式经历了由实录到假托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赋体文学的演进轨迹。第二,从《赋篇》到汉大赋,"极声貌以穷文"的赋体语言特征也经历了由实用性向文学性发展的过程,因而也显示了文学文体的形成与流变。第三,汉大赋讽谏的精神与《赋篇》劝谏的性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
荀卿
《赋篇》
隐
赋
学史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荀子对古代文学文体的贡献
6
作者
张群
龚元秀
冯光宇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通信指挥学院基础部
黄石西塞中学
出处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5-57,共3页
文摘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佹诗》。《荀子》中还有以赋命名的《赋篇》,这是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它和楚辞诗体一道促成汉赋的诞生。
关键词
荀子
《成相
篇》
《赋篇》
古代文学文体
贡献
Keywords
Xun - Zi, Cheng - xiang , Fu Pian, classical literary form, contribu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意深远 格调高雅 大气磅礴——《中国·世界遗产赋》序
7
作者
秦华生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京剧》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文摘
赋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荀子的《赋篇》为鼻祖的赋文,共铸辞赋文学之发端。西汉枚乘的《七发》、贾谊的《吊屈原赋》,以司马相如之《上林赋》、扬雄之《甘泉赋》、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两京赋》为代表的汉赋四大家作品,已达辞赋文学之高峰。
关键词
《上林
赋
》
《两都
赋
》
《吊屈原
赋
》
司马相如
《赋篇》
《甘泉
赋
》
汉
赋
《七发》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楚辞”对《荀子》文学色彩的影响
8
作者
刘强
张建富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平邑县铜石镇中学
出处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文摘
《荀子》富于文采,尤其在于它有两篇纯文学作品《成相》和《赋篇》。影响《荀子》文学色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外在形式和情感内容上,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关键词
“楚辞”
《荀子》
《成相》
《赋篇》
文学色彩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苟子》的议论散文
9
作者
谭家健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7期47-62,共16页
文摘
今本《荀子》凡三十二篇。大部分出自荀卿本人之手。其中《成相》和《赋篇》属于韵文,
关键词
议论散文
《苟子》
《荀子》
《赋篇》
《成相》
荀卿
韵文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赋篇》篇名非荀况自题考
邓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荀子《赋篇》的创作特色及其对汉赋的影响
刘寅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荀卿赋十篇考
王晓庆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荀况《赋篇》刍论
毕庶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4
原文传递
5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7
原文传递
6
荀子对古代文学文体的贡献
张群
龚元秀
冯光宇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立意深远 格调高雅 大气磅礴——《中国·世界遗产赋》序
秦华生
《中国京剧》
2024
0
原文传递
8
论“楚辞”对《荀子》文学色彩的影响
刘强
张建富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
原文传递
9
《苟子》的议论散文
谭家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