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赋篇》篇名非荀况自题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32,共9页
把传世本《孙子》与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篇名相校,发现传世本《孙子》篇名多加一个"篇"字,绾合出土秦汉简帛篇名、标题的形式,则先秦书籍体例不以"篇"字名篇。因此,《赋篇》篇名之"篇"字不可能是荀... 把传世本《孙子》与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篇名相校,发现传世本《孙子》篇名多加一个"篇"字,绾合出土秦汉简帛篇名、标题的形式,则先秦书籍体例不以"篇"字名篇。因此,《赋篇》篇名之"篇"字不可能是荀况亲题。根据《荀子》一书编撰体例,结合赋体文学形成史,《赋篇》篇名当为刘向写定《荀卿新书》时所代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篇》 荀况 亲题 代题
下载PDF
荀子《赋篇》的创作特色及其对汉赋的影响
2
作者 刘寅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3期112-113,共2页
荀子《赋篇》采用民间隐语形式,吸取了《诗经》四言句式和先秦散文的杂句形式,运用了铺排的表现手法,构成了主客问答的体式,咏物言志,创造了与诗文相异的新文体。《赋篇》的内容、形式对汉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荀子 《赋篇》 隐语 问答 铺排
下载PDF
荀卿赋十篇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庆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荀卿赋十篇与《赋篇》及《成相篇》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不少,本文从著录体例、内容真伪、体裁等三个方面证明《赋篇》、《成相篇》是为荀卿赋十篇;对于《赋篇》、《成相篇》分篇,在梳理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荀子 《赋篇》 《成相篇》 著录体例
下载PDF
荀况《赋篇》刍论 被引量:4
4
作者 毕庶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9,共7页
关键词 《赋篇》 荀况 文学风尚 抛砖引玉 先行者 滥觞 屈原 巧合
原文传递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马世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31,共9页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 《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五首"隐"与"佹诗"一首。所谓《赋篇》的体制,实际上是就五首"隐"而言。从隐语的结构看,它主要包括设辞(设问)与射覆(对答)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会是同一个人所作,所以,作为荀卿谏说齐宣王时所上的五隐,其设问部分为荀卿所自作,而其对答部分则是射覆者之作。由此可以明了《赋篇》的赋学史意义。第一,就"述客主以首引"而言,从荀子的《赋篇》到汉大赋,客主问答的形式经历了由实录到假托的过程,这正体现了赋体文学的演进轨迹。第二,从《赋篇》到汉大赋,"极声貌以穷文"的赋体语言特征也经历了由实用性向文学性发展的过程,因而也显示了文学文体的形成与流变。第三,汉大赋讽谏的精神与《赋篇》劝谏的性质也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卿 《赋篇》 学史
原文传递
荀子对古代文学文体的贡献
6
作者 张群 龚元秀 冯光宇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5-57,共3页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佹诗》。《荀子》中还有以赋命名的《赋篇》,这是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它和楚辞诗体一道促成汉赋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成相篇》 《赋篇》 古代文学文体 贡献
下载PDF
立意深远 格调高雅 大气磅礴——《中国·世界遗产赋》序
7
作者 秦华生 《中国京剧》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赋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荀子的《赋篇》为鼻祖的赋文,共铸辞赋文学之发端。西汉枚乘的《七发》、贾谊的《吊屈原赋》,以司马相如之《上林赋》、扬雄之《甘泉赋》、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两京赋... 赋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荀子的《赋篇》为鼻祖的赋文,共铸辞赋文学之发端。西汉枚乘的《七发》、贾谊的《吊屈原赋》,以司马相如之《上林赋》、扬雄之《甘泉赋》、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两京赋》为代表的汉赋四大家作品,已达辞赋文学之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林 《两都 《吊屈原 司马相如 《赋篇》 《甘泉 《七发》
原文传递
论“楚辞”对《荀子》文学色彩的影响
8
作者 刘强 张建富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荀子》富于文采,尤其在于它有两篇纯文学作品《成相》和《赋篇》。影响《荀子》文学色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外在形式和情感内容上,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关键词 “楚辞” 《荀子》 《成相》 《赋篇》 文学色彩
原文传递
《苟子》的议论散文
9
作者 谭家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7期47-62,共16页
今本《荀子》凡三十二篇。大部分出自荀卿本人之手。其中《成相》和《赋篇》属于韵文,
关键词 议论散文 《苟子》 《荀子》 《赋篇》 《成相》 荀卿 韵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