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炉火旁的爱情——穆旦《赠别》解读
1
作者 倪海燕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在穆旦的诗歌当中,这是比较独特的一首。本文通过细致的读解,试图更多地对其进行阐释,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穆旦及其诗歌创作。
关键词 穆旦 《赠别》 文学评论 爱情诗
下载PDF
老境凄惨却心怀天下的杜甫——2020年山东高考诗歌《赠别郑炼赴襄阳》分析
2
作者 张丽颍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25期0154-0154,共1页
读诗四个方面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四翼也就是四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对整首诗的综合的考察。通过课文中有的诗像《登岳阳楼》,由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体现了对知识的一种应用和创新性理解。学... 读诗四个方面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四翼也就是四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对整首诗的综合的考察。通过课文中有的诗像《登岳阳楼》,由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体现了对知识的一种应用和创新性理解。学生在学完了杜甫,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升综合和能力,从而提高应用能力。而这首诗恰恰就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诗《赠别郑炼赴襄阳》 分析
下载PDF
高考备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练
3
作者 罗小磊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8年第1期92-92,94,共2页
1.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来因此以"垂髫"指童年。B."及笄"指古代女子至二十岁时,会将头发簪起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及笄表示女子成年。C.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有"娉娉... 1.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来因此以"垂髫"指童年。B."及笄"指古代女子至二十岁时,会将头发簪起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及笄表示女子成年。C.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用"豆蔻年华"指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D.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弱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年龄已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常识 高考备考 古代女子 精练 专题 未成年 内容表述 《赠别》
下载PDF
小知识
4
《小学语文》 2011年第5期51-51,共1页
“豆蔻年华”的来历——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歌咏美少女。
关键词 知识 《赠别》 诗歌 杜牧
下载PDF
碧海秋光月在天
5
作者 达照 《广东佛教》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碧海秋光月在天》 《禅缘诗篇》 《赠别诸好友》 《读书拾零》 诗歌
下载PDF
赠别(外一首)
6
作者 许晓轩 《诗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0-90,共1页
相逢狱里倍相亲,共话雄图叹未成。 临别无言唯翘首,联军已薄沈阳城。
关键词 《赠别》 诗歌 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赠别
7
作者 舒婷 《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2009年第8期18-18,共1页
人的一生应当有 许多停靠站 我但愿每一个站台 都有一盏雾中的灯 虽然再没有人用肩膀 挡住呼啸的风 以冻僵的手指 为我掖好白色的围巾 但愿灯像今夜一样亮着吧 即使冰雪封住了 每一条道路
关键词 《赠别》 中学 语文教学 诗歌
原文传递
赠别
8
作者 舒婷 《学生阅读世界(初中生)》 2009年第9期5-5,共1页
人的一生应当有 许多停靠站 我但愿每一个站台 都有一盏雾中的灯 虽然再没有人用肩膀 挡住呼啸的风 以冻僵的手指
关键词 《赠别》 诗歌 中国 当代文学
原文传递
赠别同学(外一首)
9
作者 汪业盛 《诗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77,共1页
堪夸热血满忠肝,自信平生非等闲.常抱钢枪眠晓月,曾驱铁甲度关山。百篇诗吐千寻气.一剑霜寒万里天。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赠别同学(外一首)》 汪业盛
原文传递
赠别仲文二十韻
10
作者 蔡联欢 《广西文史》 2012年第2期42-42,共1页
漓水偶相识,交游忽五年。 儋州出俊杰,少小先着鞭。
关键词 《赠别仲文二十韻》 诗词 文学 蔡联欢
原文传递
赠别(二首之一)
11
作者 杜牧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 2011年第2期58-58,共1页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赠别(二首之一)》
原文传递
赠别怀人
12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诗坛,赠别怀人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关键词 高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赠别怀人》
原文传递
众里寻他千百度——对姜夔《扬州慢》中一点疑惑的解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助东 《语文学习》 2016年第10期40-41,共2页
姜夔在其《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共引用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赠别》《遣怀》等三首诗中的诗句和诗境,并有一处明白点出“杜郎”即杜牧本人。为什么一首词中要集中地大量地化用一个诗人的诗意和诗境?
关键词 《扬州慢》 姜夔 百度 《赠别》 诗境 杜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