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述评
- 1
-
-
作者
刘然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8,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治理的伦理重构--谋求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善治"(16JJD720015)
负责人张康之
-
文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便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中。在这一过程中,环式民主失灵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世纪之交形成了一个被人们命名为参与治理的民主新模式,但是,其具有"民主的不彻底性"。随之,有学者提出了公共治理,以此破解参与治理的困境,但其往往会衍生"利益狭窄化"的问题。无论是参与治理还是公共治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都无非是对近代以来民主名义下社会治理方案的补充和修缮,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来的种种缺陷。为此,张康之认为,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转型中,合作治理将取代工业社会的治理而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并且,合作治理有助于克服上述治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平等与自由。
-
关键词
《走向合作的社会》
参与治理
公共治理
合作治理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