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缦堂日记》的传播与影响
1
作者 张桂丽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1期67-89,共23页
李慈铭自青年时期即立志写日记,入京捐官后,更执着于日记写作,家国变乱、琐屑日常,皆录入日记,预备为传世之作。民国间《越缦堂日记》采用预售方式影印出版,是出版史上的先例,具有极高的关注度。问世百余年来久盛不衰,推为“晚清四大日... 李慈铭自青年时期即立志写日记,入京捐官后,更执着于日记写作,家国变乱、琐屑日常,皆录入日记,预备为传世之作。民国间《越缦堂日记》采用预售方式影印出版,是出版史上的先例,具有极高的关注度。问世百余年来久盛不衰,推为“晚清四大日记”之首,作者性情之真、才华之高,折服不少学人,虽受诟病,仍不失为近代文坛的经典。李氏日记写作时已在学人间传阅、评点、摘录,凸显出交流功能,蕴含作者传播、流传的意图。日记由传统的私密记录到公开出版,李慈铭日记手稿上友人的评点,是日记的私密特性演变到公开性的重要实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李慈铭 书写 出版 经典
下载PDF
《越缦堂日记》整理与研究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桂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日记在清代发展迅速,具有数量大、篇幅长、内容多样、创作意识强的特点,为学界所重视,有必要对清代日记进行细致的整理与深入的研究。清代日记中,《越缦堂日记》较具代表性,文章试图抛砖引玉,对其整理与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清代 日记
下载PDF
从《越缦堂日记》看李慈铭的小说研究
3
作者 秦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记述了他关于古代小说的一些见解。他重视古代小说,认为具有可补史阙与以资考辨的文献价值,同时强调小说的伦理教化功用。李慈铭长于考辨,对古代小说的成书与作者多有考证,往往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对我们研究古...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记述了他关于古代小说的一些见解。他重视古代小说,认为具有可补史阙与以资考辨的文献价值,同时强调小说的伦理教化功用。李慈铭长于考辨,对古代小说的成书与作者多有考证,往往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对我们研究古代小说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小说研究
下载PDF
从《越缦堂日记》看李慈铭与晚清士人的书籍往来 被引量:3
4
作者 岳爱华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李慈铭(1830—1894),字旡伯,号莼客、越缦,浙江会稽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藏书家。所著《越缦堂日记》是其积40年之力、铢积寸累而写成,举凡“朝野见闻、人物评述、史事记录、风土民情”诸内容在《越缦堂日记》中均有详细记载,被誉... 李慈铭(1830—1894),字旡伯,号莼客、越缦,浙江会稽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藏书家。所著《越缦堂日记》是其积40年之力、铢积寸累而写成,举凡“朝野见闻、人物评述、史事记录、风土民情”诸内容在《越缦堂日记》中均有详细记载,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a。作为爱好读书的藏书家,李慈铭与同时代的官员、藏书家及学者文人等社会群体,或因互求互助,或因志趣相投,彼此间保持着书籍往来关系。《越缦堂日记》中对李慈铭与士人间丰富多彩的书籍往来有详细记载,本文即对书籍往来的具体情形和内容略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李慈铭 书籍 士人 晚清 著名学者 藏书家 风土民情
原文传递
《越缦堂日记》所见同光之际的戏曲生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丽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晚清文史大家李慈铭所著《越缦堂日记》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其中记载朝野见闻、人物评述、古物考据、书画鉴赏等内容之余,亦对清末特别是光绪年间的戏剧情形多有披载,或品评其时之伶人,或陈述歌场之情形,不失为了解晚清戏曲界动向的重... 晚清文史大家李慈铭所著《越缦堂日记》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其中记载朝野见闻、人物评述、古物考据、书画鉴赏等内容之余,亦对清末特别是光绪年间的戏剧情形多有披载,或品评其时之伶人,或陈述歌场之情形,不失为了解晚清戏曲界动向的重要史料。本文仅对《越缦堂日记》所载戏目、戏班、戏院、伶人等内容略作介绍,并阐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晚清 戏曲
原文传递
《越缦堂日记》所见同光之际的戏曲生态
6
作者 赵丽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80,共3页
晚清文史大家李慈铭,曾撰《越缦堂日记》,与《翁同解日记》、王阍运《湘绮楼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齐名,并称晚清四大日记。李慈铭(1830—1894),晚清著名文史学家,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初名模,字式侯,... 晚清文史大家李慈铭,曾撰《越缦堂日记》,与《翁同解日记》、王阍运《湘绮楼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齐名,并称晚清四大日记。李慈铭(1830—1894),晚清著名文史学家,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光绪六年进土,补户部江南司赀郎,后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生态 戏曲 文史学家 浙江绍兴 缘督庐日记 监察御史 李慈铭
原文传递
《越缦堂日记》发微
7
作者 祁龙威 《书品》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著名的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包罗清季咸、同、光之际史事,历来为谈掌故和搜集史料者所取资。《日记》的主要内容有两大类:时事和读书札记。时事的来源有二:一是官方印行的“邸抄”。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李慈铭 清朝 知识分子 官场腐败 史书
原文传递
越缦日记“佚稿”失而复得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唯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75,共2页
晚清名士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印出版后,风行海内,士林争相一睹为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遗憾的是,李越缦暮年日记手稿数册被门人樊增祥(号樊山)取走后,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学界抱憾难窥日记全璧之余,... 晚清名士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印出版后,风行海内,士林争相一睹为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遗憾的是,李越缦暮年日记手稿数册被门人樊增祥(号樊山)取走后,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学界抱憾难窥日记全璧之余,推测此稿已'毁佚'无疑.岂料,悠悠半个世纪过去,该手稿竟珠还合浦,以至有越缦日记的第三次影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李慈铭 文学研究 莼客 近代文学
下载PDF
复堂和知堂
9
作者 张伯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71,共6页
晚清浙江出了两位以日记知名的大儒:李慈铭,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绍兴)人,其《越缦堂日记》曾风行一时。谭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有《复堂日记》(《谭献日记》)行世。周作人在《鲁迅的文学修养》... 晚清浙江出了两位以日记知名的大儒:李慈铭,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绍兴)人,其《越缦堂日记》曾风行一时。谭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有《复堂日记》(《谭献日记》)行世。周作人在《鲁迅的文学修养》一文中提到,鲁迅早年读过《越缦堂日记》。想来多少受过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复日记》 文学修养 李慈铭 杭州市 周作人 浙江 谭献
下载PDF
大变动时代的亲历者——宁波市档案馆珍藏晚清日记探赜
10
作者 王万盈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59,共4页
论及晚清日记,研究者最为乐道的就是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出版)、王闽运的《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出版)、翁同觫的《翁文恭公日记》(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以及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 论及晚清日记,研究者最为乐道的就是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出版)、王闽运的《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出版)、翁同觫的《翁文恭公日记》(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以及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四大日记。这些日记所载不仅时间跨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缦堂日记》 市档案馆 江苏古籍出版社 晚清 《翁文恭公日记》 珍藏 宁波 岳麓书社
下载PDF
论吴越文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桥驿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0-45,共6页
论吴越文化研究陈桥驿吴越文化研究近年来成为一种区域文化研究的热门。建立了几种学术性组织,如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吴文化研究会、吴越史地研究会等,经常举行吴越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会包括国际学术讨论会,如1990年在杭州举... 论吴越文化研究陈桥驿吴越文化研究近年来成为一种区域文化研究的热门。建立了几种学术性组织,如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吴文化研究会、吴越史地研究会等,经常举行吴越文化研究的学术讨论会包括国际学术讨论会,如1990年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国际百越文化讨论会等,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研究 《越绝书》 地区 普陀山 自然环境 汉学研究 基础研究 《越缦堂日记》 中华民族起源
下载PDF
越缦堂上有清风——李慈铭
12
作者 许宏泉 《书法》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1,共2页
李慈铭于近世可能是因《越缦堂日记》的出版而渐为人知的。沉沉的一大纸箱,说实在的我本无购买的想法,后来在吴藕汀先生的书房见到,翻了翻,竞是影印,忽然对这位“日记作家”的书法有了兴趣。
关键词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出版
原文传递
越缦日记“佚稿”的复归
13
作者 张晓唯 《书品》 2003年第4期3-6,共4页
关键词 晚清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佚稿” 《郇学斋日记》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捐纳──清代的卖官鬻爵制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鲁子健 《文史杂志》 1999年第6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清政府 科举制度 《皇朝经世文续编》 知识分子 国子监 《越缦堂日记》 《清史稿》 资本主义萌芽 福州船政学 《饮冰室文集》
下载PDF
学者的品德、友谊和骨气——兼谈王重民先生和金毓黻先生的君子之交(二)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恩辉 《图书馆学刊》 1999年第2期62-64,共3页
在我同王重民先生断断续续却又始终如一的20来年的联系中,我从未听到王先生讲过他同金毓黻先生个人之间的交往情况。起初,我以为这两位学者一定是私交很深、且时间漫长的挚友。后来因同王先生接触较多,对他的了解也多了,心里未免... 在我同王重民先生断断续续却又始终如一的20来年的联系中,我从未听到王先生讲过他同金毓黻先生个人之间的交往情况。起初,我以为这两位学者一定是私交很深、且时间漫长的挚友。后来因同王先生接触较多,对他的了解也多了,心里未免产生些疑问,但未得机会向王先生讨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太平天国 金毓黻 君子之交 《越缦堂日记》 《古柏传奇》 图书馆馆员 李慈铭 “五·四”运动 右派分子
下载PDF
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 被引量:7
16
作者 邱永山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0期43-49,共7页
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邱永山早在先秦时期,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这些长江流域的南方系统文化,已显露出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的并举之势。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六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遗址,更将吴越文化的流... 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邱永山早在先秦时期,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这些长江流域的南方系统文化,已显露出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的并举之势。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六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遗址,更将吴越文化的流源推向远古。浙东是古越族的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史通义》 《越缦堂日记》 周作人 《陶庵梦忆》 会稽郡 《南唐书》 王思任 明末遗民 鲁迅藏书
下载PDF
周福清科场案述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51,共6页
周福清科场案述略朱正《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的家是怎样“从小康而坠入困顿”的呢?在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写的著者自叙传略中,鲁迅极为简... 周福清科场案述略朱正《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的家是怎样“从小康而坠入困顿”的呢?在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写的著者自叙传略中,鲁迅极为简略地提了一句:“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福清 科场案 《清史稿》 庶吉士 苏州府 《越缦堂日记》 奏折 《鲁迅家世》 《光绪朝东华录》
下载PDF
余杭杨乃武案史料拾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慕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39-43,共5页
余杭杨乃武案,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我在童年时期巳习闻之,然而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其散见于诸家笔记中,更多传闻异词。惟当年的《邸钞》及《越缦堂日记》所载,较为信实。爰为摘录如次,以供历史学家之参考。 一、当时京杭人士对杨乃... 余杭杨乃武案,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我在童年时期巳习闻之,然而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其散见于诸家笔记中,更多传闻异词。惟当年的《邸钞》及《越缦堂日记》所载,较为信实。爰为摘录如次,以供历史学家之参考。 一、当时京杭人士对杨乃武案的传说 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四月廿五日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有云: “闻云杭州士大夫言,杨乃武者,本余杭诸生,无赖习讼,恶迹众著,尝以小忿杀其妻,讬言病死,其妇家莫之何也。葛品莲者,杨之邻人,以磨豆乳为业,毕氏(葛品莲之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部 浙江余杭 杨昌浚 《越缦堂日记》 知县 李慈铭 史料 学政 侍郎 巡抚
下载PDF
《万姓统谱》“鲍姓条”订误
19
作者 张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人物 明人 《越缦堂日记》 底本 四部 万历 订误 古籍出版 子部 类书
下载PDF
李莼客和赵撝叔
20
作者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76-77,共2页
李莼客和赵扌为叔●朱正鲁迅的《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一文,谈到文人之间的不和直到争斗,举了一些中国外国的例,其中有一例是李莼客和赵扌为叔,说他们二人“就如水火之不可调和”。他们的关系为什么弄得这么僵,“不... 李莼客和赵扌为叔●朱正鲁迅的《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一文,谈到文人之间的不和直到争斗,举了一些中国外国的例,其中有一例是李莼客和赵扌为叔,说他们二人“就如水火之不可调和”。他们的关系为什么弄得这么僵,“不可调和”又到了什么程度,鲁迅没有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之谦 《清史稿》 知识分子 张之洞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 刘成禺 潘祖荫 遇事生风 不可调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