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路遥研究的“点”和“面”--兼论《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
梁向阳
苏文洁
|
《商洛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
|
从传播和接受视角走近路遥——兼论孙萍萍、詹歆睿《路遥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
梁向阳
党云青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2 |
0 |
|
3
|
《文艺复兴》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以《围城》和《寒夜》为中心 |
陈思广
刘安琪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4
|
在“重构”与“创设”中走向世界——格非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
褚云侠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5
|
从传播学视角看“十七年”小说的大众接受 |
陈伟军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6
|
论大众传媒对路遥小说的传播 |
詹歆睿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
|
7
|
现代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与中国小说、戏曲的传播、接受 |
苗怀明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以《良友文学丛书》中的长篇小说为中心 |
陈思广
孙婷婷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鲁迅小说杨译本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 |
魏家海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4
|
|
10
|
被遮蔽的真实——路遥小说的接受学探析 |
梁振华
吴楠
|
《理论与创作》
CSSCI
|
2010 |
1
|
|
11
|
框架理论视野下美国主流报刊对莫言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张晶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2
|
以接受美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之源 |
刘凤芹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3
|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以晨光文学丛书为例 |
陈思广
王娇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4
|
《大公报》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以1926-1937年为中心 |
陈思广
廖海杰
|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
2015 |
1
|
|
15
|
不惑之惑——论新移民小说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 |
曾庆江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6
|
《现代》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和接受 |
陈思广
张博文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引领与设计:新文学社团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与新月社为中心 |
陈思广
宋海婷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8
|
“左右博弈”:国民党文艺政策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以1928—1937年为中心 |
陈思广
廖海杰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9
|
新书局与新长篇——新兴中小型书局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 |
陈思广
王香茹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萨克雷及其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李淑玲
吴格非
|
《外语与翻译》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