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人画“意境”对于公园城市建造的启示探究——以《辋川图》为例
1
作者 蒲娇 栗天依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综合表达形式,强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通常以山水等为题材,追求意境和气韵的表达。“公园城市”概念的出现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大重要转变,致力于以“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理念打...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综合表达形式,强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通常以山水等为题材,追求意境和气韵的表达。“公园城市”概念的出现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一大重要转变,致力于以“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理念打造一种新型自然人居友好型理想城市。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公园城市”,它们的逻辑起点与发展锚点皆聚焦于不同时空下对“人”的关注,并突出人本和谐与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本文将以《辋川图》为例,探究文人画中“亲近山水”的自然思想、“朴素简逸”的精神表达及“空灵静寂”的禅宗美学,以此对“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进行分析,揭示文人画对于现代公园城市建设在营造自然和谐、追求品质生活以及促进文化驱动等层面的价值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意境” 《辋川图》 公园城市 王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语图视阈下的元代《辋川图》题咏
2
作者 高林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17,共13页
元代文献中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王维《辋川图》的专论、序跋、题记和题画诗等,广泛讨论了该图的艺术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人品节、“高人”风范、佛禅思想、雅趣清致、语图关系等。元人称述《辋川图》几为穷高树表之作,对其笔法技巧、布局结... 元代文献中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王维《辋川图》的专论、序跋、题记和题画诗等,广泛讨论了该图的艺术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人品节、“高人”风范、佛禅思想、雅趣清致、语图关系等。元人称述《辋川图》几为穷高树表之作,对其笔法技巧、布局结构乃至气度神韵的总结和讨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甚于唐宋,可证该图画史地位和经典意义的真正确立不在唐宋,而在元代;从诗画一体、语图互融角度评述《辋川图》,亦始盛于元代。而基于德艺关系的《辋川图》论争、对《辋川图》情趣意绪的多重解读等,又与风行于有元一代的复古思潮、文人画观念的流行、易代之际对文人品节的高度敏感和特别关注等因素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和深刻的人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辋川图》 元代 题咏
下载PDF
王维《辋川图》的释读和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7,共7页
王维传世的绘画中以《辋川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不过因为真迹的缺失,学者们对于它的关注仅停留在后世摹本的探讨上,未能涉足绘画本体的研究。本文的选题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辋川图》真迹虽然不存于世,但是王维的《辋川集》和相关... 王维传世的绘画中以《辋川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不过因为真迹的缺失,学者们对于它的关注仅停留在后世摹本的探讨上,未能涉足绘画本体的研究。本文的选题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辋川图》真迹虽然不存于世,但是王维的《辋川集》和相关的唐宋史料被保存下来了,这为笔者的写作提供了基础。文中,笔者将对《辋川图》真迹的绘制时间、地点、消失时间、作品的图像风格及创作思维试作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辋川图》 《辋集》 绘制情况 像风格 创作思维
下载PDF
从王维《辋川图》到“辋川现象”——文化史与绘画史互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71-76,共6页
《辋川图》是王维的重要代表作品,并成为"辋川样"不断流传于世,北宋以来便有大量的摹临本和各种辋川题材的山水作品不断问世,直至今日我们仍可看到分散在各地众多的辋川类型作品,这可以说是绘画史上的一大奇观。但是细究这些... 《辋川图》是王维的重要代表作品,并成为"辋川样"不断流传于世,北宋以来便有大量的摹临本和各种辋川题材的山水作品不断问世,直至今日我们仍可看到分散在各地众多的辋川类型作品,这可以说是绘画史上的一大奇观。但是细究这些现象,发现不单单是绘画史内部的行为,还暗含了绘画史外部丰富的文化因素。本文将这些由辋川引发的文化史与绘画史互动的种种现象概括为"辋川现象",通过对绘画史的梳理和文化史的解读,试图阐释《辋川图》在流传演绎中的种种问题和成因,最后赋予"辋川现象"在绘画史中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辋川图》 现象” 文化史
下载PDF
地理科学与艺术史研究的共同范畴——以《辋川图》所再现的园林景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振宇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76-79,共4页
西方地理学者早已开始关注由绘画所再现的现实世界,特别是景观绘画在历史景观研究中的作用。本文以《辋川图》所再现的园林景观为例,发现地理景观在被另一种表征方式包裹起来之后,其原有的景观意义被不断地放大。《辋川图》作为再现这... 西方地理学者早已开始关注由绘画所再现的现实世界,特别是景观绘画在历史景观研究中的作用。本文以《辋川图》所再现的园林景观为例,发现地理景观在被另一种表征方式包裹起来之后,其原有的景观意义被不断地放大。《辋川图》作为再现这种景观的表现形式,在诞生之时并非具备某种特定文化表征的意义,而在后代的不断流传与演绎过程中,它才逐渐地具备了传承某种精神的文化功能。辋川别业的历史景观早已泯灭,但它所表征的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特有的隐逸情结却通过《辋川图》的流传得以延续。通过这种中国传统绘画的图卷再现形式,无论是从精神还是实用角度来讲,《辋川图》的价值已超越了"辋川"本身。值得讨论的是,园林建造既由画家完成,接下来,这种园林景观又通过绘画的形式得以再现。那么,这种再现究竟是地理性的描述,还是艺术的表达,或是两者兼有?地理学者与艺术史学者共同的研究范畴是什么?通过进一步思考,可能会更深入地了解艺术表现与地理之间的关系,相反,地理学家要想更好地阐述我们的世界也需要具备一双艺术家的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艺术史 《辋川图》 绘画 景观
下载PDF
理想的符号:王维《辋川图》的审美接受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志伟 《美育学刊》 2020年第5期102-107,共6页
王维《辋川图》在不同时代的审美接受情况既不尽相同,又相互承接。唐代画史将《辋川图》归属于吴道子创立的山水新风之下,将之定位为一幅文士画作。宋元文人一则赋予《辋川图》“诗画交融”的美学品格;二则将之作为绘画创作的师法对象,... 王维《辋川图》在不同时代的审美接受情况既不尽相同,又相互承接。唐代画史将《辋川图》归属于吴道子创立的山水新风之下,将之定位为一幅文士画作。宋元文人一则赋予《辋川图》“诗画交融”的美学品格;二则将之作为绘画创作的师法对象,一条文人绘画风格脉络渐露峥嵘。明代画坛围绕《辋川图》梳理出一条起自王维、横跨宋元、直抵时代的画史线索,文人绘画风格史得以建构,并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之中趋于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辋川图》 文人绘画 风格与风格史 审美接受
下载PDF
王维《辋川图》中的空灵静寂美学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征 冷万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7期46-47,共2页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造园艺术家,其作品给人一种"澄淡空寂"的禅意之境,他以超越世俗的审美心胸追求着"心物融合"的高妙境界,其中他的造园思想很好地利用了这种艺术思维并完美地呈现出来,也对后来的中国古...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造园艺术家,其作品给人一种"澄淡空寂"的禅意之境,他以超越世俗的审美心胸追求着"心物融合"的高妙境界,其中他的造园思想很好地利用了这种艺术思维并完美地呈现出来,也对后来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书写了完美的篇章。文章以王维营造的园林作品《辋川图》为例,结合相关诗集《辋川集》里描述的意境,试分析其表达的禅意意境以及朴素、静寂、空灵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辋川图》 空灵静寂 美学思想
下载PDF
试论新发现的秦观《辋川图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培均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对新发现的秦观《辋川图跋》与其《书辋川图后》的关系、两文关于《辋川图》内容的不同表述、书体是否秦观真迹,以及秦观鉴赏《辋川图》的独到之处作了论析,指出这篇跋文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秦观 《辋跋》 书画 鉴赏
原文传递
宋金元王维接受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8,共6页
宋金元时期,王维的画作被广泛题咏,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尤其是《辋川图》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而对王维诗的接受,则远不及画广泛。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指出王维画因表现了文人士大夫超然脱俗、向往自由闲适的情怀,体现了文人画注重写... 宋金元时期,王维的画作被广泛题咏,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尤其是《辋川图》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而对王维诗的接受,则远不及画广泛。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指出王维画因表现了文人士大夫超然脱俗、向往自由闲适的情怀,体现了文人画注重写意的审美趣味而备受推崇。而王维诗始终没有成为接受的热点和重点,主要原因在于论者以儒家的文用观、文德观和重气主健的审美观为原则,对王维诗的欠缺不足提出了批评。从而揭示出宋金元时期王维接受与社会政治、时代风气以及文艺观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 王维 《辋川图》
下载PDF
王原祁与塞尚再比较
10
作者 吕小川 张卿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王原祁与塞尚从形式结构上都具有完整性和造型的紧密性,强调表面节奏感。对画面前景和远景的并置也都给予重视。二者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古典的崇敬及对传统的扬弃;当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王原祁和塞尚的相似之处仅仅是表面... 王原祁与塞尚从形式结构上都具有完整性和造型的紧密性,强调表面节奏感。对画面前景和远景的并置也都给予重视。二者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古典的崇敬及对传统的扬弃;当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王原祁和塞尚的相似之处仅仅是表面的。塞尚以色彩为手段塑形,而王原祁抽象的基础是中国书法。在对二者特色进行比较的同时,以二者作品为实例,对《深壑溪庭图》、《辋川图》及《《圣维克多山》进行造型分析,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原祁 《深壑溪庭图》 《辋川图》
下载PDF
再看王维与破墨山水
11
作者 贾研芬 《焦作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唐朝成就了一个承前启后、破旧立新、百花齐放的文艺大变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可企及的成就。唐代的绘画技法,是以六朝以来的传统技法为基础,吴道子集先人之大成而成线描的百代宗师,而王维开破墨山水之... 唐朝成就了一个承前启后、破旧立新、百花齐放的文艺大变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可企及的成就。唐代的绘画技法,是以六朝以来的传统技法为基础,吴道子集先人之大成而成线描的百代宗师,而王维开破墨山水之先河成中国山水写意之鼻祖。《辋川图》表现其所居庄园的优美景色,用破墨的方法为自己绘勒出一个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生存家园,此种倾向可视为逃遁物质的现实而寻求灌注作家自我意识于作品中的方法,它改变了中国画、特别是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辋川图》 山水画 破墨 创新
下载PDF
书斋图的功能与意涵——以浙江省博物馆藏品为例
12
作者 张毅清 《艺术品》 2020年第8期84-89,共6页
以书斋,或谓文士居所作为绘画的主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半官半隐的诗人王维以自己的辋川别业为蓝本作有《辋川图》,开元年间辞去朝廷征招隐居嵩山的卢鸿,也有《嵩山草堂图》和《草堂十志》诗咏为世所推崇。及至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 以书斋,或谓文士居所作为绘画的主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半官半隐的诗人王维以自己的辋川别业为蓝本作有《辋川图》,开元年间辞去朝廷征招隐居嵩山的卢鸿,也有《嵩山草堂图》和《草堂十志》诗咏为世所推崇。及至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批评当时的一类作品,"作一叟支颐于峰畔"以示"仁者乐山","作一叟侧耳于岩前"以示"知者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 仁者乐山 郭熙 诗人王维 《辋川图》 开元年间 别业 博物馆藏品
原文传递
晚明画家宋旭研究
13
作者 周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14,共20页
晚明画家宋旭是吴门画派和松江画派之间的关键人物,他释道人物、山水皆擅,尤其善于巨幅大幛的山水画创作,本文主要以宋旭的山水为研究主体。宋旭虽然出身寒门,是一位职业画家,但是他有着不俗的文人素养,而且于佛道之间颇有领悟,宋旭的... 晚明画家宋旭是吴门画派和松江画派之间的关键人物,他释道人物、山水皆擅,尤其善于巨幅大幛的山水画创作,本文主要以宋旭的山水为研究主体。宋旭虽然出身寒门,是一位职业画家,但是他有着不俗的文人素养,而且于佛道之间颇有领悟,宋旭的交游可以串联起嘉兴和松江之间广泛的文人交往。作为一名云游的布衣画家,宋旭又为我们展示了晚明时期丰富的社会信息,宋旭的山水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观察湖州、嘉兴、松江等地风土人情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旭 吕炯 陈继儒 湖州十八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