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有什么是自然而然的”——《爱妾》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夏林 《英语研究》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任璧莲小说《爱妾》讲述了一名中国女子远赴美国亲戚家当保姆而引发的族裔、文化身份冲突及融合的故事。聚焦该文本所涉及的领养、异族通婚及混血儿的文化身份认同之困境等现象,将其放置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矛盾——"血统世系&qu... 任璧莲小说《爱妾》讲述了一名中国女子远赴美国亲戚家当保姆而引发的族裔、文化身份冲突及融合的故事。聚焦该文本所涉及的领养、异族通婚及混血儿的文化身份认同之困境等现象,将其放置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矛盾——"血统世系"与(自我)"文化认同"——的运作之中,认为作者通过描述人物的思想、行为轨迹,揭示了人们熟知的诸多概念,如种族/族裔、婚姻、家庭、国家及文化身份等的社会建构性,凸现其强烈的社会文化批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妾》 领养 异族通婚 混血儿
下载PDF
不同时期放梢和不同生长阶段喷施多效唑对福建地区爱文杧果成花着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梅 余东 许家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3,129,共5页
调查了福建地区爱文杧果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3个月内不同时期放梢对结果枝成花着果的影响,分析了结果枝的矿质营养状况,研究了在嫩梢期、转绿期、老熟期3个不同生长阶段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控、放梢效果及其对成花着果的影响。结... 调查了福建地区爱文杧果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3个月内不同时期放梢对结果枝成花着果的影响,分析了结果枝的矿质营养状况,研究了在嫩梢期、转绿期、老熟期3个不同生长阶段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控、放梢效果及其对成花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爱文杧果结果枝适宜放梢期范围较大,除当年气候条件能直接影响爱文杧果成花和着果外,结果枝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叶片矿质营养状况也是影响成花和着果的重要因素,在正常年份爱文杧果放梢期最好在9月下旬,这个时期放梢结果枝最长,叶片N元素含量最高,现穗率达100%,平均单枝挂果数最多。多效唑处理时间早、浓度低有利于杧果提早开花,而处理的时间迟、浓度高则比对照延迟开花。在嫩梢期多效唑低质量浓度处理效果优于高质量浓度处理;老熟期则相反,多效唑低质量浓度处理效果低于高质量浓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杧果 放梢期 结果枝 着果
下载PDF
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素一 池洪树 +2 位作者 陈斌 张晓佩 许斌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抗O血清可凝集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株ATCC15947的抗O血清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WY37有交叉凝集;鲶鱼爱德华氏菌EIV的抗O血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无交叉凝集。2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和E29L与以上3种爱德华氏菌抗O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基于16S rRNA及hsp60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绝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进化同源性较高,在基于16S rRNA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山东地区分离自大菱鲆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支。3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E29L、GK4与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TCC15947及人源鲶鱼爱德华氏菌EIV有一定亲缘关系。结论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普遍具有相似的血清型和较高的进化同源性,并与人源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的鲶鱼爱德华氏菌有明显差异。个别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型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一致,提示在防控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时,应将菌体表面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分子聚类分析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德华氏菌 血清型 16S rRNA HSP60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爱与儿童道德养成:基于卢梭《爱弥儿》的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俊凡 李浩宇 邓芝韵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9,共11页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亦是与道德有着重要关联的情感。在探讨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的论述中,卢梭《爱弥儿》的阐说独特而深刻。《爱弥儿》论述了家庭之爱、自我之爱、同情之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家庭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外...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亦是与道德有着重要关联的情感。在探讨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的论述中,卢梭《爱弥儿》的阐说独特而深刻。《爱弥儿》论述了家庭之爱、自我之爱、同情之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家庭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外在力量,母亲之爱则是家庭之爱的基础和本源。自我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内生动力,儿童道德养成遵循了从自爱到爱他人、从爱对自己有利的人到爱普遍的人的演进路径;当个体的爱达到“爱人类”的层次了,则意味着他已经获得了“正义”的美德。同情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同情既能够对自爱进行利他式修正,也能够通过想象的力量促进儿童道德的养成。卢梭基于爱的儿童道德养成观,对当前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儿童道德养成既要充分发挥爱的力量,也要直面个体的“自爱”本能,还要重视个体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道德养成 弥儿》
下载PDF
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的完美互动——以海岩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为例
5
作者 莫林虎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海岩剧自诞生起,就注重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之间的互动。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时尚元素成为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社会新潮思想和新潮现象的准确把握与展示、对人物形象与人物造型的设计、对都市时尚生活的着力表现、... 海岩剧自诞生起,就注重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之间的互动。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时尚元素成为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社会新潮思想和新潮现象的准确把握与展示、对人物形象与人物造型的设计、对都市时尚生活的着力表现、对影像风格的时尚化处理,电视剧制作者探索了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互动的途径和模式,时尚元素成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电视剧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海岩剧中时尚与影视叙事艺术的完美互动,对中国影视剧制作和影视产业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人》 时尚 影视剧 叙事艺术 互动
下载PDF
形而上人性观的深度思考——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的人性解读
6
作者 陈宗花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6期114-116,共3页
观看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使我们经历了一次独特的精神历程.随着剧情的展开,剧中主人公的拯救行动也开始了.首先开始的第一场拯救,是祝四萍对龙小羽的拯救.虽然这场拯救行动是以倒叙的手法展开的,但按剧情发展的逻辑,它仍是... 观看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使我们经历了一次独特的精神历程.随着剧情的展开,剧中主人公的拯救行动也开始了.首先开始的第一场拯救,是祝四萍对龙小羽的拯救.虽然这场拯救行动是以倒叙的手法展开的,但按剧情发展的逻辑,它仍是几场拯救的开始.出生在绍兴偏僻小镇的龙小羽,一直以来和贫困的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他生活的全部依靠与精神寄托,然而这唯一的亲人却不幸过早地去世了,此时孤苦伶仃的龙小羽迫于生计,成了一个水上漂泊的年轻船夫.生活的窘困、寂寞、无奈,使正处青春期的他变得沉默、内向.可以说这时他的生活了无生机与希冀.然而祝四萍的出现,以及她纯洁的爱情拯救了绝望中的龙小羽,龙小羽的生活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人》 电视剧 叙事结构 故事情节 人性观 电视评论
下载PDF
爱是什么:青年马克思的体悟和理解——《爱之书》第一部解读
7
作者 聂锦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共6页
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世界,我们最初遭逢的是由激情和浪漫交织的梦幻情怀、柔美细腻的情感体悟和跌宕起伏的心理变迁。通过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爱之书》,可以看到马克思早期对"爱"的探索和理解,即她是由温馨曼妙的想象、五味... 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世界,我们最初遭逢的是由激情和浪漫交织的梦幻情怀、柔美细腻的情感体悟和跌宕起伏的心理变迁。通过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爱之书》,可以看到马克思早期对"爱"的探索和理解,即她是由温馨曼妙的想象、五味杂陈的情愫和患得患失的思虑交织而成的感受,而实现"爱"的历程正是体验"爱"的内涵和理解人性的过程,简言之,在"爱"中才能理解"爱"。这对深入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之书》 思想起源 情感世界
下载PDF
陌生的爱情与陌生的女性——从《什么都有代价》看王芫的创作风格
8
作者 王颖 《镇江高专学报》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王芫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什么都有代价》中,比较完整地表现了她对这样一类人的生命状态的认识,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对隔膜的恐惧、对沟通的渴望;暧昧的爱情、有缺憾的艺术。通过这些描述,王芫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 王芫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什么都有代价》中,比较完整地表现了她对这样一类人的生命状态的认识,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对隔膜的恐惧、对沟通的渴望;暧昧的爱情、有缺憾的艺术。通过这些描述,王芫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都有代价》 长篇小说 王芜 女性形象 创作风格
下载PDF
“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统一:重释墨家“兼爱”
9
作者 武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 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无差等”,否定了特殊性人际之爱在道德上的绝对至上性;另一方面,在满足了这一底线要求的前提下,墨家兼爱并没有否定、反而积极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有差等”,为实现特殊性人际之爱提供了保障。兼爱不会基于任何“差等”而使任何人受到不义的亏害,不至于使“爱有差等”缺少正当性约束,造成以亏害人为代价去爱特定人的不义后果,从而保障了“爱有差等”在道德上的正当性,由此达成了“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内在统一。从墨家兼爱观中的这种统一,可以看到“平等”和“差等”并不是必然对立的,其所体现的“平等”是在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不可亏人 无差等 有差等
下载PDF
用爱与责任践行教育家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尚荣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教育家精神具有崇高性,也具有专业性、生活性和普遍性。爱与责任之间充满思想张力和教育辩证法,是教育家精神的一个文化标识和践行基点,也离教师生活最近,而且最鲜活。弘扬教育家精神,要用爱与责任创造人生的意义,做精神灿烂的教师;要... 教育家精神具有崇高性,也具有专业性、生活性和普遍性。爱与责任之间充满思想张力和教育辩证法,是教育家精神的一个文化标识和践行基点,也离教师生活最近,而且最鲜活。弘扬教育家精神,要用爱与责任创造人生的意义,做精神灿烂的教师;要用爱与责任照亮灵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为教育兴国、教育富国、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要用爱与责任生成育人智慧,做一个懂规律、有专业本领的智者。爱与责任这一支点,可以撬动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让教师像教育家一样做教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与责任 意义人生 教育与祖国 育人智慧
下载PDF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简析《何西阿书》
11
作者 马衡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何西阿书》位于十二卷小先知书之首。该卷书首次明确用夫妻关系喻指神人关系,在悖逆的选民中,以上帝的爱拯救子民。在文本结构上,采用环形推进式,与内容的深化和情感的增强相得益彰。
关键词 《何西阿书》 环形推进
下载PDF
我们应该关爱什么
12
作者 陈燚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11年第5期30-30,共1页
爱,与生命相生相伴;爱,与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爱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是负担,是无奈……
关键词 中学 作文 语文教学 《我们应该关什么
下载PDF
作为艺术的教学:爱与智慧——对话詹姆斯·加里森教授
13
作者 张华军 吴静燃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现代教育常常以智力发展为优先而忽视情感、欲望等个体的主观感受。詹姆斯·加里森教授通过梳理西方知识传统,指出对各种爱和欲望的关注从柏拉图开始就是和智慧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渴望真正善的爱欲教育是实践智慧所必需的,实... 现代教育常常以智力发展为优先而忽视情感、欲望等个体的主观感受。詹姆斯·加里森教授通过梳理西方知识传统,指出对各种爱和欲望的关注从柏拉图开始就是和智慧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渴望真正善的爱欲教育是实践智慧所必需的,实践推理是充满激情的理性。杜威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发展出反对二元对立的一元论。正是因为这一点,杜威的思想与强调整体论的东方儒释道思想是相通的。对于教师来说,情感是身心智统一的一个子功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自己的爱欲来渴求对自己和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东西。教师忽视自身与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会带来功能性失调,这会损害教师和学生的艺术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和道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智慧 教师教育
下载PDF
“自然”与“深爱”:王阳明孝论的特点及其人文价值
14
作者 曾振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具有内在性的良知如何在经验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外在化和普遍必然性,是王阳明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孝解释良知的这一接转过程,是对上述问题比较切近人情的回答。具体来说,“四心”“四德”皆是良知的“表德”,孝直截了当由本心发出,... 具有内在性的良知如何在经验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外在化和普遍必然性,是王阳明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孝解释良知的这一接转过程,是对上述问题比较切近人情的回答。具体来说,“四心”“四德”皆是良知的“表德”,孝直截了当由本心发出,不必透过“已发”来透显“未发”。阳明以知行合一范导孝行,知孝与行孝属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向度,彼此不存在先后时间差。耻是唤醒良知的情感装置,良知借助耻而复苏在时间上存在个体差异。阳明孝观念具有“自然”与“深爱”特质,孝发自本源性的“深爱”情感,而不单纯是伦理与道德的应然而然。阳明之孝实质上是一种超越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局限的审美境界意义上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自然 念亲 良知 知行合一
下载PDF
21世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型领导——菲律宾德拉塞尔大学爱彼芬娜·安弗妮教授访谈录
15
作者 宋宏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共2页
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中 ,企业领导科学始终是一个人们备加关注的重大课题。进入 2 1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的工商管理研究者和实务者都深刻地感受到 :时代的变化对于企业领导已经产生了新的需要、新的要求 ,而这种新的需要和新的要求与过去... 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中 ,企业领导科学始终是一个人们备加关注的重大课题。进入 2 1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的工商管理研究者和实务者都深刻地感受到 :时代的变化对于企业领导已经产生了新的需要、新的要求 ,而这种新的需要和新的要求与过去相比亦有着很大程度的区别。因此 ,当今企业领导的转型正在凸显出不可回避的客观必然性和新的发展趋势。 2 0 0 4年 4月中旬 ,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在菲律宾乃至东亚工商管理学界享有颇高知名度的菲律宾德拉塞尔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合肥举行“2 1世纪企业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 ,会议的一个论题便是“2 1世纪的企业领导”。菲律宾德拉塞尔大学工商管理学教授爱彼芬娜·安弗妮女士在会上就此专题发表了学术报告 ,得到与会学者的良好反响。笔者在与会期间 ,借助翻译专访了安弗妮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德拉塞尔大学 彼芬娜·安弗妮 21世纪 企业管理 企业领导 领导力 管理理念 创新
下载PDF
关睢之改——《诗经》中的爱欲与礼法
16
作者 陈明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0,共8页
《关睢》中既呈现了强烈的爱欲状态,也具有明确的礼乐象征。诗经风教的基本关切在于“色”与“礼”的关系。古代经学化和现代文学性的阐释显得各执一端。古代经学中礼法的现成化与现代文学中爱欲的浪漫化以各自方式掩盖或降低了《关睢... 《关睢》中既呈现了强烈的爱欲状态,也具有明确的礼乐象征。诗经风教的基本关切在于“色”与“礼”的关系。古代经学化和现代文学性的阐释显得各执一端。古代经学中礼法的现成化与现代文学中爱欲的浪漫化以各自方式掩盖或降低了《关睢》中爱欲与礼法的紧张。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上博楚简《孔子诗论》等出土文献中,《关睢》中“色”与“礼”的关系重新被问题化。本文试在古今之变的视野中,联系《诗经》阐释史与出土文献相关材料,重新梳理并探讨《关睢》中爱欲与礼法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关睢》 礼法 出土文献
下载PDF
传承耕读文化推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嵇景涛 许盈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传承耕读文化,扎根“三农”沃土,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以耕读教育为核心,以耕读课程为载体,以耕读师资为保障,以耕读平台为关键,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承弘扬耕读文化,探索构建... 传承耕读文化,扎根“三农”沃土,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以耕读教育为核心,以耕读课程为载体,以耕读师资为保障,以耕读平台为关键,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承弘扬耕读文化,探索构建以“耕”树德、以“耕”增智、以“耕”强体、以“耕”育美、以“耕”创新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人才培养 知农 实践育人
下载PDF
爱是什么——述评弗洛姆《爱的艺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5期83-87,共5页
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而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 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而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的艺术》 给予
下载PDF
从爱欲之路到修辞之路——论柏拉图《斐德若》中灵魂提升的两条道路
19
作者 谭善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充满诗意,从追求身体之美走向追求美本身,从而开启了灵魂返乡的道路。第二条道路则更具技艺性,在优美言辞的组织和表达中传递真理的知识,从而在听众或读者的灵魂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修辞中激发、吸引并引导灵魂对智慧和美本身的追求,这是有限的人踏上了无限提升的道路,前路漫长但更具人性化的考量。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修辞学"中汇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德若》 修辞 灵魂提升
下载PDF
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林生”的形象塑造与唱段分析——以《爱永在》为例
20
作者 吴蓉 夏杰 《当代音乐》 2024年第7期89-91,共3页
《沂蒙山》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性特征、鲜明红色主题的民族歌剧。该歌剧由栾凯谱曲,王晓岭、李文绪任编剧,著名歌唱家王传亮与王丽达担任主演,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军民忠心报国、舍生取义的感人故事。该歌剧是一部弘扬红色沂蒙精神的... 《沂蒙山》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性特征、鲜明红色主题的民族歌剧。该歌剧由栾凯谱曲,王晓岭、李文绪任编剧,著名歌唱家王传亮与王丽达担任主演,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军民忠心报国、舍生取义的感人故事。该歌剧是一部弘扬红色沂蒙精神的优秀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培根铸魂之作”“民族歌剧创作的新追求”。本文以剧中男主角“林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人物形象及主要唱段《爱永在》。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为后续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沂蒙山 林生 形象塑造 永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