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境中的大爱丰碑——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
1
作者 江守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1-77,共7页
《远东来信》借助潘进堂等人二战期间救助犹太孤儿雷奥和谢东泓历经艰难破解信件两个故事的交织发展,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对潘进堂、雷奥、谢东泓等人物形象加以塑造,揭示了故事背后的大爱情怀和人性内涵,在当代文学领域树立起一座困境中... 《远东来信》借助潘进堂等人二战期间救助犹太孤儿雷奥和谢东泓历经艰难破解信件两个故事的交织发展,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对潘进堂、雷奥、谢东泓等人物形象加以塑造,揭示了故事背后的大爱情怀和人性内涵,在当代文学领域树立起一座困境中的大爱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大爱 困境 人物 人性
下载PDF
论《远东来信》的艺术特点
2
作者 张卫中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5-70,共6页
《远东来信》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在华犹太人生活的小说,但它并不是一部仅仅以题材取胜的作品,事实上,小说更成功的还是它的艺术形式。小说中谢东泓对雷奥故事的调查被作为主要线索写进小说,这种安排增加了小说的纪实成分,创造了近似实... 《远东来信》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在华犹太人生活的小说,但它并不是一部仅仅以题材取胜的作品,事实上,小说更成功的还是它的艺术形式。小说中谢东泓对雷奥故事的调查被作为主要线索写进小说,这种安排增加了小说的纪实成分,创造了近似实录的效果;小说双线交替的结构使作者能够更灵活地观照生活,避免了由对生活"正面强攻"带来的繁琐与生硬;小说丰富的民间叙事提供了真实的乡村生活,也给"雷奥在中国农村"的故事提供了真实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纪实与虚构 艺术结构 民间叙事
下载PDF
“中国道义”的认同与感动——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
3
作者 余岱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9-92,共4页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书写了一位犹太男孩在中国的经历。小说通过文化落差性形成叙事动力,并且创造了身份迥异的各种阶层的中国人形象。"中国道义",就这样,在普通中国人为犹太男孩雷奥建构起的中国人的血缘、乡缘网络中,在日...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书写了一位犹太男孩在中国的经历。小说通过文化落差性形成叙事动力,并且创造了身份迥异的各种阶层的中国人形象。"中国道义",就这样,在普通中国人为犹太男孩雷奥建构起的中国人的血缘、乡缘网络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危难时刻,获得色彩鲜明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文化差异 中国道义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的交响——论《远东来信》的结构与视角
4
作者 王冬云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2期11-12,17,共3页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作家张新科的代表作,以二战为题材,具有“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美誉。小说独具匠心地采用“V”字形的整体结构,主线与副线遥相呼应,将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与密度,为...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作家张新科的代表作,以二战为题材,具有“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美誉。小说独具匠心地采用“V”字形的整体结构,主线与副线遥相呼应,将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与密度,为读者铺开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结构 视角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下中国形象的历史呈现——对《远东来信》的形象诗学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放鸣 李雍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27-32,125,共7页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关于国家形象的诗学研究中的新样本,呈现了"二战"历史中被忽视的中国形象的另一侧面。作品以宏大的国际视野,跨越了东方与西方,展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独特贡献,呈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关于国家形象的诗学研究中的新样本,呈现了"二战"历史中被忽视的中国形象的另一侧面。作品以宏大的国际视野,跨越了东方与西方,展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独特贡献,呈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作品打破抗战故事的传统叙事模式,跨越时空讲述苦难中的中国人作出巨大牺牲帮助犹太人的故事,塑造了善良、勇敢、热爱和平的中国人形象。作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仁爱善良品性,也融通了中西文化中的人性价值,深化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内涵,弥补了近代中国形象构建缺失的重要一环。作品在构建近代中国形象时,运用了时空交错的叙事逻辑、平民化的叙事视角、陌生化的跨文化叙事这三种叙事策略,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中国形象 形象诗学 跨文化视域
下载PDF
戏曲经验与小说创新:《远东来信》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维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保华 《郑州师范教育》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张新科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它最大的成功是找到了地道的讲述乡土社会中国人生活的方法,也就是戏曲这个载体及其呈现世界的方式。这部小说在"戏曲与作家的乡土中国经验"等多个方面表... 张新科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它最大的成功是找到了地道的讲述乡土社会中国人生活的方法,也就是戏曲这个载体及其呈现世界的方式。这部小说在"戏曲与作家的乡土中国经验"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戏曲的密切联系。从戏曲视角来解读当代小说,是个"跨学科""会通式"的研究路径,它既是解读《远东来信》的一条必由之途,也是我们进行中国故事文学阐释、张扬中国经验不可忽视的一个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戏曲经验 中国故事
原文传递
战争,创伤与人类之爱——一个民族的命运之作
7
作者 王晓华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4-88,92,共6页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讲述了一个发生于国际化背景中的故事:出于所有民族共有的善良天性,二战时期的中国人曾于苦难深重之时救助过众多的雷奥。由于复杂的因缘际会,这段历史未被充分敞开和估价。小说作者为此进行了若干艺术探索,以展示... 长篇小说《远东来信》讲述了一个发生于国际化背景中的故事:出于所有民族共有的善良天性,二战时期的中国人曾于苦难深重之时救助过众多的雷奥。由于复杂的因缘际会,这段历史未被充分敞开和估价。小说作者为此进行了若干艺术探索,以展示中国人精神的升华:从苦难深重的二战时期到当代,无数的潘进堂和谢东泓超越了民族本位的立场,升华为具有普遍人类意识的人。这是一部立旨深远的寓言——它叙述了战争时代的跨民族救援,展示了一种厚重的人类之爱,但又设置了无法轻易破译的寓言密码。通过解读该书的深层寓意,我们发现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来信》 寓言 跨民族救援 人类之爱 命运之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