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郁达夫与《迟桂花》中的两个自我
1
作者 陈晓桐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1-36,53,共7页
1932年创作《迟桂花》前后,郁达夫在散文与旧体诗创作中多次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情。在《迟桂花》中,此种情绪仍有所出现,但随着小说人物郁先生重回上海而消失,这使得小说虽有淡淡愁绪,但最终却呈现出异于此时期创作的积极色彩。结合历... 1932年创作《迟桂花》前后,郁达夫在散文与旧体诗创作中多次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情。在《迟桂花》中,此种情绪仍有所出现,但随着小说人物郁先生重回上海而消失,这使得小说虽有淡淡愁绪,但最终却呈现出异于此时期创作的积极色彩。结合历史语境,分析文本中具有自叙性质的翁则生、郁先生二人,有助于透视郁达夫的双重自我,解读其面对现实人生时的不同态度及其背后中西混杂的价值观影响,以此探究具有现代性自我的郁达夫本人,在面对新的政局变化及现实生活对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迫时的道路选择,观察郁达夫自我的反思性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郁达夫 两个自我 忏悔 现代性
下载PDF
一幅绘出郁达夫基督情绪的画——论《迟桂花》中的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侠 庞明启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迟桂花》是郁达夫动用各种手法描绘出的一幅有如桃源美的画。透过这幅画的背后我们去感知沉潜在作品中的情绪流动,惊奇地发现基督教中的善恶意识、忏悔意识与救赎意识是隐藏于其中的。这三大意识在作品中的隐性显现体现了郁达夫对其... 《迟桂花》是郁达夫动用各种手法描绘出的一幅有如桃源美的画。透过这幅画的背后我们去感知沉潜在作品中的情绪流动,惊奇地发现基督教中的善恶意识、忏悔意识与救赎意识是隐藏于其中的。这三大意识在作品中的隐性显现体现了郁达夫对其内在生命的执着和精神的终极追求,而这种执着和追求充分显现了郁达夫的浓厚宗教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迟桂花》 善恶 忏悔 救赎
下载PDF
郁达夫《迟桂花》给予《边城》的启迪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继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种相似的面貌。另外,《边城》人物的塑造,也有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但是,《边城》依然是一部超拔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沈从文《迟桂花》 《边城》 抒情小说
下载PDF
《迟桂花》与《伊豆的舞女》的审美比照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6,47,共6页
郁达夫与川端康成在家庭背景、创作思想、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多相近之处,特别是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迟桂花》与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艺术特色、美感特征等方面存在更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 郁达夫与川端康成在家庭背景、创作思想、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多相近之处,特别是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迟桂花》与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艺术特色、美感特征等方面存在更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篇小说的美学风格、审美意境和女性美的独特的审美视角进行比照,以期从美感特征和审美意识方面研究郁达夫与川端康成这两位文学大师在小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伊豆的舞女》 审美风格 审美意境 女性美 比较
下载PDF
寄意于象的人性净化之路——细读《迟桂花》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学界对郁达夫《迟桂花》的评论有争议,本文把小说主人公"莲"看做一个内涵复杂的意象,借助叙事学理论细读这篇小说,还原其以女性形象塑造为支点、宣泄心灵压抑、寻求人性升华的叙事思路,指出小说叙事强调男性的反思和升华,女... 学界对郁达夫《迟桂花》的评论有争议,本文把小说主人公"莲"看做一个内涵复杂的意象,借助叙事学理论细读这篇小说,还原其以女性形象塑造为支点、宣泄心灵压抑、寻求人性升华的叙事思路,指出小说叙事强调男性的反思和升华,女性仅仅承担了引发反思的中介功能,这既可以看作郁达夫的一贯的叙事策略,也体现了其小说创作的某种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意象 净化
下载PDF
传统 突破 妥协——《迟桂花》女性形象概说 被引量:1
6
作者 叶俊 管水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3-96,共4页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女性地位开始提高。郁达夫小说《迟桂花》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可谓当时女性的缩影,她们受害于传统,在传统中突破,又在突破中妥协。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新旧价值观的对...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女性地位开始提高。郁达夫小说《迟桂花》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可谓当时女性的缩影,她们受害于传统,在传统中突破,又在突破中妥协。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新旧价值观的对峙,加深了女性内心的分裂。女性进步与保守的思想共存,并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人和事而相斗争,造成了传统女性生存的苦闷和困惑,她们的人物形象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女性无法完成对现实的突破,便只能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郁达夫 女性 传统 突破 妥协
下载PDF
浅析《迟桂花》的结构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开吉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3-4,8,共3页
郁达夫以别出心裁的形式结构着他的小说 ,《迟桂花》以事件和情感的双重线索和以迟桂花作为象征的首尾呼应的章法结构所制造的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关键词 《迟桂花》 小说评论 结构艺术 都达夫 叙事线索
下载PDF
《迟桂花》的文本矛盾与郁达夫的精神现实 被引量:1
8
作者 祖国颂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3-68,共6页
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由两个相互矛盾的文本组成,翁则生写给老郁信的叙述基调是阴郁的,内容多是不幸的,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叙述者内心深处的不安、不甘和热切的期待。而老郁"我"的叙述中,叙述的基调是欢快的,翁则生的生... 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由两个相互矛盾的文本组成,翁则生写给老郁信的叙述基调是阴郁的,内容多是不幸的,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叙述者内心深处的不安、不甘和热切的期待。而老郁"我"的叙述中,叙述的基调是欢快的,翁则生的生活环境是幽美的,翁家人的生活是幸福的。两个文本叙述的冲突与矛盾,其实是作者当时精神迷茫现实的写照,它表现的是"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之力在郁达夫身上引起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叙事矛盾 精神现实
下载PDF
压抑 发泄 寂灭——《迟桂花》的女性视角解读
9
作者 叶俊 管水仙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8期83-85,共3页
进入20世纪,中国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及其思想、生存状况也更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女性的地位开始提高。从女性视角看,郁达夫小说《迟桂花》通过对女主公翁莲遭遇的描写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女性的生... 进入20世纪,中国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及其思想、生存状况也更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女性的地位开始提高。从女性视角看,郁达夫小说《迟桂花》通过对女主公翁莲遭遇的描写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女性的生存境况。事实上,翁莲只是当时众多女性的一个代表。在新旧价值观激烈冲突对峙的时代,女性在心路先后经历了压抑、抵制、发泄与寂灭四个阶段。即在传统中倍受压抑,从而自觉抵制传统,在抵制中得到发泄,又在发泄中卒归于寂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郁达夫 女性 压抑 发泄 寂灭
下载PDF
民俗视阈下的女性阅读——以郁达夫《迟桂花》为例
10
作者 毛海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13,共7页
郁达夫的《迟桂花》塑造了"莲"这一女性形象,对其潜在、隐性的"寡妇"民俗身份展开女性阅读为"莲"的反常举止提供了合理的根基,对女性人性的开拓也更为深刻。而对男性视角进行颠覆性批判的同时转而关注女... 郁达夫的《迟桂花》塑造了"莲"这一女性形象,对其潜在、隐性的"寡妇"民俗身份展开女性阅读为"莲"的反常举止提供了合理的根基,对女性人性的开拓也更为深刻。而对男性视角进行颠覆性批判的同时转而关注女性与语言、符号的关系,也是女性阅读在文中得以实践的一个重要策略。基于此,对其他现代文学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民俗进行解读,可以更深层地探析女性民俗与女性人性开拓之关系,揭示女性民俗的内在审美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阅读 《迟桂花》 女性民俗 江南作家
下载PDF
百看不厌 回味无穷——郁达夫《迟桂花》浅析
11
作者 李荣道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
好的文学作品,常常因其精致的结构、迭宕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华美的语言,使人读来如饮美酒、如吮甘露,通体产生愉悦舒泰之感。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无论是结构上的灵巧、情感上的渲染、还是描写上的情景... 好的文学作品,常常因其精致的结构、迭宕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华美的语言,使人读来如饮美酒、如吮甘露,通体产生愉悦舒泰之感。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无论是结构上的灵巧、情感上的渲染、还是描写上的情景交融,象征含义的设计,《迟桂花》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桂花》 结构 情感 描写 象征
下载PDF
论郁达夫《迟桂花》的美学意蕴
12
作者 齐慧爽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2期33-34,共2页
《迟桂花》中的景物美、女性美、人性美以及意象美使其独具韵味,笔者拟从这四个角度详细阐述《迟桂花》中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 《迟桂花》 翁莲
下载PDF
情感的真实体验与向善求真的艺术选择——从《迟桂花》阐释郁达夫艺术真实的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抒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对艺术真实的探讨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文本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更是对文本本身与创作主体情感重合可能性的探讨。文章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郁达夫从感伤主义到《...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对艺术真实的探讨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文本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更是对文本本身与创作主体情感重合可能性的探讨。文章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郁达夫从感伤主义到《迟桂花》中所体现的回归真实、回归自然的艺术真实的理念追求,以及从"欲望未遂"的行为体验与向善求真的艺术选择两方面,阐释郁达夫对于艺术真实理念的建构与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体验 艺术建构 《迟桂花》
下载PDF
感性纵情与理性敛情——从《沉沦》和《迟桂花》看郁达夫前后期的创作风格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文权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122-125,共4页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的两部代表性小说,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沉沦》的价值体现为作者的时代性使命感,大胆探索人的欲望与传统伦理的冲突,而非文学本身;而《迟桂花》更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学美感。用比较...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的两部代表性小说,这两部作品反映出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沉沦》的价值体现为作者的时代性使命感,大胆探索人的欲望与传统伦理的冲突,而非文学本身;而《迟桂花》更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学美感。用比较的方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对郁达夫两部作品的地位进行价值重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纵情 理性敛情 创作风格 《沉沦》 《迟桂花》
下载PDF
生命力的升华与美的和谐——《迟桂花》的传统文化阐释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希东 《涪陵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6-10,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它的诞生到壮大都对传统采取了自觉或不自觉的继承。郁达夫在这方面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在《迟桂花》的创作中,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以及相应的艺术情趣与美学观念表现得非常明显。
关键词 审美观念 现代文学 郁达夫 小说 情感 传统文化 道家文化 文化心态 《迟桂花》
下载PDF
《迟桂花》所表现的郁达夫情感世界及思想倾向
16
作者 刘冬梅 史英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4期116-117,共2页
《迟桂花》是郁达夫作品中少有的充满色彩和热情的佳作。作品在刻画人物及叙事写景上都从容舒展,意境悠远清新。既表现了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追求,又表现出作者质朴自然的情感寄托,对轿夫的同情体现作者社会主义的思想倾向性。
关键词 郁达夫 《迟桂花》 情感世界 思想倾向
下载PDF
封闭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下的客观融入和主观探寻的差异——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与郁达夫的《迟桂花》之比较
17
作者 李阳 张同胜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9-125,132,共8页
日本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骚》和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在"波浪式"的情节结构、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自然之美"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在对待由这些内容构建起的封... 日本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骚》和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在"波浪式"的情节结构、和谐的两性关系、具有"自然之美"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在对待由这些内容构建起的封闭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的态度上却表现出客观融入与主观探寻的差异。这种相似性与差异性既是时代环境、文学传统、个人表达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折射出中日两国文学在相同走向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骚》 《迟桂花》 客观融入 主观探寻
下载PDF
悲愤的生命沉沦与诗意的人性复苏——《沉沦》与《迟桂花》比较阅读
18
作者 刘明倩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66-69,共4页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两部代表性小说,因各自在郁达夫小说创作史上的界标性作用,经常被研究者拿来比较。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由具体的文本出发,突出文本的细节比较,从叙事特征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比郁达夫这两篇小说... 《沉沦》与《迟桂花》是郁达夫前后期两部代表性小说,因各自在郁达夫小说创作史上的界标性作用,经常被研究者拿来比较。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由具体的文本出发,突出文本的细节比较,从叙事特征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比郁达夫这两篇小说文本的不同特色,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文本表达的主题变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沦》 《迟桂花》 叙事特征 精神分析 主题变化
下载PDF
《迟桂花》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晓华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38,共3页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得到发展,并逐渐崛起是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浪漫主义在中国逐渐成熟。以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为切入点,作者讴歌了人性的美丽、赞扬了纯真的爱情。通...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得到发展,并逐渐崛起是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浪漫主义在中国逐渐成熟。以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为切入点,作者讴歌了人性的美丽、赞扬了纯真的爱情。通过主观抒情性、象征主义、自然性、人性四个方面对《迟桂花》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迟桂花》 郁达夫
下载PDF
论五四新文学对知识分子的主体建构--从《迟桂花》的身体叙事谈起
20
作者 曾彩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0-54,共5页
作为郁达夫后期小说的杰作,《迟桂花》的身体叙事较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突破,暗合了五四落潮后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精神图景,呈现出带有希望的、疗愈的审美景观。它对两个叙事者截然不同的塑造,不仅展示了知识分子迷茫无措的精神现状和... 作为郁达夫后期小说的杰作,《迟桂花》的身体叙事较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突破,暗合了五四落潮后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精神图景,呈现出带有希望的、疗愈的审美景观。它对两个叙事者截然不同的塑造,不仅展示了知识分子迷茫无措的精神现状和主体建构的不完善,更表达了郁达夫努力建构知识分子完整自我之意图。他借《迟桂花》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路径,即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疗救、效仿古代隐士等方式,来达到自我身心的自在状态,以期完成主体自我的建构。事实上,《迟桂花》不仅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更是对知识分子主体建构的一次可贵、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知识分子 主体建构 《迟桂花》 身体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