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的话语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7-94,160,共9页
器物是人为之作,在其物质功用之外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器物是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物,体现生产力程度、言说一代人的审美特征、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因而也是一种修辞符号,指向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文化。在杨紫麟和包天笑1901...
器物是人为之作,在其物质功用之外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器物是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物,体现生产力程度、言说一代人的审美特征、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因而也是一种修辞符号,指向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文化。在杨紫麟和包天笑1901年合译的英国通俗小说《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形成了一个醒目的系列文学形象,连贯成一个独特的修辞话语场,参与了译本话语意义的建构。以批评话语研究视角分析《迦因小传》对西洋器物的译介特点,阐述其亦新亦旧的思想意识,揭示晚清文学翻译对社会意识重构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物文化
西洋器物
《迦因小传》
话语意义
社会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杨、包译《迦因小传》的创造性叛逆及其相关问题
2
作者
刘倩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51-56,61,共7页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爱情小说《迦因小传》在19世纪末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首先经由杨紫麟、包天笑翻译,后由林纾翻译并产生很大影响。杨、包译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自有研究的价值。杨紫麟、包天笑由于没有购得小说前半部,仅仅翻译...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爱情小说《迦因小传》在19世纪末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首先经由杨紫麟、包天笑翻译,后由林纾翻译并产生很大影响。杨、包译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自有研究的价值。杨紫麟、包天笑由于没有购得小说前半部,仅仅翻译了下半部,而非如先前许多学者所言,为了省略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而仅译了上半部。不过在其译出的下半部小说中,译者为了维护女主人公的道德纯洁性而苦心经营,进行了许多删改,以至于与之后林纾的译本呈现完全迥异的面貌。研究这个译本,有利于我们理解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面临西方文化时进行的艰难抉择与曲折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因小传》
哈葛德
归化
林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迦因小传》的“删节之争”看晚清译者的文学翻译观
3
作者
沈庆会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181-182,共2页
《迦因小传》一直以来受到翻译界和文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小说的删节问题多年来也是争议的热点,因为从它的删节部分及是否故意删节等问题可以见出晚清翻译者们的翻译价值观和文学道德观。《迦因小传》在被译者翻译的过程中悄然将"...
《迦因小传》一直以来受到翻译界和文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小说的删节问题多年来也是争议的热点,因为从它的删节部分及是否故意删节等问题可以见出晚清翻译者们的翻译价值观和文学道德观。《迦因小传》在被译者翻译的过程中悄然将"新意识"规范入"旧道德"中,晚清译者正是以其知识和翻译观上的保守,以及由此对西方小说的误读而导致的"旧道德"与"新意识"的融合,搭建了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不断调适前进的过渡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因小传》
包天笑
新意识
旧道德
原文传递
论西方浪漫派文学对我国近代小说之影响
4
作者
王韬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8,共10页
福尔摩斯是我国近代最走红的外国小说人物,谈到学习创作侦探小说,文采与推理缺一不可;二流作家哈葛德被晚清文坛视作文豪,其主要原因一是林纾的译文超过原著,二是《迦因小传》的一段公案颇具炒作效果;就我国近代哀情小说的创作情况而言...
福尔摩斯是我国近代最走红的外国小说人物,谈到学习创作侦探小说,文采与推理缺一不可;二流作家哈葛德被晚清文坛视作文豪,其主要原因一是林纾的译文超过原著,二是《迦因小传》的一段公案颇具炒作效果;就我国近代哀情小说的创作情况而言,最具影响力者非《茶花女》莫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小说
雅文学
《迦因小传》
《茶花女》
原文传递
题名
《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的话语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红
机构
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87-94,16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哈葛德小说在晚清:话语意义和西方认知”(2013BWW010)
文摘
器物是人为之作,在其物质功用之外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器物是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物,体现生产力程度、言说一代人的审美特征、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因而也是一种修辞符号,指向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文化。在杨紫麟和包天笑1901年合译的英国通俗小说《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形成了一个醒目的系列文学形象,连贯成一个独特的修辞话语场,参与了译本话语意义的建构。以批评话语研究视角分析《迦因小传》对西洋器物的译介特点,阐述其亦新亦旧的思想意识,揭示晚清文学翻译对社会意识重构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
器物文化
西洋器物
《迦因小传》
话语意义
社会建构
Keywords
artifact culture
western artifacts
Joan Haste
discursive mea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杨、包译《迦因小传》的创造性叛逆及其相关问题
2
作者
刘倩
机构
牛津大学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51-56,61,共7页
文摘
英国作家哈葛德的爱情小说《迦因小传》在19世纪末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首先经由杨紫麟、包天笑翻译,后由林纾翻译并产生很大影响。杨、包译本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自有研究的价值。杨紫麟、包天笑由于没有购得小说前半部,仅仅翻译了下半部,而非如先前许多学者所言,为了省略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而仅译了上半部。不过在其译出的下半部小说中,译者为了维护女主人公的道德纯洁性而苦心经营,进行了许多删改,以至于与之后林纾的译本呈现完全迥异的面貌。研究这个译本,有利于我们理解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面临西方文化时进行的艰难抉择与曲折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迦因小传》
哈葛德
归化
林纾
Keywords
Joan Haste
Henry Rider Haggard
naturalization
Lin Shu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迦因小传》的“删节之争”看晚清译者的文学翻译观
3
作者
沈庆会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181-182,共2页
基金
上海海洋大学2009年校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编码为:A-0211-09-0295
文摘
《迦因小传》一直以来受到翻译界和文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小说的删节问题多年来也是争议的热点,因为从它的删节部分及是否故意删节等问题可以见出晚清翻译者们的翻译价值观和文学道德观。《迦因小传》在被译者翻译的过程中悄然将"新意识"规范入"旧道德"中,晚清译者正是以其知识和翻译观上的保守,以及由此对西方小说的误读而导致的"旧道德"与"新意识"的融合,搭建了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不断调适前进的过渡桥梁。
关键词
《迦因小传》
包天笑
新意识
旧道德
分类号
I [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西方浪漫派文学对我国近代小说之影响
4
作者
王韬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9-198,共10页
文摘
福尔摩斯是我国近代最走红的外国小说人物,谈到学习创作侦探小说,文采与推理缺一不可;二流作家哈葛德被晚清文坛视作文豪,其主要原因一是林纾的译文超过原著,二是《迦因小传》的一段公案颇具炒作效果;就我国近代哀情小说的创作情况而言,最具影响力者非《茶花女》莫属。
关键词
侦探小说
雅文学
《迦因小传》
《茶花女》
分类号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迦因小传》中西洋器物的话语意义
潘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杨、包译《迦因小传》的创造性叛逆及其相关问题
刘倩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迦因小传》的“删节之争”看晚清译者的文学翻译观
沈庆会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
0
原文传递
4
论西方浪漫派文学对我国近代小说之影响
王韬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