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迷舟》的艺术魅力 |
阎奇男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1
|
|
2
|
新历史小说的“无”中生“有”——以格非的《迷舟》为例 |
黄健
|
《阅读与写作》
|
2011 |
0 |
|
3
|
格非小说叙述的隐秘“逻辑”——重读短篇小说《迷舟》《褐色鸟群》 |
刘潇萌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迷舟》的叙述艺术 |
吴海琴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2
|
|
5
|
格非《迷舟》叙事手法小析 |
李微霞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1
|
|
6
|
《迷舟》:“怎么写”的生动文本 |
杜芸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7
|
解构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迷舟》 |
张建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8
|
驶向迷宫的命运之舟——格非小说《迷舟》的悲剧色彩研究 |
孙雅楠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9
|
桃花源:抵达存在的路径——论格非小说的精神内核 |
陈斯拉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从“新历史小说”看近年来整个社会历史观念的变动 |
周国栋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1
|
时间炼金术──格非小说的几个主题 |
张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2
|
回眸:“审祖"——新潮小说家眼里的历史 |
垄耘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3
|
中心的拆毁与当代中西小说的叙事形态 |
赖干坚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4
|
格非印象 |
智丽
|
《榆林学院学报》
|
1995 |
0 |
|
15
|
精神困境的寓言──格非《傻瓜的诗篇》的意蕴分析 |
谢有顺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5 |
5
|
|
16
|
《人面桃花》三部曲:感性与理性的复调 |
盛慧
|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创作幸福之中的格非 |
舒晋瑜
|
《文学自由谈》
|
2012 |
1
|
|
18
|
临江仙 |
鬼鱼
|
《作品》
|
2016 |
0 |
|
19
|
一个来如春梦,去似朝云的故事 |
陶玉山
|
《走向世界》
|
2020 |
0 |
|
20
|
令人失望的《月落荒寺》 |
钟彦亮
|
《文学自由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