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一个稍纵即逝的生命 |
曹迎春
|
《当代护士(上旬刊)》
|
2009 |
0 |
|
2
|
物种急剧丧失·生态严重超载·跨越“地球边界”·区域公平失衡·“一个地球”生活——《地球生命力报告2014》解读 |
陈成忠
葛绪广
孙琳
邵冬
柯文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3
|
追踪物种丧失·聚焦生态超载·共享一个地球——《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解读 |
陈成忠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40年代上海沦陷区女性生命体验的“另类”书写——潘柳黛《一个女人的传奇》透视 |
李萍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印痕: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另一个世界——浅析姜陆先生的版画近作 |
邵亮
岳中生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6
|
两部作品中所影射出的柏格森生命哲学观——《安娜·卡列尼娜》与《一个女人》 |
张瑜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7 |
1
|
|
7
|
生命意识的焦虑——评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
摩罗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3 |
27
|
|
8
|
与孤独的博弈——论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的生命力 |
楚恒叶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5
|
|
9
|
刘亮程散文中的乡村美学和生命哲学--以《一个人的村庄》为例 |
缑悦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0
|
乡土世界生命和死亡呈现:《一个人的村庄》二重叙事 |
兰浩
陈居静
|
《新乡学院学报》
|
2019 |
2
|
|
11
|
“这一个”的个体生命感觉——新时期川剧文学谈片 |
廖全京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2
|
从《一个人的村庄》看刘亮程对生命与精神的哲思 |
王晓侠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个体生命的社会位格——《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
熊芳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4
|
且从旧闻看新闻——推荐《八个男人换回来的一个生命》 |
雪汀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遗憾一个18岁的生命 |
尹忠琼
|
《当代护士(上旬刊)》
|
2007 |
0 |
|
16
|
激扬生命教育,展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价值 |
陈大庆
|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
|
2022 |
0 |
|
17
|
以看见的力量赋能每一个生命成长 |
孙艳梅
|
《山东教育》
|
2023 |
0 |
|
18
|
教育是与生命的对话 |
梁德华
|
《山东教育》
|
2024 |
0 |
|
19
|
尼采对“另一个世界”的批判 |
仰和芝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4 |
1
|
|
20
|
《狂人日记》和《一个温和的建议》创作手法分析 |
单慧芳
胡荣欣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