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lmy注意图式系统理论下的《醉翁亭记》英译对比研究
1
作者 苏琪萱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586-595,共10页
《醉翁亭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篇重要的散文,体现了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文学思想。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选取《醉翁亭记》汉学家Giles的译本以及中国翻译家杨宪益的译本,以Talmy的注意图式系统为框架,从注意力强度、注... 《醉翁亭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篇重要的散文,体现了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文学思想。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选取《醉翁亭记》汉学家Giles的译本以及中国翻译家杨宪益的译本,以Talmy的注意图式系统为框架,从注意力强度、注意力方式、注意力层次三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1) Giles作为外语者,在认知焦点上遵从于原文,想要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以读者为导向,使用的英语更为地道,便于译文读者理解。2) 杨宪益更加强调语义的翻译,翻译过程中作为母语者与原文有着不同的认知焦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文的语义内容通过不同的结构表述出来。本文基于Talmy的注意图式系统理论,对比研究《醉翁亭记》英译本,为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提供新思路,以期对中国古代文学译本的翻译批评研究拓宽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Talmy注意图式系统 《醉翁亭记》
下载PDF
跟着书家学文言文 文徵明《醉翁亭记》
2
作者 张丽媛 《书法教育》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看一看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曾多次书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其中小楷《醉翁亭记》是其82岁所作,骨力劲健,遒劲雅致,为人称道。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明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与... 看一看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曾多次书写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其中小楷《醉翁亭记》是其82岁所作,骨力劲健,遒劲雅致,为人称道。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明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与祝允明、王宠、陈淳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方面,兼善诸体,以小楷造诣最高,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吴门四家 《醉翁亭记》 小楷 王宠 祝允明 骨力 以字行
下载PDF
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以九上第12课《醉翁亭记》教学为例
3
作者 张玉平 《师道(人文)》 2024年第1期39-40,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提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之美,感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提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之美,感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一线教师应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读而后思,思而有变,我尝试从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线教师 语言文字 解读文本 美的熏陶 审美对象 审美品位
下载PDF
以虚衬实环环相扣——欧阳修《醉翁亭记》创作手法浅析
4
作者 牟顺红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36期82-84,共3页
《醉翁亭记》采用了多种创作手法,在叙事上巧做安排,结构上层层蓄势,内容上情与景相互融合,浑然一体,通过看似寻常的山水景物,来揭示深邃的寓义,语言运用上精雕细琢,力求突出音韵之美。欧阳修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追求,使得《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采用了多种创作手法,在叙事上巧做安排,结构上层层蓄势,内容上情与景相互融合,浑然一体,通过看似寻常的山水景物,来揭示深邃的寓义,语言运用上精雕细琢,力求突出音韵之美。欧阳修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追求,使得《醉翁亭记》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意韵与美感,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创作手法
下载PDF
向美而行 乐享人生——《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5
作者 卢红河(执教) 王汉明(点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136-142,共7页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佳作,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出自同一个时期,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本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本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从初中语...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佳作,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出自同一个时期,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本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本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从初中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出发,以“美”为切入点,通过课文诵读、文字咀嚼、问题探讨等方式,层层深入,揭示作品的主题,走进作者的内心,领悟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达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核心素养 政治理想
下载PDF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审美比较阅读
6
作者 韦明园 赵广升 《电脑迷》 2023年第4期151-153,共3页
在推行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背景下,比较阅读成为语文教师需要努力践行的重要教学理念。《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是著名的游记体散文,文质兼美,拥有丰富的审美元素,非常适合进行审美比较阅读。审美比较阅读,有利于培育学生的... 在推行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背景下,比较阅读成为语文教师需要努力践行的重要教学理念。《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是著名的游记体散文,文质兼美,拥有丰富的审美元素,非常适合进行审美比较阅读。审美比较阅读,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心灵。教师应充分发挥记体散文的教学功能,精心设计丰富的审美比较活动,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到审美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审美比较阅读
下载PDF
士大夫视域下《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多维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孟云虎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2期69-71,共3页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篇精品,自问世起就为人所称道。在语文教学中讲授这样的名篇很难把握尺度,而从范仲淹、欧阳修的第一身份--士大夫的角度,品读二文,或可发现诸多不同新意。这样的文本解读越全面、越深入,...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篇精品,自问世起就为人所称道。在语文教学中讲授这样的名篇很难把握尺度,而从范仲淹、欧阳修的第一身份--士大夫的角度,品读二文,或可发现诸多不同新意。这样的文本解读越全面、越深入,越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多维解读
下载PDF
概念转喻视角下的《醉翁亭记》英译研究
8
作者 冯璐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概念转喻是理解某种具体语言转喻手段的基础,其运用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哲学思维、认知机制和概念化方式,为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类典籍作品的创造性翻译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醉翁亭记》作为经典的台阁名胜记,表面写景实则写人,作... 概念转喻是理解某种具体语言转喻手段的基础,其运用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哲学思维、认知机制和概念化方式,为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类典籍作品的创造性翻译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醉翁亭记》作为经典的台阁名胜记,表面写景实则写人,作者的情感思想内化于文引而不发,借由转喻的修辞手段予以传达。基于概念转喻中ICM的认知思想和翻译理据,由事物模型、范畴-属性模型、范畴-成员模型、复杂事件模型、缩写模型和行为模型六个角度切入,对《醉翁亭记》转喻修辞的翻译实践中十位不同译者的译文质量进行探究式分析,总结概念转喻的翻译特点,提出四种可操作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本体,省略喻体”“直译本体,增译喻体”“直译喻体,省略本体”及“直译喻标,省略本体及喻体”,对推动典籍英译研究和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醉翁亭记》 英译
下载PDF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9
作者 包润熙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1-22,共2页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设置情境任务,理解“与民同乐”的成因;2.提供文本支架,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3.梳理“醉”与“醒”的关系,感悟作者的崇高人格。【教学流程】任务一:欣赏一首歌略。任务二:辨析一幅画师:课文中有一张插图,你们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设置情境任务,理解“与民同乐”的成因;2.提供文本支架,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3.梳理“醉”与“醒”的关系,感悟作者的崇高人格。【教学流程】任务一:欣赏一首歌略。任务二:辨析一幅画师:课文中有一张插图,你们觉得怎么样?生:这张图中的人物没有表情,没能表现出人们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设置情境 崇高人格 与民同乐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与反思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下载PDF
《醉翁亭记》的石刻传播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兆鹏 王星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4期88-95,共8页
欧阳修滁州刻石有追求不朽、明志自励与表达政治理想三重动机;《醉翁亭记》在北宋曾三次刻石,以苏轼书丹刻石者影响最大;《醉翁亭记》石刻不仅直接传播了该作品,还带动了相关诗文唱和,影响到音乐、建筑等艺术部类,加强了此记的间接传播... 欧阳修滁州刻石有追求不朽、明志自励与表达政治理想三重动机;《醉翁亭记》在北宋曾三次刻石,以苏轼书丹刻石者影响最大;《醉翁亭记》石刻不仅直接传播了该作品,还带动了相关诗文唱和,影响到音乐、建筑等艺术部类,加强了此记的间接传播。石刻是此记迅速成为经典名篇的基石,也是此记成为经典名篇的标志。石刻传播的文化凝定与文化衍生功能,是其它文学传播方式所无法代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石刻传播
下载PDF
“历代文话”的接受史意义——《醉翁亭记》接受史的四个时代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醉翁亭记》的千年接受史,经历了由质疑、讥病到辩护、赞颂的曲折历程。具体而言,可分为特点鲜明的四个时代,即宋代之"讥病",元明之"辩护",清代之"细读",现代之"追问"。全面考察《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的千年接受史,经历了由质疑、讥病到辩护、赞颂的曲折历程。具体而言,可分为特点鲜明的四个时代,即宋代之"讥病",元明之"辩护",清代之"细读",现代之"追问"。全面考察《醉翁亭记》跌宕起伏接受史,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命意,也可以由此见出文学观念的微妙变化,见出文评家的识见和经历对文本解读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接受史 四个时代
下载PDF
醉心于翻译美文——Herbert A.Giles的译作《醉翁亭记》赏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秋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44-345,共2页
英国著名汉学家HerbertA .Giles的译文《醉翁亭记》 ,给了我们把美学思想运用于翻译之中的信心。在他的译文里 ,Giles发挥其母语娴熟的优势 ,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充分体现了原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使原文与译文“美善相乐” ,达到翻译的三... 英国著名汉学家HerbertA .Giles的译文《醉翁亭记》 ,给了我们把美学思想运用于翻译之中的信心。在他的译文里 ,Giles发挥其母语娴熟的优势 ,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充分体现了原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使原文与译文“美善相乐” ,达到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 ,从而准确而传神地体现出原文的神与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美学 翻译技巧 《醉翁亭记》
下载PDF
从《醉翁亭记》看“醉翁文化”的内涵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锦鸿 洪山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让醉翁亭名扬天下。而由此形成的"醉翁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和无穷的生命力,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前,深刻领会"醉翁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 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让醉翁亭名扬天下。而由此形成的"醉翁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和无穷的生命力,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前,深刻领会"醉翁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醉翁文化” 内涵 影响
下载PDF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怀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2,共11页
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 从北宋庆历六年问世至今,《醉翁亭记》所享有的崇高声誉掩盖了其接受史中的异议和批评,文风"滑稽"论便是尚未受到关注和深入阐释的重要观点。此论实包含多重深刻内涵:从文体思想看,揭示了此文"以文为赋"、"以文为记"的结撰手法,且反映了"尊体"与"破体"两种文体理念的冲突。从主体感受看,欧阳修有意突破"古文"与"时文"的文体界限,融合骈、散,实继承韩愈"以文为戏"传统,寓庄于谐,自我调侃,而刻意突出"乐"之体味,调和人生苦境,"苦中强乐",表现了政治上的挫折感以及超越人生苦难的努力。文体界限的突破和苦乐感受的交融,根源于欧阳修在北宋党争中的沉痛体验,亦契合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普遍遭遇。鲜活的体貌特征和深沉的情感张力,赋予此文文学经典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古文 破体 滑稽 以文为戏 太守之乐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醉翁亭记》三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立欣 吕琴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67-70,共4页
选取北宋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参照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Word Smith4.0和Ant Conc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多个层面考... 选取北宋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的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参照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Word Smith4.0和Ant Conc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多个层面考察与数据研究发现:中国译者用词丰富、词语变化性大且句式与源语基本一致,旨在准确完整地传达源语的内容美;西方译者则倾向于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源语内容,多长句,更加注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中西合译者则将中西两种翻译特点结合,力求既再现源语内容,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英译本 英国国家语料库 数据统计 译者风格
下载PDF
《醉翁亭记》文化意象词英译之比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小芳 张媛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3-68,共6页
从文化意象词认知翻译观角度对比评析了《醉翁亭记》中概念性文化意象词和联想性文化意象词的六个英译文版本,旨在比析最佳译文并探索文化意象词的具体翻译方法。比析结果发现,各位译者在文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上呈现翻译思想的多元化趋... 从文化意象词认知翻译观角度对比评析了《醉翁亭记》中概念性文化意象词和联想性文化意象词的六个英译文版本,旨在比析最佳译文并探索文化意象词的具体翻译方法。比析结果发现,各位译者在文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上呈现翻译思想的多元化趋势,而体现融合翻译思想的翻译方法所翻译的译文则可较好地实现翻译和谐性,适应当前国际跨文化交际形势,促进文化间的充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象认知翻译观 《醉翁亭记》 文化意象词 比析
下载PDF
《醉翁亭记》文本内涵及艺术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小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Z期39-41,共3页
一、《醉翁亭记》的文本内涵1.作者的“乐”是真实的吗?欧阳修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既是散文家,又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都将《醉翁亭记》的文本内涵界定为“与民同乐”,这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醉翁亭记》的文本内涵1.作者的“乐”是真实的吗?欧阳修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既是散文家,又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都将《醉翁亭记》的文本内涵界定为“与民同乐”,这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再在这里探讨其文本内涵是否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在《醉翁亭记》中“乐”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且集中出现于文章的末尾,但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作者虽然一直在提及“乐”,但并没有特别凸显“乐”的内涵,甚至似乎有意在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文本内涵 艺术表达 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中期 “乐” 欧阳修 散文家
下载PDF
《醉翁亭记》英译文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小芳 贲培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84-87,96,共5页
对当前《醉翁亭记》的单个及多个英译本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有理论视角丰富、比析内容全面,但意义观立场不明确、评析范围狭窄、重评轻改等特点。基于研究现状及研究特点,对《醉翁亭记》英译文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具体... 对当前《醉翁亭记》的单个及多个英译本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这些研究主要有理论视角丰富、比析内容全面,但意义观立场不明确、评析范围狭窄、重评轻改等特点。基于研究现状及研究特点,对《醉翁亭记》英译文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英译文 研究综述 研究空间
下载PDF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金伟 崔晶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0,共5页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文或简称“范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文或简称“欧记”)同为古文名篇,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范记被时人称为“四绝”之一,而朱弁《曲洧旧闻》则云“《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文或简称“范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文或简称“欧记”)同为古文名篇,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范记被时人称为“四绝”之一,而朱弁《曲洧旧闻》则云“《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足见评价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阐释 欧阳修 范仲淹 简称 名篇
下载PDF
论《醉翁亭记》主题思想的建构、原因及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宇静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醉翁亭记》"与民同乐"主题思想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提出、置疑、阐释,到被广泛认同的曲折历程。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涉及作品、作家、读者三个方面。如"太守与民共乐图"成了后世地方官吏为政一方的典范;"同乐... 《醉翁亭记》"与民同乐"主题思想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提出、置疑、阐释,到被广泛认同的曲折历程。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涉及作品、作家、读者三个方面。如"太守与民共乐图"成了后世地方官吏为政一方的典范;"同乐亭"、"同乐园"等作为建筑名称被广泛使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亭记》 与民同乐 建构 原因 社会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