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泸县宋墓石刻所见《采莲》队舞图像考
1
作者 陈佳宁 《文化遗产》 2023年第1期91-98,I0002,I0003,共10页
四川省泸县石桥镇新屋嘴村二号墓出土有两件石刻,一为奏乐图,一为舞蹈图,二者虽分刻不同砖石,但实为一组,它们共同构成了宋代《采莲》队舞的表演场景。这件《采莲》石刻的披露对舞蹈史研究颇具价值,作为反映宋代《采莲》队舞的首件文物... 四川省泸县石桥镇新屋嘴村二号墓出土有两件石刻,一为奏乐图,一为舞蹈图,二者虽分刻不同砖石,但实为一组,它们共同构成了宋代《采莲》队舞的表演场景。这件《采莲》石刻的披露对舞蹈史研究颇具价值,作为反映宋代《采莲》队舞的首件文物,它改善了当前队舞研究史料数量稀少、来源单一等问题;并且反映了《采莲》队舞的演出实况,借此可知演员装扮、舞台布置、砌末使用、乐队组成等诸多内容;再者,这组石刻说明,《采莲》队舞至晚在南宋就走出宫廷,流行于民间社会,它是两宋时期宫廷和民间表演艺术传播互动的一个真实写照;而队舞的民间化势必会导致它的演出规模和体量缩小,表演规制不再像宫廷时那般严格,队舞进入杂剧的最大障碍不复存在,它由此具备了与杂剧融合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县宋墓 石刻 《采莲》 队舞
下载PDF
宋代《采莲》舞考
2
作者 李雪薇 《尚舞》 2024年第8期72-74,共3页
《采莲》作为宋代宫廷乐舞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宋代舞蹈情节化、程式化、综合化的总体特点。对于宋代《采莲》舞的记录和描绘,散见于《东京梦华录》《宋史·乐志》《全宋词》及相关宋墓石刻中,其中以南宋右丞相史浩在《鄮峰真隐大曲... 《采莲》作为宋代宫廷乐舞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宋代舞蹈情节化、程式化、综合化的总体特点。对于宋代《采莲》舞的记录和描绘,散见于《东京梦华录》《宋史·乐志》《全宋词》及相关宋墓石刻中,其中以南宋右丞相史浩在《鄮峰真隐大曲》中的描写为盛。文章以此为据,首先对其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并厘清《采莲》队舞与大曲歌舞《采莲舞》的内在关系;其次梳理源流,探析从唐代《采莲曲》、五代《折红莲队》到宋代《采莲》的一脉相承;再次分析宋代《采莲》的形式表现,即舞容的“绰约神仙”与结构的“程式严谨”;最后剖析宋代《采莲》的深刻内涵,即思想的儒、释、道并举及其对“人间”的歌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舞》 队舞 大曲歌舞
原文传递
论《采莲》类乐府诗艳情色彩之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1,共5页
《棹歌》、《采菱》、《采莲》等乐府诗的艳情色彩一向非常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乐府诗的产生与祓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水嬉是祓禊娱乐化的产物,泛舟游乐则是水嬉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泛舟游玩时,除了要歌舞助兴之外,采撷菱荷也是很常... 《棹歌》、《采菱》、《采莲》等乐府诗的艳情色彩一向非常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乐府诗的产生与祓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水嬉是祓禊娱乐化的产物,泛舟游乐则是水嬉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泛舟游玩时,除了要歌舞助兴之外,采撷菱荷也是很常见的活动,这便是《棹歌》、《采莲》、《采菱》等一系列乐府诗滋生的土壤。无论是少女们靓妆而现并娇声宛转地倾吐着相思之情,还是诗人们对此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皆出于水嬉的双重需要——祭祀和娱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棹歌》 《采菱》 《采莲》 艳情 水嬉
原文传递
诗乐辉映 情景交融——弹拨室内乐《采莲》的音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鸿斌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采莲》是青年作曲家朱琳在弹拨乐创作领域中的又一佳作。作品以民族弹拨乐为载体,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用灵动的音响形态生动地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丽江南画面。作曲家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音乐构思缜密精致,音乐语言... 《采莲》是青年作曲家朱琳在弹拨乐创作领域中的又一佳作。作品以民族弹拨乐为载体,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用灵动的音响形态生动地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丽江南画面。作曲家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音乐构思缜密精致,音乐语言新颖别致,音乐风格清秀高雅。本文主要围绕作品中主题材料发展的精炼性和指向性、弹拨乐器音色的探索、结构与调式调性布局等方面进行音乐特征分析,探究其音乐创作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拨室内乐 《采莲》 苏州评弹 音乐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史浩《采莲舞》的多圆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杜兴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0-113,共4页
《采莲舞》是宋代队舞的代表作,诗、词、音乐、歌舞交互错置。要理清唐宋歌舞向元曲发展的轨迹,就不能忽视宋代队舞文学的存在。本文拟就《采莲舞》这一文学样式所显现的舞蹈文化由个体回旋到整体圆场的突破、舞场上循弧道圆的圆场原... 《采莲舞》是宋代队舞的代表作,诗、词、音乐、歌舞交互错置。要理清唐宋歌舞向元曲发展的轨迹,就不能忽视宋代队舞文学的存在。本文拟就《采莲舞》这一文学样式所显现的舞蹈文化由个体回旋到整体圆场的突破、舞场上循弧道圆的圆场原理、音乐流程的回归等多圆结构与多元文化的构成进行探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浩 《采舞》 宋代 队舞 多圆结构 文学样式 舞蹈文化 圆场原理 音乐流程 多元文化 舞蹈形态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中的采莲主题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16,共10页
采莲是风靡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 ,采莲民歌产生于采莲过程中。南朝中 ,文人拟作《采莲曲》大量出现 ,采莲从民歌走向文学 ,成为当时文学中常见的题材、意象。南朝《采莲曲》最终沦为宫体诗 ,经过王勃、贺知章、李白等唐代作家的扭转、... 采莲是风靡江南的农事、民俗活动 ,采莲民歌产生于采莲过程中。南朝中 ,文人拟作《采莲曲》大量出现 ,采莲从民歌走向文学 ,成为当时文学中常见的题材、意象。南朝《采莲曲》最终沦为宫体诗 ,经过王勃、贺知章、李白等唐代作家的扭转、发展 ,采莲歌曲恢复民间本色 ,焕发生机 ,具有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曲》 民歌 文学 意象 母题
下载PDF
《荷塘月色》中引用《采莲赋》真是多余的吗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建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心境温厚,行文节奏舒缓,文字清淡,为人所共赏.王灏先生在其《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中,更述称朱自清的散文为"清灵澹远".但论《荷》,文者大抵对其中写景状物的文...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心境温厚,行文节奏舒缓,文字清淡,为人所共赏.王灏先生在其《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中,更述称朱自清的散文为"清灵澹远".但论《荷》,文者大抵对其中写景状物的文字大加褒扬,赞其文笔细腻、自然新颖,认为"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采赋》 现代文学史 写景状物 朱自清 《荷》 散文 文字
下载PDF
莲生何处:王勃《采莲赋》与咏物赋写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3,共8页
莲花是六朝时常见的咏物赋题材,此类赋的写法在六朝也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而初唐作家王勃遍览前人赋作后,在其《采莲赋》中提出了"莲生何处"的疑问,并且打破了原有的宫廷化的写作模式。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由六朝向唐宋... 莲花是六朝时常见的咏物赋题材,此类赋的写法在六朝也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而初唐作家王勃遍览前人赋作后,在其《采莲赋》中提出了"莲生何处"的疑问,并且打破了原有的宫廷化的写作模式。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由六朝向唐宋转变的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和场域都发生了"由宫廷到江湖"的转变,因此赋体的写作手法也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勃 《采赋》 咏物赋 宫廷 写作模式
下载PDF
南朝《采莲曲》与唐朝《采莲曲》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丽 欧丽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莲是中国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南朝和唐朝时期的文人大量创作《采莲曲》,由于创作主体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唐朝《采莲曲》在对南朝《采莲曲》的继承中有所发展。根据收集的材料比较分析两个朝代《采莲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简... 采莲是中国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南朝和唐朝时期的文人大量创作《采莲曲》,由于创作主体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唐朝《采莲曲》在对南朝《采莲曲》的继承中有所发展。根据收集的材料比较分析两个朝代《采莲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简约探讨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曲》 南朝 唐朝 比较
下载PDF
萧绎《采莲赋》中的抒情手法浅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纾曲 《中国电子商务》 2010年第7期308-309,共2页
梁元帝萧绎,作为宫体诗的代表人物,其赋作《采莲赋》亦充分体现了绮丽华美的文风。本文从《采莲赋》的内容入手,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赋作所传达的柔媚动人的情思。
关键词 《采赋》 萧绎 女子
下载PDF
“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58,共5页
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 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彰显作品突出特色、勾勒文体演化轨迹和管窥文学母题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名作品串联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 萧绎 《采赋》
下载PDF
六朝旧事 荷塘心曲——从“六朝采莲”事看《荷塘月色》的深层主题
12
作者 金鹏 《学语文》 2005年第4期15-16,共2页
《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文字.向来语文教材中是给删掉的.及至2003年新版的高一语文教科书才又给重新添补上:
关键词 《荷塘月色》 高一 语文 “六朝 南朝 梁元帝 《采赋》 朱自清 散文
下载PDF
《采莲赋》中“尔其”与“束素”正解——科学运用训诂学知识研究语文教材古文注释问题
13
作者 冯娜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8期117-119,共3页
《"尔其"与"束素"》一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于《采莲赋》中"尔其"和"束素"的解释错误,并提出"尔其"应解释为"至于","束素"是形容腰细。运用查本推源、系... 《"尔其"与"束素"》一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于《采莲赋》中"尔其"和"束素"的解释错误,并提出"尔其"应解释为"至于","束素"是形容腰细。运用查本推源、系词联义的方法可以得出课文注释没有错误,"尔其"是指示代词和无义助词的组合解释为"那","束素"是动宾词组,译为"裹着洁白的绸子"。科学运用训诂学知识来研究语文教材注释问题,探求词义,才能为语文教材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并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其 束素 《采赋》 注释 语文教材 割裂 穿凿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从《采莲曲》看朱湘诗歌的乌托邦世界
14
作者 王灿 《语文知识》 2013年第3期92-93,共2页
朱湘是现代诗歌史上对格律诗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诗人,创造了像《采莲曲》这样富有古典情韵的诗篇,在诗歌中构筑了纯美的世界。但他生不逢时,现实的诸多焦虑使纯美的世界终成为虚无的乌托邦世界,内心的苦楚与焦虑难以释放,最终走向毁灭。
关键词 《采曲》 朱湘 乌托邦世界
下载PDF
朱湘和他的《采莲曲》
15
作者 黄乐琴 《秘书》 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
  采莲歌谣的最早出现,是对民间求偶、求婚、求子的情感、愿望的习俗化抒发.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以鱼戏莲表现男戏女并生子的热望.……
关键词 《采曲》 朱湘
下载PDF
论王勃《采莲赋》与六朝文学传统
16
作者 卜兴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有别于史传记载,王勃自述写作《采莲赋》的背景,说明其创作动机缘于对前人同类赋作意有不满。然而王勃在实际写作时,其《采莲赋序》中勾勒出的“赋芙蓉”的传统,也正是作者借鉴、摹仿、转化的主要对象。通过梳理六朝文学传统,讨论前代... 有别于史传记载,王勃自述写作《采莲赋》的背景,说明其创作动机缘于对前人同类赋作意有不满。然而王勃在实际写作时,其《采莲赋序》中勾勒出的“赋芙蓉”的传统,也正是作者借鉴、摹仿、转化的主要对象。通过梳理六朝文学传统,讨论前代同类作品的特色,可以见出诸赋与王勃赋文的同异,以此了解《采莲赋》的独特笔法及其背后的创作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勃 《采赋》 六朝 文学传统
下载PDF
朱湘《采莲曲》新析
17
作者 余国京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7-89,共3页
《采莲曲》是朱湘的精华之作。论者一般多认为此诗主要表达了农家少女采莲时的欢快愉悦和初恋时的甜蜜情思。本文作者却认为《采莲曲》和平宁静的意境及采莲女温柔纯洁的爱情,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朱湘幻化的理想境界。... 《采莲曲》是朱湘的精华之作。论者一般多认为此诗主要表达了农家少女采莲时的欢快愉悦和初恋时的甜蜜情思。本文作者却认为《采莲曲》和平宁静的意境及采莲女温柔纯洁的爱情,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朱湘幻化的理想境界。同时,作者还认为《采莲曲》独特的结构形式也体现了朱湘的独特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湘 《采曲》 诗歌 意境 结构形式 爱情 思想感情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增加——从新版《荷塘月色》增加“梁元帝《采莲赋》”谈起
18
作者 任向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4年第7期95-,共1页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采赋》 《荷塘月色》 人文性 梁元帝
下载PDF
女声合唱《采莲曲》创作手记
19
作者 戴于吾 《音乐时空》 2015年第8期11-11,共1页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的是这样的一个生动情景:十里荷塘,莲花盛开,采莲少女的罗裙与荷叶一色,人面与莲花相映,她们在莲池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之时,只有动听的歌声才能使人们感觉到她们的存在。诗人将采莲少女融入美丽...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的是这样的一个生动情景:十里荷塘,莲花盛开,采莲少女的罗裙与荷叶一色,人面与莲花相映,她们在莲池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之时,只有动听的歌声才能使人们感觉到她们的存在。诗人将采莲少女融入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给人们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曲》 创作手记 合唱 唐代诗人 自然景色 王昌龄 少女
下载PDF
《采莲曲》赏析
20
作者 吕锺 《音乐时空》 2015年第8期12-14,共3页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作曲家戴于吾老师将它谱成女声合唱作品,在作品中,音乐与诗的意境结合得相当完美。我指挥合唱团排练戴老师的古诗词作品已十年有余,颇有感悟。在排练《采莲曲》这首作品时,它的音...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作曲家戴于吾老师将它谱成女声合唱作品,在作品中,音乐与诗的意境结合得相当完美。我指挥合唱团排练戴老师的古诗词作品已十年有余,颇有感悟。在排练《采莲曲》这首作品时,它的音乐意境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非常美好的感受。它的音响效果使我产生遐想、令我难以忘怀。现谈一点排练中的体会,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首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曲》 合唱作品 赏析 音乐意境 写景抒情 唐代诗人 诗词作品 音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