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教育将由“冲突”走向“和谐”——评《重建学校精神家园》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永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重建学校精神家园》 道德教育 教育环境 青少年 价值观 教师 教育责任 书评
下载PDF
灾难母题的现代书写与精神家园重建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胜莉 苏宁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4,共7页
灾难是文学的永恒母题之一。汶川大地震后勃兴的灾难母题书写呈现出3个特征:书写形式的多样性与立体感;书写倾向的宏大化与个体化;书写主体的全民性与民间性。灾难书写对精神家园重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表现为4个方面:灾难母题的专题... 灾难是文学的永恒母题之一。汶川大地震后勃兴的灾难母题书写呈现出3个特征:书写形式的多样性与立体感;书写倾向的宏大化与个体化;书写主体的全民性与民间性。灾难书写对精神家园重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表现为4个方面:灾难母题的专题创作与文艺精品生产研究;"抗震文艺"的审美超越观念与精神家园的审美需求;理性精神与文化自信形成民族精神新结晶;地方文化传统的复兴对精神家园重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母题 现代书写 精神家园重建
下载PDF
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兴国 《基础教育》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人的精神性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的精神性发展包括求知、行善、致美等方面,其形成有赖于以一种精神来陶冶人的学校教育。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一种非精神化的倾向,功利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思想,由此而于无形之中对... 人的精神性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的精神性发展包括求知、行善、致美等方面,其形成有赖于以一种精神来陶冶人的学校教育。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一种非精神化的倾向,功利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思想,由此而于无形之中对年轻人的精神成长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为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摒弃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功利性倾向,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精神家园 功利主义 精神
下载PDF
学校成为教师“精神家园”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瑞存 麻小珍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6-69,共4页
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则以学校为"家"。学校要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需要营造"家"的环境,让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工程,使之有归属感、荣誉感。教师要成为"家"主人,评价意识觉醒、认知统一、... 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则以学校为"家"。学校要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需要营造"家"的环境,让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工程,使之有归属感、荣誉感。教师要成为"家"主人,评价意识觉醒、认知统一、责任担当也不能缺失。建设精神家园,学校与教师,各有职责但互为一体,这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体制的保障、人性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建设 精神家园 教师
下载PDF
灾后重建中精神家园建设的中国经验——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几经周折,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经验日臻成熟,可以简要概括为:在建设路径上,强调国家的积极推动;在内容重点上,强调先进文化的大力主导;在建设层次上,...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几经周折,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建设经验日臻成熟,可以简要概括为:在建设路径上,强调国家的积极推动;在内容重点上,强调先进文化的大力主导;在建设层次上,强调民族精神的大力推进;在终极追求上,强调世俗的和谐与精神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建设 中国经验 灾后重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信仰视角下的当代人精神家园重建思考
6
作者 刘小红 刘魁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当代人由于面临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断裂、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遮蔽,精神家园遭遇困境,表现为:信仰的异化与分化、生存焦虑与意义危机、精神生活的物化与思想式微。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本关... 当代人由于面临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断裂、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遮蔽,精神家园遭遇困境,表现为:信仰的异化与分化、生存焦虑与意义危机、精神生活的物化与思想式微。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本关怀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提出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重塑自我范式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传播的应对策略,重建当代人亲切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代人 精神家园重建
下载PDF
营造精神家园:学校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7
作者 刘群英 胡惠闵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3,36,共4页
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要适应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学校文化。于是,不少学校从美化校园、树立形象、创建品牌等举措入手,试图建设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但如果这... 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要适应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学校文化。于是,不少学校从美化校园、树立形象、创建品牌等举措入手,试图建设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但如果这种建设未扎根于学校与师生的精神世界,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成为一种标签,可能会出现“开办的时候很火,炒作得厉害,但几年后。一个很小的问题,就会让新病勾出老病。自生自灭”的情况。‘驱是因为一所学校真实的精神与存在状态,往往是两三句口号、四五处景致所无法承载的。那么,学校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如何运用学校文化的力量来影响教师的实践?本文以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为例,通过呈现该校在学校文化方面的实践尝试。就学校文化建设的“解题”思路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精神家园 解读 学校管理者 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 教育变革 创建品牌
下载PDF
论学校应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8
作者 刘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112-114,共3页
教育有两个最根本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接受,教育便失去了实效。教育通过生活才能成... 教育有两个最根本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接受,教育便失去了实效。教育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生活为依托,强调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塑造、自我完善。教育者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应是"人文性"的,而不仅仅是"知识性"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并力求学生成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生活 教育 精神家园
下载PDF
女性精神家园的重建——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家园构想
9
作者 李凤兰 《理论月刊》 2006年第8期120-123,共4页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拆解了男性神话、颠覆了男权文化赋予女性的价值范式之后,女性写作如何建构新的价值体系,如何重建女性的精神家园?这是女性写作无法回避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解析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构想,为处于现实困境中... 新时期女性文学在拆解了男性神话、颠覆了男权文化赋予女性的价值范式之后,女性写作如何建构新的价值体系,如何重建女性的精神家园?这是女性写作无法回避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解析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构想,为处于现实困境中的女性寻找一条回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小说 重建 精神家园
下载PDF
论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重建
10
作者 罗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7-19,共3页
拥有健康心智和人格的儿童关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越来越技术化的教育让儿童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迷失方向,呵护其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正在遭受侵蚀。回归儿童的本性,以儿童而非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过程,给儿童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拥有健康心智和人格的儿童关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越来越技术化的教育让儿童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迷失方向,呵护其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正在遭受侵蚀。回归儿童的本性,以儿童而非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过程,给儿童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用美育陶冶儿童的心灵,用传统经典培育儿童的思维、启迪智慧,从而让儿童找到通往高贵灵魂的通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儿童发展 侵蚀 重建
下载PDF
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看湘钢一中如何踏上新征程
11
作者 陈文静 李伦娥 《湖南教育(下旬)(C)》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王敏没想到,才当校长4年多,自己这不太有名气的学校,就能出一个全省最高分——2013年高考,学生周之恒以682分的高分,成为湖南省高考文科第一名。2014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资格”……
关键词 学校 精神家园 湘钢 师生 高考文科 北京大学 湖南省 实名制
下载PDF
让学校成为涌动师生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实践探索
12
作者 李研海 《生活教育》 2018年第6期27-28,62,共3页
2010年,在制订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我们确定了新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即"把永吉实验高中建设成为涌动着师生生命活力,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校文化为依托,以课程改革为主渠道,全面创建生命化教... 2010年,在制订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我们确定了新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即"把永吉实验高中建设成为涌动着师生生命活力,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校文化为依托,以课程改革为主渠道,全面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使学校教育真正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生命的动力,张扬生命的个性。把教育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还给学生,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自我建构和超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化教育 特色学校 精神家园 生命活力 实践探索 师生 2010年 生命的意义
下载PDF
坚守德育阵地 重建精神家园
13
作者 龚彤 《师资建设》 2011年第11期47-52,共6页
引子:重庆市江津中学龚彤校长参加了教育部第四十期全国中学校长培训,该培训中心被誉为中学校长的“黄埔军校”。从2010年10月9日至12月51日,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知名中学的48位校长,进行了长达84天、共计480个学时的培训学... 引子:重庆市江津中学龚彤校长参加了教育部第四十期全国中学校长培训,该培训中心被誉为中学校长的“黄埔军校”。从2010年10月9日至12月51日,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知名中学的48位校长,进行了长达84天、共计480个学时的培训学习。该文为龚彤校长在学术交流会上的专题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校长培训 学校 阵地 德育 2010年 学术交流会 黄埔军校
下载PDF
让学校成为涌动师生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
14
作者 李研海 《中小学校长》 2017年第12期63-65,71,共4页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下的新理念。在这一新理念指引下,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创建生命化学校文化的研究。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在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取得了...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下的新理念。在这一新理念指引下,我校在"十二五"期间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创建生命化学校文化的研究。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在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化 学校特色 精神家园 教育理念 理念指引 二五 教学活动 自主能力 全校师生员工 层次的
下载PDF
牢记教育网使命任务构建工大人精神家园——专访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
15
作者 杨燕婷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第5期14-15,共2页
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建没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校而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湖北工业大学明确了“为准办网、办什么网、如... 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建没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校而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湖北工业大学明确了“为准办网、办什么网、如何办网”的根本问题,确立了“修路、造车、载货”的“一步走”策略,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以信息化领导小组为主导,全面统筹校园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校园信息化进程,科学构建校园网络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信息化的质量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工业大学 学校 精神家园 校园信息化建设 教育网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进程 刘德
下载PDF
对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的几点认识
16
作者 任丁 周黎明 +2 位作者 刘军 胥杰 胥树伦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尤其要注重大力弘扬我省精神家园的内核和精华,把重建精神家园融入灾后重建全过程,形成全省人民的自觉追求,以凝聚人心,加快发展。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精神家园 认识
下载PDF
重建精神家园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春梅 《湖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5-77,80,共4页
以当代人精神家园失落的根源为切入点,论述了哲学与精神家园的内在关联.指出:要想建立起与人们血肉相连的亲切的精神家园,就必须正确认识终极关怀与功利的关系,注重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将中西哲学思想融合起来.这既是新世纪哲学... 以当代人精神家园失落的根源为切入点,论述了哲学与精神家园的内在关联.指出:要想建立起与人们血肉相连的亲切的精神家园,就必须正确认识终极关怀与功利的关系,注重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将中西哲学思想融合起来.这既是新世纪哲学发展的目标,又是走出精神危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终极关怀 精神家园 重建 精神危机 功利主义 精神寄托
下载PDF
百年老校开新局,铸就学子精神家园
18
作者 何兰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12期38-45,共8页
走进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以下简称“十一中”),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照在古朴的青砖墙面上,将氛围衬托得越发静谧。这所拥有110年历史的老校,在学校特色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坚持课程培根、文化铸魂、活动育人,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优良的办... 走进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以下简称“十一中”),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照在古朴的青砖墙面上,将氛围衬托得越发静谧。这所拥有110年历史的老校,在学校特色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坚持课程培根、文化铸魂、活动育人,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优良的办学品质为基,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使母校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育人 探索过程 精神家园 学校特色建设 百年老校 办学品质 文化内涵 发展之路
下载PDF
传承民族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旭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古代氐羌族群是中华各民族形成的重要来源.与我国现代诸多民族尤其是使用藏缅语族语言的民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古代氐羌族群是中华各民族形成的重要来源.与我国现代诸多民族尤其是使用藏缅语族语言的民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淌着羌族的血液。”不仅如此,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羌族儿女创造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氐羌族群 民族文化 研讨会综述 灾后重建 精神家园 传承 中国
下载PDF
让学校成为学生精神家园——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20
作者 李新生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8,共4页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在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规范与创新的矛盾中,始终以稳健、平和的姿态追寻着教育的平衡,破解了学生行为习惯难培养、办...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在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规范与创新的矛盾中,始终以稳健、平和的姿态追寻着教育的平衡,破解了学生行为习惯难培养、办学特色不鲜明、学校文化不系统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济南市 精神家园 学生 中学 实践 城乡结合部 寄宿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