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明探源的新尝试——《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概要
1
作者 刘俊男 《长江文明》 2014年第4期94-100,共7页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201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52.9万字,共分绪论及正文五章,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作了重新认识,尤其是对'文明'一词及国家本质的理解,对中国上古的'氏''族'与'氏族公社&#...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201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52.9万字,共分绪论及正文五章,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作了重新认识,尤其是对'文明'一词及国家本质的理解,对中国上古的'氏''族'与'氏族公社'的'氏族'的区分;对长江中游地区部分文化的年代作了新的研究,并提前了几百年;将该地文明进程划为原始社会末期的酋邦,国家时期的城邦、霸国、王国、帝国等几个阶段;对传说史作了重新梳理,并且分清了天帝与人帝;将长江中游地区的文明进程置于全中国乃至世界进行考察与对比以显现其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文明进程 国家起源
原文传递
读《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有感
2
作者 李禹阶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4年第6期84-85,共2页
中国文明探源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重大课题。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呈现出的区域多样性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长江中游地区在我国古代文明进程中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长江古代文明起源与演进的核心区域之一。过去我们对于长江中游地区... 中国文明探源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重大课题。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呈现出的区域多样性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长江中游地区在我国古代文明进程中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长江古代文明起源与演进的核心区域之一。过去我们对于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探讨,由于文献与考古材料的阙如,仍然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文明进程 中国古代文明 文明起源 文明探源 史前文明 考古材料 学术界
原文传递
跨学科成体系的学术创新之作——读《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3
作者 刘彬徽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中国文明探源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重大学术课题,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是此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刘俊男教授的新著《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2014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此课题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文明探源是当今学术界瞩目的重大学术课题,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是此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刘俊男教授的新著《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2014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此课题的一项重要成果。读罢新著,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界关注与重视。第一,该书是俊男教授长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学术课题 重庆师范大学 集大成之作 学术积累 结题 石家河文化 西陵氏 世界文明古国 祝融
原文传递
从地下文物看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宗教祭祀文化——兼论该地宗教与其他文明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男 易桂花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摘录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一书,对宗教发展表达为七个阶段:"(1)无神论;(2)拜物教;(3)自然崇拜;(4)萨满教;(5)偶像崇拜或拟人观;(6)神成了造物主;(7)道德和宗教联系了起来...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摘录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一书,对宗教发展表达为七个阶段:"(1)无神论;(2)拜物教;(3)自然崇拜;(4)萨满教;(5)偶像崇拜或拟人观;(6)神成了造物主;(7)道德和宗教联系了起来。"(1)较高等级的宗教及祭祀文化是文明要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文明化程度。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千差万别,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长江中游地区 文明 文化 祭祀 文物 自然崇拜 马克思
下载PDF
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成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述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全球水资源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跨流域调水是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相当充沛,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但是,"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举世嘱目,... 全球水资源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跨流域调水是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相当充沛,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但是,"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举世嘱目,也是历来沿江各级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腹大患.解决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合理分配、利用长江中游的水资源是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治水的重要方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水资源 李新民 《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南水北调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评《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6
作者 杨勤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808,共1页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水资源 人口 能源 环境
下载PDF
海岱地区文明形成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兼论鲁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序列、特征与社会性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光明 芦琳琳 《管子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70-80,共11页
该文利用鲁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资料,论证了这一地区文明起源形成的进程。将鲁北地区文明形成进程分为:文明形成的前夜——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文明形成时期——大汶口文化;初级文明社会方国时代——龙山文化;高级文明社会王国时... 该文利用鲁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资料,论证了这一地区文明起源形成的进程。将鲁北地区文明形成进程分为:文明形成的前夜——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文明形成时期——大汶口文化;初级文明社会方国时代——龙山文化;高级文明社会王国时代——岳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文化 文明形成进程研究
下载PDF
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已进入王国文明阶段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伯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第7X期3-8,共6页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自青海发源,流经云南、西藏、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至上海汇入东海,全长58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该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是农业发明较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过考...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自青海发源,流经云南、西藏、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至上海汇入东海,全长58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该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是农业发明较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过考古工作者60年的辛勤耕耘,已经确定,距今5000~4300年前,以浙江良渚古城为中心的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已率先进入了王国文明阶段。那么以湖北、湖南为重点的长江中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河文化 中游地区 文明阶段 河南龙山文化 随葬品 土坑竖穴墓 瓮棺葬 屈家岭文化 长江中游
下载PDF
中国特色流域生态文明观的新探索——兼评《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文传浩 《学术评论》 2020年第2期70-73,共4页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资源与气候危机,不仅仅是资源与环境的危机,更是工业文明模式的危机。在市场竞争决定的成本计算体系与交易机制中,由于无法对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生态环境进行定价,由此形成了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的代价无法内生...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资源与气候危机,不仅仅是资源与环境的危机,更是工业文明模式的危机。在市场竞争决定的成本计算体系与交易机制中,由于无法对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生态环境进行定价,由此形成了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的代价无法内生为工业经济必须补偿的成本。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环境补偿的缺失成本,构成了工业经济发展不能突破的自然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项目 长江上游地区 《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开发研究》 水电资源开发 生态文明
下载PDF
长江中游沿江地区港口、工业、城镇发展布局研究
10
作者 蒋宁玲 《地理研究》 1987年第2期94-94,共1页
本文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自然、历史、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分析入手,根据港口、工业,城市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律,提出充分开发利用长江优势,建设以港口、工业、城市为中心的中游沿江经济走廊的战略设想。初步规划以发展长江水运为框... 本文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自然、历史、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分析入手,根据港口、工业,城市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律,提出充分开发利用长江优势,建设以港口、工业、城市为中心的中游沿江经济走廊的战略设想。初步规划以发展长江水运为框轴,铁路、公路密切配合的综合运输网为前提,充分开发利用本区水能矿产资源,促进大耗电、大运量,大耗水等工业布局,形成以冶金、石化、电力、建材、造船、机械、轻纺等部门为主的工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完善的沿江城镇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东靠西移”的强大而发达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研究 沿江地区 长江中游 城镇发展 港口 沿江经济走廊 发展潜力分析 综合运输网 展长 战略设想
下载PDF
收缩城市比较研究--以东北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11
作者 路丹 杨俊全 于晓波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1-63,98,共4页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只有全方位推动城市发展,才能助力实现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研究发现,东北三省人口流失问题愈发严峻,人口流失导致城市收缩。本文比较了东北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收缩现状,包括收缩的空间格局和人口结...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只有全方位推动城市发展,才能助力实现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研究发现,东北三省人口流失问题愈发严峻,人口流失导致城市收缩。本文比较了东北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收缩现状,包括收缩的空间格局和人口结构特征,并从推动城市治理、依托城市群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推进红色冰雪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齐齐哈尔市作为收缩城市精明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比较研究 东北地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
12
作者 刘彬徽 《南方文物》 1996年第2期75-77,共3页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刘彬徽中国文明的起源已成为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形成了研究热潮。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重要地区之一,由于近些年来一系列考古新发现,这一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刘彬徽中国文明的起源已成为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形成了研究热潮。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重要地区之一,由于近些年来一系列考古新发现,这一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石家河文化 文明起源 屈家岭文化 良渚文化 古城 发展水平 中原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文明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揭示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人群摄食策略
13
作者 王伟 黎海明 段阜涛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249-266,共18页
长江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然而,水稻对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人群饮食的贡献程度仍不清晰。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能够量化揭示长江下游地区史前人群的摄食策略。系统收集长江下游地区已发表的人骨、动物骨和植物稳定碳氮同... 长江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然而,水稻对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人群饮食的贡献程度仍不清晰。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能够量化揭示长江下游地区史前人群的摄食策略。系统收集长江下游地区已发表的人骨、动物骨和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对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摄食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距今7.0—5.3 ka长江下游地区人群可能摄食多种动植物资源,该时期水稻对人类饮食的贡献与其他植物资源基本相当。距今5.3—4.3 ka,水稻已超过其他动植物资源,成为美人地遗址人群的主要食物资源。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与稻作农业发展具有同步性,狩猎采集经济则为该区域文明化进程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地区 水稻 摄食策略 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 文明进程
下载PDF
“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14
作者 陈淑卿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 礼仪制度 海岱地区 文明 长江下游地区 遗址 原始文化
下载PDF
石家河大聚落 长江中游文明的崛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弛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第4期80-87,共8页
长江中游地区以三峡出口宜昌至江西九江湖口为界限,长江从中穿过,四周为山地丘陵,中间是广阔的两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 长江中游地区以三峡出口宜昌至江西九江湖口为界限,长江从中穿过,四周为山地丘陵,中间是广阔的两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聚落 文明 山地丘陵 两湖平原 中华民族 货殖列传 场所
下载PDF
发现吴城 探索吴城——《吴城》报告首发式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文明演进”座谈会实录
16
作者 李政 《南方文物》 200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文明演进 座谈会 首发式 文物考古研究 早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发现 实录 北京大学
下载PDF
从聚落、古国到王国:郑州地区文明化进程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丁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21期8-15,共8页
郑州地处华夏腹地,自然和地理环境优越。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郑州地区就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环嵩山地带是全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仅在嵩山东南麓就发现300多处旧石器地点[1],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 郑州地处华夏腹地,自然和地理环境优越。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郑州地区就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环嵩山地带是全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仅在嵩山东南麓就发现300多处旧石器地点[1],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发展以及农业起源的关键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郑州地区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与早期发展的核心区。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郑州地区文明化进程的演进路径及成果做系统梳理,以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探究其演进模式,进而对郑州地区在中原乃至中华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延续中的作用及地位有一个更加清晰和精准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进程 考古学研究 旧石器时代 早期文明 农业起源 人类理想 演进路径 郑州地区
下载PDF
长江干流地区区域发展与国家工业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雷 吴映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3-637,共5页
江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江河流域、特别是长江流域(干流)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农耕时期,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盛唐中期以后(公元640年)长江流域(干流)就开始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国家最重要... 江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江河流域、特别是长江流域(干流)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农耕时期,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盛唐中期以后(公元640年)长江流域(干流)就开始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口集聚和社会生产场所。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文素质,长江流域(干流)再次承担起推动国家现代经济发展主力引擎的职责,尽管这一发展经受过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不同影响。随着国家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环境的变化,21世纪长江流域(干流)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将承担起较以往更为重大的责任,其中以重化工制造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然而,要切实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长江流域(干流)地区未来的发展应首先处理好自身的发展环境问题,诸如上游地区土壤侵蚀、沿岸城市空气污染、地区能源供应短缺、城乡用地冲突等等。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一系列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干流地区 区域发展 国家工业化 工业化进程 长江干流 现代化进程 长江流域 城市空气污染 人类文明 江河流域
下载PDF
试论湖北长江中游经济区发展战略“龙骨天线”模式
19
作者 刘春仁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2期22-25,共4页
在世纪之交的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如何按照系统思想,从发挥各地优势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克服薄弱环节,建立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从宏观系统分析的角度,对湖北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 在世纪之交的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如何按照系统思想,从发挥各地优势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克服薄弱环节,建立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从宏观系统分析的角度,对湖北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龙骨天线”发展模式,以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经济区 发展战略模式 天线 长江中游地区 发展模式 龙骨 湖北 地区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研究 薄弱环节
下载PDF
中日“长江文明的探索”国际学术报告会纪要
20
作者 仝涛 《四川文物》 1998年第2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长江文明 学术报告会 聚落形态 成都平原 长江流域 博物馆 地理环境 古城址 考古研究 长江中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