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世界里先维新”——林纾《闽中新乐府》的诗歌史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全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67-373,共7页
戊戌变法前夕,在梁启超参与筹划并遥控指挥的澳门《知新报》连载的畏庐子《闽中新乐府三十二首》,以时政纠弹和陋俗批判为两大主题类型,旨在振民气、启民智、新民德以救亡图存,表现出鲜明的启蒙动机和近代色彩,属于"新派诗"... 戊戌变法前夕,在梁启超参与筹划并遥控指挥的澳门《知新报》连载的畏庐子《闽中新乐府三十二首》,以时政纠弹和陋俗批判为两大主题类型,旨在振民气、启民智、新民德以救亡图存,表现出鲜明的启蒙动机和近代色彩,属于"新派诗"序列。《知新报》其后成为诗界革命延展到华南地区的新阵地;《闽中新乐府》大体符合梁启超其后提出的"诗界革命"的创作纲领与革新方向,且对梁氏策划《新小说》"新乐府"栏目及该杂志刊发的一批新乐府诗歌起着示范作用,洵为诗界革命之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闽中新乐府》 《知新报》 诗界革命
下载PDF
从训蒙到启蒙--论林纾的前期创作《闽中新乐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胜璋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4-88,共5页
林纾创作的歌谣体儿童训蒙读物《闽中新乐府》,其意义不限于儿童教育改革,应推及近代社会文化的祛蔽启蒙。《闽中新乐府》以“先进西方”为典范比照,探索近代中国维新变革、救亡图存之路,批评价值超越了对社会表层病态的揭示,深入到国... 林纾创作的歌谣体儿童训蒙读物《闽中新乐府》,其意义不限于儿童教育改革,应推及近代社会文化的祛蔽启蒙。《闽中新乐府》以“先进西方”为典范比照,探索近代中国维新变革、救亡图存之路,批评价值超越了对社会表层病态的揭示,深入到国家体制与民族文化的深层肌理。《闽中新乐府》不仅是林纾早期代表作,也是闽籍近代士人群体卓越视野与集体智慧的共同表征,是近代福建社会真实面影的传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新乐府》 林纾 训蒙 维新 启蒙
下载PDF
《闽中新乐府》词汇特点研究
3
作者 林一鸣 王进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2期86-90,共5页
《闽中新乐府》是清末民初福建闽县著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所作仿古的乐府诗集,诗集共有32篇。诗集由于澳门《知新报》的转载和新加坡爱国华侨邱炜萲的翻印传播,影响很大。诗集的成功,除其内容外,还与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密不可分。就... 《闽中新乐府》是清末民初福建闽县著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所作仿古的乐府诗集,诗集共有32篇。诗集由于澳门《知新报》的转载和新加坡爱国华侨邱炜萲的翻印传播,影响很大。诗集的成功,除其内容外,还与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密不可分。就其词汇而言就有许多特点,文章分析了:文白共存的词汇体系、使用较多的俚词鄙谚、使用大量成语或类成语词汇和使用较多福州方言词汇等四个方面的特点,以供评判,其他特点有待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闽中新乐府》 词汇特点 文白共存
下载PDF
末世悲悯与救世之音——漫谈林纾《闽中新乐府》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国 郭建鹏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5,共2页
作为具有维新改良精神的林纾,在民族危亡之际,以"乐府"的形式传达了他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和妇女的关注,在当时的语境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现实性和时事性。
关键词 林纾 《闽中新乐府》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闽海波起出怪杰——闽文化与林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胜璋 张翼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12,共7页
林纾在小说翻译、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其在青少年、壮年时期的学习积累与人生阅历的升华。林纾的文学素养深受福建社会文化的影响,他的白话诗集《闽中新乐府》是福建近代白话文学的先声,亦是福建近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影像;... 林纾在小说翻译、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是其在青少年、壮年时期的学习积累与人生阅历的升华。林纾的文学素养深受福建社会文化的影响,他的白话诗集《闽中新乐府》是福建近代白话文学的先声,亦是福建近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影像;他享誉近现代文学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个印迹分明的"福州制造";他自小被目为"狂生"的暴躁任性更是与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悲剧命运的紧密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学养 《闽中新乐府》 《巴黎茶花女遗事》 堂吉诃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