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阎瑞生》:从社会新闻到电影——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拍摄始末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新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42-148,共7页
1921年上映的影片《阎瑞生》是中国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它改编自1920年发生在上海滩的一桩真实命案,影片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50多年来,诸多电影史材料对该片的某些重要细节描述和价值评判或语焉不详,或互相矛盾。... 1921年上映的影片《阎瑞生》是中国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它改编自1920年发生在上海滩的一桩真实命案,影片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50多年来,诸多电影史材料对该片的某些重要细节描述和价值评判或语焉不详,或互相矛盾。笔者在综合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梳理作为一桩社会新闻的"阎瑞生案件"被搬上银幕的历史脉络,并通过考证影片的某些拍摄细节,对既往电影史上与该影片相关的一些既有结论进行质疑和探讨,重估影片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瑞生》 社会新闻 戏剧 长故事片
下载PDF
从《阎瑞生》到《一步之遥》
2
作者 豆包 《电影世界》 2014年第12期27-31,26,共5页
电影《一步之遥》取材于1920年上海滩有名的"阎瑞生"杀人案,上海洋行职员阎瑞生为了谋夺钱财,杀死1917年当选妓女国"花务总理"的王莲英,其故事原型的戏剧张力丝毫不弱于电影。
关键词 《阎瑞生》 戏剧张力 故事原型 上海滩 杀人案 电影 女国
下载PDF
重溯与重评:《阎瑞生》的拍摄及其影史地位的再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隽隽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6,共7页
《阎瑞生》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却一直因为种种原因而饱受诟病。现有史料表明,在这部电影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利益、民族情感等各种作用力都对这部电影的形态产生了影响。虽然这部电影已经不复存在,但重新梳理这部电影如... 《阎瑞生》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却一直因为种种原因而饱受诟病。现有史料表明,在这部电影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利益、民族情感等各种作用力都对这部电影的形态产生了影响。虽然这部电影已经不复存在,但重新梳理这部电影如何在跨媒介、跨文化的语境中生产和消费,以及它因为什么原因而遭到彻底否定,对于我们了解本土电影产业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而对它进行重新评价,也能够为我们重写中国电影史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瑞生》 民族主义 商业化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电影的跨媒介书写与言说--以电影《阎瑞生》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庆丽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132,共3页
20世纪20年代,上海繁荣的都市文化滋生了娱乐与媒介文化的兴盛,报纸、杂志、戏剧媒介交互丛生。作为舶来品的电影在传入中国后,不断从戏剧、小说等艺术样态中汲取营养,这在无意识中促成了早期电影的跨媒介书写。本文立足于“阎瑞生... 20世纪20年代,上海繁荣的都市文化滋生了娱乐与媒介文化的兴盛,报纸、杂志、戏剧媒介交互丛生。作为舶来品的电影在传入中国后,不断从戏剧、小说等艺术样态中汲取营养,这在无意识中促成了早期电影的跨媒介书写。本文立足于“阎瑞生”一案在不同艺术文本间的互涉与改写来窥探早期电影的跨媒介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 跨媒介 《阎瑞生》 书写 创作 言说 艺术文本 20世纪
原文传递
《阎瑞生》的轰动效应及其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其亮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
1920年6月9日,上海滩名妓,有着“花国总理”头衔的王莲英被阎瑞生勒毙于上海西郊徐家汇的麦田里。这一新闻传遍上海每一个角落:所有大报小报争相报道,各个剧场竞相推出《阎瑞生》戏剧,多家出版社出版关于此案的书籍,一些电影爱好... 1920年6月9日,上海滩名妓,有着“花国总理”头衔的王莲英被阎瑞生勒毙于上海西郊徐家汇的麦田里。这一新闻传遍上海每一个角落:所有大报小报争相报道,各个剧场竞相推出《阎瑞生》戏剧,多家出版社出版关于此案的书籍,一些电影爱好者联合投资拍摄《阎瑞生》,共计10本,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长故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瑞生》 轰动效应 中国电影史 联合投资 上海滩 出版社 徐家汇 爱好者
原文传递
试论战后商业电影侦探间谍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商业电影 间谍 侦探 抗日战争胜利后 战后 《阎瑞生》 古装片 20年代 商业竞争
下载PDF
媒体,城市与上海电影事业的发端
7
作者 何其亮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6期82-84,共3页
提及全球化这一话题,我们不得不探讨资金、人才、技术及信息等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相互作用。这样的流动,在当今电影事业来说,更为明显,也更不可避免。早期中国电影事实上正是这种种元素不断流动的产物。《阎瑞生影戏》的横空出世,... 提及全球化这一话题,我们不得不探讨资金、人才、技术及信息等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相互作用。这样的流动,在当今电影事业来说,更为明显,也更不可避免。早期中国电影事实上正是这种种元素不断流动的产物。《阎瑞生影戏》的横空出世,也只是这些元素流入中国领土产生的一个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瑞生 电影事业 《阎瑞生》
下载PDF
《日照重庆》:去商业化的艺术电影“三明治”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宁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国产电影取材于社会新闻中的青少年暴力事件而获得商业成功的,始自《阎瑞生》(1921),而将同类题材推至艺术与历史高度的则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日照重庆》显然具有双重企图和双重失望,但作品的去商业化特征和对当... 国产电影取材于社会新闻中的青少年暴力事件而获得商业成功的,始自《阎瑞生》(1921),而将同类题材推至艺术与历史高度的则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日照重庆》显然具有双重企图和双重失望,但作品的去商业化特征和对当下泛物质化社会的影射,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独特的精神快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电影 商业化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重庆 日照 三明 社会新闻 《阎瑞生》
原文传递
要向欣赏者挑战——对中国话剧史上一幕场景的反思
9
作者 朱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8-31,共4页
稍微熟悉中国话剧史的人,都不会对发生在二十年代初的一幕场景感到陌生。这就是一九二○年十月十六日,新舞台公演《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惨遭失败。当时,受到《新青年》发动的反对旧剧和文明戏,提倡西洋话剧的运动的冲击,上海戏剧界... 稍微熟悉中国话剧史的人,都不会对发生在二十年代初的一幕场景感到陌生。这就是一九二○年十月十六日,新舞台公演《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惨遭失败。当时,受到《新青年》发动的反对旧剧和文明戏,提倡西洋话剧的运动的冲击,上海戏剧界一些进步人士对充斥舞台的《杀子报》、《火烧红莲寺》之类京戏,以及《阎瑞生》之类海派新戏愈加感到厌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史 场景 中国 欣赏者 反思 《新青年》 《阎瑞生》 二十年代
原文传递
我国早期的几部故事片
10
作者 陶爱民 《现代声像档案》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电影史 故事片 任庆泰 《阎瑞生》 《海誓》 爱情片 《红粉骷髅》 侦探片 商业片
原文传递
7月
11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13期6-6,共1页
1.1921年7月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阎瑞生》上映,这是一部无声黑白故事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深远,打破了有声洋片对故事片的垄断,标志着中国电影发展时期的起步。2.1931年7月万宝山事件爆发。这一事件是由日本在吉林... 1.1921年7月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阎瑞生》上映,这是一部无声黑白故事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深远,打破了有声洋片对故事片的垄断,标志着中国电影发展时期的起步。2.1931年7月万宝山事件爆发。这一事件是由日本在吉林省万宝山村策划的一起引发中国与朝鲜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 《阎瑞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