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5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萨特《阿尔托纳的隐居者》
1
作者 朱杏芳 《剧影月报》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萨特,一个几乎与整个二十世纪共存的名字。一谈起他,人们就会想起存在主义,想起“他人即地狱”,想起《恶心》,想起剧本《禁闭》……的确,萨特太丰富了!他有着深邃的思想,最重要的,他将他的思想溶进了他的作品中。而且,我们没... 萨特,一个几乎与整个二十世纪共存的名字。一谈起他,人们就会想起存在主义,想起“他人即地狱”,想起《恶心》,想起剧本《禁闭》……的确,萨特太丰富了!他有着深邃的思想,最重要的,他将他的思想溶进了他的作品中。而且,我们没有感到枯燥。我们被他的作品震撼,我们也会在他的作品中发现我们从来没有觉察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阿尔托纳的隐居者》 存在主义 戏剧 人物形象塑造 思想观念 艺术表现手法
下载PDF
真理伦理对自由伦理困境的回应——评巴迪欧论萨特的《阿尔托纳的隐居者》
2
作者 艾士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61,共12页
巴迪欧从家庭情节剧、社会道德寓言、个人与历史关系三个维度探讨萨特的戏剧《阿尔托纳的隐居者》,这既是对剧作的解读,也是对萨特伦理思想的拓展、诘问与回应。巴迪欧通过拉康的精神分析符号学拓展萨特将父子简化为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 巴迪欧从家庭情节剧、社会道德寓言、个人与历史关系三个维度探讨萨特的戏剧《阿尔托纳的隐居者》,这既是对剧作的解读,也是对萨特伦理思想的拓展、诘问与回应。巴迪欧通过拉康的精神分析符号学拓展萨特将父子简化为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解,对萨特的自由选择、自欺及选择标准展开苏格拉底式诘问,最终用真理伦理回应自由伦理带来的虚无主义困境。真理伦理指保持对真理的忠诚,它不是普遍性的,而是诸多独特真理的伦理。它寻找既有伦理规范中的突破口,旨在培养主体的辨识力、勇气和忍耐、适度和克制。真理伦理不仅回答了萨特作品中、创作时的伦理问题,也给巴迪欧所处时代陷入危机的法国提供了一剂药方,且对当下依旧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托纳的隐居者》 巴迪欧 萨特 真理伦理 自由伦理
原文传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与莱昂修士《隐居颂》中自然书写的比较
3
作者 李翠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自然书写一直是诗歌批评的重要主题,也是中西比较诗学常见的切入点,但诗歌中的自然并不孤立存在,自然是诗人眼中的自然,“物我关联”才是深刻剖析中西自然书写异同的关键。本文选择中国隐逸诗之宗《归去来兮辞》与西班牙隐逸诗经典《隐... 自然书写一直是诗歌批评的重要主题,也是中西比较诗学常见的切入点,但诗歌中的自然并不孤立存在,自然是诗人眼中的自然,“物我关联”才是深刻剖析中西自然书写异同的关键。本文选择中国隐逸诗之宗《归去来兮辞》与西班牙隐逸诗经典《隐居颂》作为比较对象,从自然意象、物我互动与隐逸缘由三个方面展开比较,以物我关系、物我神关系的对照为内核,呈现中西诗歌自然书写的差异以及由此折射出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隐居颂》 自然书写 物我
下载PDF
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余味说的承启之功
4
作者 文树娟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临汉隐居诗话》是魏泰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魏泰主“余味”“优柔感讽”“事详情隐”的诗学理论,强调诗歌应含蓄蕴藉、温柔敦厚地表达情感。“余味”说作为《临汉隐居诗话》的思想核心,其产生与宋代诗坛的创作风气密切相关。然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是魏泰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魏泰主“余味”“优柔感讽”“事详情隐”的诗学理论,强调诗歌应含蓄蕴藉、温柔敦厚地表达情感。“余味”说作为《临汉隐居诗话》的思想核心,其产生与宋代诗坛的创作风气密切相关。然魏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使其在宋代诗话史上备受文人推崇,在元明清时期亦可看到影响的痕迹。探究“余味”说的承启之功,足以窥探出《临汉隐居诗话》的重要影响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余味”说 承启之功
下载PDF
中韩古代隐居园林空间特征比较研究 以中国独乐园和韩国独乐堂为例
5
作者 闵歆乐 董家益 陈璐瑶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和隐居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对其在同源文化国家中的发展现状探讨较少,且忽视了对其传承和异流特征的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本研究通过对古代及现代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了中韩两国古代“隐士”的...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和隐居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对其在同源文化国家中的发展现状探讨较少,且忽视了对其传承和异流特征的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本研究通过对古代及现代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研,比较分析了中韩两国古代“隐士”的概念和隐逸思想,明确了中韩隐逸文化内涵的特点和异同之处。同时,从空间特征的层面,系统性地识别和比较了中韩两国代表性隐居园林“独乐园”和“独乐堂”,包括园林题名、选址环境、空间结构和构成要素等隐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韩两国隐逸文化的内涵和隐居园林空间特征具有相当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区别。韩国更加推崇儒隐,而中国隐居园林中的隐逸文化更加丰富。在“师法自然”和“自然崇拜”理念的影响下,中韩两国的隐居园林与城市的位置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空间隐蔽性和连接性的营造手法上也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居园林 中韩对比 空间特征 独乐园 独乐堂
下载PDF
法国依云小镇:湖光山色隐居地
6
作者 李传云 《留学》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依云镇(Evian)位于法国上萨瓦省,由拿破仑三世赐名。依云小镇建在宛若一块圆弧形绿宝石的莱芒湖畔,与之隔湖相望的则是伏尔泰、拜伦等名人驻足流连的瑞士小镇洛桑。作为著名的疗养度假胜地,依云既是法国鲜花最多的城镇,也是许多人心向... 依云镇(Evian)位于法国上萨瓦省,由拿破仑三世赐名。依云小镇建在宛若一块圆弧形绿宝石的莱芒湖畔,与之隔湖相望的则是伏尔泰、拜伦等名人驻足流连的瑞士小镇洛桑。作为著名的疗养度假胜地,依云既是法国鲜花最多的城镇,也是许多人心向往之的美丽隐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假胜地 拿破仑三世 心向往之 伏尔泰 拜伦 隐居 湖光山色 绿宝石
下载PDF
珊瑚礁隐居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7
作者 廖馨 周浩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1-898,共8页
珊瑚礁隐居生物是栖息于珊瑚礁隐匿空间中的后生动物群体,其群落的生物量巨大,在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构成中占据大多数,且在珊瑚礁营养动力学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国内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多集中在鱼类及... 珊瑚礁隐居生物是栖息于珊瑚礁隐匿空间中的后生动物群体,其群落的生物量巨大,在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构成中占据大多数,且在珊瑚礁营养动力学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国内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多集中在鱼类及甲壳类、棘皮动物等礁栖或底栖动物上,对珊瑚礁隐居生物的关注度不足,隐居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不甚清楚,有些类别甚至从未被描述。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珊瑚礁隐居生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基于珊瑚礁自动监测装置(Autonomous Reef Monitoring Structures,ARMS)的隐居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隐居生物 生物多样性 海洋酸化 珊瑚礁自动监测装置
下载PDF
元代隐居乐道剧中的身国共治——以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晓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隐居乐道剧 《西华山陈抟高卧》 身国共治
下载PDF
李白隐居地,安陆白兆山
9
作者 刘俊萍(摄) 《新闻前哨》 2023年第18期F0004-F0004,共1页
湖北安陆AAAA级白兆山李白文化风景区,因诗仙李白曾在此隐居十年而驰名天下。公元727年,27岁的李白来到安陆,以此为中心,西入长安,东游吴越,南泛洞庭,北抵太原,写下了1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图为白兆山巅的花岗岩李白巨形塑像。
关键词 诗仙李白 李白文化 隐居 安陆
下载PDF
浅析王蒙《青卡隐居图》的绘画特点
10
作者 王璐璐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9期7-9,共3页
《青卞隐居图》被视为王蒙的代表杰作之一,展现了他精湛绝伦的笔法,创造出中国画中的形式美典范。他在这幅画作中,充分发挥了解索皴、牛毛皴、水晕墨章、苔点法等技法,丰富了山水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语言。其颇具匠心的“繁线密点”的章法... 《青卞隐居图》被视为王蒙的代表杰作之一,展现了他精湛绝伦的笔法,创造出中国画中的形式美典范。他在这幅画作中,充分发挥了解索皴、牛毛皴、水晕墨章、苔点法等技法,丰富了山水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语言。其颇具匠心的“繁线密点”的章法以及玄幻且多变的空间分割,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并对明清及近代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国画 青卞隐居 绘画特点
下载PDF
王蒙山水画《青卞隐居图》的艺术特点
11
作者 江程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元代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文人画在这个时期得到确立与发展。元代的山水画家与宋代以再现客观事实为主不同,他们更加重视写意,多借笔墨表现主观情感。其中,元四家最具代表性,王蒙作为元四家中重... 元代山水画在整个中国画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文人画在这个时期得到确立与发展。元代的山水画家与宋代以再现客观事实为主不同,他们更加重视写意,多借笔墨表现主观情感。其中,元四家最具代表性,王蒙作为元四家中重要的一员,其作品《青卞隐居图》更是把笔墨意趣、主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青卞隐居 空间建构 笔墨 意境表现
下载PDF
探析王蒙“纵横潇洒、繁线密点”的绘画风格——以《青卞隐居图》为例
12
作者 郝江姗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9期57-59,共3页
王蒙作为元末明初的山水画家,开创了“繁密”的绘画风格,用独特的墨法和巧妙的笔法绘制出了一幅又一幅山水名画。其中,为人所熟知的《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评为“天下第一”。这幅画集中了王蒙对不同皴法的运用与“书画结合”的思想,巧... 王蒙作为元末明初的山水画家,开创了“繁密”的绘画风格,用独特的墨法和巧妙的笔法绘制出了一幅又一幅山水名画。其中,为人所熟知的《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评为“天下第一”。这幅画集中了王蒙对不同皴法的运用与“书画结合”的思想,巧妙地将南方风光用全景式构图绘制出来。王蒙善于学习,他对篆书、隶书、行草等都有一定的涉猎,这使得《青卞隐居图》中的皴擦线条十分遒劲,富有弹性,同时浓淡干湿的墨层层叠加,形成了虚与实的美感,让画面有了强烈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纵横潇洒、繁线密点”成为对这幅画的完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青卞隐居图》 绘画风格
下载PDF
王蒙《青卞隐居图》艺术风格探析
13
作者 姚海霞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7期22-24,共3页
王蒙作为山水画史上风格巨变者之一,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开创了密体山水画风格。《青卞隐居图》作为王蒙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在绘画风格上有着鲜明特点。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王蒙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以《青卞隐居图》的画面图式及绘画语言探究... 王蒙作为山水画史上风格巨变者之一,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开创了密体山水画风格。《青卞隐居图》作为王蒙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在绘画风格上有着鲜明特点。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王蒙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以《青卞隐居图》的画面图式及绘画语言探究,从构图、笔法、墨法等方面总结《青卞隐居图》艺术风格特点,以促进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青卞隐居图》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山静日长:明代文人画中的理想隐居生活
14
作者 蔡嘉苗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北宋诗人唐庚在《醉眠》中所描绘的“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景象,让文人不觉产生投簪归隐的热望,后世许多画家以“山静日长”为母题进行创作,如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人皆曾以此为题作山水人物图。清代收藏家孙承泽曾见文徵明的《山... 北宋诗人唐庚在《醉眠》中所描绘的“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景象,让文人不觉产生投簪归隐的热望,后世许多画家以“山静日长”为母题进行创作,如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人皆曾以此为题作山水人物图。清代收藏家孙承泽曾见文徵明的《山静日长图》,觉得“尚未尽致”,又说元代王叔明的《山静日长图》“稍板是临本”,而对唐寅的《山静日长图册》极为喜爱,从龚鼎孳那以书画换来,每天晨起都要翻看一番。沈敦和先生也对唐寅的《山静日长图册》极为赞叹,说:“图中人物面目似豆,而神采奕奕,顾盼如生,真极绘事之能。”他认为此册在嘉禾钱子密尚书家时从火灾中幸存下来,“如鲁灵光巍然独存,殆若有鬼神呵护之者”。美学家邓以蛰先生也说:“《山静日长图册》为六如生平杰作,虽法南宋笔而清润之气超越远甚。”由此可见《山静日长图册》的艺术价值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居生活 唐寅 醉眠 唐庚 日长 文徵明 孙承泽 龚鼎孳
下载PDF
《水浒传》中的王进深层意蕴解读
15
作者 张磊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王进作为《水浒传》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既忠孝双全,堪称一个“完人”,又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人生理想。王进,单从字面看,作者试图告诫后世统治天下的皇帝,要有责任心、进取心,要选贤举能,远离奸佞小人,方能开创太平盛世;从深层理解... 王进作为《水浒传》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既忠孝双全,堪称一个“完人”,又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人生理想。王进,单从字面看,作者试图告诫后世统治天下的皇帝,要有责任心、进取心,要选贤举能,远离奸佞小人,方能开创太平盛世;从深层理解,作者开篇写王进是为了塑造一种标杆,通过将王进与108位好汉人生选择进行比较,强调在乱世,要做到独善其身,隐居田园做隐士不失为好的选择。作者之所以没有写王进上梁山,可能有着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孝 隐居 形象塑造
下载PDF
隐居制度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卓 周志国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日本历史上曾经模仿吸收了许多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又对其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隐居就是其中之一。隐居指家长在老龄或因病等情况下,在生前将家长权让渡给继承人,从家长的地位上引退的行为。这种制度在近代社会被法制化,进而演... 日本历史上曾经模仿吸收了许多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又对其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隐居就是其中之一。隐居指家长在老龄或因病等情况下,在生前将家长权让渡给继承人,从家长的地位上引退的行为。这种制度在近代社会被法制化,进而演化成一种民俗。尽管这种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它否定家长的“终身制”,使家长与家长权受到制约,有利于实现家族的长久延续和事业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居 退休 家长制 任期制 家制度
下载PDF
关于王维的隐居问题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辉斌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9-22,共4页
隐居在王维的生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王维的隐居实况,历来众说纷纭。其实,王维一生共隐居四次:首隐在开元四年的终南山,嵩山之隐为其第二次,第三次系丁母忧而再隐终南山,晚年则辞职归隐于终南,即其一生一隐嵩山、三隐终南。传统的... 隐居在王维的生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王维的隐居实况,历来众说纷纭。其实,王维一生共隐居四次:首隐在开元四年的终南山,嵩山之隐为其第二次,第三次系丁母忧而再隐终南山,晚年则辞职归隐于终南,即其一生一隐嵩山、三隐终南。传统的淇上之隐与开元末之弃官归隐二说,均属子虚乌有,且王维一生也从不曾“亦官亦隐”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隐居 淇上 嵩山 终南山
下载PDF
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地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文镇 黄平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5,10,共4页
东晋南朝隐士辈出,他们多隐居在幽美的山林之中,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了相对集中的特征。隐士隐居地分布的形成,是由隐士当时的特殊需求决定的。这种分布给当时社会文化及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东晋时期 隐士 隐居 地理分布 社会文化 旅游 审美
下载PDF
试论方干的隐居及其心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在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9-74,126,共7页
方干被称为一位“不识朝、不识市”的高隐,其实并非如此。他早年及中老年时曾在睦州故乡和镜湖过着隐居生活,但身在江湖却心存魏阙。他曾多次应举求仕,却屡遭挫折,一生始终未能抑制住为求仕而躁动的心。经历多次挫折之后,他感叹愤... 方干被称为一位“不识朝、不识市”的高隐,其实并非如此。他早年及中老年时曾在睦州故乡和镜湖过着隐居生活,但身在江湖却心存魏阙。他曾多次应举求仕,却屡遭挫折,一生始终未能抑制住为求仕而躁动的心。经历多次挫折之后,他感叹愤激,不时地唱出了似若敝席功名、豁达自处、甘于隐退的诗句,然而这正是他急于求仕而不得时发出的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干 隐居 求仕 心态
下载PDF
南丰刘壎著述编刻及著录问题辨正
20
作者 李博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宋遗民刘壎(1240—1319)的著述在元代皆以抄本行世,明正德间,同邑后辈符遂首次付刻,其后再次散乱,经明末刘氏裔孙冠寰搜讨,合刊为《水云村泯稿》。清初,其子刘凝等逐渐将《吟稿》《泯稿》《隐居通议》独立,后两种于乾隆年间入《四库全... 宋遗民刘壎(1240—1319)的著述在元代皆以抄本行世,明正德间,同邑后辈符遂首次付刻,其后再次散乱,经明末刘氏裔孙冠寰搜讨,合刊为《水云村泯稿》。清初,其子刘凝等逐渐将《吟稿》《泯稿》《隐居通议》独立,后两种于乾隆年间入《四库全书》。嘉、道年间,刘烒、斯嵋父子继续校勘重刻,传世至今。经过自元至清的几次校刻,刘氏著述在编辑形式、文本面貌上均有较大变动。另外,相关目录书著录及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附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壎 水云村泯稿 水云村吟稿 隐居通议 编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