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引发官司看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权问题 |
叶上
|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
|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陈涛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4 |
0 |
|
3
|
关于知识阶层的思考──重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尤小立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1 |
1
|
|
4
|
训练要点:丰富的生活,艺术的提炼——浮生千万绪——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节选) |
|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
2011 |
0 |
|
5
|
精神自由与文化建构——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顾玮
|
《枣庄师专学报》
|
1999 |
0 |
|
6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后世相知或有缘”——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刘思
|
《新闻爱好者》
|
1997 |
0 |
|
7
|
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 |
蒋寅
|
《开放时代》
|
1998 |
1
|
|
8
|
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 |
唐振常
|
《史林》
CSSCI
|
1996 |
2
|
|
9
|
一代国学大师晚年的悲剧命运——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
黄汉平
|
《语文月刊》
|
1997 |
0 |
|
10
|
诗具史笔 史蕴诗心——陈寅恪晚年的生命诗学论 |
李兰
李昕宇
|
《粤海风》
|
2021 |
0 |
|
11
|
“慎终追远”的亲情书写——读《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 |
盛文沁
|
《社会观察》
|
2010 |
0 |
|
12
|
杨树达陈寅恪诗情 |
杨德庆
|
《出版广角》
|
1997 |
1
|
|
13
|
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 |
唐振常
|
《书城》
|
1996 |
0 |
|
14
|
青年毛泽东曾预言中日战争 |
童志强
|
《红广角》
|
1995 |
0 |
|
15
|
《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 |
吴伟斌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0
|
|
16
|
黄萱的人格魅力 |
韩石山
|
《出版广角》
|
1998 |
0 |
|
17
|
推铅球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奥.格里加尔卡
顾鋆
|
《体育与科学》
|
1981 |
0 |
|
18
|
“研究”之研究 |
冯异
|
《同舟共进》
|
1996 |
0 |
|
19
|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陈一青
|
《中国报道》
|
2008 |
0 |
|
20
|
作为传奇述说的陈寅恪 |
高波
|
《粤海风》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