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引发官司看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权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叶上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上个世纪90年代,一本名为《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书横空出世,引发了一系列的热潮。该书详尽描绘了陈寅恪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交往... 上个世纪90年代,一本名为《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书横空出世,引发了一系列的热潮。该书详尽描绘了陈寅恪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交往入手,涉及诸多事件和相关人物,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该书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者陆键东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文献,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而不是局限于用一些陈旧的二手材料去写作,使整本书的可信度非常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档案开放 档案开放利用 隐私权
下载PDF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2
作者 陈涛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8-72,共5页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与其说是一部陈寅恪的人物传记,还不如说是一部反映大学理念的岁月散记。这些理念体现在大学校长"为教授服务"的实际行动上、"老古董"式教授的学术精神上以及学生尊师的"执弟子礼&q...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与其说是一部陈寅恪的人物传记,还不如说是一部反映大学理念的岁月散记。这些理念体现在大学校长"为教授服务"的实际行动上、"老古董"式教授的学术精神上以及学生尊师的"执弟子礼"上……概言之,大学理念形成的奥秘就在于文化的传递和学业的承袭,即大学的精魂。当下,如何延续这一"精魂",更值得思考的则是如何借助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如何把握其建设的本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大学理念 大学文化 现代大学制度
下载PDF
关于知识阶层的思考──重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被引量:1
3
作者 尤小立 《社会科学论坛》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阶层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 社会分工 精神产品
下载PDF
训练要点:丰富的生活,艺术的提炼——浮生千万绪——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节选)
4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1年第5期30-30,共1页
看书时,浓浓的文人气质不时隐现于全书,叫我这个素来向往旧风范的人越发向往。书中收集一些照片,陈寅恪很瘦,始终很严肃,干瘦的身躯教人不禁心冷,心沉。
关键词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训练要点 生活 节选 提炼 艺术 文人气质 向往
下载PDF
精神自由与文化建构——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5
作者 顾玮 《枣庄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精神自由 文化建构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传记 历史学家
下载PDF
陈寅恪的最后20年“后世相知或有缘”——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6
作者 刘思 《新闻爱好者》 1997年第9期40-41,共2页
读传记,由于传主的人品、行状的不同,那感受是不会一样的.一部《史记》“太史公三百篇”,“列传”七十篇占了一半多,“本纪”.“世家”中也不乏公认的传记,但读“游侠列传”和“酷吏列传”,或扼腕或发指,那观感定会迥然不同.
关键词 陈寅恪 世相 二十 爱国知识分子 国学大师 《史记》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辩证法 佛典翻译文学
下载PDF
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寅 《开放时代》 1998年第5期117-118,共2页
作者是否将陈寅恪的心灵痛苦及生命体验的沉痛夸大了?陈寅恪简直就是个整天生活在苦痛中,整天在咀嚼家国之恨的人。这不是历史学家的陈寅恪,倒像是“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李后主了。
关键词 陈寅恪 胡乔木 二十 毛泽东 心灵痛苦 历史学家 柳如是别传 生命体验 传统伦理学 受欢迎的人
原文传递
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振常 《史林》 CSSCI 1996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唐振常前以《孤怀卓荦殉道真》为题写成《吴宓自编年谱》读后所感(将载《读书》杂志一九九六年第六期),今复以同样意义之题稍易其字,写作此文,盖以为今世学人唯陈、吴二先生最称得上... 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唐振常前以《孤怀卓荦殉道真》为题写成《吴宓自编年谱》读后所感(将载《读书》杂志一九九六年第六期),今复以同样意义之题稍易其字,写作此文,盖以为今世学人唯陈、吴二先生最称得上终生守道、乐道、卫道、明道,终至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先生 陈寅恪 蒋天枢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郭沫若 二十 中国文化 《吴宓自编谱》 文化思想
下载PDF
一代国学大师晚年的悲剧命运——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9
作者 黄汉平 《语文月刊》 1997年第9期2-3,共2页
80年代初,我在广州康乐园读书时第一次听说"陈寅恪"的鼎鼎大名。记得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为我们系有容庚、商承祚和王起(季思)这些著名的语言文学教授而引以自豪,而来自历史系的一位同学说,他们系曾有个陈寅恪"更厉害,... 80年代初,我在广州康乐园读书时第一次听说"陈寅恪"的鼎鼎大名。记得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为我们系有容庚、商承祚和王起(季思)这些著名的语言文学教授而引以自豪,而来自历史系的一位同学说,他们系曾有个陈寅恪"更厉害,懂十几门外语",属于"三八一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 陈寅恪 清华国学研究院 王国维 传统文化 大师 语言文学 悲剧命运 广州
原文传递
诗具史笔 史蕴诗心——陈寅恪晚年的生命诗学论
10
作者 李兰 李昕宇 《粤海风》 2021年第1期65-71,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陈寅恪晚年诗作的分析,探究其生命诗学观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独特的精神世界。主要以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为例,采用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结合书中所引诗歌及其他重要史料,离忧悲苦的诗学表征,“思”“诗”... 本文旨在通过对陈寅恪晚年诗作的分析,探究其生命诗学观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独特的精神世界。主要以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为例,采用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结合书中所引诗歌及其他重要史料,离忧悲苦的诗学表征,“思”“诗”对话的诗学内涵,不仅可以见出陈寅恪晚年尤其是最后20年的曲折经历与生命形态,更能深刻理解贯穿陈寅恪一生的文化品格与精神命脉所在,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诗歌 生命诗学
下载PDF
“慎终追远”的亲情书写——读《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
11
作者 盛文沁 《社会观察》 2010年第7期74-75,共2页
写下“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先生,是近十几年来国人最为关注的文化人物之一,也是不断“被书写”的对象。影响较大的如汪荣祖先生的《史家陈寅恪传》、陆建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及有些争议的余英时先生的《陈寅恪... 写下“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先生,是近十几年来国人最为关注的文化人物之一,也是不断“被书写”的对象。影响较大的如汪荣祖先生的《史家陈寅恪传》、陆建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及有些争议的余英时先生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等。这些著述多是从其治学、学术著述等处着笔,刻画了陈寅恪的文化性格,总结其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家陈寅恪传》 慎终追远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书写 母亲 父亲 欢乐 亲情
下载PDF
杨树达陈寅恪诗情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德庆 《出版广角》 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本很有学术分量的书,其中先父杨树达屡有出现。记得解放前我上中学的一个暑假,父亲携我到长沙市北正街访友,路上他指着分叉的湘春街对我说,陈寅恪先生是江西义宁人,却生在这条街上的一所房子里。像这样子温...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一本很有学术分量的书,其中先父杨树达屡有出现。记得解放前我上中学的一个暑假,父亲携我到长沙市北正街访友,路上他指着分叉的湘春街对我说,陈寅恪先生是江西义宁人,却生在这条街上的一所房子里。像这样子温情脉脉对我介绍他学界朋友的生活细节,是从来没有过的。先父于1920年到北京教育部供职,6年后得恩师梁任公引介受聘于清华大学,与陈共事,至1956年逝世,两人交谊当在30年以上。据我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达 陈寅恪 二十 部聘教授 北京教育 生活细节 长期观察 清华大学 长沙市 中学
下载PDF
卓荦孤怀身殉道——《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读后
13
作者 唐振常 《书城》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数年前,三联书店潘振平君为编辑《陈寅恪先生全集》来沪访我,言及广东某君写了一本陈先生传,潘君力言其稿写得很好。此即近日新出的这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得之,数昼夜阅读不能止,每至传神处,或掩卷太息,或废观泪流,或回思陈先生... 数年前,三联书店潘振平君为编辑《陈寅恪先生全集》来沪访我,言及广东某君写了一本陈先生传,潘君力言其稿写得很好。此即近日新出的这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得之,数昼夜阅读不能止,每至传神处,或掩卷太息,或废观泪流,或回思陈先生音容笑貌,或忍不住背诵陈先生的诗章。数日之间,低徊反复,情不能已,思不得绝。读既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先生 二十 陈寅恪 中国文化 郭沫若 作者 天枢 文化思想 学术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青年毛泽东曾预言中日战争
14
作者 童志强 《红广角》 1995年第5期37-37,共1页
青年毛泽东在1916年就曾发出对日本的侵华行径"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的警言。1915年5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
关键词 二十 毛泽东 中日战争 袁世凯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政府 一战 日本侵华 最后通牒 预言
下载PDF
《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伟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5-100,共6页
关于元稹《莺莺传》的写作时间,历来有贞元十八年九月、二十年九月等不同说法,本文打算就此发表浅见,以期抛砖引玉。一、《莺莺传》不是作于贞元二十年九月近人陈寅恪先生认为《莺莺传》的写作时间在贞元二十年九月,其《元白诗笺证稿》
关键词 二十 十七 陈寅恪 长安 校书郎 旧唐书 墓志铭 吏部 莺莺 写作时间
下载PDF
黄萱的人格魅力
16
作者 韩石山 《出版广角》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或许是早些年看过《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此番阅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陈先生与周扬、胡乔木、郭沫若等文化要员的交往,已提不起我多大的兴致,倒是他与几位女性的情谊,让我不止一次地鼻酸欲泪。晚年失明,眼前一片黑沉,正是这几位... 或许是早些年看过《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此番阅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陈先生与周扬、胡乔木、郭沫若等文化要员的交往,已提不起我多大的兴致,倒是他与几位女性的情谊,让我不止一次地鼻酸欲泪。晚年失明,眼前一片黑沉,正是这几位女性的存在,在他的心头,也在他的眼前,放射出亮丽的光彩。其中尤以黄萱的人格魅力,让人感慨不已。黄萱,1910年出生,福建南安人,出身巨富之家,闺阁时期受过良好的古文训练,50年代初,随丈夫居住在岭南大学,与陈家斜对门而居。仅仅是出于好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先生 人格魅力 二十 十三 郭沫若 岭南大学 胡乔木 陈寅恪 女性 周扬
下载PDF
推铅球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奥.格里加尔卡 顾鋆 《体育与科学》 1981年第2期42-46,共5页
最近二十年来,世界男子铅球纪录约提高了三米,看来,在今后的二十年里还可提高三米。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提高呢?关键在于提高铅球的出手速度。如果铅球的出手速度比今天提高1米/秒,那么明天的铅球成绩就有可能提高三米多。否则。
关键词 推铅球技术 现状与展望 出手速度 铅球成绩 二十 最后用力 鞭打动作 男子 铅球运动员 高铅
下载PDF
“研究”之研究
18
作者 冯异 《同舟共进》 1996年第10期40-40,共1页
从报上知道《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已出版,但我无缘见到。报上介绍了该书讲到的一个"细节":1958年,在"厚今薄古"、"拔白旗"号召下批判陈寅恪的"群众运动"中,中山大学有个别明白点道理的领导人... 从报上知道《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已出版,但我无缘见到。报上介绍了该书讲到的一个"细节":1958年,在"厚今薄古"、"拔白旗"号召下批判陈寅恪的"群众运动"中,中山大学有个别明白点道理的领导人不断地提醒在"批陈"问题上要慎重,"在‘批陈’之前,必须要先研究陈寅恪的著作"。我不知道中山大学这位"个别明白点道理的领导人"是谁。他准是吃了豹子胆了,竟敢在"群众运动"中"顶风"(这是时下的流行语言,当时尚未发明,此处姑且"超前"使用一下)而上,大放厥词。他不怕"运动群众"者的大棒抡到自己头上来么?但是,"在‘批陈’之前,必须要先研究陈寅恪的著作"这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群众运动 中山大学 批判 二十 领导人 科学研究 厚今薄古 著作 道理
下载PDF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9
作者 陈一青 《中国报道》 2008年第3期100-100,共1页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玮和吴志菲合著的《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以纪实文体记述了邓小平197...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玮和吴志菲合著的《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以纪实文体记述了邓小平1977年最后一次复出到1997年去世的20年人生传奇,和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翻开新的一页的历史功绩是作者、是新华出版社献给改革开放30年的真诚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功绩 改革开放 人民 新华出版社 人生传奇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下载PDF
作为传奇述说的陈寅恪
20
作者 高波 《粤海风》 2010年第5期76-77,共2页
有关陈寅恪的传奇故事,上世纪20年代就在清华园中述说流传了。近20年来,这一传奇故事的述说更加丰富普及。和其时所谓"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文化氛围相关,在上个世纪末,陈寅恪再一次为人们所关注。1995年出版的《陈寅恪... 有关陈寅恪的传奇故事,上世纪20年代就在清华园中述说流传了。近20年来,这一传奇故事的述说更加丰富普及。和其时所谓"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文化氛围相关,在上个世纪末,陈寅恪再一次为人们所关注。1995年出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让一度已经被淡忘的陈寅恪,又在读书人中间热络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传奇 二十 故事 知识分子形象 梁启超 文化氛围 历史研究 清华园 情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