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来看日本的汉诗外交
1
作者 葛继勇 李梓璇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8世纪初,日本权臣长屋王于宅邸设宴为新罗使节饯行。宴会上众人所作《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是研究日本与新罗汉诗外交的宝贵资料。宴会参与者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和汉诗创作能力,熟悉新罗的风土人情。《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的内容... 8世纪初,日本权臣长屋王于宅邸设宴为新罗使节饯行。宴会上众人所作《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是研究日本与新罗汉诗外交的宝贵资料。宴会参与者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和汉诗创作能力,熟悉新罗的风土人情。《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的内容表明宴会的氛围融洽、关系亲睦友好,但部分汉诗鲜明地宣扬日本的宗主国地位,强烈地表现出日本的“小中华”意识。日本开展的汉诗外交生动彰显出汉诗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辐射力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 《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 长屋王宅 “小中华”意识
下载PDF
悼亡深处见真情——苏轼《江城子》与托马斯·哈代的“爱玛组诗”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康梅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7,共5页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苏轼 悼亡 《江城子》 爱玛组诗
下载PDF
关于《文选》组诗与《集》一诗一题之异——兼论《文选》非仓促成书 被引量:5
3
作者 力之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4-48,共5页
李善所说之《集》多非作者本人手编,故从文献可信度的层面上说,《文选》未必不及之。以《集》一诗一题而《文选》合之,且两者题异,便断《文选》"误",及以《文选》一诗而《集》为若干首,便说前者"盖误"等等,均未为... 李善所说之《集》多非作者本人手编,故从文献可信度的层面上说,《文选》未必不及之。以《集》一诗一题而《文选》合之,且两者题异,便断《文选》"误",及以《文选》一诗而《集》为若干首,便说前者"盖误"等等,均未为得。以古还古,将《文选》放在古代文化背景上考察,而非仅就《文选》以观《文选》,时至今日,实在难以找到能证明《文选》成书仓促之坚实材料,哪怕就是一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组诗 一题
下载PDF
论嵇康与嵇喜的赠答送别组诗
4
作者 叶当前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16-21,共6页
嵇康与嵇喜赠答送别组诗既体现了兄弟的手足情深,也表达了二人志向迥异的哲思。名为送别,实乃言志。亲情难以愈合分离,说明了魏晋之际两条思想路线斗争的激烈。
关键词 嵇康 嵇喜 赠答送别 组诗
下载PDF
南朝五言八句诗的组诗形态与题材类型
5
作者 曾肖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132-134,共3页
至南朝 ,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五言八句式诗 ,统观这些五言八句诗 ,其呈现出两大特点 :从形式上说 ,多采用组诗 ,大部分五言八句诗可以归属于不同类型的组诗中 ;从内容来说 ,主要集中在咏物诗、艳情诗与山水诗三种题材中。南朝五言八句诗表... 至南朝 ,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五言八句式诗 ,统观这些五言八句诗 ,其呈现出两大特点 :从形式上说 ,多采用组诗 ,大部分五言八句诗可以归属于不同类型的组诗中 ;从内容来说 ,主要集中在咏物诗、艳情诗与山水诗三种题材中。南朝五言八句诗表现出来的形态与类型特点为唐代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八句 组诗 题材
下载PDF
论明本禅师的组诗创作及影响
6
作者 李正春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5-92,共8页
明本禅师是元代最负盛名的诗僧,有着精湛的佛学造诣和深厚的诗歌素养。其游方颂古组诗集中诠释了"看话禅"亲征实验的精神和"绕路说禅"的禅悟方式。佛理禅悟组诗以通俗的语言开示众人,阐释参禅之心性旨要,为后代《... 明本禅师是元代最负盛名的诗僧,有着精湛的佛学造诣和深厚的诗歌素养。其游方颂古组诗集中诠释了"看话禅"亲征实验的精神和"绕路说禅"的禅悟方式。佛理禅悟组诗以通俗的语言开示众人,阐释参禅之心性旨要,为后代《拟寒山诗》树立了典范。其山林情结和山居诗直接影响了元明之际明本一派禅门子弟禅修方式及山居诗的创作。以《梅花百咏》为代表的僧俗交往组诗,则为后代咏梅诗奠定了"百篇同韵"的写作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本禅师 “看话禅” 组诗 拟寒山 咏梅
下载PDF
郭沫若送茅盾游苏组诗考释
7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2期69-73,共5页
关键词 郭沫若 茅盾 送别 抗日战争时期 苏联 日本帝国主义 马叙伦 七言绝句 无产阶级文化 组诗
下载PDF
传统诗体的文化透析──《泳史》组诗与类书编纂及蒙学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4年第4期98-105,共8页
传统诗体的文化透析──《泳史》组诗与类书编纂及蒙学的关系张晨本文为历来罕有论述的唐代《泳史》大型组诗溯源,揭示了这一诗体与蒙训教育的关系,从一个方面考察了诗体形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文中又提出敦煌本《编年诗》是起嘏所作... 传统诗体的文化透析──《泳史》组诗与类书编纂及蒙学的关系张晨本文为历来罕有论述的唐代《泳史》大型组诗溯源,揭示了这一诗体与蒙训教育的关系,从一个方面考察了诗体形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文中又提出敦煌本《编年诗》是起嘏所作,为唐诗辑佚提供了新见。作者张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透析 大型组诗 类书编纂 编年 《宫词》 传统 《唐才子传》 敦煌写本 蒙学 作品
下载PDF
苏轼和哈代的悼亡诗比较——以《江城子》和《爱玛》组诗为例(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艾小芳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228-230,238,共4页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对日常生活的追忆。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对日常生活的追忆。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 苏轼 哈代 《江城子》 爱玛组诗
下载PDF
真善美之神的幽吟——金力明组诗《无生族人》欣赏
10
作者 东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4-55,共2页
金力明的组诗《无生族人》八首(刊一九九〇年四月八日香港文汇报《文艺》周刊),各首有很强的独立性,唯沉郁纯朴的风格,“冷”的色彩统一,描绘的是“无望”的人生,故以《无生族人》作为总题放在一起。 金力明的不少诗,并不喜奏出欢快的节... 金力明的组诗《无生族人》八首(刊一九九〇年四月八日香港文汇报《文艺》周刊),各首有很强的独立性,唯沉郁纯朴的风格,“冷”的色彩统一,描绘的是“无望”的人生,故以《无生族人》作为总题放在一起。 金力明的不少诗,并不喜奏出欢快的节奏,更不爱穿上绚丽的外衣。《无生族人》依然如此,而且表现得突出。如果将每一句诗拆开,分析她诗句的语词组合成份,她确实用了很多冷、灰的词语。琢磨诗的基调,也似乎充满了迴绕不去的哀伤;再看看这组短诗中出现而在一般短诗中不易出现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诗 真善美 族人 重踏 秃鹫 “少年” 旧路 形影 鬼魂
下载PDF
诗,抒发真情——读组诗《高原晨曲》
11
作者 银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6-57,共2页
我面前摆着一本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抚琴晚唱》。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老诗人晚年诗作的结集。其中,有诗人白峡近几年所写的八首诗。
关键词 晨曲 组诗 高原 海燕 康巴 “画” 再保 武将 早醒 晚年
下载PDF
来自土地的深沉歌吟——侗族诗人姚茂椿《我的胞衣地》组诗悟读
12
作者 徐昌才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9期82-85,共4页
读侗族诗人姚茂椿先生的《我的胞衣地》这组诗,我头脑里立刻蹦出几个词语:“乡里乡亲”、“土里土气”、“原滋原味”、“地地道道”。这些词语像脚下的土地一样沉实厚重,像山里清泉一样清明质朴,像山涧幽兰一样清雅脱俗,用来形容... 读侗族诗人姚茂椿先生的《我的胞衣地》这组诗,我头脑里立刻蹦出几个词语:“乡里乡亲”、“土里土气”、“原滋原味”、“地地道道”。这些词语像脚下的土地一样沉实厚重,像山里清泉一样清明质朴,像山涧幽兰一样清雅脱俗,用来形容茂椿先生组诗《我的胞衣地》的风格特色真是恰如其分。我不认为来自土地的歌唱有多么低俗,来自生活的抒情有多么庸常,来自心灵的沉思有多么做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侗族 深沉 风格特色 组诗 词语
下载PDF
河湾阅读(组诗)-河湾月
13
作者 蒋德明 《当代教育》 2016年第1期194-194,共1页
我用写诗的稿纸画一汪明月挂在窗口在你望不见秋水的夜里你的泪水就是我的月光我给你的诗句里我不能保证那些句子是最美的但是我能保证每一个句子都是纯净的。
关键词 组诗 阅读 句子 纯净 明月
下载PDF
浅析《己亥杂诗》中自传组诗的形象塑造
14
作者 陈雅惠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5-16,共2页
《己亥杂诗》中有许多颇具自我叙事意味的诗篇,可视为作者自传生平的诗作。其中诗44至53构成了一组小型的自传诗,既有诗人对自我形象的理想化塑造,又有清醒的现实刻画,表现了诗人不同时期的复杂心理,也体现了龚自珍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关键词 龚自珍 《己亥杂 自传组诗 政治思想
下载PDF
文学本位与史的意识——清代论诗组诗的四维建构
15
作者 郑永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9期134-141,共8页
论诗组诗作为一种批评文体发端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形成于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二者成为后代论诗组诗创作的范式。前者主要针对作者所处时代诗歌发展产生的问题进行横向思考,具有现实意识;后者则是通过梳理前代诗歌发展史,... 论诗组诗作为一种批评文体发端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形成于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二者成为后代论诗组诗创作的范式。前者主要针对作者所处时代诗歌发展产生的问题进行横向思考,具有现实意识;后者则是通过梳理前代诗歌发展史,试图从中掌握诗歌发展的脉络,从而指导作者所处时代的诗歌创作。论诗组诗具有诗传型诗文评著作史、文互构的特点,清代诗人在创作论诗组诗时,强化了这种特点,使论诗组诗在横向维度上不单以文学现象为线索进行建构,还出现了以当代诗集、当代作家、当代地域为线索的建构方式;纵向维度则在关注作家的同时,又加入断代、历代、地域等参考要素进行建构。文学本位方面,由于传统论诗组诗七绝载体篇幅的限制,部分诗人的论诗组诗改用其他篇幅较大的诗体,确保创作论能够更好地建构;沿用七绝作为批评文体的诗家,因篇幅的限制,只能以作家为主要批评对象,辐射到作品、文学现象及批评活动本身,从而与横向、纵向书写形成四维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诗 传型文评 史的意识 文学本位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自然诗画(组诗)
16
作者 敖顺康 《群文天地(贵州)》 2013年第3期36-37,共2页
枯井 油水榨干了 掏空的心 只剩下了太阳 干涩空洞的眼睛 看星星暗送秋波 笑迎月亮 腺体被一根根抽去 没有源头 瘦成干瘪的乳房
关键词 组诗 自然
下载PDF
由“一首诗”带出“一组诗”——古诗教学思路新探
17
作者 周爱芳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7年第11期84-86,共3页
将教材中精读的古诗篇目作为例子,由一首诗带出一组诗,通过对比形式,在比较中了解不同的诗体,感受不同诗体的形式美;通过想象画面,勤于开发不同诗境之间的联系,品悟诗境不同的美;通过寻觅诗眼,扣住诗眼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了解诗句含义... 将教材中精读的古诗篇目作为例子,由一首诗带出一组诗,通过对比形式,在比较中了解不同的诗体,感受不同诗体的形式美;通过想象画面,勤于开发不同诗境之间的联系,品悟诗境不同的美;通过寻觅诗眼,扣住诗眼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深入情境,领悟诗情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诗教学 形式 画面
下载PDF
于研读中挖掘组诗教学的空间--以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为例
18
作者 陈玉娟 《福建教育》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面对组诗,教师要避免孤立地教学每首古诗词,而应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梳理组诗的共性与个性,存同求异,发现规律,删繁就简,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充分体味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厚植文化底蕴。
关键词 组诗教学 写景 格律 意境
下载PDF
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浅议文言组诗发展历程
19
作者 陈秋邑 《心事》 2014年第6期79-80,70,共3页
文言组诗这一概念,在古人谈论较少,甚至是不被谈起的,至少在现代被西方语境催生的文论系统建立前,组诗基本不是一个独立自觉的文体学形态。但同时我们看到,大量组诗或近于组诗的文本确实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本文谨以中国古代诗... 文言组诗这一概念,在古人谈论较少,甚至是不被谈起的,至少在现代被西方语境催生的文论系统建立前,组诗基本不是一个独立自觉的文体学形态。但同时我们看到,大量组诗或近于组诗的文本确实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本文谨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浅析文言纽诗的发展历程,尽一己之力为之明源流,别异同,亦算为文言组诗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绶 文言组诗 《九章》 《九歌》 探源
下载PDF
千古风情话离别——送别主题组诗教学谈
20
作者 高冬玲 《学周刊(下旬)》 2014年第3期46-46,共1页
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唯美怡情的古风词韵陶冶着无数华夏儿女。而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他们或是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 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唯美怡情的古风词韵陶冶着无数华夏儿女。而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他们或是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乡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此中情意,怎一个“别”字了得。正如诗人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概括出了人类别离时的共有情感。所以,诉离愁别绪、话深情厚谊、寄理想抱负就成了送别类诗歌常见的主题。在六年级学生毕业之际,我选择了四首送别诗歌《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进行送别诗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古人不同的送别方式,以话语相送的情深意重,以目光相送的悠远绵长,以喝酒相送的豪爽豁达,以唱歌相送的殷切洒脱,但是无论以什么方式相送,都是以真情相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组诗 离别 古风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 情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