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赋体表达 曲尽其妙——探究《陈情表》“有意味的形式”
1
作者 时剑波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2,共4页
文本是有意味的形式,“遵体识文,聚焦形式”才能追寻到文本的特质。《陈情表》作为抒情散文经典,常会因解读重心聚焦在孝情层面而遮蔽了形式的奥秘。分析层次结构的精心安排,会发现赋体铺陈、曲尽其妙是其特质所在:突出“臣”字,谦卑表... 文本是有意味的形式,“遵体识文,聚焦形式”才能追寻到文本的特质。《陈情表》作为抒情散文经典,常会因解读重心聚焦在孝情层面而遮蔽了形式的奥秘。分析层次结构的精心安排,会发现赋体铺陈、曲尽其妙是其特质所在:突出“臣”字,谦卑表达;泣诉祖孙,彼此一体;讳言“忠”字,投合圣意。这些言语形式的特点,正是李密言说的智慧的奥秘,循此深入解读能体悟到他文字背后复杂而隐秘的心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味的形式 遵体识文 赋体铺陈 曲尽其妙 《陈情表》
下载PDF
“至情至性”之外的“别有用心”——《陈情表》再解读
2
作者 余倩雯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长久以来,《陈情表》被称为“至情至性之文”。然而,“陈情”之道,绝非“忠”“孝”二字那么简单。读《陈情表》,须了解晋武帝、李密这两位“言不由衷”的语言大师的博弈,感受“君心”与“臣心”的碰撞,体悟“虚情”与“实意”的微妙,... 长久以来,《陈情表》被称为“至情至性之文”。然而,“陈情”之道,绝非“忠”“孝”二字那么简单。读《陈情表》,须了解晋武帝、李密这两位“言不由衷”的语言大师的博弈,感受“君心”与“臣心”的碰撞,体悟“虚情”与“实意”的微妙,方能洞悉“至情至性”之外的“别有用心”,走出主题单一、认知固化的陈旧藩篱,直抵文本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至情至性 君臣博弈
下载PDF
文体学视野下《出师表》《陈情表》的文学特征和教学启示
3
作者 马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24-29,共6页
《出师表》和《陈情表》是作者在面对特定阅读情境而创作的实用文本,具有明确的写作意图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本文基于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表文的教学内容,以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出师表》《陈情表》的体裁规范,分析二表文本的语体审... 《出师表》和《陈情表》是作者在面对特定阅读情境而创作的实用文本,具有明确的写作意图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本文基于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表文的教学内容,以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出师表》《陈情表》的体裁规范,分析二表文本的语体审美,探究诸葛亮和李密对表文体的风格创造,调整“情感至上”的理解偏颇,进而得到理论化的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师表》 《陈情表》 文体学 文学特征
下载PDF
忠孝双全显智慧,情理兼具谱华章——以《陈情表》为例,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4
作者 李连军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3年第1期69-70,共2页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李密陈述自己“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事实,乞求晋武帝容许自己先孝后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诉苦情,悲恻动人;陈孝情,真挚感人;表忠情,一片赤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语言文字 《陈情表》 语言实践活动 动之以情 思想道德修养 德育渗透 忠孝双全 李密
下载PDF
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研习任务的理解与创设——以《陈情表》《项脊轩志》为例
5
作者 郑杰 朱箫郡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5期41-43,59,共4页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必修部分凸显“学习”的要求,而选择性必修(以下简称“选必”)部分凸显“研习”的要求。从“学习”到“研习”,这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型(学习深度的掘进)以及研究性学习(研习)任务的开发。具体来说,教学方式的转...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必修部分凸显“学习”的要求,而选择性必修(以下简称“选必”)部分凸显“研习”的要求。从“学习”到“研习”,这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型(学习深度的掘进)以及研究性学习(研习)任务的开发。具体来说,教学方式的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从必修阶段的侧重单元教学,转变为选必阶段的侧重单篇精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高中语文 必修教材 《项脊轩志》 《陈情表》 统编教材 传统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建构文本的生命价值——以《陈情表》深度教学为例
6
作者 李向财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能力所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建构阅读、写作、学习活动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经典文本,设计具体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能力所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建构阅读、写作、学习活动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经典文本,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和任务,挖掘文本背后的深意.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从文本探究、情境创设、任务设计三个角度,探讨建构和运用语言,实现经典文本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涵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建构 语言运用 《陈情表》 生命价值
下载PDF
李密《陈情表》别解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海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102,共5页
《陈情表》表现李密与祖母的孝慈之情并非作者创造之初衷。作为奏章一类的文体,《陈情表》是一篇构思缜密、用语讲究、具有很高写作技巧的精心之作。其显示了李密人格的某种变异,与魏晋之际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说,李密是由正始名... 《陈情表》表现李密与祖母的孝慈之情并非作者创造之初衷。作为奏章一类的文体,《陈情表》是一篇构思缜密、用语讲究、具有很高写作技巧的精心之作。其显示了李密人格的某种变异,与魏晋之际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说,李密是由正始名士到西晋名士的一个过渡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密 《陈情表》 魏晋士风
下载PDF
论历代奏议体散文的文学成就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振娅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85-90,共6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奏议(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按古代文章学分类,奏议属应用文体的公牍文,几千年间,名目繁多,包括章、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策、札子等等,明清时期又有题本、题奏... 在中国古代社会,奏议(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按古代文章学分类,奏议属应用文体的公牍文,几千年间,名目繁多,包括章、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策、札子等等,明清时期又有题本、题奏、奏摺等名称.体皆大同小异,只是在功用方式上略有区别.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奏议这种文体已经失去它的应用价值,但它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仍有重要的认识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奏议 《陈情表》 表现手法 抒情色彩 《谏逐客书》 文学成就 《出师表》 古代文章学 政论文
下载PDF
“伪朝”与“圣朝”之辨——重读《陈情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彬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6,共4页
《陈情表》把蜀汉政权和西晋王朝分别称之为“伪朝”与“圣朝”。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历史转折时期以李密为代表的蜀汉本土知识分子弃蜀投晋的利益取向。梳理李密与蜀汉及西晋政权的关系,追踪李密乃至家族入晋后的起伏命运,... 《陈情表》把蜀汉政权和西晋王朝分别称之为“伪朝”与“圣朝”。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历史转折时期以李密为代表的蜀汉本土知识分子弃蜀投晋的利益取向。梳理李密与蜀汉及西晋政权的关系,追踪李密乃至家族入晋后的起伏命运,方能明晰《陈情表》中“伪朝”与“圣朝”的深层意蕴,洞察李密写作此文的背景与动机。《陈情表》不仅是陈述“孝情”,更是向晋武帝和晋王朝陈述自己的忠诚和感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伪朝 圣朝
下载PDF
高中文言文应在深度教学上下功夫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郁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20,共3页
许多老师讲《陈情表》时,总喜欢引用苏轼的一句话作为导引,“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几人在教这篇文章时.能把学生教得下泪啊!这里... 许多老师讲《陈情表》时,总喜欢引用苏轼的一句话作为导引,“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几人在教这篇文章时.能把学生教得下泪啊!这里固然有教师的功底问题,但恐怕最大的问题,还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有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祭十二郎文》 《陈情表》 高中 《出师表》 老师 课堂 学生
下载PDF
从谈判学角度读解《陈情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历来有“读《陈情表》不下泪者,是谓不孝”之说。各种参考资料都对它有着详尽的解析,各位老师也都会用各种方式教读此篇。我教过几遍后,试图找到新的解读和教读思路。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詹文豪先生... 《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历来有“读《陈情表》不下泪者,是谓不孝”之说。各种参考资料都对它有着详尽的解析,各位老师也都会用各种方式教读此篇。我教过几遍后,试图找到新的解读和教读思路。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詹文豪先生写的《弱势者的困境解脱:从〈陈情表〉看谈判的策略与技巧》,很受启发,结合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从谈判学角度读解《陈情表》的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判学 《陈情表》 散文 教学思路 思维训练 中学 语文 阅读指导
下载PDF
《陈情表》答问二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陈情表》 语文教学 中学 教学难点 备课参考
下载PDF
论《陈情表》的写作意图、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寿江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10期52-56,共5页
一李密的《陈情表》自《华阳国志》和《晋书》收录,尤其是南朝梁萧统选入《昭明文选》以来,历代文章评点家均赞不绝口。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 一李密的《陈情表》自《华阳国志》和《晋书》收录,尤其是南朝梁萧统选入《昭明文选》以来,历代文章评点家均赞不绝口。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1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写作意图 读者意识 身份意识 《文章轨范》 《归去来兮辞》 《祭十二郎文》 《出师表》
下载PDF
议《陈情表》的情感说服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蓝海正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1年第4期118-119,共2页
有人说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可见《陈情表》一文之感人,语文教科书把它安排在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目的让学生在精读之后充分感受文章丰富的感情。
关键词 《陈情表》 说服力 情感 语文教科书 感人 文章 学生
下载PDF
《陈情表》“拒绝”艺术的语用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昌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陈情表》的题旨是"辞不就职",不符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其作者李密充分运用"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一致准则、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辩证处理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博得了会话对象晋武帝的同情与... 《陈情表》的题旨是"辞不就职",不符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其作者李密充分运用"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一致准则、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辩证处理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博得了会话对象晋武帝的同情与嘉许,成功地实现了其言语行为的目的。其"拒绝"艺术有很高的语用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拒绝”言语行为 语用学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下载PDF
忠与孝:传统伦理的艰难抉择——《陈情表》的文化整合课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悦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一、整体阅读,立足文本 师:《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委婉真挚地倾诉出来。获得了读者最大限度的同情与共鸣。挚情是《陈情表》的生命。李密的一腔衷情是敬奉给谁的?他又是对谁倾诉的?当时那个拥有至高无... 一、整体阅读,立足文本 师:《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委婉真挚地倾诉出来。获得了读者最大限度的同情与共鸣。挚情是《陈情表》的生命。李密的一腔衷情是敬奉给谁的?他又是对谁倾诉的?当时那个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人听了他的诉说之后有没有动心?你本人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文化整合 传统伦理 课例 整体阅读 倾诉 文章
下载PDF
会通奥窔,举一反三——以《陈情表》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汲安庆 《福建教育》 2016年第24期34-36,共3页
阅读与写作中的“会通”,古今中外的学者都非常看重。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
关键词 《陈情表》 会通 举一反三 教学 《文心雕龙》 写作
下载PDF
晋武帝果真为“情”所动了吗? 被引量:1
18
作者 鄂冠中 《语文知识》 2015年第1期13-14,共2页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等说法几乎是教读《陈情表》时绕不开的引言.一言以蔽之,《陈情表》是胜在李密的孝“情”上.果真如此吗?笔者不以为然.
关键词 “情” 晋武帝 《陈情表》 《出师表》 不孝 教读
下载PDF
《陈情表》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宇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主要日的是领略“辞”“序”“表”等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分析理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主要日的是领略“辞”“序”“表”等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分析理解作品的鉴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 抒情散文 单元学习 思想情感 背景材料
下载PDF
谈《陈情表》的“事”“情”、“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为忠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1期32-33,共2页
《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这一艺术手法存在着一个“事”、“情”、“理”的层进关系,因为没有“事”就没有“情”,没有“情”就没有“理”。如果说“事”是土壤,那么“情”就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大树,而“理... 《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这一艺术手法存在着一个“事”、“情”、“理”的层进关系,因为没有“事”就没有“情”,没有“情”就没有“理”。如果说“事”是土壤,那么“情”就是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大树,而“理”就是大树上所结的果实。然而.在实际的评论分析中,人们论及最多、最深的是其“情”.而对其“事”,特别是其“理”很少作深入探讨。《陈情表》陈了几件事?其“理”的充足性如何?孝的理和忠的理孰轻孰重?这些都是本文需要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表》 “情” “理” “事” 艺术手法 充足性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