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十七年”的“互文”:小说创作与古典文学研究——以《陶渊明写〈挽歌〉》与“陶渊明讨论”为例 |
唐蕾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
|
读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谈文人与政 |
张慧敏
|
《南方论丛》
|
2014 |
0 |
|
3
|
死亡的救赎之曲——论陶渊明的挽歌创作 |
王伟萍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4
|
陶渊明《拟挽歌辞》的生死观 |
符箴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5
|
从《拟挽歌辞》看陶渊明的死亡观 |
黄佳佳
|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 |
1
|
|
6
|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
袁玲玲
|
《九江师专学报》
|
2003 |
1
|
|
7
|
原型與流變:陶淵明《擬挽歌辭三首》與朝鮮時代自挽詩 |
林濬哲
林侑毅
|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
2015 |
1
|
|
8
|
陶渊明挽歌诗研究 |
杜瑞平
|
《九江师专学报》
|
2004 |
3
|
|
9
|
略论陶渊明的《挽歌诗》 |
储江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0
|
智者的挽歌──读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三首》 |
高欣
|
《文史杂志》
|
2002 |
0 |
|
11
|
庄子的生死观对陶渊明挽歌诗创作的影响 |
许德坤
|
《江科学术研究》
|
2018 |
0 |
|
12
|
“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征管见 |
马秀娟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13
|
建构人生的自然──从个性因素看陶渊明之归隐二题 |
裴登峰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4
|
二十世纪陶渊明享年争辩得失平议 |
李华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3
|
|
15
|
陶渊明的归隐与玄学的人格本体论 |
朱家驰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1
|
|
16
|
陶渊明生死观剖视 |
赵治中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3
|
|
17
|
“道”与陶渊明 |
伍方南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8
|
略论陶渊明的饮酒诗 |
陈毛美
|
《齐鲁学刊》
|
1987 |
0 |
|
19
|
试论陶渊明的“旷”与“真” |
陈慧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20
|
谁是陶渊明的“亲戚”? |
一牛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