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书·经籍志》集部发微
1
作者 杨德春 《吕梁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集部分为别集和总集两大类。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别集又分为全集和选集两大类。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又可分为断代... 《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集部分为别集和总集两大类。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别集又分为全集和选集两大类。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又可分为断代全本式总集、断代选本式总集、通代全本式总集、通代选本式总集四大类。截取一代而收录其全部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断代全本式总集。截取一代而收录其部分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断代选本式总集。截取一代以上而收录其全部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通代全本式总集。截取一代以上而收录其部分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通代选本式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第三十·经籍四》 集部 别集 总集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集部发微
2
作者 杨德春 《云南图书馆》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集部分为别集和总集两大类。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别集又分为全集和选集两大类。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又可分为断代... 《隋书·志第三十·经籍四》集部分为别集和总集两大类。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别集又分为全集和选集两大类。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又可分为断代全本式总集、断代选本式总集、通代全本式总集、通代选本式总集四大类。截取一代而收录其全部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断代全本式总集。截取一代而收录其部分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断代选本式总集。截取一代以上而收录其全部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通代全本式总集。截取一代以上以上而收录其部分之作品或某种作品之集子为通代选本式总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第三十·经籍 集部 别集 总集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在日受容研究——以《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为例
3
作者 龚蛟腾 江婉怡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9期14-20,32,共8页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是现存最早的日本敕编汉籍目录,其内容、体例和思想主要参考了我国唐初时期著录最全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体现了多元受容的思想,可供目录学研究。文章主要从著录致用性、分类有序性、伦理价值性等方面,...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是现存最早的日本敕编汉籍目录,其内容、体例和思想主要参考了我国唐初时期著录最全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体现了多元受容的思想,可供目录学研究。文章主要从著录致用性、分类有序性、伦理价值性等方面,将《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和《隋书·经籍志》进行由浅入深的对比研究,并得出结论:古代日本对中国目录学的受容策略、经验与智慧,有助于完善展现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和实践体系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 《隋书·经籍志》 受容 古代目录学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梁有五部目录”考辨
4
作者 袁如月 《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隋书·经籍志》是唐代重要的史志目录,学界对其中所载“梁有五部目录”的解释多有争议。考察阮孝绪《七录序》和《隋志》文本,“五部目录”既非五种目录书,也非名为《五部目录》的目录书,而是包括术数书在内的五部分类方法,即阮... 《隋书·经籍志》是唐代重要的史志目录,学界对其中所载“梁有五部目录”的解释多有争议。考察阮孝绪《七录序》和《隋志》文本,“五部目录”既非五种目录书,也非名为《五部目录》的目录书,而是包括术数书在内的五部分类方法,即阮孝绪所记《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使用的分类方法,《隋志》所记《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则是缺少术数书目录的不完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七录序》 “五部目录”
下载PDF
论史志目录编纂中的神话历史化——以《隋书·经籍志》为考察中心
5
作者 谭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官修史志目录,《隋志》在对“史部”“子部”书籍的分类与认识中表现出明显的神话历史化倾向。《隋志》《隋书》的编修中存在明显的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互动,而且这是唐初史书编纂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共同思...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官修史志目录,《隋志》在对“史部”“子部”书籍的分类与认识中表现出明显的神话历史化倾向。《隋志》《隋书》的编修中存在明显的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互动,而且这是唐初史书编纂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共同思想倾向。《隋志》在其书籍分类方式中所表现出的神话历史化倾向渊源有自,与其对《七录》等目录分类方式的承继、唐初史书编纂的共同选择以及史官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史部分类 历史 神话
下载PDF
由集部看“功用”大旗下文学的发展——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万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作为文学文献的目录,集部的发展演变能够反映出古典文学的发展演变概况。本文通过对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的书目集部的类目、大小序及其收书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嬗变过程中,文学... 作为文学文献的目录,集部的发展演变能够反映出古典文学的发展演变概况。本文通过对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的书目集部的类目、大小序及其收书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嬗变过程中,文学功用论贯穿始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部 文学功用论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对《隋书·经籍志》的征引与辨正
7
作者 李鑫鑫 《贵州文史丛刊》 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
《隋书·经籍志》著录了大量隋代藏书,且注文附载多为隋朝已散佚的典籍,反映出六朝书籍的大致存佚状况,它是研究我国中古时期典籍流传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文化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四库全书总目》征引《隋书·经籍志》,用以... 《隋书·经籍志》著录了大量隋代藏书,且注文附载多为隋朝已散佚的典籍,反映出六朝书籍的大致存佚状况,它是研究我国中古时期典籍流传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文化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四库全书总目》征引《隋书·经籍志》,用以考证其所收录的唐前文献。此外,《隋书·经籍志》中亦存在纰缪遗漏,《四库全书总目》凭藉有关文献典籍对其内容进行辨正补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四库全书总目》 《隋书·经籍志》 征引与考证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发覆
8
作者 杨仕君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 经籍 五十五篇 魏徵 五代史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目录学的历史贡献与学术价值研究
9
作者 刚什蓉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12期91-93,共3页
《隋书·经籍志》作为中国古代目录学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史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该志书不仅是对隋朝及其以前图书文献的详尽整理和总结,更是对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要革新与拓展,展现了其承... 《隋书·经籍志》作为中国古代目录学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史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该志书不仅是对隋朝及其以前图书文献的详尽整理和总结,更是对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要革新与拓展,展现了其承上启下、推陈出新的历史地位与学术意义。因此,对于《隋书·经籍志》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历程,更能够揭示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目录学发展的深远影响。本文将从编者及编撰目的、书籍结构及内容、评价三个角度对《隋书·经籍志》做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四部分类法 经史子集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比较
10
作者 孔锐锐 《文教资料》 2021年第9期29-31,共3页
《隋书·经籍志》与《四库总目》同是官修图书目录,两书在编撰过程中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前人对两书的专书研究成果颇丰,对两书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颇少。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对《隋书·经籍志》和《四库总目》两本目录书的集... 《隋书·经籍志》与《四库总目》同是官修图书目录,两书在编撰过程中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前人对两书的专书研究成果颇丰,对两书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颇少。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对《隋书·经籍志》和《四库总目》两本目录书的集部进行对比研讨。通过细致比较,指出两者在体例上存在的异同,或有助于对两书内容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 集部 比较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在文学目录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新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61-66,共6页
《隋志》正式确定“集部”集中著录文学文献,同时又以部、类序论形式界说类别性质,阐述文学源流,既成为研究先唐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集部 文学目录 成就 影响
下载PDF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叙录”发微 被引量:5
12
作者 阳清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是迄今为止研究《隋志》的最为详尽之作,书首"叙录"部分巧为佳构,可谓引导读者学习和考察《隋志》的最佳资料。姚氏《叙录》采用辑录体式,辅以按语来解释、说明以及评论,藉此表达撰者观点和见解,其...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是迄今为止研究《隋志》的最为详尽之作,书首"叙录"部分巧为佳构,可谓引导读者学习和考察《隋志》的最佳资料。姚氏《叙录》采用辑录体式,辅以按语来解释、说明以及评论,藉此表达撰者观点和见解,其中针对《隋志》种种学术疑案的处理,足以解惑发蒙,启迪后学。本文拟结合《考证》及其书尾"后序",阐发《叙录》的微妙之处,为读者更好地利用《隋志》以及姚氏《考证》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振宗 《隋书经籍考证》 叙录
下载PDF
史部类目的变与不变——从《隋书·经籍志》到《四库全书总目》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发甦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四部分类法自《隋书.经籍志》确立后,官簿私录,多所沿袭,少有变更,这种状况,可以从史部类目中得到反映。后世目录分类之发展,《隋书.经籍志》史部十三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即变化甚微或无所变化,后来又新增章奏、岁时、诏令等类目,其... 四部分类法自《隋书.经籍志》确立后,官簿私录,多所沿袭,少有变更,这种状况,可以从史部类目中得到反映。后世目录分类之发展,《隋书.经籍志》史部十三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即变化甚微或无所变化,后来又新增章奏、岁时、诏令等类目,其原因盖与某类书的数量及目录学家的看法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隋书·经籍志》 史部
下载PDF
从《隋书·经籍志》看中国唐朝以前的农学著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向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3-394,共2页
叙述了何谓《隋书·经籍志》及其内容、体例,对《隋书·经籍志》中的农业著作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唐朝以前农学著作的概况及特点。
关键词 经籍 《隋书·经籍志》 农学著作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所据“旧录”新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固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8年第3期10-13,9,共5页
《隋书经籍志》所据“旧录”新探张固也《隋书经籍志》总序中说:“今考见存,合条为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有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其旧录所取,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其旧录所遗,辞义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人之。”这... 《隋书经籍志》所据“旧录”新探张固也《隋书经籍志》总序中说:“今考见存,合条为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有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其旧录所取,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其旧录所遗,辞义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人之。”这里的“旧录”,显然即《隋志》正文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志》 隋书经籍 《七录》 藏书目录 唐初 古典目录学 魏征 藏书情况 《目录学发微》 书目分类
下载PDF
论《隋书·经籍志》在图书分类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文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官修的一部史志目录,论述汉唐间五百多年图书流传及存佚情况,因而它也是一部重要的学术源流史和图书分类学著作。《隋书.经籍志》确立的四部分类法,对唐宋以后尊孔读经、重视历史、充分发挥孔孟思想和史学在治国...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官修的一部史志目录,论述汉唐间五百多年图书流传及存佚情况,因而它也是一部重要的学术源流史和图书分类学著作。《隋书.经籍志》确立的四部分类法,对唐宋以后尊孔读经、重视历史、充分发挥孔孟思想和史学在治国中的作用有积极影响,也是唐太宗治国思想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图书 四部分类法 价值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编撰思想探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博 傅荣贤 《图书馆学刊》 201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隋书·经籍志》的编撰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式意义,对其编撰思想进行研究,不但能探明其成书规律,推究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思想脉络,更能为"图书馆学中国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编撰思想图书馆学 目录学
下载PDF
《七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比较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彩云 王玉桂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七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三者在体例因袭、著录、分类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七略》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体例因袭 分类 创新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总集”概念辨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剑华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总集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的“小说”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隋书·经藉志》作为继《汉书·艺文志》之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对小说的类别性质、源流功用有着较为深刻和进步的认识与阐述,反映出了其颇具学术价值的"小说"观,对后世的小说观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小说 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