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史《隐逸传》反映的隐士隐逸原因及编撰意图 被引量:7
1
作者 戴显群 王营绪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6-80,90,共6页
隐士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阶层和政治力量,它对社会政治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正史为隐逸列传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本文对十四部正史《隐逸传》所记载的约282名隐士进行排比分类,将我国古代隐逸的原因分为... 隐士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阶层和政治力量,它对社会政治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正史为隐逸列传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本文对十四部正史《隐逸传》所记载的约282名隐士进行排比分类,将我国古代隐逸的原因分为6种类型。并对正史为隐逸列传的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史《隐逸传》 类型 编撰目的
下载PDF
基于《隐逸传》视角的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赫云 李倍雷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4-23,共10页
《隐逸传》是印证图像隐逸主题最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同时还可以看到隐逸的各种类型主题。主题学理论以艺术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母题与主题为研究对象,阐释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的含义及其隐喻,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纵横绵延的艺术... 《隐逸传》是印证图像隐逸主题最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同时还可以看到隐逸的各种类型主题。主题学理论以艺术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母题与主题为研究对象,阐释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的含义及其隐喻,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纵横绵延的艺术母题与主题的爬梳,探寻历时性与共时性中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演变脉络对艺术史的流变所产生的影响,把握其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的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揭示艺术变迁的历史渊源与历史流变的关联因果。这些现象在《隐逸传》中皆可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传》 母题在场 主题出场 历时性 共时性
下载PDF
唐宋隐逸文化比较——以《旧唐书》与《宋史》中《隐逸传》为中心
3
作者 李相宜 《精品生活》 2022年第20期0115-0117,共3页
唐宋是中国古代隐逸文化最为鼎盛的两个朝代,《旧唐书》和《宋史》都为隐士设有独立的板块——《隐逸传》。对两部《隐逸传》进行比较研究,可见唐宋隐逸文化的异同及其内在原因。相似性方面:两朝隐逸皆受帝王“重隐”传统和道家文化的... 唐宋是中国古代隐逸文化最为鼎盛的两个朝代,《旧唐书》和《宋史》都为隐士设有独立的板块——《隐逸传》。对两部《隐逸传》进行比较研究,可见唐宋隐逸文化的异同及其内在原因。相似性方面:两朝隐逸皆受帝王“重隐”传统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差异性方面:唐代以隐求仕,而宋代为隐而隐;科举对宋代隐士的影响较之唐代更加深远;以讲学为中心的隐逸形式在唐代较为少见,而在宋代得到了普及。上述异同的背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隐逸传》 《旧唐书》 《宋史》 唐宋比较
下载PDF
隐逸文化积极因素的消解
4
作者 张立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126,99,共7页
隐逸文化积极因素的消解张立伟我所谓积极因素,是指陷逸文化的正义、自由、待时三要素。(参阅拙作《孔子论隐逸三要素》,载《孔子研究》1991年1期。《隐逸贡献论》,载《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2期)。它们之被腐蚀与消解,... 隐逸文化积极因素的消解张立伟我所谓积极因素,是指陷逸文化的正义、自由、待时三要素。(参阅拙作《孔子论隐逸三要素》,载《孔子研究》1991年1期。《隐逸贡献论》,载《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2期)。它们之被腐蚀与消解,我认为同隐逸文化中有股强大的冷漠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积极因素 自由意志 自由选择 朱敦儒 入世之心 《隐逸传》 《大人先生传》 知识分子 《王无功文集》
下载PDF
隐士的由来——《中国古代的隐士》
5
作者 韩兆琦 《创造》 2015年第10期88-88,共1页
隐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后汉书》有《逸民列传》,《晋书》、《唐书》、《宋史》、《明史》等都有《隐逸传》,《南齐书》有《高逸传》,《清史稿》有《遗逸传》,嵇康、皇甫谧有《高士传》,袁淑有《真... 隐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后汉书》有《逸民列传》,《晋书》、《唐书》、《宋史》、《明史》等都有《隐逸传》,《南齐书》有《高逸传》,《清史稿》有《遗逸传》,嵇康、皇甫谧有《高士传》,袁淑有《真隐传》,称呼不一,写的都是同一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中国 《后汉书》 《隐逸传》 《南齐书》 《清史稿》 《晋书》
下载PDF
史书之隐逸传 被引量:1
6
作者 箫文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2,共1页
众所周知,《后汉书》始创《隐逸传》。其实,《汉书·王贡龙两龚鲍传》就是一部隐逸传。前面有一段文字,历数历史上的高隐之士,如伯夷、叔齐及商山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等。汉代论及了谷口郑子真、蜀郡严君平... 众所周知,《后汉书》始创《隐逸传》。其实,《汉书·王贡龙两龚鲍传》就是一部隐逸传。前面有一段文字,历数历史上的高隐之士,如伯夷、叔齐及商山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等。汉代论及了谷口郑子真、蜀郡严君平,并引用了扬雄赞。实际上这是一篇小序,此传中人物,如王吉、贡禹、龚胜、龚舍均忠直数谏,以名节著称,当谓之朝隐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传》 《后汉书》 史书 严君平 扬雄
原文传递
史书之隐逸传
7
作者 乐闻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57,共1页
众所周知,史书《隐逸传》始见于《后汉书》。但是,《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实际就是一部隐逸传。前面有一段文字,历数历史上的高隐之士,如伯夷、叔齐及商山四皓等。论及汉代谷口郑子真、蜀郡严君平,还引用了扬雄论赞。这段文字... 众所周知,史书《隐逸传》始见于《后汉书》。但是,《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实际就是一部隐逸传。前面有一段文字,历数历史上的高隐之士,如伯夷、叔齐及商山四皓等。论及汉代谷口郑子真、蜀郡严君平,还引用了扬雄论赞。这段文字实际就是一篇小序。此传中人物,如王吉、贡禹、龚胜、龚舍等均忠直敢谏,以名节著称,当谓之朝隐之士,只是没有像《儒林传》那样单独标出《隐逸传》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传》 史书 《后汉书》 严君平 文字 历数 扬雄
原文传递
先秦隐逸群体浅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东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后汉书·岑彭传》云;“招聘隐逸,与参政事.”后《晋书》设《隐逸传》,隐逸这一名词遂被广泛使用,成为隐居之人的通称.事实上,隐逸作为“中国社会的特产”,在先秦时期即以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群体之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时人谓之:“... 《后汉书·岑彭传》云;“招聘隐逸,与参政事.”后《晋书》设《隐逸传》,隐逸这一名词遂被广泛使用,成为隐居之人的通称.事实上,隐逸作为“中国社会的特产”,在先秦时期即以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群体之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时人谓之:“隐者”、“逸民”等.早有学者明确指出:隐逸的出现有着君主政治的独特背景和农村社会的坚实基础.先秦时期由“君臣父子”的严密秩序到“天下无道”的“季世”,君主政治的专制成份日渐加强,而这恰又是隐逸产生和得以发展的背景.也就是说,君主政治的专制因素在走上成熟的历程中,与之相应的那套统治结构,显然无法容忍和吸纳在思想主张和生活情趣上迥异于世俗之众的隐逸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君主政治 《庄子·让王》 韩非子 社会群体 思想主张 生活情趣 《隐逸传》 君主统治
原文传递
论五凉学术的渊源和特征
9
作者 杨胜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5,共6页
东汉末年 ,随着私人讲学盛行及魏、西晋统治中心河洛地区的玄学流行 ,河西五郡及与之毗邻的关陇地区成为汉代章句之学的重镇。但在西晋末年 ,由于外来学者的涌入和外出凉州士人的归来 ,凉州学术逐渐失去其地方特色 ,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东汉末年 ,随着私人讲学盛行及魏、西晋统治中心河洛地区的玄学流行 ,河西五郡及与之毗邻的关陇地区成为汉代章句之学的重镇。但在西晋末年 ,由于外来学者的涌入和外出凉州士人的归来 ,凉州学术逐渐失去其地方特色 ,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五凉学术与西晋有前后承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凉 学术史 汉学 多元化 渊源 特征 凉州 《晋书》 《隐逸传》 《艺术传》
下载PDF
抚琴弄弦不解音?──陶渊明与音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绍生 王守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4-78,共5页
陶渊明既有比较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他对五音之中的商音体味尤为精到),又有一定的音乐表现技巧;不仅擅长歌咏,而且擅长弹琴,对琴情有独钟。陶渊明的音乐理论和对琴的爱好,具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陶渊明 音乐 人生 任情 《隐逸传》
全文增补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解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昭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斗米道 督邮 《隐逸传》 《晋书》 《宋书》 江州祭酒 魏晋南北朝史 《历史研究》 《三国演义》
下载PDF
“或《唐书》字误”之误
12
作者 顾农 《鲁迅研究动态》 1984年第6期21-21,共1页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古镜记》条下先据《古镜记》钩稽王度生平,然后写道:由隋入唐者有王绩,绛州龙门人,《新唐书》(一九六)《隐逸传》云:“大业中,举孝悌廉洁……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古镜记》条下先据《古镜记》钩稽王度生平,然后写道:由隋入唐者有王绩,绛州龙门人,《新唐书》(一九六)《隐逸传》云:“大业中,举孝悌廉洁……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罗网在天下,吾且安之!’乃还乡里。……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则《新唐书》之绩及凝,即此文之勣及度,或度一名凝,或《唐书》字误,非能详也。《唐书》(一九二)亦有绩传,云:“贞观十八年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隋书》 古镜 唐宋 绛州 著作郎 《隐逸传》 王绩 余功 龙门
下载PDF
也谈诸葛亮的澹泊——与黄裳同志商榷
13
作者 黎洪 《江淮论坛》 1984年第6期116-117,共2页
黄裳同志著文于《人民日报》,说如果相信诸葛亮“主张淤泊”,那便是“中了《商士传》、《隐逸传》以至《三国演义》之类读物的宣传影响,”“上了过去论客的当。”请葛亮究竟主张过澹泊没有呢?黄裳同志似乎说得过于绝对了。黄所举的一些... 黄裳同志著文于《人民日报》,说如果相信诸葛亮“主张淤泊”,那便是“中了《商士传》、《隐逸传》以至《三国演义》之类读物的宣传影响,”“上了过去论客的当。”请葛亮究竟主张过澹泊没有呢?黄裳同志似乎说得过于绝对了。黄所举的一些读物,当然不宜用作分析诸葛亮的论据,但至少还有《三国志·蜀书》和《诸葛亮集》,可以为我们弄清这一问题,提供可信的史料。请葛亮主张澹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演义》 《隐逸传》 三国志 史料 《人民日报》 读物 格言 蜀国
下载PDF
宗炳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14
作者 冯立 《华夏文化》 2006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山水画 美学思想 宗炳 《历代名画记》 《宋书》 《隐逸传》 《南史》 李延寿
下载PDF
内儒外道与《抱朴子》
15
作者 李捷 《教育艺术》 1996年第6期22-22,共1页
内儒外道与《抱朴子》●李捷葛洪(281—341)是羲黄文化史上一位奇特的人物。幼年以儒知名,晚年以道名世,有人说他似儒非儒,似道非道。他是东晋著名的道教徒,又是著名的儒家思想的研究学者。他研究道家,不轻视儒家,他栖身... 内儒外道与《抱朴子》●李捷葛洪(281—341)是羲黄文化史上一位奇特的人物。幼年以儒知名,晚年以道名世,有人说他似儒非儒,似道非道。他是东晋著名的道教徒,又是著名的儒家思想的研究学者。他研究道家,不轻视儒家,他栖身于道教,又不远离儒学。人们说他认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儒外道 《抱朴子》 儒家思想 哲理与形象 《隐逸传》 道教思想 羲黄文化 儒家学说 批判继承 精神与肉体
下载PDF
明清徽州文人的“风节”与“风雅”
16
作者 陈居渊 《徽州社会科学》 2018年第11期26-29,共4页
“风节”和“风雅”,是清代学者赵士吉等人编写《徽州府志》时增设的两种人物传记的称谓。前者为《风节传》,次于《文苑传》之后,记录明清文人66人。后者为《风雅传》,作为《隐逸传》的附传,记录明清文人58人。《风节传》《风雅传》二... “风节”和“风雅”,是清代学者赵士吉等人编写《徽州府志》时增设的两种人物传记的称谓。前者为《风节传》,次于《文苑传》之后,记录明清文人66人。后者为《风雅传》,作为《隐逸传》的附传,记录明清文人58人。《风节传》《风雅传》二传共计124位文人,较为真切地彰显了明清时期徽州文人特有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 明清时期 徽州府 文人 《隐逸传》 人物 清代学者 精神世界
原文传递
陶潜和苏轼的子女观
17
作者 芦笛 《中学历史教学》 2009年第10期51-51,共1页
沈约在编撰《宋书》时,把陶渊明归入《隐逸传》。可是若把陶渊明和《论语》中的“晨门”、“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相比,他的隐逸就不再显得纯粹,而是包蕴着一丝孤愤和无奈。这一点,只要读过他的《感士不遇赋》,就能体... 沈约在编撰《宋书》时,把陶渊明归入《隐逸传》。可是若把陶渊明和《论语》中的“晨门”、“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相比,他的隐逸就不再显得纯粹,而是包蕴着一丝孤愤和无奈。这一点,只要读过他的《感士不遇赋》,就能体会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士不遇赋》 《隐逸传》 子女 苏轼 陶潜 《宋书》 《论语》 陶渊明
原文传递
嵇康与《广陵散》
18
作者 彭印川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年第4期27-27,共1页
嵇康与《广陵散》□彭印川嵇康(223—262),“竹林七贤”之一(另六人为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音乐造诣相当高。嵇康善弹琴,时人向秀说他“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 嵇康与《广陵散》□彭印川嵇康(223—262),“竹林七贤”之一(另六人为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音乐造诣相当高。嵇康善弹琴,时人向秀说他“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广陵 《声无哀乐论》 魏晋南北朝 《太平广记》 《隐逸传》 文心雕龙 《思旧赋》 司马昭 “竹林七贤”
原文传递
评现代名家与大家·吴湖帆
19
作者 陈传席 《国画家》 2004年第5期2-4,共3页
我这篇文章主要惜论吴湖帆而谈书画家以及文学家,学者们生前无名.死后可否有名,生前名气大小及死后名气大小,以及何时出名最佳等问题。
关键词 吴湖帆 书画家 文学家 《隐逸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