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余华《难逃劫数》中的“重复”现象
1
作者 黄亚男 《世界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余华的《难逃劫数》中有着丰富的“重复”现象,这主要集中于语词性重复、意象性重复以及表意性重复三方面。这些“重复”在内容上给予本身强调与意义增殖的同时,在叙事上,则起着增强文本音乐性以及将叙事时间空间化的作用。余华之所以... 余华的《难逃劫数》中有着丰富的“重复”现象,这主要集中于语词性重复、意象性重复以及表意性重复三方面。这些“重复”在内容上给予本身强调与意义增殖的同时,在叙事上,则起着增强文本音乐性以及将叙事时间空间化的作用。余华之所以不断书写“重复”,其目的或在于:在非理性世界的建构中,追求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另一种真实,并在其中告知读者关于对世界象征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难逃劫数》 重复
下载PDF
可哀悼性的缺失——余华《难逃劫数》研究
2
作者 孙海燕 《阅江学刊》 201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余华《难逃劫数》是一篇充满了死亡的作品,但所有的死亡却很难唤起人的任何怜悯、痛苦或者悲切。并非无辜的"横死"、人的疏离:亲情无情、性爱无爱、作者情感的"负零度"、黑暗哲学的神秘笼罩、叙事"循环"... 余华《难逃劫数》是一篇充满了死亡的作品,但所有的死亡却很难唤起人的任何怜悯、痛苦或者悲切。并非无辜的"横死"、人的疏离:亲情无情、性爱无爱、作者情感的"负零度"、黑暗哲学的神秘笼罩、叙事"循环"的怪圈等导致了死亡在一定意义上丧失可哀悼性,这是《难逃劫数》中"劫数"的成因,同时也警示着人类放弃抵抗黑暗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逃劫数》 可哀悼性 缺失 悲剧 “负零度”
下载PDF
对话者——从人物设定看余华《难逃劫数》
3
作者 王若拙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余华早期创作中,《难逃劫数》所包含的阴谋、死亡与宿命等暴力叙事手法在令读者心惊的同时代表着余华一个创作时期的成熟。而由作品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承担起的对话者形象将作品中弥漫的逃无可逃的宿命感解读得淋漓尽致,并在此基础... 在余华早期创作中,《难逃劫数》所包含的阴谋、死亡与宿命等暴力叙事手法在令读者心惊的同时代表着余华一个创作时期的成熟。而由作品人物、读者与作者共同承担起的对话者形象将作品中弥漫的逃无可逃的宿命感解读得淋漓尽致,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性的真实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逃劫数》 对话者 命运 人性
下载PDF
先锋状态中的余华解读
4
作者 陈成才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7期159-162,共4页
以后现代主义为立论基础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冲击波已然过去,但先锋小说涌动所带来的对于中国文坛的震撼却让人记忆犹新.以余华、苏童、残雪等作家为代表的当代先锋小说群,他们的先锋创作有着独特的本土特征.他们在沿用后现代的无选择... 以后现代主义为立论基础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冲击波已然过去,但先锋小说涌动所带来的对于中国文坛的震撼却让人记忆犹新.以余华、苏童、残雪等作家为代表的当代先锋小说群,他们的先锋创作有着独特的本土特征.他们在沿用后现代的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等艺术形式以达到消解传统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品格及情节魅力等创作原则外,也对本属后现代先锋文学解构范畴内的精英意识、主体精神、启蒙责任等人文话语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因此余华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先锋实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后现代先锋小说,但其对文学本体挣脱政治话语的束缚并成为自足的生存体系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华们的先锋小说是一次包括思想和形式二方面的文学革命,它开创了以文学的形式捍卫创作灵性和提升艺术尊严的新的思路和书写方式,并前所未有地把传统的小说理论和观念推向了被质疑和被颠覆的前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情节 世事如烟 《难逃劫数》 先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