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姚僧垣与《集验方》 被引量:1
1
作者 崔为 王姝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4,共2页
通过对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生卒、里贯、世家及其经历的考证研究,确定了《集验方》作者的称谓;同时论证了历史上“太医”被称为“大夫”是从姚僧垣开始;并绘制了姚氏生平年谱。对医家姚僧垣及其著作《集验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姚僧垣 《集验方》 考证
下载PDF
经典名方“温胆汤”研究进展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46
2
作者 杜松 赵凯维 +3 位作者 刘寨华 于峥 郑齐 林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64-1768,共5页
本文分别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经典名方温胆汤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相关进展,并以此探讨经典名方的研究策略和思路。通过对于温胆汤的研究进展分析我们认为,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和方剂作用的复杂性,致使中药复方的作用机... 本文分别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经典名方温胆汤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相关进展,并以此探讨经典名方的研究策略和思路。通过对于温胆汤的研究进展分析我们认为,中医证候的模糊性和方剂作用的复杂性,致使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之一。经典名方研究应从中医理论与临床出发,在阐释理论内涵的同时揭示其作用机理,夯实科学基础,促进科学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经典名方 《集验方》 《三因方》 《备急千金要方》
下载PDF
刍议温胆汤之温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旭 董建 +1 位作者 赵洲阳 陈国权 《国医论坛》 2020年第2期45-46,共2页
《集验方》《备急千金要方》中温胆汤以生姜为君,温胆和胃,燥湿行气,用于胆胃虚寒、湿郁气滞证,体现了"温胆"之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温胆汤以半夏为君,清胆和胃,理气化痰,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体现了"清胆&... 《集验方》《备急千金要方》中温胆汤以生姜为君,温胆和胃,燥湿行气,用于胆胃虚寒、湿郁气滞证,体现了"温胆"之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温胆汤以半夏为君,清胆和胃,理气化痰,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体现了"清胆"之意。结合《金匮要略》痰饮病篇中"温"的理解,提出三种温胆汤之"温"并非均是温胆之义,而是令胆"和",复胆之清静温和之性,以求胆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集验方》 《备急千金要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匮要略》 和法 医苑百花
下载PDF
试论温胆汤之“温” 被引量:3
4
作者 苗晓光 高嫆 +1 位作者 郭斌 刘建国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温胆汤源于南北朝时期姚僧垣《集验方》,历代医家对其主治应为“胆寒”还是“胆热痰扰”众说纷纭。胆虚寒证在《黄帝内经》中初见端倪,温胆汤的创设既遵循“寒者温之”原则,也是秦汉时期对胆认识的总结升华,更受同时期“脏热腑寒”理论... 温胆汤源于南北朝时期姚僧垣《集验方》,历代医家对其主治应为“胆寒”还是“胆热痰扰”众说纷纭。胆虚寒证在《黄帝内经》中初见端倪,温胆汤的创设既遵循“寒者温之”原则,也是秦汉时期对胆认识的总结升华,更受同时期“脏热腑寒”理论影响。少阳属胆,应于春,乃阳气初生,枢转阳气,决断有权。胆肾相联,胆内寄相火,主持相火温煦脏腑功能。若少阳枢机不利,失于升发疏泄,初生之阳转输受阻,加之相火衰减,不得升发输布,致胆虚生寒。温胆汤组方以温热药为主,促胆气之升发。因而,温胆汤应为恢复胆之升发之性、固护决断之权所设,温之含义应为“温寒、温养”,并非“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胆虚寒证 温热药 《集验方》 “脏热腑寒” 温寒 温养 温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