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古匠心谁知?——《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时空、情景及音响设计赏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尹逊才 《语文知识》 2014年第7期45-47,共3页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寒蝉凄切》问世千年以来,评鉴者屡有新论,可谓常读常新,“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乐章集》提要),确非浮誉之词。笔者近日在研读此词及新时期以来有关此词的研究时,自觉有几点收获,特撰文以彰柳永写词手法之高妙,兼与老师们交流。一、时空的设计(一)时间的设计 《雨霖铃》上片开头三句的内容及作用,目前研究者们基本已达成共识,即“描绘出周围的景物环境,暗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不过,至于其为何能渲染“悲凉气氛”,研究者并不能从创作角度阐释清楚。有所推进的为厚艳芬,在分析第一句时,她指出“这四字,既有所见(‘寒蝉’)、所闻(‘凄切’.),又有所感(‘寒’),言简意丰,墨少情浓。”在总体分析这三句时,指出“词人通过凄楚的声音、萧条的景物、无情的时间,用极凝练的笔墨,映衬出内心的深重苦痛,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语语含隋。”此研究从创作角度揭示出:开头三句之所以能见景即情,主要在于柳永不仅通过视觉来刻画环境,同时还调动听觉、触觉等感官意象,辅助构筑离别的凄楚环境,使读者有立体的实临之感。这一研究,可以说集历代赏析之精华,将其推向了一个高峰。此后,少见有突破者,陈陈相因,几成定论。不过,这一研究,如果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亦有欠缺,它只是就旬论句,并未将三句当作一个整体来综合考虑,一个事物整体的功能有时候是大于局部功能的叠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响设计 时空 赏析 创作角度 《乐章集》 《雨霖 研究者
下载PDF
论《雨霖铃·寒蝉凄切》传统教法的现代挑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冠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第12期36-38,共3页
教师常以《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为代表来让学生赏析宋代婉约词的风格。词作者柳永却因浪漫的性情不见容于仕宦,其一生的落拓失意无法让学生理解并接纳,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因此被削弱。鉴于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因"时"而... 教师常以《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为代表来让学生赏析宋代婉约词的风格。词作者柳永却因浪漫的性情不见容于仕宦,其一生的落拓失意无法让学生理解并接纳,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因此被削弱。鉴于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因"时"而变,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会帮助其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学生 身心特点
下载PDF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探析
3
作者 吴青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2期41-42,共2页
作者就自身在兄弟学校借班上《雨霖铃》的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资料查阅、教学设计(导语、教学过程)、课外延伸三方面具体论述。
关键词 《雨霖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下载PDF
基于反差视角 品读聚散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蕴赏析
4
作者 沈振华 《中学语文》 2022年第17期36-37,共2页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反差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基于反差视角,赏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意蕴,体会词人丰富而细腻、真实而感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 柳永 雨霖 意蕴 反差
下载PDF
《雨霖铃·寒蝉凄切》争议二题
5
作者 赖欢 《读写月报》 2020年第6期28-31,共4页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早就以其真挚的情感与清丽的语言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在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写作手法、情感主旨等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而该词存在的可待进一步商榷之处却一再...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早就以其真挚的情感与清丽的语言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在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写作手法、情感主旨等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而该词存在的可待进一步商榷之处却一再被忽视。笔者以此为殇,试图对词作中尚不明朗的两个地方加以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实践 婉约词派 写作手法 雨霖 新时期以来 真挚的情感 代表作品
原文传递
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光 刘党桦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雨霖 解析 柳永 悲凉 情景交融 《艺概》 刘熙载 衬托
下载PDF
《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经年”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仲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1,共2页
柳永《雨霖铃》为多家高中语文教材选录,其中人教版和苏教版在给这首词作注时,不约而同将词中“经年”一词释为“年复一年”。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唐宋词鉴赏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世硕主编《中国... 柳永《雨霖铃》为多家高中语文教材选录,其中人教版和苏教版在给这首词作注时,不约而同将词中“经年”一词释为“年复一年”。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唐宋词鉴赏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书店2005年版叶嘉莹主编《柳永词新释辑评》。与该观点略有不同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谢桃坊《柳永词选评》“年复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唐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中语文教材 柳永词
下载PDF
雨霖铃·寒蝉凄切
8
《学苑教育》 2019年第16期F0003-F0003,共1页
【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赏析: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风残月 清秋节 婉约词 雨霖 兰舟 柳词 离情别绪 伤离别
下载PDF
柳永《雨霖铃》的艺术技巧解读
9
作者 崔艳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词人,他的作品《雨霖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文对《雨霖铃》的艺术技巧进行深入解读,从意象构建、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以及离别主题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揭示柳永在这...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词人,他的作品《雨霖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文对《雨霖铃》的艺术技巧进行深入解读,从意象构建、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以及离别主题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揭示柳永在这首词中的创作精髓和独特之处,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我们赏析这首经典诗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艺术技巧 创作精髓
下载PDF
凄恻寒蝉悲千古 晓风残月铸诗魂——柳永《雨霖铃》赏析
10
作者 易石秋 《教师》 2012年第7期66-66,共1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赏析 柳永 诗魂 长亭
下载PDF
《雨霖铃》两个英译版本之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丽娜 姜晓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449-451,共3页
通过对《雨霖铃》两个英译本的比较,使读者可以从中看出诗词翻译的难度之大以及对译者的要求之高。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工作相当困难,需要翻译家学既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有很高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进行再创作时即要从译者的角度出发,也要... 通过对《雨霖铃》两个英译本的比较,使读者可以从中看出诗词翻译的难度之大以及对译者的要求之高。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工作相当困难,需要翻译家学既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有很高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进行再创作时即要从译者的角度出发,也要在诗者的立场上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比较 《雨霖
下载PDF
西安鼓乐《雨霖铃》记谱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建军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雨霖铃》是西安鼓乐的著名乐曲,有局内人所用乐谱流传于世。通过以实际演奏音响的记谱,与当地乐社所传俗字谱的译谱比较,可以看出其间的差异,从而对乐曲分析有所助益。
关键词 西安鼓乐 雨霖 记谱 分析
下载PDF
浅析柳永《雨霖铃》的艺术技巧 被引量:6
13
作者 柯迁娣 《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4-65,69,共3页
《雨霖铃》是柳永的一首代表词作。全词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试从情景交融、层层铺叙、声情哀怨等方面对该词的艺术技巧作一探讨。
关键词 柳永 《雨霖 艺术技巧
下载PDF
《雨霖铃》“伤别离”情感的意象化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雨霖铃》的意义不是柳永对与情人话别情景事件的记述与表现,而是柳永通过离别意象的创造,表现了"伤别离"的情感。《雨霖铃》创造了一系列"别离"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为表现"伤别离"而创造的,可以称为"... 《雨霖铃》的意义不是柳永对与情人话别情景事件的记述与表现,而是柳永通过离别意象的创造,表现了"伤别离"的情感。《雨霖铃》创造了一系列"别离"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为表现"伤别离"而创造的,可以称为"伤别离"意象。《雨霖铃》上片看上去是描写离别过程,但实际是运用离别过程创造离别意象,用离别的意象表现"伤离别"的情感。《雨霖铃》下片是对离别后情感的意象化表现。《雨霖铃》创造了离别凄切的原型性意象、离别时刻难舍难分的意象、离别最悲凉沉郁的意象、倍加冷落的意象、生活空洞虚妄的意象,正是这些意象使"伤离别"的情感所有最典型的方面都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不一定要把柳永所写作为一个与情人离别的事件来看,更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离别事件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雨霖 “伤离别”意象 离别情感
下载PDF
据文体定目标,品词句悟情怀——《雨霖铃》教法新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从华 刘婷婷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5年第5期31-34,2,共4页
《雨霖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经典名篇,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依据王荣生教授“依据文章体式定终点目标,依据学情定教学起点”的阅读教学理论设计了三个阶... 《雨霖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经典名篇,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依据王荣生教授“依据文章体式定终点目标,依据学情定教学起点”的阅读教学理论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的教学环节,并把诵读教学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教学设计层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流行词曲之一,在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的赞誉。《雨霖铃》上阙九句五十字写离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情侣间依依惜别的情态;《雨霖铃》下阙八句五十二字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别后相思,此处皆为虚写。而虚写的别后之情,又与上片的实写之景形成鲜明对照。柳永运用充分的艺术联想、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多层虚写的艺术手法将缠绵凄清的离别之伤充分展现出来,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和无尽的人生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文体 教法 情怀 词句 阅读教学理论 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从译者主体性看文学翻译中的移情——朱纯深译《雨霖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慧慧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作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中必然会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移情作用为文学翻译创造了新的思想、新的生命。评析朱纯深先生的《雨霖铃》英译本,说明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而产生的移情是文学翻译应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移情 文学翻译 《雨霖
下载PDF
问情哪得真如许——探究《雨霖铃》的感人之由 被引量:2
17
作者 戚光宇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5期36-37,共2页
佛说人生有七苦,其中有一苦就是怨离别,屈原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的痛苦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种情感,自古以来,离情便是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柳永的《雨霖铃》就是以离情为主题的词。在柳... 佛说人生有七苦,其中有一苦就是怨离别,屈原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的痛苦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一种情感,自古以来,离情便是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柳永的《雨霖铃》就是以离情为主题的词。在柳永的笔下离情被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问情哪得真如许?仔细品味之后笔者觉得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感人 真如 文学作品 人生 离别 柳永
下载PDF
《雨霖铃》中夜间行舟辨误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晴宇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3-86,共4页
柳永送别词《雨霖铃》中反映出,在宋代人们采用的出行方式之一为水路舟船出行。由于受到天气、水流、季节、传统习惯等影响,水路远行多选择在秋天并且是白天出行。词中所描述的傍晚出行的情况应是宋代送别文化中的"摇装"传统... 柳永送别词《雨霖铃》中反映出,在宋代人们采用的出行方式之一为水路舟船出行。由于受到天气、水流、季节、传统习惯等影响,水路远行多选择在秋天并且是白天出行。词中所描述的傍晚出行的情况应是宋代送别文化中的"摇装"传统,切不可误以为古人真的在傍晚乘舟远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出行 摇装
下载PDF
路在何方:《雨霖铃》深层意蕴解读
19
作者 楚爱华 孙玉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雨霖铃》是柳永词的代表作。作者从自然物象到心灵营构物象,视野渐次移拉外延;从眼前之实见到未来之虚拟,思绪不觉腾挪远眺;从别离伤悲到失落绝望,情志益愈深沉凝重。因此,它在抒写男女恋人之间离愁别绪的基础上,还表达了更为深刻的... 《雨霖铃》是柳永词的代表作。作者从自然物象到心灵营构物象,视野渐次移拉外延;从眼前之实见到未来之虚拟,思绪不觉腾挪远眺;从别离伤悲到失落绝望,情志益愈深沉凝重。因此,它在抒写男女恋人之间离愁别绪的基础上,还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那就是“路在何方”的哲理沉思和人生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霖 物象 路在何方
下载PDF
人生自是有情痴——解读柳永《雨霖铃》中的“别情”
20
作者 张喜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4-76,共3页
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可以说是宋词中抒写别情的代表作,舒缓悠长的慢词便于抒写离愁别绪的主题,多重离别意象的运用又使它具有了历史的回音,白描手法的勾勒使离别的瞬间化作了永恒的雕像,正是离别才使柳永强烈地体验到生命的缺憾。解读... 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可以说是宋词中抒写别情的代表作,舒缓悠长的慢词便于抒写离愁别绪的主题,多重离别意象的运用又使它具有了历史的回音,白描手法的勾勒使离别的瞬间化作了永恒的雕像,正是离别才使柳永强烈地体验到生命的缺憾。解读本词,我们好像也重新体验到了生命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雨霖 离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