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朴的形式 遥深的寄寓——解读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承萍 《皖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雪夜林边驻足》内容寄寓遥深,富有象征意味,以会话式的语言见长,并运用传统的诗歌格律,集中体现了弗氏诗歌之特色,本文从内涵、语言、形式等方面对这首诗作了评析。
关键词 思想内涵 象征 连锁抱韵 《雪夜林边驻足》 文学评论 弗罗斯特 诗歌 语言 形式
下载PDF
论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中的语意冲突
2
作者 周建新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7期131-132,共2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诗《雪夜林边驻足》像诸多好诗一样,意义丰富,解读众多。并且,也像诸多好诗一样,诗中的含混现象是使这首诗具有多义性的主要原因。这些含混,则源于每一诗节中存在的语意冲突。
关键词 罗伯特 弗罗斯特 《雪夜林边驻足》 诗歌 语意冲突
下载PDF
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文本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妍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2-64,共3页
文章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一诗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展示出诗人的内在自我与社会自我的一次心灵的碰撞。诗中通过对一个被大自然所迷惑的自我, 以及一个被使命感驱使的自我的描述,实现了一次理性与非理性的交... 文章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一诗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展示出诗人的内在自我与社会自我的一次心灵的碰撞。诗中通过对一个被大自然所迷惑的自我, 以及一个被使命感驱使的自我的描述,实现了一次理性与非理性的交流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夜林边驻足》 理性 非理性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雪夜林边驻足》赏析
4
作者 孙灵芝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雪夜林边驻足>是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篇之一.该诗以充满哲理的笔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沉重的,但不能沉迷于美好的理想而忘记现实的承诺,不能因为现实的沉重而厌世逃避;只有坚毅地走完漫长的... <雪夜林边驻足>是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名篇之一.该诗以充满哲理的笔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沉重的,但不能沉迷于美好的理想而忘记现实的承诺,不能因为现实的沉重而厌世逃避;只有坚毅地走完漫长的人生之路,才能享受永恒的宁静与和谐.诗歌语言朴实,韵律优美,内涵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夜林边驻足》 理想 赏析 碰撞 弗罗斯特 现代诗人 人生态度 诗歌语言 罗伯特 美好 哲理 沉迷 韵律
下载PDF
音与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读《雪夜林边驻足》有感
5
作者 李玉梅 《科教文汇》 2008年第7期150-150,共1页
《雪夜林边驻足》被其作者本人称作是"一首最值得记忆的诗歌",也广受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从语音韵律、选词修持、蕴含意义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探索其中蕴含的哲理,体会诗的美感。
关键词 《雪夜林边驻足》 诗歌 语音 韵律 选词 修辞 意义 作品赏析
下载PDF
《雪夜林边驻足》中的符号性质辨析
6
作者 温金海 张家荣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0-151,共2页
诗歌语言中通常充满着语音象似性,但从《雪夜林边驻足》(下文简称《雪》)中我们读到多种象似性的即兴挥发与应用,比如,语音象似、顺序象似、距离象似、重复象似(或称标记象似)和隐喻象似等,可以说是象似性的层级性再现。由此推而广之,... 诗歌语言中通常充满着语音象似性,但从《雪夜林边驻足》(下文简称《雪》)中我们读到多种象似性的即兴挥发与应用,比如,语音象似、顺序象似、距离象似、重复象似(或称标记象似)和隐喻象似等,可以说是象似性的层级性再现。由此推而广之,象似性与任意性之辩应当建立在下列关系之上,即任意性只是本体论上的抽象压缩,而象似性是方法论上的拟像延伸,作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在这样的一个情势下,绝对任意性逐渐减弱到相对任意性的说法不如改为象似性的连续延伸直至非象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夜林边驻足》象似性 听觉象似性 关系象似性 隐喻象似性
原文传递
《雪夜林边驻足》中的隐喻
7
作者 刘浩波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雪夜林边驻足》被公认为罗伯特·弗罗斯特最经典的抒情诗之一。该诗用语天然,格律严谨,貌似写景,却别有寓意。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方法,深入分析这首诗歌通过隐喻这一修辞手法所阐述的深刻内涵,为读者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阐释。
关键词 《雪夜林边驻足》 隐喻 内涵
原文传递
同是世外桃源里的耕耘──论陶渊明与弗罗斯特的自然诗 被引量:5
8
作者 程爱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75-81,共7页
同是世外桃源里的耕耘──论陶渊明与弗罗斯特的自然诗程爱民在中美两国自然诗人的行列中,有两位以其诗歌内容和风格自成一格、独放异彩的诗人,他们就是我国伟大的晋代诗人陶渊明(365~427)和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罗伯特... 同是世外桃源里的耕耘──论陶渊明与弗罗斯特的自然诗程爱民在中美两国自然诗人的行列中,有两位以其诗歌内容和风格自成一格、独放异彩的诗人,他们就是我国伟大的晋代诗人陶渊明(365~427)和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罗斯特 陶渊明 自然诗 《雪夜林边驻足》 塑造形象 乡村生活 超验主义 罗伯特·弗罗斯特 日常生活 生产劳动
下载PDF
罗伯特·福斯特诗歌风格探讨
9
作者 赖守忠 徐建纲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129,共2页
  罗伯特·福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获得过众多的荣誉,拥有经久不衰的广大读者群.他主张诗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并遵循田园诗歌创作的传统,以细致入微的观察、...   罗伯特·福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获得过众多的荣誉,拥有经久不衰的广大读者群.他主张诗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并遵循田园诗歌创作的传统,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朴实简洁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村自然风情,揭示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给人类带来的心灵上的压抑、不安、彷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和自己对世界及人生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诗人 象征手法 《雪夜林边驻足》 诗歌风格
原文传递
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 被引量:20
10
作者 程爱民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4-68,共5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他三十九岁才成名,与其他诗人相比,可谓成名晚矣,但他一生中享有的荣誉却是其他任何一位美国诗人...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他三十九岁才成名,与其他诗人相比,可谓成名晚矣,但他一生中享有的荣誉却是其他任何一位美国诗人都难以与之相比的。他曾四度荣获普利策诗歌奖,多次获得美国许多大学和学院授予的荣誉学衔,晚年,获得美国政府授予他的荣誉勋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罗斯特 诗歌艺术 《雪夜林边驻足》 诗歌传统 白桦树 罗伯特·弗罗斯特 二十世纪 新英格兰 比喻和象征 诗歌形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