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6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命运的根本思考
1
作者 刘勇 李昊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1930年代,曹禺的《雷雨》一举确立了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意义和文学史地位,尤其是《雷雨》《日出》《原野》等剧作以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使现代话剧获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相当程度的认同。将近一个世纪以后,莫言《鳄鱼》的出现,再次引发了... 1930年代,曹禺的《雷雨》一举确立了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意义和文学史地位,尤其是《雷雨》《日出》《原野》等剧作以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使现代话剧获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相当程度的认同。将近一个世纪以后,莫言《鳄鱼》的出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话剧艺术的思考,人们清楚地看到,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追求,那就是剧作的根本冲突不仅在于剧情本身,更在于人的命运、人的欲望及其局限的永恒冲突。这里的“人”,是剧中人,也是剧外人,是作家,也是读者和观众。从《雷雨》到《鳄鱼》,不仅仅是话剧写作,不仅仅是舞台表演,也不仅仅是社会批判,而是在更深层次上的人性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莫言 《鳄鱼》 经典
下载PDF
《雷雨》复数故事系统的生成及意义指向
2
作者 方维保 《长江学术》 2024年第1期14-30,共17页
话剧《雷雨》中有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层层叠叠的故事系统。其生成涉及从“五四”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如个性解放、阶级斗争、文化时尚、旧家庭的恶习残留和人性错乱等。这些故事源头复杂,既涉及中西文化传统,也涉及... 话剧《雷雨》中有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层层叠叠的故事系统。其生成涉及从“五四”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如个性解放、阶级斗争、文化时尚、旧家庭的恶习残留和人性错乱等。这些故事源头复杂,既涉及中西文化传统,也涉及时代语境。作家曹禺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运用三角恋爱叙事、家庭戏、法庭审判叙事、戏剧巧合、人物身份背景模糊化、年龄漏洞和互文等方式,将本来散乱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在“家庭”格局下,收集、整理、剪辑、连缀、凝聚为一个以双重乱伦故事为树干,以其他故事为枝杈的层次丰富的故事树。这个复杂的故事树及其折叠艺术,所体现的伦理指向是复杂暧昧的,并远远逸出创作主体的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故事谱系 编制伦理 家庭格局
下载PDF
解读《雷雨》中的爱与恨
3
作者 何光玲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解读戏剧的角度是多元的,从人物个体的性格与情感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情感特征,而用爱与恨来描述这一情感特征对戏剧的解读会更加全面。研究发现,...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解读戏剧的角度是多元的,从人物个体的性格与情感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情感特征,而用爱与恨来描述这一情感特征对戏剧的解读会更加全面。研究发现,《雷雨》的爱与恨交织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交织在不同的事件当中,爱与恨交织成人世的悲欢离合。从爱与恨的视角解读,能促使学生感受戏剧更多的内在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 《雷雨》
下载PDF
论1959年《雷雨》修订与自然主义批判的关系——从《雷雨》“付印本”谈起
4
作者 祝宇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5,共14页
以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单行本为底本进行修订的“付印本”,能够全面反映曹禺对剧本进行修订的方法和策略,可以视为《雷雨》各修订版中唯一可见的完整手稿。这一“付印本”应该同时用于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单行本和196... 以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单行本为底本进行修订的“付印本”,能够全面反映曹禺对剧本进行修订的方法和策略,可以视为《雷雨》各修订版中唯一可见的完整手稿。这一“付印本”应该同时用于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雷雨》单行本和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曹禺选集》。而“付印本”和1959版、1961版都存在异文,呈现了曹禺修订中的曲折反复。通过“付印本”的修订痕迹可以看出,修订意图有着强烈的消除自然主义描写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人物小传的修订上。曹禺对人物小传的删改,主要体现在删去左拉式生物学性质的“媚美”的体貌描写和尤金·奥尼尔式的人物气质/激情描写。这与195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界(尤其是周扬)对自然主义的大力批判有着深刻的关系,也与曹禺文学观的内在矛盾有关。曹禺创作过程中既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又因追求“诗学正义”而不满自然派的文学立场,所以在以现实主义为文学正途的1950年代选择清除剧本中自然主义的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付印本 修订 自然主义 “媚美”
下载PDF
王佐良、巴恩斯英译本《雷雨》空间译介评析
5
作者 姜承希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曹禺的戏剧《雷雨》是一个具有多元空间特征的叙事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传递这些空间的叙事功能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是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叙事空间、权力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方面对王佐良、巴恩斯的《雷雨》英译本进行评析... 曹禺的戏剧《雷雨》是一个具有多元空间特征的叙事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传递这些空间的叙事功能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是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叙事空间、权力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方面对王佐良、巴恩斯的《雷雨》英译本进行评析,发现其中既有为了实现最佳的转码效果而进行的“创造性叛逆”,也存在因节译等造成的叙事功能残缺与文化信息的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译介 叙事空间 权力空间 文化空间
下载PDF
戏文增改 人物活现——从人教版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雷雨》选文对比的角度剖析戏剧人物形象
6
作者 郭晓民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6期19-21,共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虽然沿用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第一单元的编排体例,留用了曹禺《雷雨》这一选文,但选用的文本版本不同,可利用版本差异,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关联阅读、思维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探究人物形象。
关键词 《雷雨》 版本差异 对比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由戏剧冲突看《雷雨》
7
作者 田潇萱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6期47-49,共3页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直接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从直观上来说,戏剧冲突是一种矛盾冲突,主要通过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来反映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中的冲突比生活中的矛盾更激烈、更直接、更尖锐。因此,体现出了很强的戏剧性。在统编...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直接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从直观上来说,戏剧冲突是一种矛盾冲突,主要通过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来反映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中的冲突比生活中的矛盾更激烈、更直接、更尖锐。因此,体现出了很强的戏剧性。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雷雨》中,通过对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分析来深入剖析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戏剧冲突 人物形象
下载PDF
40年前我演《雷雨》
8
作者 冉启蕾 《红岩春秋》 2024年第1期79-79,共1页
不久前,我从央视第九频道的节目中,得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复排话剧《雷雨》。这则消息让我追忆起当年在舞台上扮演周萍时的情景。我在大山深处当知青时,曾在煤油灯下偷偷读过曹禺的剧集,对《北京人》《日出》和《雷雨》都非常熟悉和喜... 不久前,我从央视第九频道的节目中,得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复排话剧《雷雨》。这则消息让我追忆起当年在舞台上扮演周萍时的情景。我在大山深处当知青时,曾在煤油灯下偷偷读过曹禺的剧集,对《北京人》《日出》和《雷雨》都非常熟悉和喜爱。就读师范学校时,我还邀约几名话剧发烧友排练、演出过《雷雨》的小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北京人》 《日出》 师范学校 复排 排练
下载PDF
关注《雷雨》细节,品味艺术效果
9
作者 刘臻 《山东教育》 2024年第8期55-56,共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的《雷雨》(节选)中的故事情节显然经过了作者的匠心安排,由此具备了不凡的艺术效果。这一剧作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杰作,通过对其中艺术价值和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学巨作的深厚内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的《雷雨》(节选)中的故事情节显然经过了作者的匠心安排,由此具备了不凡的艺术效果。这一剧作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杰作,通过对其中艺术价值和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学巨作的深厚内涵和创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雷雨》 创作技巧 故事情节 艺术
下载PDF
为何笑场?——从濮存昕导演话剧《雷雨》谈起
10
作者 朱一田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4期93-95,共3页
继藏语版《哈姆雷特》之后,濮存昕再次与上海戏剧学院(下文简称“上戏”)表演系合作。2024年5月9日至5月13日,《雷雨》首演于上戏实验剧院。这并不是作为导演的濮存昕第一次执导《雷雨》,早在2021年11月,为庆祝北京人艺“曹禺剧场”落成... 继藏语版《哈姆雷特》之后,濮存昕再次与上海戏剧学院(下文简称“上戏”)表演系合作。2024年5月9日至5月13日,《雷雨》首演于上戏实验剧院。这并不是作为导演的濮存昕第一次执导《雷雨》,早在2021年11月,为庆祝北京人艺“曹禺剧场”落成,他便与唐烨共同排演了新版《雷雨》,还在剧中扮演周朴园一角。与三年前亲身饰演的版本相比,上戏版有继承也有新的探索,显示出濮存昕对话剧《雷雨》的再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系 濮存昕 上海戏剧学院 《雷雨》 北京人艺 《哈姆雷特》 周朴园
下载PDF
语境理论视角下高中戏剧教学策略——以《雷雨》为例
11
作者 汪悦 《最小说》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语境理论认为文本是语境的产物,文本一旦生成,语境自然就蕴含其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语境。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可避免误读;结合情景语境,可避免单一阅读;把握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可避免浅层次阅读。实现以境促学,可采用如下策略:利用... 语境理论认为文本是语境的产物,文本一旦生成,语境自然就蕴含其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语境。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可避免误读;结合情景语境,可避免单一阅读;把握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可避免浅层次阅读。实现以境促学,可采用如下策略:利用上下文语境,解读戏剧语言的多重语义;利用情景语境,解读戏剧文本的丰富内容;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解读戏剧主题的深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语境 戏剧 《雷雨》
下载PDF
人性之恶与《雷雨》悲剧性——蘩漪形象再认识
12
作者 刘成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
一般认为,蘩漪是《雷雨》悲剧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蘩漪如何导致悲剧的发生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悲剧的发生既有蘩漪巨大的心理情感落差的偶发原因,也有着蘩漪“故意如此”的必然性因素。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蘩漪的报复行为进行梳理,表... 一般认为,蘩漪是《雷雨》悲剧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蘩漪如何导致悲剧的发生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悲剧的发生既有蘩漪巨大的心理情感落差的偶发原因,也有着蘩漪“故意如此”的必然性因素。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蘩漪的报复行为进行梳理,表明她是在知晓侍萍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揭开悲剧的盖子,表现出人性之恶。因为缺少自律意识导致了蘩漪的依附人格和任性心态,因此她不是真正的个性主义者,而是现代性语境中富有审美张力的“恶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蘩漪 《雷雨》 人性恶 悲剧
下载PDF
在“读”中开展语言的“梳理与探究”——以《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群文阅读教学为例
13
作者 王建军 《成功密码》 2024年第1期44-45,共2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中的“梳理与探究”,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多向、多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中的“梳理与探究”,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多向、多维、多层的联系中,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在任务活动中形成关键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与鉴赏 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引领 《哈姆莱特》 《窦娥冤》 群文阅读教学 统整 《雷雨》
下载PDF
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雷雨》为例
14
作者 程华鑫 《最小说》 2024年第5期41-44,共4页
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下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将戏剧类阅读教学内容看作其他教学内容的“华丽依附”。本文将以《雷雨》为例,从价值意蕴、教学现状、路径分析三方面探讨戏剧类... 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下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将戏剧类阅读教学内容看作其他教学内容的“华丽依附”。本文将以《雷雨》为例,从价值意蕴、教学现状、路径分析三方面探讨戏剧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重点关注学生阅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力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戏剧 整本书阅读 《雷雨》
下载PDF
论《雷雨》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余礼 《长江学术》 2023年第3期5-15,共11页
《雷雨》中的八个人物似乎与“艺术家形象”风马牛不相及,但该剧中确有隐性艺术家,而且《雷雨》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曹禺在剧中精心塑造的一系列隐性艺术家形象。在剧中,蘩漪、周冲与“雷雨”一起构成一组隐性艺术家:蘩漪如雷如... 《雷雨》中的八个人物似乎与“艺术家形象”风马牛不相及,但该剧中确有隐性艺术家,而且《雷雨》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曹禺在剧中精心塑造的一系列隐性艺术家形象。在剧中,蘩漪、周冲与“雷雨”一起构成一组隐性艺术家:蘩漪如雷如电,又如导演推动情节发展,一步步实现着曹禺的创作意图;周冲似少年诗人,在黑暗的夜空划出一道单纯而耀眼的光,透露出曹禺心底深处的梦想;第九个角色“雷雨”配合蘩漪造势,以一种无所不在的隐性力量,协助蘩漪实现内心的隐秘意图。这组隐性艺术家,分有曹禺的生命体验与艺术智慧,他们在剧中联合发挥作用,一方面使作品达到了戏剧性与诗性融合统一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艺术的本质与功能:如雷电一样把光亮照进人心深处,如暴雨一样冲刷人心深处的沉渣,使之得到净化、升华。进而言之,在剧中巧妙置入并精心塑造隐性艺术家形象,有助于“自然地”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助于使全剧达到戏剧性与诗性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有助于给作品带来体悟不尽的多重意蕴,从而最终有助于作品进入经典化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隐性艺术家 第九个角色 戏剧诗境 虚实联动
下载PDF
《雷雨》精神分析批评中的两个误区
16
作者 周兴华 徐晓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被引入以来,曾有多篇以此方法解读曹禺《雷雨》的文章,选择几篇典型文本为例,通过对立论前提及立论根基的分析,讨论批评范式具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易走入的误区。这个话题不仅是对精神分析批评个案的反思,而且还对... 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被引入以来,曾有多篇以此方法解读曹禺《雷雨》的文章,选择几篇典型文本为例,通过对立论前提及立论根基的分析,讨论批评范式具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易走入的误区。这个话题不仅是对精神分析批评个案的反思,而且还对其他范式的批评操作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精神分析批评 质疑 误区 启示
下载PDF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曹禺戏剧主题研究——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为中心
17
作者 崔云伟 王金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触及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诸多基本主题。《雷雨》时期,曹禺从感性层面探究了个体存在于世的荒诞体认,并于宗教意义上安置了个体的“被抛”绝望。《日出》更多地从认识论层面将此在荒诞性的“何以为此”...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触及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诸多基本主题。《雷雨》时期,曹禺从感性层面探究了个体存在于世的荒诞体认,并于宗教意义上安置了个体的“被抛”绝望。《日出》更多地从认识论层面将此在荒诞性的“何以为此”导向了“公众意见”对个体独立性的把持与损害,《原野》同样在认识论层面将此在存在荒诞性“何以为此”导向了个体存在的“自欺”“蒙蔽”状态。《北京人》中,曹禺在认识论层面区分了“本真”与“非本真”两种生存状态以及“自欺”与“自为”两种存在选择,在方法论意义上坚定了此在带有革命意味的“自为”选择,并完成了自身由沉思者向行动者的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存在主义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下载PDF
《雷雨》人物的镜像解读
18
作者 诸定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8期13-16,共4页
镜像理论被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与解读者自觉与不自觉运用。镜像原理揭示了作家创作作品与读者解读作品的一般心理认知过程。《雷雨》采用镜像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完整呈现周氏父子三人的人生与性格命运,完整建构侍萍、四凤母女的命运。《... 镜像理论被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与解读者自觉与不自觉运用。镜像原理揭示了作家创作作品与读者解读作品的一般心理认知过程。《雷雨》采用镜像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完整呈现周氏父子三人的人生与性格命运,完整建构侍萍、四凤母女的命运。《雷雨》中镜像塑造的人物形象,带给观众读者延时震撼与瞬间震撼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 《雷雨》人物形象 延时 瞬间 审美体验
下载PDF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戏剧语言分析——以话剧《雷雨》为例
19
作者 贾俊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26-30,共5页
以往多数学者在分析戏剧语言时,往往从语言的概念入手,即以戏剧语言自身固有的特点(个性化、潜台词和动作性)为着眼点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而行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作品《雷雨》,探究剧中人物... 以往多数学者在分析戏剧语言时,往往从语言的概念入手,即以戏剧语言自身固有的特点(个性化、潜台词和动作性)为着眼点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而行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作品《雷雨》,探究剧中人物违反“数量准则”“质量准则”“方式准则”及“相关准则”的各种情况,依赖语境研究戏剧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隐含意义,发现该理论能够深入剖析戏剧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更好地把握戏剧情节和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所以,“会话含义”理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戏剧人物话语真实意图的方法,是文学界解读、研究戏剧语言的一种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含义”理论 合作原则 数量准则 质量准则 方式准则 相关准则 《雷雨》人物台词
下载PDF
复杂性视角下《雷雨》人物形象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晶 诸定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51,共4页
《雷雨》人物形象研读缺少复杂性分析。《雷雨》是复杂性作品,复杂性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方法论。《雷雨》中人物具有复杂性,其复杂性体现在人物冲突、关系、性格与功能。《雷雨》人物形象的研读,需要立足作品与人物的复杂性,并运用复杂... 《雷雨》人物形象研读缺少复杂性分析。《雷雨》是复杂性作品,复杂性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方法论。《雷雨》中人物具有复杂性,其复杂性体现在人物冲突、关系、性格与功能。《雷雨》人物形象的研读,需要立足作品与人物的复杂性,并运用复杂性思维与复杂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雷雨》 人物形象 鲁大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