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杂志》改名原因:误读与重释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华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4,共6页
学界在研究《新青年》杂志时,屡屡涉及《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的原因问题。然而近30年来,关于写信给群益书社者、写信者所办刊物、《上海青年》与《青年杂志》之名是否雷同等问题,已出现了各种说法。厘清基督教青年会与上海青年... 学界在研究《新青年》杂志时,屡屡涉及《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的原因问题。然而近30年来,关于写信给群益书社者、写信者所办刊物、《上海青年》与《青年杂志》之名是否雷同等问题,已出现了各种说法。厘清基督教青年会与上海青年会之别,分清它们各自所办刊物的名称、性质及特点,可以辨析这些言说在何种意义上属实,又存在何种偏差。基督教青年协会所办的《青年》杂志,是促成陈子寿、陈独秀下定决心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杂志》 《新青年 改名 误读 重释
下载PDF
《青年杂志》相承《甲寅》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庄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并没有成熟的办刊思想,而是沿用《甲寅》的办刊宗旨,相袭其编辑思路,依靠其作者队伍,以宣传青年文化为核心,提供国外的新思想、新文艺,鼓吹个性解放,宣扬个人主义,辅导青年“修身治国之道”,在对个体和群体关...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并没有成熟的办刊思想,而是沿用《甲寅》的办刊宗旨,相袭其编辑思路,依靠其作者队伍,以宣传青年文化为核心,提供国外的新思想、新文艺,鼓吹个性解放,宣扬个人主义,辅导青年“修身治国之道”,在对个体和群体关系的认识上突破民初的思想文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杂志》 《甲寅》 编辑出版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8-61,共4页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张涛《新青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杂志。它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每月发行一号,六号辑成一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称《新青年》,后来再版时第一卷亦题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张涛《新青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杂志。它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每月发行一号,六号辑成一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称《新青年》,后来再版时第一卷亦题名《新青年》。《新青年》第一卷为陈独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 文化运动 西方文化 高一涵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中国文化 政治文化
下载PDF
《甲寅杂志》(月刊):孕育《青年杂志》的母体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141,共5页
《甲寅杂志》(月刊)不仅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动因,而且,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新文学运动的倡导、撰稿人及读者群体等方面,《甲寅杂志》(月刊)都是《青年杂志》模仿、参照或移植的样本。明确这一事实,对纠正历史的舛误及重写中... 《甲寅杂志》(月刊)不仅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动因,而且,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新文学运动的倡导、撰稿人及读者群体等方面,《甲寅杂志》(月刊)都是《青年杂志》模仿、参照或移植的样本。明确这一事实,对纠正历史的舛误及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寅杂志》(月刊) 《青年杂志》 章士钊 陈独秀
下载PDF
《青年杂志》刊发旧体诗现象新论
5
作者 陈国恩 宋声泉 《长江学术》 2015年第1期47-52,共6页
《新青年》作为将文学革命推向前台的媒介,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但研究者普遍忽视其前身《青年杂志》在新文学发生史上的意义。人们大多受胡适叙事的影响,认为提倡写实主义的《青年杂志》发表旧体诗是"自相矛盾"。然而,实际上... 《新青年》作为将文学革命推向前台的媒介,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但研究者普遍忽视其前身《青年杂志》在新文学发生史上的意义。人们大多受胡适叙事的影响,认为提倡写实主义的《青年杂志》发表旧体诗是"自相矛盾"。然而,实际上陈独秀编刊时对文艺栏载旧体诗有着自己的考量,尤其是在选择上更是有其既定的方针。刊录虽为旧体却无古典主义之弊的《潮州杂咏》,亦是一种除弊的尝试。刊载《寄会稽山人八十四韵》是看重其作为文学之文的"美感"与"高尚之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 自相矛盾 陈独秀 《青年杂志》 新文学缘起
下载PDF
略论孔子形象的近现代变迁——以《左传》与《青年杂志》为例
6
作者 蒙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在《左传》中,孔子是一位谦谦君子,在《青年杂志》中,孔子被还原为一位有一定学术成就的普通人。但由于满清皇族及袁世凯、张勋在意图复辟时,都把孔子作为维护帝制皇权的招牌,造成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对儒学、儒... 在《左传》中,孔子是一位谦谦君子,在《青年杂志》中,孔子被还原为一位有一定学术成就的普通人。但由于满清皇族及袁世凯、张勋在意图复辟时,都把孔子作为维护帝制皇权的招牌,造成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对儒学、儒教极激进的批判:孔子思想中原有的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本功能,对个人品行的良好导向,给予国人生活意义的存在价值也就随着政治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被彻底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形象 变迁 《左传》 《青年杂志》
下载PDF
扬弃:《甲寅》与《青年杂志》(《新青年》)关系的再审视
7
作者 陈长松 《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7-90,94,共5页
《甲寅》与《青年杂志》(《新青年》)虽有渊源,但两者的关系既不是传承关系,也不是沿袭关系,而是一种"扬弃"。两份杂志在话语空间的开放性上存在承继关系,但在宗旨、内容、读者定位方面则根本不同,《爱国心与自觉心》也预示... 《甲寅》与《青年杂志》(《新青年》)虽有渊源,但两者的关系既不是传承关系,也不是沿袭关系,而是一种"扬弃"。两份杂志在话语空间的开放性上存在承继关系,但在宗旨、内容、读者定位方面则根本不同,《爱国心与自觉心》也预示着《青年杂志》创办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寅》 《青年杂志》 《新青年 扬弃
下载PDF
《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的渊源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闵锐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5-68,共4页
长期以来 ,人们都把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定在 1915年 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之时 ,而对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的渊源关系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直予以忽视。实际上 ,《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 长期以来 ,人们都把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定在 1915年 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之时 ,而对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的渊源关系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直予以忽视。实际上 ,《甲寅杂志》与《青年杂志》在人员和思想上有相当的渊源关系 ,它对于新文化运动核心人物群体的形成及其政治和文化取向的发展 ,起了关键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士钊 《甲寅杂志》 《青年杂志》 渊源关系 作者 主旨 考证 新文化运动 政治刊物
下载PDF
从《青年杂志》看陈独秀的启蒙思想
9
作者 高飞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6-57,共2页
由陈独秀率先创办的《青年杂志》,其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启蒙色彩。文章通过对其梳理和观照,更深入而全面地考察陈独秀的启蒙思想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青年杂志》 陈独秀 启蒙思想
下载PDF
陈独秀与《青年杂志》页边格言谫论
10
作者 朱天一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3期210-215,共6页
《青年杂志》办刊之初,其页边曾被此时"唯一的编纂者"陈独秀插入过大量包含时间焦虑的,在"启蒙-救亡"动机矛盾体的追求向度中,对青年进行伦理、行止规训的格言。这些历来被忽视的零碎语句,实际上是未受文化生产-消... 《青年杂志》办刊之初,其页边曾被此时"唯一的编纂者"陈独秀插入过大量包含时间焦虑的,在"启蒙-救亡"动机矛盾体的追求向度中,对青年进行伦理、行止规训的格言。这些历来被忽视的零碎语句,实际上是未受文化生产-消费背景中之其他力量杂染的,具有独特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编纂空间,也可以体现陈独秀个人同期"改观思想"意图,力求唤起"闲坐者"的"自觉心"与"爱国心",并使接受对象达到"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里的信仰"相契合之效果的良苦用心。而透过这些格言我们可以把捏到,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文学者所欲推广的先验价值范畴,和一种在对国民性悲观认识中的、对"我们的文化"在"救亡"语境中之不自信的"文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杂志》 陈独秀 页边格言 救亡-启蒙 先验价值范畴 文化与文明
下载PDF
《青年杂志》与1915年的上海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国亮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青年杂志》 文化运动 科学精神 思想文化 《科学》杂志 通俗小说 《礼拜六》 本雅明 文学创作 市民意识
原文传递
“自由之爱”:对《新青年》杂志中婚恋主题文献的一种新解读
12
作者 毕新伟 王思思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月刊,自第二卷起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舆论中心,《新青年》非常关注妇女解放问题,把妇女解放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相提并论,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妇女解放问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 解读 文献 婚恋 自由 《青年杂志》
下载PDF
《新青年》杂志时代影响力的成因分析
13
作者 王灵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09-110,共2页
清末民初以来,报刊业蓬勃发展。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能够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是时代背景、主编特质、与北京大学结盟、卓越的作者群以及刊物的自身特点等合力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新青年 报刊业 作者群 《青年杂志》 成因分析 清末民初 自身特点
下载PDF
《甲寅》上的《青年杂志》广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永中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6-207,共2页
近来,翻阅《甲寅》杂志第一卷第九号(民国四年九月十日出版)时偶尔发现一则广告,全文如下。
关键词 《青年杂志》 《甲寅》 广告
原文传递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多重动因
15
作者 方宁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第5期18-20,共3页
《青年杂志》的创办,确有陈独秀个人具体的现实考量,但更有其深刻的思想动因。这不但是受到其早年办报经历的直接影响,也是他对之前政治革命的参与和反思的结果,更与其深切的青年情结密切相关。
关键词 《青年杂志》 陈独秀 办报经历 辛亥革命 青年情结
原文传递
岭南人文图说之九十——广州时期《新青年》杂志
16
作者 王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初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翌年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广州 人文 岭南 《青年杂志》 北京大学 陈独秀 第二卷
下载PDF
《青年杂志》上的“青年偶像”——封面人物研究
17
作者 周维东 钦佩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今天,人们几乎都将《新青年》杂志(包括前身《青年杂志》)视为“新文化”的代表,往往忽略了其作为“青年杂志”的基本定位。这种忽略可能导致对“新文化”的简单认识,因为至少有一个问题学界并没有多少涉及——晚清以来的“青年文... 今天,人们几乎都将《新青年》杂志(包括前身《青年杂志》)视为“新文化”的代表,往往忽略了其作为“青年杂志”的基本定位。这种忽略可能导致对“新文化”的简单认识,因为至少有一个问题学界并没有多少涉及——晚清以来的“青年文化”与“新文化”的关系。所谓“青年文化”,是中国白晚清开始出现的关于青年人的文化和建设具有青年特质的文化的总称,前者包括青年修养、进步、发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杂志》 人物研究 “新文化” 《新青年杂志 封面 偶像 青年文化 青年
原文传递
1916《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提出时代青年新标准
18
作者 刘善伟 《中国青年》 2019年第9期7-8,共2页
新老事物容易出现冲撞,《青年杂志》因和老刊物“撞名”,《青年杂志》的出版商群益书局收到上海基督青年会的来信,说《青年杂志》和他们办的杂志刊名雷同,要求《青年杂志》更名。
关键词 《青年杂志》 《新青年 标准 青年 出版商 刊物 书局 刊名
原文传递
1915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五四新文化运动发韧
19
作者 刘善伟 《中国青年》 2019年第9期7-7,共1页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1913年,篡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站稳脚跟后,开始清除革命势力。孙中山先生发起二次革命,但终不敌北洋军阀,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流亡日本。流亡的革命者中,有一位在日本...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1913年,篡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站稳脚跟后,开始清除革命势力。孙中山先生发起二次革命,但终不敌北洋军阀,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流亡日本。流亡的革命者中,有一位在日本协助章士钊编辑政论月刊《甲寅》,他便是《新青年》的创办者、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 陈独秀 二次革命 《新青年 中国共产党 北洋军阀 《甲寅》
原文传递
从书刊广告看《新青年》杂志的演变
20
作者 柳欣辛 《党史文苑》 2021年第7期36-38,共3页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以下统称《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史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曾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新青...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以下统称《新青年》)。《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史颇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曾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新青年》杂志登载了大量的书刊广告。这些书刊广告不仅见证了《新青年》从普通学生刊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刊物、再到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且见证了《新青年》由宣传民主主义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再到宣传社会主义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书刊广告 历史演变过程 《青年杂志》 中国近代史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主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